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魏國公說得對,問得好。 為什么,指揮使帶著皇上滿四九城地玩樂,爬山游水,學習那么多不需要學習的功課……內閣都不管?為什么眼看著皇上和指揮使相處越久,對指揮使的感情越來越深,也都不去管? 因為他們知道這不妥,卻又幻想著,皇上能因為指揮使懂了感情,有了在乎,他們等著皇上有了弱點,下了凡間,去試探皇上的底線,開始君臣博弈。 一切都是為了那份權利。 桂萼和張璁知道,劉閣老、楊閣老、蔣閣老、謝閣老都是一代忠臣,他們不會去故意這么做。但他們潛意識里默許了,沒有去阻止,這就是問題所在。 就好比他們昨天一夜感觸最深的,是同為臣子的內閣閣老們的“可能被殺”,而不是皇上的不容易。 無他,皇上和他們是君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立場不同,腦袋不同。 “金杯同汝飲,白刃不相饒?!薄暗ふ\圖報國,不避圣心焦?!焙?!好!桂萼和張璁互看一眼,豪邁大笑。 八千里瑤池不相及,凌云殿白云總相移。比人心,山未險!然有繁華人間,繁華人性,薪火相傳。 “早就聽聞湖南的熱干面好,根根勁道、滋味鮮美,這一趟,可要好好嘗一嘗?!?/br> “桂御史說得好。這一趟不光要吃飽,還要吃一個好,那黃坡馬蹄、桃源石雕、武昌魚……都好?!?/br> “湖廣好地方,待我們到了湖廣,先把特產給皇上和指揮使打包幾份?!?/br> “這主意好。不能在北京慶?;噬仙?,生日禮物不能少……” 兩個大臣騎馬奔跑在官道上,高聲說說笑笑,隨行的侍衛家丁,錦衣衛們,都看在眼里。 魏國公和徐景珩收到消息,放下心來。 皇上等桂萼和張璁離開,魏國公恢復情緒,去后院繼續打包行李,幾個飛躍找到他的玩伴們——“丹誠圖報國,不避圣心焦?!币宦牼褪钦f臣子的,皇上直覺不能去找臣子詢問。 事關徐景珩自己,皇上擔心徐景珩不告訴他??墒腔噬险业剿耐姘閭?,猛然發覺,這也是他的臣子,未來的臣子,而且陸炳都已經獨立做事了。 河套戰事方面,皇上已經做了預判和決定,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候消息,隨時跟蹤。土地改革也安排好人,內閣在忙乎公選水師將軍的事情,江南方面因為鹽業引發的sao動,也有魏國公回去安撫……皇上看似又成為大閑人一個。 皇上去書房看軍情,還要去和老師伴讀們學習,干脆一心二用,一邊看最新軍報,一邊問太~祖皇帝等一干鬼鬼們。 “‘丹誠圖報國,不避圣心焦’?”其他的鬼鬼們不知道,太~祖皇帝卻是驚訝。 “載垣,這是老祖宗的一個大臣說的話?!碧珇祖皇帝不知道皇上為何問出來,用他最客觀的語氣娓娓道來。 洪武十八年,小伙伴徐達去世,太~祖皇帝傷痛不已,人老了孤單,曾經的人都先一步走了,更孤單,真真的孤家寡人。孤家寡人要發泄,命令朝廷給全國地方官考核成績,哪知道,四千人里,成績優秀、稱職的官員只有十分之一。 大明十分之七的官員成績平庸,不稱職者、人品才干奇差者,各占十分之一。太~祖皇帝給好官升職或者嘉獎,給不好的官予以處罰、治罪,朝堂上的官員也開始考核,殺下去一批,升上來一批。 早年曾任地方參政,后又連遭貶職的山西人茹太素,晉升為戶部尚書。山西人講誠信,茹太素的官聲一向不錯,辦事公平得當。而且他早年還做過刑部侍郎,斷案子也行,可他的文人性子,實在不討太~祖皇帝喜歡。 一日君臣七八個一起飲宴、閑聊。席間,太~祖皇帝給茹太素賜酒,表情凝重地吟一句詩,“金杯同汝飲,白刃不相饒”。 飽含警示意味和殺氣,告訴茹太素,朕升你上來管著大明錢糧,如果你表現好,我們君臣其樂融融。如果你犯了事,那就休怪我無情,等著挨刀。 然那茹太素,他很從容地補全下一句:“丹誠圖報國,不避圣心焦?!苯刑珇祖皇帝再討厭他,也不禁為他的忠正嘆息。 皇上看完一份軍報,聽完這么一段故事,更為好奇:“為什么太~祖皇帝不喜歡茹太素?” 太~祖皇帝輕輕咳嗽一聲,其他的鬼鬼們哄然大笑。 漢太~祖老流氓:“皇上,喜歡一個人,不喜歡一個人,沒有理由。男女都一樣?!?/br> 隋文帝鬼臉嚴肅:“皇上,老朱不識字,欣賞文臣,但也最討厭文臣。這是他的別扭?!?/br> 唐高祖道風飄然:“皇上,做皇帝的,欣賞忠臣,信得過忠臣,但有時候,都不喜歡忠臣。他們忠心的是‘君’,是‘父’,不是皇帝本人。他們把‘皇帝’裝在一個華美的框框里,天天念著當皇帝該這樣,該那樣,萬民表率……” 宋太~祖感觸最深:“當年我一句‘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乃是形勢所迫,需要在儒釋道三家的爭斗中選一家??墒俏某?、忠臣……我等最近研究理學,都是……沒有想到這般發展?!?/br> 一人一句,皇上大約明白了。 當皇帝的要求臣子們都乖乖,臣子們也要求皇帝都乖乖。當皇帝有乖乖的標準,當臣子也有乖乖的標準。奈何皇帝和臣子,哪一方都是大俗人,都不是圣人。鬧起來的時候,就跟民間小娃娃吵架一樣:“你要求我這樣,你怎么不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