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之崛起而穿書 第121節
書迷正在閱讀:縱欲(父女)1v1h、欲鎖、罪案作家、進擊結構師、卻道尋常、我靠主角說臺詞開店暴富(穿越)、用科學打敗魔法(穿越)、我在東宮寫小說(穿越)、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
對付嚶嚶怪,兇它就對了。 桌上的紙筒,有別的用處。 那是十幾個紙筒,被用細線包圍在一起,放在桌子的正中間,桌上還放著一盆沙,或許不止一盆,還有更多的沙土石塊在角落的桶里。 謝雁從旁邊的架子上取下外套,披在桌上伏著的人身上,然后輕輕搬來旁邊的椅子,在他旁邊坐了下來。 蘇擎穿著一件襯衣,呼吸輕緩,頭發有些亂,襯衣的袖子卷起來,雖然有些冷,但他睡得很熟。 謝雁坐在他旁邊, 目光,落在桌上的紙筒上。 清晨的曉光從窗簾的縫隙照進來,正好落在上面。 光影照亮了一個有些粗糙的微型世界。 沙土放在紙筒里,將它們填得滿滿的,而紙筒的下面也是沙土,但裝滿了沙土的紙筒,不再是輕飄飄的一碰就倒,而成了某種沉重的柱子。 “嗯……?” 耳邊傳來有些迷糊的聲音。 她轉過頭,正好對上睜開眼睛的蘇擎。 他的睫毛很長,眼睛半闔著,還有些迷糊,伸手摸了摸她,似乎在確認真假。 謝雁抓住他的手,“昨晚什么時候睡的?” 他茫然想了想,“七點?不對,不是昨晚,那是今早……” 現在才九點過。 半晌,蘇擎的目光落在她抓著自己的手上。 他終于醒了,“等會,你怎么進來的?” 他猛地坐直了身子,撓了撓雜亂的頭發,不管他本意是要做什么,總之這一個動作,弄得碎發更亂了。 “你門沒鎖,也沒關?!?/br> 謝雁說,“如果不是院子門口有門衛,你可能會被偷的干凈?!?/br> 她環視桌上和地上的雜亂,“不過,你這也沒什么可偷的?!?/br> 蘇擎起身,“等我一會!” 他竄了出去,估計是洗臉去了,不一會,又精神抖擻地回來,“你怎么來了?” “一會睡一覺吧,” 謝雁擺弄著他桌上剩下的紙筒,“你還要活得長長久久,替國家繼續修橋修路一百年呢?!?/br> “……一百年還是算了,” 蘇擎走到桌邊,向她介紹,“看這個?!?/br> “我看到了,” 謝雁說,“所以我說,你能睡個好覺了?!?/br> 他端起盆子里的沙土,傾倒在紙筒上,而紙筒因為本身實心的重量,即便是放在泥沙上,也陷的很深,沒有移動。 慢慢的,沙土堆積越來越多,最后,形成了一座小山。 “人工島,” 他說,“就用這個方法?!?/br> “一百二十個圓形鋼柱,以一定的規則排列起來,落入海底,然后以這些‘定海神針’為主體,就可以建出我們需要的人工島!” 他像是個等著被表揚的孩子,“怎么樣?” 謝雁說,“很棒?!?/br> 她問,“那么,我覺得很棒,但工廠的工人可能就不這樣想的了?!?/br> 她拿起桌上一張計算圖紙,“直徑225米,高度55米,每一個圓筒,就是一個籃球場,一百二十個籃球場連接在一起,一百二十個二十層高的大樓?!?/br> “這還是空心的,從重量上來看,是一百二十架客機?!?/br> 她說,“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用鋼量?!?/br> 蘇擎一笑,“我當然想到了,滬城?!?/br> 他說,“那里,有全華國最大的鋼結構生產工廠?!?/br> 他們將會收到一份訂單—— 一份修建百座海底鋼鐵大樓的鋼結構訂單! “宋修竹還沒回來?” 蘇擎忽然問。 “算算時間,現在應該是在去荷國的路上吧?!?/br> 她說,“你先擔心一下自己的身體,去睡覺?!?/br> 蘇擎點頭, 謝雁拉開窗簾,日光照進來,整個房間充滿了光。 他看著她的背影,頓了頓,才覺有些困意上來, 臨走前,看著她逆著光的背影,他用無聲的口型說了兩個詞。 晚安, 早安。 此刻的宋修竹坐在前往荷國公司的車上。 他剛從韓國回來。 韓國在建的跨海大橋,連接釜城和巨城,和他們的方案有相似的地方——他們也打算將海底隧道和海上橋梁結合起來。 而且,他們用的也是沉管法。 這是韓國第一次使用海底沉管法,和華國一樣,他們面臨著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安裝管道。但他們找了五十多位荷國的專家,每次安裝沉管時,就會有專家幫助他們進行安裝,保證沉管順利進入預定的位置,完成銜接。 而這條海底隧道,總長三千七百米。 但宋修竹要完成的隧道,是六千七百米。 幾乎是對方的兩倍。 別說翻一倍,沉管每加一個管道,都是有著巨大的風險。 韓國拒絕了他們的參觀要求,無論是安裝設備,還是施工現場,都不讓靠近。 所以,他來了荷國。 沉管隧道,最大的兩個問題,一是沉管的制造,二是沉管的安裝。 制造方面,華國沒有適合的制造模板,安裝方面——因為伶仃洋特殊的海洋環境,以往的安裝技術都不適合,世界上只有領域里的少數幾個頂尖公司能應對這樣的安裝難題。 從他提沉管隧道這個方法開始,宋修竹就知道任務不簡單。 到了酒店,他把所有符合條件的公司又篩選了一次,拜訪了多個相關專業的公司。 最后,選定了符合條件的,最好一家公司。 然而談判進展的并不是很順利。 “宋先生,你主持過多個國家的隧道修建工程,應該知道這項技術的價值,15個億,并不貴——你們要修建的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如果沒有最好的技術,沒有最好的安裝指導,你知道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br> 對方說,“而我們公司,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你不會再有第二個合適的選擇?!?/br> 就是因為他知道價值,所以才更明白,對方是因為有所依仗,才開出這樣的價格。 15個億,不是人民幣,而是歐元。 換算成人民幣,是15個億。 15個億,并不是整個沉管隧道的價格,而僅僅是在核心部分的一些技術支持。 但他們說得對,他是宋修竹,他不會退而求其次,也不會選擇差的方案,他決定的方案,選擇的技術,必然對工程而言,是最佳的,不是華國一流,而是世界一流的標準。 但華國和國外不一樣,華國在這方面,有太多的空白。 這就是謝雁他們,在華國經常遇到的事情嗎? 不是沒有技術,而是付不起被坐地起價的技術價格。 當年滬城修斜拉橋,國產拉索也是這樣被逼出來的。 “如果你想好了,第二天來,我們談簽約?!?/br> 對方說,“你有一整晚的時間,宋先生?!?/br> 直到深夜,宋修竹依然坐在電腦面前,看著上面的數據。 十五個億。 天快亮的時候,他拿起手機,發了一條短信。 短信的內容很簡單,只有幾個字。 “五小時后簽約?!?/br> 助理敲門進來,問他,“去嗎?” 他拿起架子上的外套,“去?!?/br> “不不不,宋先生,我向你誤會了,” 對面的談判人員雙手放在腿上,背靠沙發,“你沒有和我們討價還價的籌碼,之前說的價格,已經是我們能給出的最優惠價格了,只要你同意,你們最大的技術難題,我們就能給解決?!?/br> “我沒有一個多億,只有三千萬歐元?!?/br> 宋修竹說,“我們可以不要安裝幫助,不要其他的附加設備,只要一個沉管模板?!?/br> 三千萬歐元,是三個億的人民幣。 “三千萬?你在開玩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