為祖國之崛起而穿書 第191節
書迷正在閱讀:縱欲(父女)1v1h、欲鎖、罪案作家、進擊結構師、卻道尋常、我靠主角說臺詞開店暴富(穿越)、用科學打敗魔法(穿越)、我在東宮寫小說(穿越)、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
電話那頭的張沉聲音有些疲憊,但最后,他還是只說了一段話,“記住,你去那里,不是去讓人罵的,也不是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的,是要給公眾一個信服的答案,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 謝雁知道,他們引進的絕不是“吃人號”。 但是事故發生了,必然是某些方面出了問題。 事故調查組,就是要將這些問題找出來,解決掉,給所有人一個真相,一個交代! 第114章 與風同行35時間丈量的距離35 網上的輿論一天比一天厲害。 在這個網絡剛剛開始普及的年代, 智能手機的出現讓人們可以隨時從網上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前的獻血亦是如此, 短短的兩天,從缺血到血庫全滿,無法存放血袋,還仍然有大量的民眾從各地趕來,為災難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這樣的情景,讓無數人感動。 而越是感動,背后的憤怒就越強烈。 人們急需一個真相,需要一個發泄的通道,而并不懂得如何應對民眾疑問的官方回應, 持續在引爆人們的情緒。 鄭晴雖然擔心, 但蘇箏和她說了,要對謝雁有信心。 “別人能不能查出真相,我沒有把握, ” 他說, “但既然她加入了調查組, 就一定不會讓真相被埋沒?!?/br> 蘇箏幾乎話把她安撫下來, 鄭晴想了想也是,謝雁從小就細心沉穩,在工作上就沒問題,人情世故上也不差, 她肯定能解決這次的危機, 更何況,她只是以領域專家的身份加入調查組,并不是宣傳部門和新聞發言人,在幕后調查, 更安全一些。 謝雁加入的專家組是在救援徹底結束后的第一時間就開始了調查。 設備和系統是要調查的,她簡單了解過,事故發生是因為雷電天氣,設備出了故障,導致前車停車,而由于雷電影響,通訊失效,動車也無法啟動。 但更多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勘察。 比如信號燈是否也有故障,為何當時動車進入區間,所有的信號燈都顯示綠色可以通行,從而導致兩輛車處于同一區間,發生撞擊事故。 設備的故障究竟是雷電天氣導致,還是設備本身存在問題,如果設備有問題,那么采購和安裝等過程中涉及到的人和公司,都需要去查。 調度系統的故障,究竟是意外,還是整套系統都有問題,如果是后者,那么華國現在正在瘋狂鋪展的高速動車鐵道路線,都將成為死亡威脅線。 他們既要用最快的速度找出一切問題,要給事故受害者和公眾一個交代,還要防止以后的高鐵出現同樣的問題。 經過救援隊的處理,現場的很多東西已經搬走了,部分殘骸被起吊機調走,但大部分的殘骸依然留在這里,黃線拉開了范圍,禁止其他人進入現場,但四周依然會有不少民眾過來看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來祭奠的家屬,更多的還是記者。 謝雁的年紀太輕了,說實話,專家組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年輕的小姑娘是怎么進來的,但來了現場看看設備和軌道,各自的水平就一目了然了,她顯然不是什么關系戶。 再說了,關系戶也沒有來這里的必要。 從一開始的輕視,到后面的欣賞,只用了不到半天的相處。 還有的專家動了挖人的心思,但謝雁知道自己沒多少時間,也沒有必要重新去另一個領域從頭開始。 她一旦選擇了這個行業,就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 來現場的時候是個陰天,大橋上還有事故發生留下的痕跡,殘破的車體部分依然留在橋下,從這里抬頭往上看,可以看見陰云密布,冷風從山谷吹過來。 橋下的石塊上,青草生長的茂盛,若不是眼前觸目驚心的和諧號殘體,誰能想不出這里不久前才發生過一次慘痛的事故。 見有專家和官方的人過來,原本在這里拍現場和家屬的記者們立刻擁了上來。 “請問事故原因是不是人為的?” “是否和諧號存在嚴重缺陷,其他地方的動車是否也有這樣的安全隱患呢?你們這樣是不是置民眾的安危于不顧?” “在你們宣布沒有生命跡象,停止救援之后依然找出了幸存者,為什么要掩蓋車頭,是否真的心虛,在消除證據?” 來這里的專家又不是發言人,更何況調查還沒結束,誰也不敢妄下斷言。 隨性的警務人員上前攔住記者。 “你們在這兒只會影響我們的工作?!?/br> “請離開?!?/br> 他們的語氣算不上好,這更讓記者們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多。 “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有什么不能拍的?” “是不是上面有人……” “事故發生到現在都沒有一個交代,遮遮掩掩的,你們到底在掩蓋什么,是否在為真的責任人掩蓋真相?” 雙方的交涉算不上太好,而他們的態度更讓記者們情緒高漲,聯想到網上各種亂傳的猜測,記者們更是激動,似乎他們驅趕的態度,已經在某種方面坐實了網上的傳言。 警務人員眉頭緊皺,說實話,這些天網上的輿論他們也看了,辱罵和詛咒高鐵,以及相關人員的言論非常多,還不都是這群記者亂寫的? 還有的不是記者,就因為網絡普及了,誰都可以開個微博,開局一張圖,過程全靠編,說的還有模有樣的,極其容易挑動人們和官方對立的情緒。 而他們并不懂得如何應對輿論,官方的發言和應對方式也欠妥,很多事情不做只會謠言滿天,做了,反而適得其反。 之前的新聞發布會就是如此,草草上場,結果非但沒有澄清,反而激起了民憤。 如果這群記者回去再按照今天的事情亂寫一通,恐怕專家調查組也會加入被謾罵的全家桶了。 然而,他們除了驅趕和呵斥,找不到更好的應對方法。 “讓我來說吧?!?/br> 一個女生的聲音響起。 記者轉頭,只看見一個穿著黑色外套的女生,看上去二十出頭,臉上沒有其他專家和隨行人員的黑臉,帶著親近的神情。 管她是誰,能回應自己的采訪,讓他們回去有內容可寫就行。 于是目標很輕松地轉移到了謝雁身上。 在記者們開啟奪命連環問之前,謝雁就打斷了他們的話,先掌握主動權,“我是謝雁,高級工程師,擅長的領域是交通工程,對橋梁工程和動車系統有一定了解,這一次,我是以專家調查組的身份來這里的?!?/br> 謝雁上來就爆自己的信息,似乎不怕被他們人rou。 而她說的內容不是敷衍的官話,其他記者也都閉上了嘴,等著她繼續。 “除了我之外,專家組還有華國科學院的院士,工程院院士,錦城交通大學教授……” 謝雁還指了幾位來到現場的教授,簡單介紹了一番。 身后的專家見謝雁的動作,也對她有了不少好感,至少她能安撫這群記者,自己也沒有在記者面前出風頭的意思,是真心干實事的。 謝雁知道以自己的年齡,即便是經歷豐富,對面的記者可能也不覺得她說的話有多少分量,但這些專家不一樣。 “專家組的名單在網上都可以查到,你們可以去看,國家高度重視這次的事故,調查組絕不是來走過場的,除了專家組,還有技術組,管理組,綜合組,并且華國檢察院也派了人?!?/br> 謝雁說,“我們一定會調查清楚事故的真相,所有該為事故負責的人,一個都逃不了,但現在,我們還不清楚事故的所有起因,和動車系統的各種問題?!?/br> “我想你們能在這個時候,還來事故現場,也是關心那些家屬,關心這次的事故,在媒體和社會的監督下,我們一定會查清楚事故的前因后果,給大家一個交代?!?/br> 她回頭看了一眼正在祭奠的家屬。 其中有一個母親,帶著一個孩子,母親把花放在地上,而孩子只有六七歲大,臉上沒什么表情,誰也不知道他失去了誰,他只是站在那里,站在陰云之下,抬頭看這天上的橋。 謝雁收回目光,對記者們道,“我想,你們也不希望耽誤我們的調查工作,等調查結束,我們會召開記者發布會,屆時可以回答大家的所有問題,我可以保證的是,我們絕不會遮蓋問題,也不會為誰開脫,究竟是車,系統,設備,還是人有問題,屆時必然會處理?!?/br> 她一段話,把記者的所有提問都回答了,這個時候誰再上去纏著阻攔他們調查工作,誰才是那個想要阻止真相揭曉的人。 “現在,能讓我們開始工作了嗎?” 記者們相視一眼。 “不好意思,剛才我們有些激動了?!?/br> “這是我的名片,我是xx網的記者,如果有消息,可以通知我?!?/br> “我是……” 謝雁一笑,“我不是現在要開記者發布會,希望大家可以暫時先回去,在持續關注我們的消息,等有結果,我們會召開發布會,一一解答大家的問題?!?/br> 送走了這群記者,旁邊的人才松了一口氣。 “你怎么還不走?” 謝雁轉頭,就看見自己身后跟著一個怯生生的小姑娘。 她穿著一件運動外杉,白色跑鞋,看起來五官有些稚嫩,大概還在上大學。 她手上也沒拿攝影裝備和收音裝備,只是背著個書包,膽子有點小,時不時用余光瞥旁邊的警務人員,像是怕對方呵斥她。 “那個,學姐你好?!?/br> 謝雁大概是在她眼里唯一一個很好說話的, “我也是錦城交大的學生,我今年大三,我家就在溫城。哦對,對了,我,我也是交通工程的?!?/br> “嗯?” “那個,那個……”她說話有些小聲。 謝雁一想,難道是想過來看看事故現場的?畢竟學交通工程的,沒有不知道華國現在正飛速發展的高鐵。 “陳師兄說這次你也會過來,所以,想過來問問……能不能給我一個簽名???” 謝雁:“?” 交通工程的陳師兄,不會是陳運飛吧? 她打量了女生幾眼,“你不是專程過來要簽名的吧?!?/br> 女生臉紅了起來,還帶了點崇拜,“我叫紀鈴,師姐,你,你怎么知道?” 謝雁讓她跟自己邊走邊說。 “你嘴上說著要簽名,然而紙筆都沒拿在手上,一點準備都沒有,”謝雁走到廢棄的車體旁邊,開始檢查,“正好,你也可以跟著看看?!?/br> 紀鈴吐了吐舌頭,“師姐真的很厲害,但我的確很崇拜您,在學校的時候就經常聽到您的消息,” 二十多歲就發表了多篇國際論文,還參與修建了華國的重要鐵路,動車的研發…… 而且,她還是動車領域為數不多的女設計師。 “這次出事的車型是crh1型和2型動車,雖然都是上次大招標引進的動車,但是來源卻不同?!敝x雁說。 “我知道!” 紀鈴點頭,“crh1,南車四方生產,原型車來源于龐巴迪。而后車是crh2,來源于日本新干線技術。兩列車都是一個速度級,時速兩百多公里的高速動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