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白月光轉正了 第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夫人精通茶藝、在七十年代當爽文女主、暴富后,咸魚她又爆紅了、戰神狂醫(冷冷)、蝕骨危情(淇老游)、天才小毒妃(精品)、總覺得隨時會性命不保(穿書 GL)、春鶯囀、絕世武神(凈無痕)、仙界在逃師兄,魔界在逃新娘
原本是想著這次巴蜀旱災之中,她也算不大不小立了個功勞,回到京城后總不會像之前那么狼狽??蓻]想到齊宣竟然帶她回了家鄉。 雖然她表現得一直都很開心,但要說心里一點不犯嘀咕是不可能的。 只是,她不想逼他什么,如果他自己覺得累了,頂不住皇帝和太后的壓力,那她絕對不會糾纏。不管怎么說,自她遇到他開始,他就沒虧待過她,如果就這樣結束,也算是好聚好散。 “姑娘想什么呢,很晚了,睡吧?!表嵡镌谂赃叧雎曁嵝?。 “嗯,王爺今天宿在哪里?” “在上次的客棧?!?/br> “知道了?!彼锹曇粲行┦?,任由韻秋給她卸了釵環,悶悶地上了床。 韻秋看出她心里所想,卻沒有出聲,只是笑笑,將油燈吹熄。 第二天一早,懷安的百姓就看到一個奇景,有一只奇怪的隊伍走在街上。 說奇怪是因為,這隊伍里的人要么是武將官服,要么就是全副武裝的兵丁。 可是手里拿的東西卻不是刀劍,而是大雁和一只只紅色的喜盒。 領頭的那個身著墨綠色的護衛統領官服,面容肅穆,正是嚴陵。 他的身后跟著劉勝和小七,同樣身著護衛官服,各自拿著一只大雁。身后還有十八個黑騎護衛,個個孔武有力,雖然沒有騎馬,但也是威風凜凜,手里捧著大紅的喜盒。 這是提親? 于是,在昨天剛剛看了元家一門三舉人的熱鬧后,眾人又跟著這些人去了元家。 這一次元家可就事先沒得到通知了,元清翰來開門時看對嚴陵的裝扮還愣了一下,第一反應是楊銘的什么人前來報復了。 直到他看到那兩只大雁,才算反應過來,臉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意,“諸位里面請?!?/br> 不多時元晉安等人趕來,看到正廳里的陣仗也是愣了一下。 嚴陵上前一步,抱拳拱手,“元先生,在下穎王府護衛統領嚴陵,今日登門乃是代表我家王爺,前來向貴府提親?!?/br> 第129章 信 “提親?”元晉安想到昨天晚上女兒的異樣, 半點驚喜沒有,反而是冷哼了一聲坐在主位上,不發一語。 嚴陵一愣, 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這與他想象的情景完全不同。 “元先生,”他再次抱拳,“我家王爺的確是真心實意派我來提親,您若有什么要求, 可以盡管提?!?/br> “泗水河畔, 我曾與王爺曾經有過約定,我元家的女兒雖然不是什么高門貴女, 但一不做妾,二要迎娶, 必須是三書六禮,明媒正娶, 少一項都不行?!?/br> 嚴陵覺得這沒錯啊, 自己來不就是但媒人來了么?“王爺派我上門, 就是正式前來求娶,不知元先生的意思是……” “那我且問你, 我女兒去了趟京城,可受皇帝、太后歡迎?明媒正娶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他可有長輩的同意?” “這……”嚴陵一時語塞,京城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太后是允了,但允的是側妃。這也使得穎王一氣之下, 直接將人帶出京城。 看到嚴陵遲疑, 元晉安心想果然如此, 不由怒氣更盛,“沒有父母之命,他就貿然來提親。就算我今日同意,日后瑾汐與他進京,又該如何面對太后?京城之人又該如何議論我的女兒?” 這一番話把嚴陵問的啞口無言,雖然京城那邊傳來的消息是太后說不再過問,可是這樣的話,并不適合作為提親時的說辭。 思來想去,他還是說道:“元先生誤會了,王爺既然派我等前來提親,自然是已經得了京城的準允?!?/br> “哦?”元晉安的聲音里透著nongnong的不信任,“既如此,那為何又將瑾汐帶出京城,回到懷安?剛到京城就離開,可不像是同意了的樣子?!?/br> “這……”嚴陵這下犯了難,用盡全力在想怎么才能把這件事給圓過去。 “回到懷安是為了能在元姑娘的家鄉向元先生提親,而且姑娘在外漂泊十年,如今終于歸家,怎么也要在家鄉過個年,然后再回京城。另外,王爺這么做,也有想讓元姑娘風風光光入京的意思?!?/br> “對對,”嚴陵趕緊附和,“這一次姑娘在巴蜀旱災之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我們王爺已經為她請旨嘉獎。還有……”他向身后招了招手,立刻就有一個黑騎走上前來,喜盒打開,現出一對玉璧。 “此為同心璧,兩塊玉璧互為陰陽,相輔相成。此玉璧乃是王爺加冠那年,太后命宮中能工巧匠打造,預備給未來的穎王妃做聘禮。有此玉璧在,先生足可安心?!?/br> 雖然真實情況是齊宣自己帶出來的,但嚴陵現在已經顧不了那么許多,今天他可是代表自己的主子來提親,要是沒提成…… 別的不說,光是平越嘲笑他的眼神他就受不了。 聽到這些話,元晉安臉色緩和了許多。其實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拒絕的,只是想在答應之前,為女兒在多爭取一些。還是那句話,他們元家雖然不是高門大戶,但他的女兒也不能隨意地被人欺負。 如今對方已經好話說盡,又拿出了信物,盡管仍有疑問,但也正好借坡下驢,先應下此事。 “既如此,此事元家就應下了。不知穎王殿下殿下何時有空,老夫想與他面談一番?!?/br> 聽到這兒,嚴陵終于是松了一口氣,“先生所言極是,王爺自該登門拜訪。吾等回去后即刻稟報王爺,告辭?!?/br> 嚴陵等人一走,元家的其余人就興奮地走了進來。金氏看著地上的一十八個喜盒雙眼放光,“真是十八個喜盒啊,這可是提親時最隆重的禮節了,他大伯,瑾汐真的要成穎王妃了?” “你瞎高興什么,咱們這樣的出身,哪里夠得上當王妃?瑾汐要是真嫁過去了,還不定怎么被京城里的人看不起。要依我看,寧可找個本地的舉子嫁了,也好過當什么勞什子的王妃?京城那么遠,萬一受人欺負,連個撐腰的人都沒有?!?/br> 元晉平的話雖然沖,但卻是話糙理不糙,說得元晉安不由嘆了口氣,若是可以他何嘗不想怎么安排女兒。 金氏聽到那聲嘆息,狠狠地白了自己夫君一眼,“按你這么說,穎王來提親還是禍事了不成?” “這女人在夫家,要想立得住腳,娘家一方面,自己也是一方面。尊重和地位都是自己掙來的,自己要是立不住,娘家再有勢力也要被夫家人看不起?!?/br> “再說,瑾汐本就不是個懦弱的,當年大水時她才多大?九歲的小姑娘,卻經歷了九死一生,才走到現在,哪里是會任人欺負的?就說咱們在牢里時,不就是瑾汐去求的??h令,才讓咱們安安全全地出來了?” “后來,她一個姑娘家獨自面對楊銘,結果又如何?” “有這樣的經歷、手段、膽識,還有穎王的寵愛,就算是獨自入京又怕什么?再說,誰說沒人給她撐腰了,清舒清敏如今都中了舉人,三年后就都是進士,等日后做了大官,不就能給瑾汐撐腰了?” 金氏這話說得擲地有聲,雖然后面有些夸大,但在元晉安聽來卻是無比的欣慰。 “弟妹說得對,咱們也別亂擔心了,都高興點,再怎么說也是好事?!?/br> “就是?!苯鹗夏樕下冻鲂θ?,“說起來,瑾汐人呢,這就害羞上了?” “好像一直在屋里就沒出來過?!鼻迕粢贿呇芯磕菍[出來的玉璧,一邊說道。 “該不會是生病了吧?文秀,走,咱們去看看?!?/br> 此時的元瑾汐的確是在屋里,也的確是生病了,只不過生的是花癡病而已。 整整一個早上她都抱著一封信在那里傻樂。 韻秋喊了幾次也不管用,干脆不再理她,給她梳洗打扮妥當之后,就隨她去了。 元瑾汐也樂得無人理她,盡情地享受這份遲到了好幾個月的喜悅。 盡管已經能把整封信背誦下來,但是她還是時不時地掏出來看一遍,每看一次就傻樂一次,因為信里的齊宣實在太可愛了。 除了開頭那句“瑾汐吾愛”之外,信里的齊宣完全不向他平時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靜、鎮定,反而像是隔壁家的淘氣孩子。 比如他竟然會給人起外號。 “我絕對沒有把你當婢女,絕對沒有,我那么說只是為了迷惑那個康大頭,對,從此以后我就叫他康大頭了。他的鼻子太靈了,我總擔心他想皇兄告密。當然這絕對不是說你見不得人,只是我想自己告訴皇兄,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讓別人說呢,對不對?” 再比如,他其實是個極度不穩重的人。 “你不要生氣,等這次事了了,我帶你在各處好好地玩玩。江州、京城咱都逛上一圈,讓所有人都知道你,讓所有人都知道一直不肯大婚的穎王要有穎王妃了?!?/br> “逛完京城,咱們就去逛皇宮。雖然那里沒什么看的,但怎么也要去見識一下嘛。除了龍椅不能坐之外,你就是想試試皇后的鳳冠我也能給你弄來。唉,那個也還是算了,要是我皇嫂在,她肯定能借給你?,F在她不再了,我皇兄肯定不樂意。我還是讓人專門給你做一頂好了,絕對獨一無二?!?/br> 每次看到這兒,元瑾汐都忍不住想笑,她不自覺地想到自己指著龍椅非要去坐,然后齊宣一臉緊張又一臉為難的樣子。 雖然現實是第一次進宮并不愉快,但想到他曾經這樣憧憬這兩個人的未來,元瑾汐還是忍不住嘴角上揚。 另一邊,齊宣在客棧里得知元晉安要見他后,居然有那么一點點地慫了。 雖然嚴陵給他圓了過去,但畢竟密旨里說的是,太后不再過問此事。單憑這個,肯定不能讓元晉安滿意。 唉,他這個皇侄也是死心眼,都知道替他說好話向他表功了,怎么就不知道寫得夸張一點,說一句太后同意了呢? “嚴陵,京城那邊的人什么時候能到?” “他們在一月前就已經出發,一路不停的話,這幾日就該到了。四海已經是行路的好手,王爺不必擔心?!?/br> 嗯,齊宣點點頭,“再等三天,等他們來了,我再登門?!?/br> 其實他原本不該這么急著提親的,等到四海他們到了更妥當一些。 可是昨天回到客棧時,他在馬車里聽到有人在路邊討論,說元家出了兩個舉人,那個元家長女也跟著水漲船高,用不了幾天肯定就會有人前去提親。 雖然他能肯定,不管什么人去親,元晉安都不會答應,但一想到有人要對元瑾汐動心思,他就莫名的不舒服。 元瑾汐可是他費勁千辛萬苦才找到的人,別人就算只是想想,也絕對不行! 也因此,齊宣在第二天一早,就直接讓嚴陵上門提親了。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等待,但是沒等來四海,元晉康卻是先一步來到客棧,帶來了一份地契。 “穎王殿下,宅子買到了,三進的院落,雖然不大,但很是精致。這宅子原本是楊銘的私宅,在他占了我們元家的祖宅后,就空置了。后來他們家出了事,這宅子也就充了公?!?/br> “??h令曾經命人拍賣,草民為了給族兄弟出氣,就自愿拍下。這是當時和官府的交易文憑。前天得知王爺有意要買宅子,草民思來想去,就覺得這個最合適。離元家祖宅不遠,又處處精致。草民知道王爺清廉,在外從來不收銀子,也不收東西。因此,這宅子就平價轉給您,您看如何?” 要說一開始,齊宣對于元晉康是真沒什么好感,但是幾次接觸下來之后,卻有覺得這個人雖然極力結交權貴,但又不是那種十足十的媚上之人。 比如他冒著得罪楊銘的風險收留元清舒,又比如買下楊銘的宅子,只為出氣??梢哉f他市儈,但市儈之中又帶著一絲血性和善良。 至于平價轉宅子就更妙了,說是人情吧但沒那么貴重,說不是人情吧,確實有承了他的好處,此人堪稱拿捏人心的大師。 不過齊宣也不會白白占他的便宜,“平價不必了,你愿意轉手已經是情分,本王多給你一成銀子,也算不枉你辛苦一場?!?/br> 元晉康聽得心花怒放,“一切都聽王爺吩咐?!?/br> 一朝王爺跟他“情分”二字,已經足夠了。 那宅子早已被元晉康命人收拾妥當,齊宣在外面是本也不甚講究,收拾了一下就搬了進去。 三天后,四海終于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懷安城。 一同來的,還有皇帝的宣旨隊伍。 齊宣迅速地看了一眼圣旨,這才一顆心放回了肚子里,大手一揮,“去元宅?!?/br> 作者有話說: 齊宣:人不中二枉少年。 第130章 圣旨 “元家乃忠勇仁信之家, 雖三代不能科舉,然不墜青云之志,不負祖先之盛名, 簞食瓢飲之中不改其行,是為耕讀之家的典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