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1)
書迷正在閱讀:我帶著系統抱大腿、從頂流到學霸(穿越)、拯救被人渣耽誤的人生(快穿)、開家飯館從炸土豆開始、帶著冰箱回七零(重生)、人人都愛白月光、咸魚仙尊只想談個戀愛[穿書]、星君他是萬人迷(穿越)、滿級大佬只想吃軟飯(重生)、天哪!萬人迷替身也內卷(穿越)
但漢軍連續作戰,傷兵也不計其數,已是十分疲憊。呂布有心趁機收復云中郡,但顯然如今士卒已無力再戰,只得暫時留在定襄郡。 漢軍此次取得大勝,重振國威,乃是百年來的盛事。消息傳到京中,聞者無不歡喜。京中的百姓也仿佛過年似的,走上街頭,議論紛紛。不少人聚集在茶館,聽說書人講昔年霍去病、衛青和李廣大戰匈奴的故事。劉協心下也大為寬慰,對有功的將士褒獎毫不含糊,免賦稅的土地、白銀皆如流水般賞賜下去。 不過朝中不少人對此不滿,議論紛紛:免稅的土地豈賜給這些鄉野村夫? 然而數月前他們就沒法阻止劉協將司隸州的土地分封給有功的兵卒,如今依舊阻攔不得。 劉協心里早有計較:并州土地產出遠少于中原,即使收租也是微不足道。還不如免去田賦,免得百姓覺得種地不劃算使得田地荒蕪。若不是擔憂其他的州郡心生不滿,荀攸和陳宮攔著,劉協都想要直接下詔免去并州、幽州和涼州三處貧瘠地方的田賦。 同時,劉協下詔,招民遷徙至定襄郡,獎勵開墾,并給于了分房、分免稅土地、頭一年免費使用官牛等許多優惠。此外,以招民多寡考核招頭的業績,以業績定他們的俸祿。 匈奴大敗后,烏桓和鮮卑見勢不好,帶了自己的戰利品迅速撤去。匈奴自己已經無力集結大軍,再對漢軍造成大規模的打擊。一個月后,老單于之子于扶羅率眾赴定襄郡訴苦情,并上降表。 降表呂布無權處置,連忙派人將降表以及匈奴的使臣送至京中。 太原郡太守主張:這匈奴不會有詐吧,要不命他們放下武器,容我們捆起來,以示誠意。 張楊說:太守,萬萬不可。若是如此,他們本來有投降之心的,也該被逼走了。我看他們先行歸還了五千虜為奴隸的漢人,來得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應當是有誠意的。 趙云道:昔年霍去病大將軍也曾策反匈奴為自己所用,我們學習他的計策也未嘗不可啊。這于扶羅既然為老單于之子,應當素有威望,在奪回城池的時候應當會派得上用場。只是我們不了解匈奴內部的狀況,不知道他所說的是真是假,要當心詐降。 于夫羅在匈奴里面不受重視,他有向漢之心也不足為奇。那日在戰場上,呂布已見識了趙云的萬夫不當之勇,對這位武藝高強的常山太守極為重視。呂布之前不發一言,此時緩緩對趙云道:按照我們目前匈奴的情報,他說的須卜骨都侯被眾人推舉成為新任單于,新單于有殺他之心,應該不是假的。 但是,各位將軍,匈奴人反復無常,自百年前依附我大漢稱臣以來,背叛、請降的戲碼已經上演過不少次了。高順皺著眉頭說:末將認為,即使匈奴是真降也不能放松警惕。他們此次請降,不過就是想占據云中郡罷了,看他請求的封地就在云中。若是朝廷接受了他的降表,那我們漢人的土地、牛羊和糧食豈不是白白被擄掠了嗎?那些被匈奴所殺的血債,要如何討回來? 京中召見了匈奴使者的劉協,也是第一時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心想匈奴的臉可真大,即使是上表請降,姿態也做得如此之高。當下不顧朝臣阻攔,立即駁回了匈奴的降表,冷冷道:既然吃了敗仗,你們就該拿出誠意來,讓于扶羅親至,否則這仗還得打下去。獻上的這點子金銀,朕看不上,拿回去給他! 趕走匈奴使者后,大臣們勸誡聲不絕,只有少數的主戰派跳出來支持劉協的決定,認為當對趁機對匈奴趕盡殺絕。 主和派則認為漢軍已經無力追擊匈奴,何必繼續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不如接受于扶羅的請降,將其分封在云中郡,作為漢軍和須卜骨都侯單于的緩沖帶,如此邊境也可以放心休養生息了。 劉協冷笑道:各位大臣只想著暫時的安逸,卻沒想到邊疆的血仇未報,如此輕易地接納這些匈奴人,讓浴血奮戰的邊民們怎么想?這些投降的匈奴人心里又是怎么想?焉知匈奴心里不是暗自嘲笑大漢,反正他們已得到了牛羊、土地和錢糧,表面稱臣又如何? 他看了剛才叫得最歡的王姓官吏一眼,疾言厲色道:王言傾,若換做你,父母妻子皆被強盜所殺,多年積蓄被強盜一掃而空,強盜忽然要從良,官兵不計以往,依舊讓他住在你的身邊,你怎么想? 這王姓官吏訥訥不得言。 劉協拂袖而去,隨后給呂布寫信,詳細寫明了接受匈奴投降的條件,表示若是一樣達不到,皆不言和。 第55章 京中日常 北部烽火連綿,中部不得太平,就連西南也趁著朝廷無暇顧及的時候搞起了事情。根據布衣衛的匯報,益州牧劉焉命人偷偷砍斷和中原聯通的橋梁并堵塞道路,意圖割裂益州和中原的聯系。 當年正是劉焉為了私心,建議漢靈帝廢史立牧,派遣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州牧,安定天下,并強烈暗示自己就是最優人選之一。然而州牧的權力比刺史還大得多,獨立性堪比漢景帝初年時一個個傭兵自重的諸侯國主,有收稅、募兵的重權,乃是天下大亂的隱患。 幸而漢靈帝死去得早,只分封了劉焉和劉虞兩個州牧。劉協又因為演義早早留心到了州牧之患,堅決不再分封。 蜀中富庶,乃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昔年秦皇就是依靠蜀中的糧食供給平定天下。劉焉這老狐貍當年聽方士說益州有天子之氣,就想方設法提出廢史立牧的餿主意來,蒙蔽靈帝占據了這方大好的地盤,果然是狼子野心。劉協簡直要被昏聵無能的漢靈帝給氣死,連父皇的稱呼都忘了叫,一腔怒火無處發泄,憤憤地將益州呈上來橋梁斷裂無法向朝廷運輸糧草的表書給掃到了地上。 陛下息怒。負責探聽地方官異動的布衣衛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勸誡道:益州山高水險,關隘眾多,易守難攻,不宜在此時大動干戈啊。 一個個的,知道朝廷□□乏術,都趁火打劫。劉協咬牙切齒道。他不愿意遷怒,只甩了甩寬廣的衣袖,冷聲道:下去吧。這富饒的天府之國,他是勢在必得未。且早有計劃在益州完成糧食的規?;a,建成平定天下所需的糧倉。 劉協冷笑了一聲:益州易守難攻,朝廷大軍難至,但若是劉焉以為這就可以高枕無憂,那就大錯特錯了。若是派出刺客,或是重金重利使其內部分化,劉焉還能防得住不成?而且劉焉的子孫沒有一個出息的,且都留在京中為質,倒是不怕有人能夠完全繼承他的勢力。他想了許久,終于記起一個關鍵的名字,心下稍緩,于是奮筆疾書,讓布衣衛暗中帶信給宮外的戲志才。 劉協惦記遠處劉焉的項上人頭,殊不知,有一人也在惦記他的命。同一天,一清瘦的中年男子求見被公孫瓚打得焦頭爛額的袁紹,獻上了一招刺殺毒計:既然公有改立之心,何不效仿董卓,行釜底抽薪之事,當龍椅上的人不在了,扶持明主上位,豈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寫完信,劉協又親自過問了冶煉和燒紙水泥的進度。水車和動力錘改造的高爐早已建好,如今精鋼打造的各色武器出產順利,水泥在經過多次失敗后也燒制了出來,只是量比較少。 新建成的冶煉廠在城郊,城中也有一處改造好的冶煉廠,已被更名為洛陽第一冶鐵局。武器在這多事之秋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劉協便攜了許褚和眾多侍衛一道視察。 見天子忽然親至,冶煉局局長慌忙披上衣服,一邊系帶子一邊疾步走了出來,一面兵荒馬亂地指揮道:趕緊去換衣服!亂七八糟的東西統統收起來!吩咐大家,不要亂說話! 話還未落,天子的馬已到了他的面前。 不必聲張,不要泄露天子的身份,就當是布衣衛下來視察。許褚替劉協發話道:讓他們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大熱天的讓人穿上衣服在火爐旁邊干活,這不是難為人嗎? 冶煉廠的眾多工人們正干得熱火朝天。此時正是三伏天,身旁又是火焰的炙烤,匠人們都是忍著熱,只穿一條輕薄的褻褲,赤著上身干活。冶煉局局長一臉生無可戀:讓天子看到這些,實在是不成體統??!不知道明天禮部的人會不會參他一本。 劉協看了此處的主產長槍、大刀,命侍衛們試驗了質量,詳細問了冶煉官和不同的工匠們每日的產量。突擊檢查和之前書面匯報的內容差距不大,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高爐改造后的溫度十分高,按照現場直面熱浪的工匠說法,估摸著是以前溫度的一倍。往日這具身體溫度偏低,很少流汗。雖然站得遠,但只一會兒,劉協就感受到了蒸騰的熱意,額頭上的汗水像是小溪一樣流了下來。許褚嫌棄別人力氣小,親自拿過來大扇子,奮力給他打扇,如此劉協才覺得好受了許多,于是繼續問工匠話,除了專業上的問題,還問起他們的工錢。 工匠們雖然都十分辛苦,身上躺下來的汗水能在腳下積起一個小小的水洼,但都不甚在意,笑著說:貴人有所不知,我們這份活計,干一日能抵得上種田十日呢,工錢又是朝廷直接發的,從來不拖欠,說出去也體面。大家都想趁著年輕力壯,能干得動一日是一日呢。 劉協唇角彎了彎,笑意未至眼底,只是想著可惜退休金他是無能為力了。最后只道:好好干,干夠五年和十年,朝廷都會發一筆獎勵金的。 水泥的法子已經摸索了出來,按照工匠們的說法過些天產量就上去了。劉協吩咐下去,十日后就試著用水泥涂抹城墻,增強城墻的堅固性。另外,要在城墻的四個角都用水泥和磚頭起一座堅實的箭樓。 既然溫度已經上來了,那么燒制玻璃的條件也達到了,劉協轉頭問侍立在一旁的幾個冶煉官:可有人懂得燒制玻璃? 冶煉官們額頭直冒汗,緊張地跪下:陛下,卑職沒有過此物。 劉協一愣,倒是想起來,此時玻璃并不叫這個名字,于是安撫道:不必緊張,朕只是隨口一問,此物又名琉璃,你們可知曉? 一個冶煉官想了想,恭謹答道:卑職并不知曉如何燒制,不過聽說西北天水、平涼等地有能工巧匠善于制作琉璃珠和琉璃壁。 劉協點點頭,吩咐道:你派人去尋幾個能工巧匠來,記錄下燒制的法子,試試看能不能燒出平整大塊的琉璃壁。擔憂下面人拿著雞毛做令箭,他又補了一句:記得是請人過來,不可強征。 連日cao勞和火氣大,從冶煉廠回來劉協就悲劇地上火了,喉嚨嘶啞、牙齦腫痛、嘴里起了一串的泡。若是在現代,吃點牛黃解毒片、含顆西瓜霜忍忍就過去了。在皇宮里,劉協略帶嘶啞地一開口,直接把身邊的大宮女、小黃門和親衛們給嚇到了,眾人紛紛跪下懇請他速召醫官。 劉協滿頭黑線,這搞得像是什么大病似的,他還想去親自看張巧手制造出來的曲轅犁,以示對農耕的重視呢,見眾人誠惶誠恐的模樣,只得往后推遲。 不過自從喝了張仲景調制的祛濕藥方,他的身體輕快了許多,如今對疼痛的感知也在逐漸恢復,能感受到咽喉處的不自在,舌頭也有些疼。他想了想,中醫玄妙神奇,還是要醫官來看看吧。 這還是劉協即位后第一次召醫官看病,兩三個醫官急沖沖來到皇帝寢宮,慎重地望、聞、問、切,最后松了口氣:不妨事,陛下乃是肝火旺盛,肺陰虧虛,老臣給您開一副清熱明目的方子,煎藥服兩日即可。 此外陛下還要注意清淡飲食,少食葷腥,多喝熱水。 劉協應下,心里稱奇:多喝熱水的說法竟然是這么早就有了? 醫官們商量完畢,為首一人龍飛鳳舞地寫了一張方子。 劉協定睛一看,果然不管古今,這藥方的字普通人還是看不懂。于是問道:這里面有什么東西? 啟稟陛下,方子主要是由金銀花、甘草、黃芩、黃連、桔梗、決明子和甘草組成,輔以川貝母、桔梗和玄參。 一聽到有甘草、黃連和川貝母,劉協的眉頭不由皺了起來。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倒不好在眾人面前嫌棄藥苦。結果兩個時辰后,當宮女端上來一碗黑漆漆的湯汁的時候,劉協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味道,光是聞著,就令人想吐,比蔡文姬煎的茶還要更黑暗料理數倍。他只得屏退左右,皺著一張好看的臉,一口一口地灌下去。幸而宮女貼心地準備了酸甜可口的杏脯、金絲蜜棗和金桔餅。那金絲蜜棗鮮明透亮,表面是漂亮的琥珀色,吃起來甜絲絲的。劉協喝一口吃十個,方才壓下滿腔的苦意。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下班都8點多了只好隔日更,抱抱大家。 第56章 五十六章 三個盤子里的果脯都被劉協掃蕩一空,如此,方覺得嘴里的苦味暫時消失了。吃了這么多甜食,為了防止口腔里面細菌蔓延,他連忙命宮女取了剝皮的嫩枝和鹽水刷牙漱口。 漢朝并不流行刷牙,普通百姓最多只會用手揩齒,條件稍微好一些的,則用小布條纏繞在手指上擦洗一下牙齒。 只有權貴會講究些,將新鮮的嫩枝剝皮,露出里面細小的纖維,然后用此物蘸著鹽水刷牙。即使如此,對劉協這個現代人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今天醫官開的藥方,倒是給了他一點小靈感。若是以為金銀花粉和細鹽配成牙粉,不失為現代牙膏的良好替代。 醫館的學徒漸多,招來的郎中也足夠,張仲景琢磨傷寒藥方的時間漸漸充裕起來,并不斷在傷寒病人身上嘗試改良藥方。但接到布衣衛研制牙粉的任務,他并不想過多的耽擱時間,攻克傷寒才是縈繞在他心頭的重任。 張仲景順著布衣衛給的思路想了想,喚來孫權,吩咐道:上面吩咐要做能夠清潔牙齒、適合晨漱的牙粉,小孫你去取干金銀花、蒲公英、杜仲、藿香、楊柳粉和田七莖,混以細鹽,研磨成末,試試看能做出來什么樣。 孫權仰起小臉問:掌柜的,要各自幾錢呢? 張仲景捏了捏他水靈靈的小臉蛋,笑道:幾錢都行,隨你調配,等明日手頭事情完成,我來看你的成果。 孫權做事細致,勤快地搗鼓了出來,眾人用小枝條試了下,感覺還不錯。 孫權并不滿意,小小的臉皺了起來:這粉好苦,能加糖進去嗎? 張仲景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加了鹽能不苦嗎?這些藥物都有清熱解毒、清涼瀉火的功效,所謂良藥苦口,若是加了糖,又怎么清潔牙齒呢? 孫權奶聲奶氣地稱贊道:掌柜的真厲害,這都能想到。 不是我想出來的,不過是受到別人的提點,我多加了幾味藥材罷了。張仲景笑道:這倒是個好法子,以前我見過最細致的人也不過是用鹽漱口、以小布條擦洗牙齒而已,咱們明天起自己也試試,看看是不是真能芬芳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