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頁
朱載垣氣沉丹田、聲若洪鐘:“‘月照千家戶半開,壺尊無語靜塵埃。鞋聲細碎聞窗外,疑是飄零酒客來?!弁趿餮幍乃N薇花,顏色更殷紅;花園中的玉簪兒,怕是生在美女尸中……’徐景珩,這里不好聽?!?/br> “用‘……最紅,生在帝王喋血處的薔薇。園中朵朵的玉簪怕是,從當年美人發鬢上墜下……’?” 朱載垣立馬記下來。鬼鬼們齊齊表示,這樣就有了美感。 朱載垣繼續讀書,鬼鬼們都跟著聽,聽著聽著,都難免感傷——小孩子不懂,一句“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我久病難醫……”道盡多少情傷? 皇上自然不懂?;噬献罱芯看竺魑幕髋?,順帶跟著徐景珩看看其他書本兒。 “呂柟,十八歲,以學識廣博被選入正學書院。正德三年舉南宮第六人,擢進士第一,授翰林編修。時值劉瑾把持朝政,又逢西夏擾亂邊境,上疏請皇帝入宮御經筳,親理政事,遭劉瑾嫉恨,與何瑭一起引退。是為第一次起落。 正德九年,官復原職,不久遇上乾清宮火災。他應詔上書呈六事,多次上書勸皇帝舉直措諸枉,皆不被采納,再次引疾而歸……” 皇上讀不下去,他知道當年他爹重用劉瑾的原因。 徐景珩目光安靜:“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呂柟和很多文官一起抵制劉瑾,也是為了維護大明,出發點不同,利益落腳點不同。 呂柟也是為了士大夫的利益。但他最難能可貴的是,第一次引退后,便在家鄉營造東郭別院,每日聚徒講學?!?/br> 四方學者慕名而云集。呂柟的別院容納不下,隨即又修筑東林書屋。講學的規模和影響越來越大,幾乎與王守仁中分其盛。 關中理學弟子篤行好學,多出其門。如今在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尚寶司卿,公暇在柳灣精舍、鷲峰寺講學,門人弟子眾多,堪稱一代理學大儒。 皇上都明白,只到底有點兒情緒低落。 徐景珩:“呂柟更適合講學,不適合官場?!?/br> “要楊廷和、楊一清等等人,更適合官場?” “對?!?/br> 皇上想開了,繼續看。 王守仁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江南影響很大。廣收門徒,遍及各地。如今“王學”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著名的入門弟子有,冀元亨、王龍溪、錢德洪、徐愛、王艮……都是各地方影響巨大的學者。 特別是王艮,創立被稱為“左~派王學”的泰州學派。 皇上疑惑:“王守仁老師一反程朱理學中,盛行數百年的‘格物致知’‘致良知’,主張陸九淵的‘心即理’,更較之陸九淵立足于‘理’,更強調‘心’,這就是人性解放的啟蒙價值?” “是也不是。心學類似理學,也是立足于儒釋道??慈遽尩廊乙磺陙淼臓幎?,道家興起于漢末,佛家在魏晉時期傳進來……有時候,臣會想,是不是,儒學在漢末,就落后于時代? 王守仁的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有很大的影響。日本學術界,不能和華夏學術界對比。 日本學術界的重視,側面說明,心學適合日本,不適合大明。王守仁也知道。他出身于書香門第?!?/br> 王守仁一出生是儒家人,這是他能做到的極限完美?;噬现?,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有一塊“一生俯首拜陽明”的腰牌,天天掛腰上。也知道,為何理學會被如此扭曲,心學會使得人都認為,人生就是極盡地享受。 人性到底是什么?釋放人性、壓制人性又如何?皇上認為徐景珩說得對,這紅塵本就是破的,哪有那么多道理? 鍋里有米,有房有馬有月俸,才是大實在。 墨家、法家、兵家……儒釋道,皇上不管他們什么家什么派的,只決定大力發展技藝。 去看看沒有嫦娥,只有石頭的月亮。 去看看類比地球的火星。 多好? 正月里,皇上離開湖廣,在江西呆兩個月,在陽春三月里,出發里去南京。 南京!南京!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南京。 皇上奇異地平靜。 南京是埋葬他爹的地方,太~祖皇帝建立大明的地方,是大明人的老家。 第85章 還有五十丈進去南京,皇上坐在侍衛們抬著的龍攆上,頭頂的明黃傘蓋晃啊晃,天上的太陽晃啊晃。 皇上看著南京的城墻,沉默。 南京該是什么模樣?南京無數次出現在皇上的想象里,和徐景珩一樣、長得美、文采好,翩翩貴公子…… 路邊的柳條也晃啊晃,風也晃啊晃。長長的紅毯鋪著,連著天際;前面烏泱泱的人群,紅袍紫帶,紅云一般。 古老的南京城就在眼前。 那是永樂皇帝造北京城的模板,幾乎一模一樣的城墻,一模一樣的正陽門,只有皇帝才能行走的正陽門。 正陽門的六個大門大開,各色旗幟鋪滿天空。 城樓上一聲一聲禮炮響起,三呼萬歲的人跪下,鋪滿地。 南京人千盼萬盼,盼望來皇上,皇上來了,他們反而無所適從。 皇上千盼萬盼,盼望來到南京,皇上來了,平靜中帶著陌生。 皇上是什么模樣? 南京是什么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