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之崛起而穿書 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縱欲(父女)1v1h、欲鎖、罪案作家、進擊結構師、卻道尋常、我靠主角說臺詞開店暴富(穿越)、用科學打敗魔法(穿越)、我在東宮寫小說(穿越)、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
說是畢業作品,直到他畢業也沒做出來,可蘇擎就是有一股勁兒,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完成。 畢業后,他和方斯聞繼續同舟大學的研究生學習,同時,會和其他同學和張學書導師一起參與橋梁設計相關的工作。 研究生的生活和他本科沒什么區別。 蘇擎就喜歡拉上方斯聞一起,和謝雁隔三差五地就討論橋梁方案,討論國際上的橋梁技術,討論華國現在的鋼材料研究進展,大有設計不出彩虹橋,就會阻擋他飛升的意思。 雖然拱橋是最佳的方案,但謝雁要做其他橋型的方案對比,用數據和方案對比來證明是否拱橋具有可行性和相應優勢。 宋修竹開始專攻隧道工程,謝郁在專業上,也是次次拿了第一,專業課不是滿分,就是接近滿分。 自從住校之后遠離了謝江飛一家,謝雁和謝郁的生活就過得簡單而充實,趙圖強偶爾回來學校見他們,但更多的時候,他還是在全國各地跑貨運。 謝雁還得知一件有趣的事兒。 趙圖強之前那個嫁了商人的前對象來找他,說老公做生意破產,人跑了?,F在就是后悔,當初沒有選趙圖強這個老實人。 趙圖強十分感動,陪著前對象吃了一頓飯,安慰了她。 前對象也十分感動,眼看浦東開始繁榮起來,眼前這個單身又老實的貨運司機,有房有車有存款,還對自己態度那么好,吃完飯,主動結了賬。 前對象走的時候,還特意說了句,“沒想到你還記得我們當初最喜歡一起吃飯的地方?!?/br> 趙圖強大手一揮,“當然記得了,這家好吃又衛生,我最喜歡來了,當初還是我帶你來的,你嫌地方小,其實人家菜做的是真的不錯!” 前對象回憶完當初,盈著淚光向他道別。 第二天,她再去找他的時候,卻從鄰居口中得知趙圖強跑貨去了。 “什么時候回來?喲,這可沒準兒?!?/br> 鄰居說,“少說也有兩三個月吧?” 謝雁知道這件事后,沒少笑趙圖強。 趙圖強虎背熊腰,一臉茫然,“你笑啥?” “如果她再來找你,你還去送貨嗎?” 她笑完,問。 “找啥,我已經仁至義盡,請她吃了一頓飯了,咋地,她還想蹭第二頓?她是我什么人???” 趙圖強搖頭,“我一個人過的不挺舒坦的?!?/br> 人間清醒的除了趙圖強,還有常曉菱。 在發現自己的女兒在學習上比不過謝雁和謝郁之后,她放棄了這條路,想把謝唯意培養成藝術生,繪畫是養不起了,舞蹈方面——謝唯意比業余還行,專業上只有被人吊打的份。 于是,常曉菱給她報了樂器班,謝唯意想了想那個在自己中學時代一閃而過的少年,最后選了鋼琴。 鋼琴是從零開始,占據了她大量的時間。 謝唯意的成績一路下滑,但常曉菱并不在意,家里的獎狀越來越多就行,而且藝術生也不需要太高的文化課成績。 與她相反的是謝家姐弟的生活。 在這樣充實的大學里,時間過的很快,兩年出頭的時間,第二座跨江大橋以飛快的速度修建完工,成功拿下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橋的成就! 同時,謝雁寫的幾篇論文,也相繼發表。 她和宋修竹,成為同舟大學發表論文年齡最小的兩個學生。 第二座跨江大橋的成就,在她的成就系統里可以查詢到相應的數據。 [滬城浦江第二座跨江大橋] 地址:滬城浦江 類型:鋼筋混凝土-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 跨度:602米(主孔跨徑602米,主橋1178米,總長7658米) 意義:世界第一的斜拉橋! 運用多種橋梁工藝,突破現有技術水平,完成斜拉索由平面變為斜面的復雜計算,創造塔型改變后的全新錨固等多項全新的斜拉橋修建技術,讓華國斜拉橋走上世界舞臺! 獎勵愛國幣:2000 附加屬性:體力 3、記憶能力 5、思維能力 2 這一項大橋的出現,讓華國斜拉橋設計進入世界領先水平,甚至是領先世界水平! 在這座橋梁合龍的幾天后,滬城又馬不停蹄地投入了第三座跨江橋梁的設計建造中,蘇擎只能放下彩虹方案,進入新的設計組。 滬城這是嘗到了修橋的甜頭,根本停不下來。 這一年,常奉獻的身體也急劇惡化,謝雁和謝郁又搬回了謝家,但卻不是為了見謝江飛,而是為了照顧常奉獻。 無論是設計院,同舟大學,還是工程隊。 兩三年的時間,極限建造世界第一的橋梁,所有人都是拼了命在干活。 極限速度的背后,有無數人的付出和犧牲。 他們犧牲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才創造出一座座跨江的奇跡。 謝雁扶著老人上了制高點,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第一座跨江大橋。 此時天氣正好,陽光落在江面上,渡船、貨船發出嗚嗚的聲音,從波光粼粼江面上緩緩駛過。 首尾相連的數條貨船,從橋梁下鉆過,和長江水一同駛向東海。 常奉獻在這里坐了下來。 他的腿因為病情浮腫嚴重,卻依然堅持要爬上來看看這座大橋。 “還記得第一次和你們見面,就是在這個江邊,那個時候的天氣可沒今天這么好啊?!?/br> 大霧遮住江面,人們驚慌而焦急。 故,成為滬城忘不了的痛苦。 而現在,輪渡依然在江面上,車輛卻不用再等在江邊,它們可以直接從跨江大橋來往兩岸,速度比以前快了數倍。 陽光落在江面上,也落在橋面上。 從這里,看不見第二座跨江大橋,但常奉獻閉著眼睛,也能想象出另一座大橋的模樣—— 那是一道微微的弧線,和眼前這座一樣,從江的這邊,連接到江的另一邊。 那座橋的橋塔像是一把合攏的劍,無數條鋼索從上面延伸下來,拉住整座大橋。 他睜開眼睛,用手里的相機,一點點拍下了面前這座大橋的畫面,“這些照片,老林去和那群外國專家開會的時候,就能用的上了?!?/br> 謝雁點頭,“這是華國的橋梁,也是華國的驕傲?!?/br> “可惜了,” 常奉獻搖頭,“我是看不見第三座,第四座跨江大橋,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江面上,全都是橋呢?” 謝郁站在他身后,沉默著。 雖然常奉獻和他們沒有血緣關系,但他們從常奉獻身上,感受到了和外婆一樣的感情。 他爽朗地笑了幾聲,“小雁,小郁,以后這里的橋,就要你們替外公看了?!?/br> 謝雁說,“您還沒看見我主持設計的橋?!?/br> “是啊,” 常奉獻看著她,露出了慈祥的笑,“這一天什么時候會來呢?你可要多努力努力,爭取早點當成總設計師!” 他握緊了兩個孩子的手,看向廣闊的江面,綿長的橋身。 “未來,在你們的手里啊?!?/br> 謝雁把常奉獻拍的照片給林鑄江送了過去。 在世界橋梁會議上,林鑄江向全世界介紹華國的橋梁技術和成就時,這些用心拍攝的橋梁照片,成為了最好的證明。 林鑄江回國之前,常奉獻就去世了。 下葬的時候,在常奉獻的墓碑面前,謝雁放下了一顆糖。 那是紅色鐵盒里放著糖。 她留下了一張常奉獻的照片,和他們的全家福一起,放在了鐵盒里。 鐵盒里,有穿著白裙子,笑起來很年輕的母親。 有抱著孩子,臉上都是幸福的外婆。 還有站在施工的大橋前面,帶著安全帽,穿著一件白襯衣,流著汗,卻笑的開朗的老人。 第61章 此去通途27 學業提前完成,大橋的設計工作也告一段落,謝雁開始專心研究拱橋和蘇擎所謂的彩虹方案。 經過幾個月的測算和設計,三個人終于重新聚在一起,開始最后一次討論方案。 這次討論之后,就要形成初步的方案。 謝雁負責橋體和工藝,保證解決基本的穩定性問題,方斯聞則按照她給出的要求以及數據,進行計算。 蘇擎的部分,則是抗震和照明相關。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在江面上做出完美的弧形。 自習室里亮著燈,住校的都回了宿舍,只有三個人,還在教室里。 “現在的鋼拱橋,用的大部分都是螺栓連接,這樣的連接方式缺點也很明顯,一段段的小圓弧連起來,用螺栓接在一起,勢必會出現無數個螺帽,彩虹身上可不會長疙瘩?!?/br> 謝雁在紙上繪出一個個弧形,“沒有永遠穩固不松的螺栓,與其一段段連接在一起,不如在陸地上,就先直接造出一條完整的鋼弧?!?/br> 她在紙上,用一筆劃出一條圓弧,隨后,又在圓弧下面畫出江面。 方斯聞:“你是說,先造好彩虹,然后在將它運到江面上去?” 這絕對是打破造橋認知的一步。 不管是不是拱橋,這種跨徑的大橋,向來都是分開做橋身,然后將材料一點點送到施工現場,橋身會從兩岸開始朝著中間慢慢延伸出去,最后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