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會背什么?”皇上一轉身,就發現這個學子、所有的學子都特期待的模樣。 “我會背《大明律》?!?/br> “《大明律》《工律》第十卷 ?!?/br> “禮法,國之綱紀;禮法立則人志定、上下安……凡各處公廨、倉庫、局院系官房舍,如有損壞,該負責官吏要隨即報告有關機構修理,違者笞四十;若因而損壞官物者,除依律科笞四十之外,并賠償所損之物……” 他們有心,皇上就一個一個考試一遍。他們說自己會什么,就考什么。 包括那位出去回來的小頭頭,都考完后,皇上確認,這不是天經地義被丟棄的學渣,這不是老師眼里的“拖后腿”,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少年,這是一個個人。 人,不應該是老師給貼上一個標簽,就可以棄之不顧。 皇上看著這位,似乎是剛剛睡醒的老師,眼里還帶有一絲絲鼓勵:“你有一批好學生?!?/br> ?。?! 老師徹底醒困,宿醉的頭疼都飛了。 學生們更是驚呆。 這位貴人說的,我咋聽不懂? 皇上伸手拍拍這位頹廢的老師,輕輕一嘆:“你是他們的老師,他們的希望?!蹦阆纫驗樗麄円粋€“成績”放棄自己,他們的未來在哪里? 你是他們的老師,你是他們的希望。 這位老師眼睛通紅,眼里帶著淚,領著自己的學生上課。 他的學生們因為一句“好學生”精神抖擻,前所未有的用功學習。 皇上出來學院,問余慶:“是不是,各個學校,都是這樣,按照成績分班?按照各種原因分配老師?” “應該是。學院用人各方‘考慮’。老師喜歡好學生,家世好的學生。算是……人之常情?!?/br> 人之常情,所以皇上不能不管,所以需要皇上管一管。 皇上不能看著這些少年們,好似看到一朵朵花骨朵,還沒開放,就被“一個標簽”放棄。 皇上先整頓大明的老師學院。 人間五月的北京,老師學院的大廣場,皇上面對即將結業的八千學子,講話。 “教育,是一門將知識傳播,教導學子們如何運用知識的大道藝術。很難,朕知道,這對你們而言,很難理解。你們自己尚且年輕,可能你們自己都不明白,何為‘師者’,就要去做老師。 因為大明如今還是缺老師,很缺老師。 老師,傳道受業解惑,堪為人師而模范。 不光是教導學子們認識方塊字。 是教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借助樹木,認識整個森林。 是要所有省吃儉用的父母、出錢出力的各方人士、苦學勤奮的孩子們……一起認知到,知識可以改變一個結果,知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大作用。 知識不是無用,知識不是識字,知識教會人很多很多,告訴人如何快樂、開心,更好地生活…… 有些學生冥頑不靈,有些學生家長不通情理……今天起,朕做你們的后盾,朕告訴你們,教育的過程,是老師、父母、各方人士、孩子們……一起努力的事情,不是你們單打獨斗!” 皇上的聲音里,帶著一種安撫和力量,那份體貼和理解,叫所有的學子們眼睛紅紅。 他們還年輕,他們自己都還不會獨立思考,他們也是一個普通人。 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寓教于樂……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他們能做到嗎? 他們是大明耗資巨大、大力辦學的享受者,脫離土地,成為一名光榮的老師,薪水和一個縣令一樣高。 一心想要報效皇上和朝廷,回報父母,要更多的孩子和他們一樣讀書識字……卻是身上的擔子太重,叫他們越是臨近結業越是恐懼。 可是皇上比他們還小,皇上才十六歲。 皇上說,他是他們的后盾。 皇上說,教育的過程,是老師、父母、各方人士、孩子們……一起努力的事情。 學子們心里難受,老師學院的老師們,心里也難受。 天地君親師。君里有昏君,親里有渣滓,老師里,也有不配為老師,不知道怎么做老師的人。 某方面來說,老師和其他的三百六十行一樣,也是一個行當,是一份收入,一種生活方式。 但老師的身份,太特殊,太重要。所以才有“天地君親師”這句話。 有多少學生,因為一個好老師改變命運,前途無量;又有多少學生,因為老師一句隨意的謾罵歧視,一輩子就那么稀里糊涂地毀了…… 老師學院的老師們都保證,他們一定好好培養這些未來的老師們。 皇上提出他的看法:“有困難大方地提出來。他們是未來的老師,現在是學生。一個學生,成長的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同窗以及各方的關注支持……都重要。 我們,光有一腔熱血不夠,光苦口婆心不夠,去了解,去理解,面對問題,一起想出解決辦法……” 皇上的話叫他們深思。 余慶瞄一眼,皇上的這張臉,端著一副“老夫子”的小樣兒,看得人想笑——幸好天下沒有幾個敢直面圣顏。 皇上不知道這些人的想法,皇上就是單純地感受,學院里的一些方式,不能再繼續發展下去。而這些老師,太稚嫩,太脆弱、太粗放——還需要很多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