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之崛起而穿書 第190節
書迷正在閱讀:縱欲(父女)1v1h、欲鎖、罪案作家、進擊結構師、卻道尋常、我靠主角說臺詞開店暴富(穿越)、用科學打敗魔法(穿越)、我在東宮寫小說(穿越)、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
第113章 與風同行34時間丈量的距離34 上百人受傷, 數十人死亡,傷亡數字還未統計出來,救援一刻不停地進行著, 溫城醫院從未遇到過這樣的重大事故, 從醫院門口,到急救室里,一路都是血。 醫生和護士身上手上,也全都是血, 有的已經干了,有的還是鮮紅色。但沒有一個人敢停下來, 也沒有時間去處理身上的血跡。 和周云一樣急需輸血救命的人還有很多,然而,醫院的血庫根本不夠應對這樣的情況。 “沒血了!” “省衛生廳呢?” “調血也需要時間,來不及了, 很多病人需要大量輸血!” “血站的血都用光了……怎么辦?其他地方呢?” 時間就是生命,距離午夜十二點還有一個小時, 輸血需要血型匹配,還要求醫院內有剩余的庫存,可平日里哪會有這么多種血型的大量血液庫存。 護士急得哭了, 醫院的病床上, 躺著不知道多少剛從死神手里救回來的人,而他們因為傷勢太嚴重, 很多都急需輸血!等不到血, 他們就只有等死! 李香捏著手機,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那些來要血袋的同時,電話打了一個又一個,外面還在下雨, 醫院里燈火通明,血腥味彌漫在空氣里。 有多少人能撐到血調過來的時候? 現在是凌晨十一點過,午夜時分,多少人都是被電話從被窩里叫醒的。 現在,讓她上哪去找血! “要不然,網上問問?” 同事小張也是死馬當活馬醫,“我看網上很多視頻都傳開了,現在應該還有人在上網……很多人可能還沒睡!” 晚上十點鐘,血站的所有人都被電話叫回來了,這幾個小時里,零星地有人來鮮血,但是這點量根本不夠用,現在是深夜,去哪里找獻血者?哪怕他們已經問遍了所有能問的渠道,也需要時間。 有血,但是需要時間! 而那些失血過多的傷者,此刻最缺的就是時間! 李香按照同時說的,下了一個微博,在網上發了一些消息,同時他們其他的醫生護士,也都在網上的群里尋找獻血的志愿者。 群里的消息擴散的很快,但人什么時候來也不知道,微博下面有零星兩三個人評論,都不在溫城,沒法過來鮮血。 網上求助了一個小時后,十二點逼近了,新的一天即將過去,但死神還沒有離開,所以,他們誰也不能松懈——尤其是在血庫沒血的情況下。 來獻血的零星有一些人,比之前多了,但還是很少。 門口空空蕩蕩,外面還下著小雨。 晚上十二點,李香真的沒辦法了,“血不夠,真的不夠,那邊還在采,但是一個志愿者也只能——” “沒有血人就不行了!” “你要的這個血型真的沒有,剛才來的志愿者沒有一個是這個血型的?!?/br> 每拒絕一個來調血的人,她就要看一下不遠處的門口。 外面的雨停了,但空氣還是濕冷的,現在已經是午夜,沒有一個人敢睡覺,省廳的血還在路上,但有的重傷患者已經快撐不住了! “小李!快,快,來人獻血了!” 李想還在接電話,忽然被小張拉住,她掛了電話,還不明白發生了什么,“那你快去啊?!?/br> “人手不夠!你先過來頂一下!”小張激動極了,帶著她往外面走,“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了消息,都趕過來獻血!” 李想打開手機里的軟件,看見首頁上都是事故的消息,而最靠前,已經有上萬轉發評論的就是溫城血庫急需血液的消息! 在一個小時前,謝雁就看到了李想發的微博。 事故發生后,她通過這邊渠道知道的內容不多,但也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溫城靠近事故發生地,如果有傷者,肯定是第一時間送去溫城的醫院。 現在不知道撞擊情況如何,如果真是以兩百多公里的時速撞上了,那么傷亡人數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發微博的不是官號,也沒有帶話題,即便是帶了,估計熱度也很低,謝雁將消息發給之前周云介紹她的記者和媒體。 “來的人太多了,是微博上很多人在幫忙轉發消息!” 小張并沒有時間去關注是誰發的微博,她能知道的是,有很多人看到了這條消息,微博下面評論很多,只要能有一部分是溫城的,他們就能多一個可能來這里鮮血的志愿者! 評論很多,大多數都和這次的事故有關。 “杭城至溫城動車脫軌求助!血漿告急!溫城血庫告急,省衛生廳正在調取全省血庫血液支援溫城,但時間太長,懇請溫城本地網友能夠救急獻血!” “我朋友在動車上,聽說很嚴重,千萬不要有事??!” “我現在趕去溫城,但是距離太遠,估計早上六點到!” “在哪里可以鮮血?” “血液中心!” 每時每分,這條微博下面都有新增評論。 李想收起手機,被小張拉到了大廳,這一刻,她真的是想哭,鼻子皺在一起,捂著嘴,不是剛才著急的要哭,而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情緒! 原本空蕩的大廳,此刻擠滿了上百人!午夜十二點,無數名普通的市民,有的還穿著拖鞋和睡衣,穿著單薄的短袖短褲,有的是從各個網上渠道看到了消息,有的是被朋友打電話叫來的。 “我是a型血!” “我身體好,你可以多抽點!” “在哪里排隊?” “……” 大廳的燈光亮的很,一張張普通的臉龐,在這里排起了長龍。 溫城中心血站門口的幾條街都堵了,因為時間太晚,很多人是開車來的,他們的車只能停在路上,車越來越多,車隊越排越長,應急車燈在深夜里閃著光,匯聚成了一條五彩的河流,照亮了這個原本冰冷而漆黑的夜晚! 來鮮血的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一圈一圈的隊伍繞起來,一直排到了門口,三四百人在等著獻血,還有更多的人正在趕來的路上! 有血了, 有血了! 李香擦掉眼淚,走上了自己的崗位,開始了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采血工作! 不只是他們這些忙的沒有時間吃飯喝水的采血人員,那些等著獻血的人,在濕冷的雨夜里,從深夜排到了天亮,也沒有離開! 短短一天,從無血可用,到血庫無法存下更多的血,仿佛一場夢一般的奇跡。 在二十多小時里,有接近兩千人來志愿獻血,還有志愿者們自發組成了車隊,接送那些來無償獻血的人,以及傷者家屬。 在這批前所未有的獻血行動背后,關于事故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大。 ——事故究竟是怎么發生的? 為什么會撞車,為什么前車會停在軌道上,傷亡情況到底如何,救援情況又怎么樣?這次的事故,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人們需要一個真相,更需要隨時知道現場的情況。 否則,猜測,擔憂,疑慮就會像一團烏云,帶著雷電和暴雨,讓所有人都陷入其中。 人們第一次發現網絡的力量,不止在獻血上。 得知周云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謝雁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團隊先回了南車,她則留了下來,繼續跟進這件事—— 之所以留在首都,是因為事故調查組已經成立了,根據她的人脈消息,這次的調查組和以往不同,這一次,全國的輿論都在關注事故,都想要一個真相,而公眾對于官方的信任在這幾年并不高。 官方本身,也沒有太重視網絡。 直到網上鋪墊蓋地的怒火開始席卷全國,并且越演越烈。 目前聽說大致的傷亡人數并不少,死亡三十多人,上百人受傷,而這還可能不是最終的數字。 今時不同往日,華國的網民數量越來越多,各種社交平臺和新聞平臺,尤其是微博的出現,還有智能手機的普及,給了華國民眾另一個可以全國即時進行交流的地方。 謝雁留下來,就是準備進入調查組。 她也必須了解,究竟這么嚴重的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事故的發生和這幾日的雷雨天氣可能脫不了干系,但是具體原因必然會更復雜,而且,車輛調度上也出了問題——因為同一區間,本不應該出現兩列動車。 網上的輿論到達頂峰,源于官方的一場發布會。 這也促使事故調查組已經決定讓一些專家和人大代表,還有其他領域的人員加入,否則公眾的質疑難以平息。 新聞發布會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二天,所有人都急切需要知道關于事故的一切。 這個時候,網上的輿論已經發酵成了面目全非的樣子,在聽說救援隊在掩蓋車頭之后,陰謀論滿天飛,有人說,這次的事故不簡單,背后牽扯很多人,掩蓋車頭,就是掩蓋證據。 這樣的言論,一下調動起了大家的憤怒情緒,尤其是僅僅在事故發生后第二天凌晨,就有報道稱——“事故現場搜救工作已結束,正在清理現場,事故車廂已經探測不到生命體征”。 停止搜救,掩蓋車頭—— 這些關鍵詞,讓各種真真假假的言論混在一起,伴隨著全國的情緒,一層一層攀升著! 而就在宣布沒有生命體征后,搜救隊又在車廂里發現了一個兩歲多的小女孩,她的父母已經遇難去世,而她被送去急救室的時候,還依稀在喊“爸爸”。 掩埋車頭是為了便于后續的搶險,實際上,救援隊也沒有停止救援,在清理現場和車頭時,大殘骸采取了分層起吊的方式。 有些地方,是救援人員自己用手去清理車體的,就是怕還有幸存者在那里,會造成傷害。 但由于發布會上回答失誤,再加上媒體截取和放大一些回答的語句,這場發布會非但沒有澄清謠言,反而讓人們對于事故,對于高鐵的厭惡情緒達到了巔峰。 發布會本來就匆忙,回答者也沒有掌握更多的信息,只是為了應對當時已經謠言滿天飛的輿論而召開的。 這是現場直播的采訪,閃光燈一直在閃爍,媒體們不停地追問,網上全都是憤怒的聲音。 高鐵,動車,這幾個字,從榮耀的天堂到地獄,不過是一眨眼的事情。 鄭晴給謝雁打過電話,讓她不要參與這件事,會有專家和調查組去調查事故,輿論這么厲害,最后是必然會有一個結果的,但如果結果不滿意,調查組就會成為輿論新的攻擊對象。 之前發布會的回答者成了輿論攻擊的目標,而在網上,crh不再是華國鐵路的縮寫,沒有人再叫和諧號,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名字——“吃人號”。 還有人說,高鐵有輻射,坐了的人都會重病,絕育,很多人開始抵制動車,抵制高鐵。 這樣的謠言,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 謝雁謝了鄭晴的好意,但還是告訴她,自己依然會申請參加調查組。 事故發生了,絕不能逃避問題,必須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吸取教訓。否則,華國上百列,上千列的高速動車,沒有一列有能力再承受這樣的悲痛事故。 很快,她收到了張沉的電話。 “那邊同意你以專家的身份去參加事故調查組,調查組還有其他領域的專家,你們可以多溝通一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