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
書迷正在閱讀:我帶著系統抱大腿、從頂流到學霸(穿越)、拯救被人渣耽誤的人生(快穿)、開家飯館從炸土豆開始、帶著冰箱回七零(重生)、人人都愛白月光、咸魚仙尊只想談個戀愛[穿書]、星君他是萬人迷(穿越)、滿級大佬只想吃軟飯(重生)、天哪!萬人迷替身也內卷(穿越)
劉協則從各地抽調了些小官來管洛陽門學,不過利用后世所知的便利,征調中夾帶了不少的私貨,其中征調之一便是正在任守宮令的荀彧。那位傳說中的那位王佐之才,推薦戲志才、郭嘉、司馬懿等人才給曹cao的大能。而在荀彧家族,不僅荀彧厲害,他還有個侄子荀攸也是世不多出的人才,此時正在朝為官,任黃門侍郎,劉協也與他逐漸親密。 以防被董卓一黨猜忌,劉協做完這些,也不管雜事,專注釀酒起來。橫豎在皇甫嵩被誣陷下獄這事還沒發生前,禁軍和皇甫嵩的兵力一定程度上能牽制住董卓,自身安全無憂。 三國時期文武都好酒,但酒的度數不高,只有不到十度的米酒和十二度左右的果酒,度數最高的是西域引進的葡萄酒,度數十五度左右,但極為珍貴。 劉協招來眾多匠人打造出了奇怪的圓形器具,群臣得了風聲,無不搖頭,天子雖然聰敏,但畢竟年少,之前沉迷造紙也就罷了,現在竟沉迷釀酒,內憂外患之際,皇上竟如此不務正業! 為了不引起董卓的戒心,劉協經常拿奏章讓董卓定奪。不過,時機算得剛好,恰好是董卓酒色上頭的時候,誰讓皇宮本就是劉家的地盤呢。 這一日,劉協又見到了呂布。 董卓因作惡多端,擔心刺殺,時常令呂布做自己的侍衛守在門外。且出于變相削弱呂布和并州軍的聯系、加強對并州兵士對自己的忠誠度考量,董卓也要把呂布時刻帶在身邊。 呂布雖然不滿,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不得不百無聊賴守在外面。 呂布此時年方十九,正是年少有為、意氣風發之時,身長九尺、寬肩窄腰、抱著長戟靠站在朱紅色的墻上,俊美的臉上帶著些漫不經心,午后的陽光暖暖地給他鍍上了一層淺淺光暈,看起來仿佛是一副美麗的畫卷。 第2章 呂布醉酒 呂布正打著瞌睡,聽到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實在是不想搭理。直到身旁的小兵低聲提醒了一句:將軍,是天子。他才有些不耐煩地抬起頭,馬馬虎虎給少年天子行了禮,聲音帶著午后暖陽的慵懶磁性:陛下,義父有要事在忙,您要不請回吧。 即使面帶不耐、輕抿著削薄的唇,呂布依舊是好看的。 這所謂要事,無非酒色二字上頭,劉協自是明白,也不惱怒:那晚上等董相cao勞完,將這些奏章交給他罷。 晚上董卓又召了歌姬舞姬獻藝,若不是要事,怕是看都不會看一眼。呂布心道,天子可真是好脾氣,他上前接過,近身之時,竟聞到天子身上有一股奇異的酒香。 這些日子見面不少,天子又素來沒什么架子,呂布便自然而然地問了一句:陛下身上好香的酒味,竟真釀出了美酒? 酒味自是濃郁的,劉協為了釣呂布,出門前特地將袖子在新釀的酒里面浸泡了一會兒。他淺笑著說:新釀的酒異香撲鼻,只是宮人嘗了一口竟都受不住,昏睡了過去。左右宮人都攔著不讓朕試一,朕也不知滋味如何。今日前來,本想請董相尋麾下幾個海量的將士來試味呢,可惜了 呂布被勾起了好奇心:竟有如此大的后勁不成!這些宮人也太羸弱了些! 劉協狡黠一笑:愛卿酒量如何? 呂布昂然道:臣自知事以來,從未醉過。 旁邊的親衛也笑著說:臣等吃酒,盡醉方休,酒宴過后,站者唯將軍尓。 劉協笑得眉眼彎彎:將軍海量,何不移步未央宮,正好試一番這酒的味道。 臣等謝皇上恩典。呂布便帶著自己的親衛們跟著劉協走了。 未央宮院子里并不整齊,反而零零散散地散落著很多小器具,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一如劉協此人,并不像一個冷冰冰的皇帝,反而像是尋常人家風度翩翩的小公子。呂布心道:就連那個被軍隊嚇得屁滾尿流的劉辯都要更像皇帝一些,起碼會虛張聲勢和耍天子威風,還暗搓搓和人密謀想殺掉董卓。而如今的天子,與人為善也有些過頭了吧。 中央的閣臺里,擺放了好多的酒壇,不僅有濃香的蒸餾白酒,還有如血液般鮮紅的葡萄酒。侍女打開酒壇,酒香撲鼻。 陽光甚好,劉協坐在庭院葡萄架下的新式胡床上,示意呂布和親衛們落座,讓宮女把酒盛上來。 呂布也不推讓,大大咧咧地坐了。成廉等親衛們略有些局促,雖然好奇地嗅著酒香,卻坐立難安。畢竟在此時,垂足而坐被認為是傷風敗俗的(當時人沒有內褲,叉開腿是不雅的),主流仍然是跪坐。但劉協即位不久后就搞出來了各種各樣改良版的胡床,比如寬大的木凳和太師椅,就擺放在這院子里。 葡萄美酒夜光杯,劉協以夜光杯盛酒:酒泉郡進貢的這玲瓏剔透的玉杯,乃是一絕,可惜不是夜晚,若在月夜下將美酒置于杯中,那酒就會閃閃發亮。 酒泉的月光杯,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呂布點頭應道,卻對玲瓏剔透的酒杯沒甚興趣,一口飲盡杯中酒后,意猶未盡:可惜酒杯太小了,飲酒還是用觥來得痛快。 呂布竟對這珍玩視若無物,眼神也沒放在托盤里的金杯上。劉協收起了賞賜的想法,只得若無其事說:將軍果然海量,來人,去取酒觥來。 淡淡的清苦味,果香倒是濃郁。呂布又喝了一杯,細細回味道:第一杯過于酸澀,還是這一杯的味道適中。 劉協一愣,意識到他竟在一本正經地試味。 唔,這壇子味道太甜了,不過倒也不錯,熱烈濃厚 葡萄酒后勁極大,將軍且慢些。 呂布自認海量,倒是不以為然,又去嘗那蒸餾過的白酒,這酒干冽、余香不絕,比起平時喝的濁酒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一口氣將酒觥中的白酒一飲而盡,呂布贊道:好酒! 這酒最是醉人,尋常人喝一小盅都抵御不住,將軍覺得是何滋味? 清冽淡香、回味不絕。 咳咳!有個親衛被嗆到,一臉的慘不忍睹,跪下:末將失儀,請皇上、將軍恕罪。 怎么了? 這酒太火辣了些。那親衛臉色扭曲:末將受不住。 呂布嗤笑一聲。 劉協擺擺手,也不計較。 兩種高度數酒混喝,后勁十足,酒量再大的人也逃不過去。一盞茶后,劉協將呂布帶到釀酒的器具旁邊參觀了起來,吹著風,號稱千杯不醉的呂布一會兒就醉得不省人事。 畢竟是頭回接觸高度數的酒,只喝了一小杯的幾名親衛也醉得東倒西歪。 把他們送回董相那吧。劉協目光緩緩略過呂布俊美的面龐,和垂下來的無處安放大長腿,心中嘆息:卿本佳人,奈何做賊,手上卻不緊不慢地捻了一顆葡萄放進嘴里:也將一壇葡萄酒一起送過去。 呂布醉酒,本來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恰好宮中珍獸苑兩頭猛虎咬傷宮人逃了出來,在宮里到處逃竄,若不是剛巧那日早上猛虎吃得飽腹,少不得有幾個人喂了虎口。雖然只有兩三個看守的人受了傷,但還是驚動了董卓,董卓素來怕死,一聽外面喧囂、美人也顧不上了,立馬振臂高喊:吾兒奉先何在! 可惜呂布在隔壁廂房鼾聲如雷。待猛虎被侍衛捉住,虛驚一場的董卓讓人把呂布叫醒,劈頭蓋臉地訓斥了一頓。 醉夢中被人用冷水潑醒已是不愉,又被一頓臭罵,呂布本就是自尊心十分強的人,冷著一張俊臉,不發一言,鳳目中俱是不耐。 董卓大怒,手戟脫手而出:酒后失職,還不跪下!脫手后董卓有些后怕,恐呂布生有異心,又擔心并州軍知曉后為主將抱不平難以約束,便勉強按下性子又溫言撫慰了幾句。 呂布只得認了錯,告退了。 晚上劉協聽了宮人的暗報,十分滿意。后幾日,又安排董卓近日新寵的宮女偷偷撞入呂布懷中,趁機塞了一方錦帕。待董卓回來后這新寵卻撲向董卓懷里哭訴:今日那人擋在我面前,甚是無禮,連帕子都被他拿了去。 呂布雖然在董卓面前辯解誤會一場,董卓也將此事輕輕揭過,但到底是在兩人心中又種下了一根刺。 董卓氣量狹窄,呂布也不是寬宏大量的人,兩人只度過了幾天表面濃情蜜意的父子期,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兩個硬脾氣的人硬碰硬,董卓脾氣發作得也越發頻繁。 呂布旗下的并州軍和董卓的涼州軍關系也日漸緊張。董卓、董旻兩兄弟掌握著涼州軍隊的核心領導權,但他們倆之下還有中郎將級別的六位將領,個個都是手握并州重權。董卓雖然認了呂布為義子,卻根本不讓呂布有在外獨立屯兵的機會,更是完全不讓呂布插手涼州軍事和朝廷議政,因此呂布在涼州軍毫無地位,這六位中郎將都瞧不起他。 董旻更是完全不把呂布放在眼里,仗著涼州軍人多勢眾,一直對并州軍敵視得很。這幾日涼州旗下的一隊人馬和并州軍高順的一小支隊起了沖突,他得知后非但不約束部下,反而火上澆油,派更多人挑釁。高順顧及大局,只得避其鋒芒,約束部下不得出軍營。 第3章 呂布升官 董卓酷愛葡萄美酒,每每伴著歌舞醉倒在美人懷里。近些日子,沉迷酒色的他對劉協的戒心越發下降,約束也少。橫豎自己手中有軍權,劉協又是個不會對自己產生威脅的少年天子,便只要牛輔、李儒和王允盯著朝政,注意不要讓世家、地方諸侯蠱惑了天子去。 說來董卓心中也暗自嘀咕:劉協和他的先祖們甚是相似,該有的怪癖一點都沒少,雖然不是漢靈帝寵幸宦官、賣官鬻爵那種怪癖,而是對釀酒、木工、種植、計算這種不入流的奇yin技巧感興趣。不過這樣也正好,董卓內心巴不得劉協繼續這樣下去。 自從被董卓責備和武器相向,呂布臉色就時常陰沉著。他一向藏不住事,和董卓的嫌隙怕是早被有心人看了去。劉協記得演義里面王允就是利用呂布和董卓的不愉來交好、拉攏呂布的。后面兩人還攜手殺了董卓。 可惜呂布刺殺董卓后,自己沒多大益處,倒是王允得利最大,呂布雖也升為將軍,可處處受制于王允。王允幾乎成為第二個董卓,同樣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比董卓這莽夫更難應付。更何況王允和呂布沒有得意太久,就被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等糾集十萬涼州軍圍攻,王允被殺、呂布敗逃,劉協又被擄掠。 橫豎誰都不會是贏家,最后反而便宜了袁紹和曹cao。劉協決不愿別人得漁翁之利,更何況他還立志要將呂布這一三國第一猛將收為己用。 劉協問侍衛:王允府邸里的那個侍女,貂蟬的消息打探到了沒? 回稟陛下,經過多方的打探,王允府邸中并沒有叫貂蟬的人,但有一任姓歌女,生得貌美如花,身段妖嬈,甚是符合陛下所說的描述。 沒有貂蟬可以自創一名嘛。劉協想了想:你去和王允暗示一下,把她暗暗弄進宮來,做一名宮女,賜名貂蟬。 書中的呂布是一個唯利是圖、反復無常的小人,劉協本想以美女誘之,以利圖之,并暗中指使幾個臣子以金珠賄賂呂布。但呂布并未收下金銀珠寶,經過小桃紅一事后看女子的眼神又過于冷淡,賄賂拉攏之事并未成功。后來,劉協特意確認過,丁原不是呂布的義父,為了赤兔馬而殺父也無從談起,寶馬是呂布表示向董卓效忠后董卓贊其勇猛給的。 從蛛絲馬跡上推測,呂布殺丁原絕不是臨時起意。當時丁原和董卓勢同水火,丁原實力不足卻偏偏硬杠董卓,要知道就連家世顯赫的袁紹都跑路了,丁原的并州軍當時處于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 呂布殺了丁原后,并州軍連個水花都沒起,盡數歸順了董卓,保住了所有的有生力量。只能說,殺丁原是并州軍大多數將領的共識,所以沒起兵變,立馬就歸順了。 這些日子,劉協發現,不論自己說什么,呂布大都是一副懶洋洋無甚興趣的樣子,就連和董卓談到部下的封官賞賜,涉及自身,那眼珠子居然也沒轉一下。 真是奇了怪了,呂布你人設不是這樣的??!聽聞升官,不是應該大喜嗎? 封官賞賜本是劉協提出來的,董卓為了籠絡這個勇猛無雙的義子,便趁機將其提拔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劉協親自寫了詔書交給呂布,順道說:早就聽說愛卿武藝超群,箭術無雙,朕心中甚是艷羨,笑意盈盈地看向他:朕騎射功夫已丟了許久,若是愛卿不嫌棄,可否教朕騎射? 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都這么弱弱地說了,誰也不敢在明面上駁斥他的面子。呂布尚未開口,董卓已經大手一揮贊同了:我兒這騎射功夫,若說第二,誰也不敢稱第一,皇上不用擔心,就算是您這身板,不出一月,騎射工夫必有小成! 劉協倒是不會計較語句中的自得和小覷之意,只微笑著看向呂布。 呂布只得應了:臣之榮幸,莫敢不從。 漢朝中央軍武官的高級級別分三級,即:將軍、中郎將、校尉(可以類比上將、中將、少將)。由于將軍并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 回去府中,聽聞了升官消息的張遼特地來向呂布道喜。 不過是一虛職,與董卓旗下有實權的中郎將差遠了。呂布并不見歡愉:董卓依舊不信于我,不肯讓我擴軍。這一月,除了護衛當值又安排了宮中的雜事,怕是更無法去軍營和兄弟們cao練。 主公,并州軍對您誓死追從,即使您現在不在軍中也毫無干系。張遼安慰:近日遼和高順cao練士兵,軍中一切順遂。 呂布漠然:董卓有心安插親信在軍中,趁封官的時候提了出來,我已經回絕。但既然動了這心思,必有下次。 軍里最近揪出來了幾名探子,我已經均數殺了。 呂布擰眉:是如何蠱惑的? 這些并州軍來到洛陽后受到董卓的忌憚一直沒有擴充,大多人對并州軍的核心將領們言聽計從、忠心耿耿,按理來說,應該十分難以安插眼線才是。 都是洛陽這邊的妾室,收了些好處。 告訴他們,大丈夫何患無妻,呂布英挺劍眉蹙了起來:已經納了的就算了,從即日起上下都專心打熬筋骨,休要為女色所迷。 張遼連忙答應了。 呂布又問:騎兵那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