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飯館從炸土豆開始 第23節
書迷正在閱讀:帶著冰箱回七零(重生)、人人都愛白月光、咸魚仙尊只想談個戀愛[穿書]、星君他是萬人迷(穿越)、滿級大佬只想吃軟飯(重生)、天哪!萬人迷替身也內卷(穿越)、快穿之恣意妄為 (女主控,nph)、王牌經紀人、星二代、不當極品小O好多年
文父笑著搖頭:“還別說, 看著食客這么滿足的表情……”他的眼神閃爍一下,“也是當廚師的幸運啊?!?/br> 他是做私房菜館的,常常是呆在廚房里忙, 少有見到食客的表情, 得不到最直接的反饋。 “我去排隊了老爸, 一會買不到炸雞了?!蔽哪狡咫S意揮揮手,就往隊伍里去了。 炸爐里飄著許多塊炸雞, 酥香味一直飄了好遠。 舒挽挽望了望隊伍后邊排著的人,提高了音量:“只剩40份炸雞啦, 后邊的朋友只能吃別的了?!?/br> 這一下子隊伍末尾是唉聲嘆氣—— “哎,我可真倒霉, 前天老師拖堂,昨天做值日,今天又考試,好久沒吃上炸雞了?!币晃淮髦坨R的男生搖著頭。 皮膚黝黑的小男生:“老板啊,我可是天天眼巴巴地望著你的炸雞,你明天能不能多準備些???” “算啦, 炸雞吃了那么多天了, 今天換換口味也行吧……” 文慕棋數了數前邊的人數,她剛好在第三十多個, 心踏實下來。 她買了份炸雞和四個缽仔糕,再買了兩杯燒仙草。接著,她將炸雞緊緊攥在手里,道:“爸, 你別搶我炸雞吃了?!?/br> 文父笑了笑, 道:“不吃你的, 我就嘗嘗這缽仔糕吧?!?/br> 私房菜館做的糕點大多追求繁復的工藝, 堅信越是經過復雜的工序,做出來的味道也就更細膩。 他曾經考慮過引進缽仔糕這種小吃,但是因為這種小吃上手門檻太低,私房菜館里能做出來的味道比外邊的也好不了太多。 因而他們一群廚師認為缽仔糕的上限很低,不值得放入菜單。 但今日嘗到的這塊缽仔糕,有股子淡淡的甘甜,除此之外沒有加別的調味料,有點像是嚼□□糖的口感,但比它要軟得多。 慢慢咀嚼著缽仔糕,文父暗自心驚,他從沒料到過缽仔糕也能做出這么細膩的口感。 這樣想著,他又往舒挽挽那里多瞅了幾眼,小姑娘如此年輕,有這等好手藝,真是后生可畏。 舒挽挽賣完了炸雞,手上的工作終于能輕松些了,她在招牌板上用紅筆,在“炸雞”后邊補了三個字“已售罄”。 這邊剛寫完字,她便看見一位中年男子朝她走過來。 這人中等身材,穿著米色的休閑裝,走來的步伐不急不緩,臉上的神色很溫和。 他到舒挽挽跟前:“老板,你這缽仔糕做得真不錯。大道化簡,以簡單的手法做出這等味道,很厲害的?!?/br> 舒挽挽見這人也是懂廚藝的,真誠道謝:“謝謝啊?!?/br> 這中年男子微微笑著,遞給舒挽挽一張名片,道:“老板若有興趣的話,可以來我的私房菜館品鑒品鑒,交流下廚藝?!?/br> 這名片底色是純黑的,邊框以燙金色勾勒,最中央以楷體刻著名字“文初”,下方有行小字——“春錦小館?!?/br> 春錦小館在a城并不是最有名的餐館,在很多a城美食推薦的文章里,是沒有春錦小館的身影的。 舒挽挽只是有一次在某點評app上看到了這家餐館。 餐館的評分多是4.5至4.9分,她當時被春錦小館的5.0評分吸引,點進去一看,就被那“人均1222元”嚇了出來。 這家餐館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時候接過這張名片,舒挽挽頓時覺得有些惶恐,她這小小的路邊攤,和這樣的飯館差距還是很大的。 【叮!請宿主不要妄自菲薄。擁有《美食之路》的你遲早也可以打造五星級飯館?!?/br> “交流不敢當,有機會一定來春錦小館嘗嘗美食?!笔嫱焱旌苁蔷兄?。 文父笑笑,也不多說什么,便回到文慕棋身邊:“走吧回家給你做好吃的?!?/br> “老爸老爸,你不是要把那個小jiejie招進飯館里嗎?”文慕棋的步子邁得很歡快,等小jiejie來了飯館里,她就可以天天吃炸雞了。 “嗯,以她的年齡,手藝功夫不止于此,回頭我讓經理聯系一下?!?/br> * 聲望每天逐步上漲,舒挽挽的負值聲望也是早早地變正,此時已經到了407點。 她點進商城“d級廚藝”區的頁面,對著上邊的小吃發了好一會呆—— 與“炸雞”搭配的“雞柳”,圖片里雞柳一條一條的,金黃的酥皮散落在周圍,光看著它,舒挽挽仿佛都能聞到油炸的香氣。 “炸醬面”秘方里,彎曲的面條一圈圈盤旋,最上方灑著滿滿的臊子,偏黑的碎rou末上泛著油光。 “冰粽子”是透明色的,晶瑩剔透的薄膜里裹著內餡,有芒果味的和草莓味的。 這也想買,那也想買。 她糾結了好久,選擇了“蝦餃秘方”(120點聲望),又耗費了220點聲望把秘方和食材全部點到a級。她又去批發市場買了需要用到的蒸籠。 蝦餃這種食物經常在火鍋菜單里出現,往往端上來一盤長條狀的白的凍蝦餃,在紅鍋里煮煮也就吃了。 但這種蝦餃并不是正宗的,只是加了蝦的味道來調味而已。 正宗的蝦餃最早起源于廣東廣州。 清朝的屈大鈞曾寫過一本《廣東新語》,一共二十八卷,每一卷都介紹廣東的一個部分,從山川地貌寫到風土人情。 其中第十四卷 講述的“食”。其中介紹了許許多多的廣東美食,但卻沒有留下關于蝦餃的只言片語。(1) 經研究發現,蝦餃本是世界首富伍秉府中秘不示人的珍品,直至鴉片戰爭后,伍府家道中落,其后人在廣州五鳳口村開辦茶樓謀生,這才供應了蝦餃。(1) 這曾經被首富家中示為珍品,連秘方都不肯泄漏的蝦餃,必定是味道到達極致的。 蝦餃雖然也稱為“餃”,但和北方流傳的餃子有很大差別。北方的餃子皮用的是面粉,而蝦餃用的是澄面。(2) 香港美食大師江獻珠曾在《中國點心》中,透露過自己在酒樓里偷師學藝的過程。(2) 酒樓里的老師傅做蝦餃可是秘訣的—— 舒挽挽此時便按照秘訣來做。她先在澄面中加入了少量的生粉,再用開水把這一團面搓成小長條狀。(2) 她在把這長條切成小塊。每一塊都用手和菜刀配合,壓著薄薄的一張皮。這個過程稱為“拍皮”。(2) 這菜刀也是舒挽挽新買的刀,普通的菜刀太鋒銳了,容易割破餃子皮,這把專門用來“拍皮”的刀夠薄夠鈍。(2) 不過舒挽挽的手藝到底比不得老師傅,壓出來的皮雖然彈性是夠的,但還顯得有些粗糙。 孫默接收了“蝦餃秘方”后,幫著她來做餡料和包餃子。 餡料也是很有講究的。 孫默先是取竹筍,在開水鍋內過了兩下。這筍子帶著點青草的清香一下子在廚房內蕩開。他再把竹筍切成細絲,和著豬夾心rou還有肥膘rou,再加蝦仁一起剁碎。(3) 系統提供的蝦仁自然是最好的,是新鮮的蝦仁,完全沒有冷藏過后的異味,乳白色上微微泛著點橙色。 這餡料紅中點綴著白色,看著就讓人很有食欲,舒挽挽覺得即使把它炒來吃應該也很好吃。 孫默再加上各種調料,把這餡料是拌好了。他的手上下一翻,便包出一個帶著褶皺的小巧的餃子。 接下來的步驟就簡單些。舒挽挽和孫默兩個人把這些蝦餃,放進小蒸籠里蒸個四到五分鐘就行。 蝦餃做起來比之前的小吃工序都要多,舒挽挽對它的味道也是很期待。 水“咕嚕咕?!钡仨?,幾縷白煙從蒸籠里漏出來??磿r間差不多了,她把火關了,再慢慢地將蒸籠蓋打開—— 一大片白霧騰騰冒出來,熱滾滾的,舒挽挽迫不及待地往蝦餃看去。 餃子皮是淡白色的,有些微微的透明,漏出點餡料的顏色來,幾道褶皺在皮上凹陷下去。 把蒸籠拿下來,她拿著筷子夾了一只蝦餃。這才看清餃皮上還覆了層油汁。 夾起來的時候,蝦餃絲毫沒有和蒸籠底粘連,這是他們事先在底部放了涂油的帶著小圓孔的鋼板。(2) 這樣一來,賣出去的時候也能保證每只蝦餃都是完好的,看起來就很玲瓏美觀。 鮮筍絲的味道一下子占據了味蕾,緊接著便是豬rou和蝦仁的鮮味,湯汁有些燙,但其中的鮮味卻是越品越多。 她慢慢地嚼著,餃子皮雖然很薄但是很有韌性,嚼起來也覺得口感很好。 蝦很很鮮很嫩,和豬rou的美味混在一起,她用舌尖反復品味著。湯汁慢慢喝進去,這一下子肚子又“咕咕”地叫起來,又餓了幾分。 舒挽挽接連吃了四個才停下來。蝦餃湯汁的味道還殘存在嘴里,她仿佛還能回憶起咀嚼rou的時候的快感。 花費了這么多功夫,蝦餃的美味也是沒有辜負她。 但是這個小吃做起來太復雜了,舒挽挽每天也做不了很多,她決定每天還是限量供應。 她把價格定為6塊錢一個,這個價格有些偏高了,在學校門口可能不會賣得很好。但之后去小吃街賣的話,那里的顧客應該是可以輕松承擔的。 * 次日,舒挽挽中午出攤的時候便帶上了蒸籠和生的蝦餃,準備到時候現蒸出來。 “蝦餃——6元一個”剛寫好招牌板,她就迎來了第一個顧客。 正是胡老太太。她笑瞇瞇地看著招牌板:“小舒,你這蝦餃花了不少功夫吧?!?/br> “是啊,廢了老大勁這早上也才包了60個,蝦仁也用的上好的,這才把價格定高了些?!?/br> “那給我來一籠吧,再要杯綠豆湯?!?/br> “您找個陰涼地方等著吧,我這邊還得等一會?!彼孟劝阉疅_了,才能把蒸籠放上去。 這時候,原有的小吃車內已經放不下這么多食材和工具了。 舒挽挽在外邊搭了張桌子,把缽仔糕和涼面土豆那些放在外邊,囑咐孫默在外面守著,她在小吃車上準備蝦餃和炸雞。 一籠屜只能蒸4個蝦餃。 舒挽挽將最上邊的籠蓋打開時,白煙裊裊而起,很快散落在風里。 駱叔就在旁邊看著這,道:“小舒啊,你這次整的吃的可真不簡單啊?!?/br> 胡老太太此時也瞥見了蝦餃的模樣,四個小蝦餃玲瓏別致,薄薄的皮里隱約露出餡料的樣子。 長得就很討人喜。她也點點頭:“蝦餃好不好吃,從外表就能看出來一二。餡料先不談,你這餃子皮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了?!?/br> 舒挽挽把蝦餃夾出來,整整齊齊地放在小盒子里。 胡老太太盯著即使夾出來也沒漏湯汁的蝦餃,又點了點頭:“用了功夫的?!?/br> “還請您指點一二了?!笔嫱焱煨χf出了這一盒蝦餃。 這次的盒子四四方方的,是以竹葉青的顏色為底色,在側邊印了兩只可愛的蝦,底部也署了“舒記”兩個字。 胡老太太拿著筷子,等吹冷了,才用門牙輕輕地咬破餃子皮。 她即使在這種小吃攤前,吃蝦餃的動作也很優雅,她瞇著眼,感受著湯汁一點點流進嘴里的感覺。 蝦仁散落在rou里,這一嚼起來只覺得鮮美無比。餃子皮能嘗出來廚師是下了苦功夫的,軟而不粘。 “小舒,你這蝦餃做得真好。給我再來一籠吧,我孫女也饞這口?!焙咸χf,“你是怎么學到這手藝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