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進入言情小說后 第205節
不只是洛陽令,滿洛陽的官宦名門都被轟動了,這等時候,沒人敢打發管事嬤嬤去送禮,都是各家夫人親自去了,將禮物留下,遞個話過去,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藺府所在的街道接連幾日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同樣欣喜的還有田家。 田大姑娘跟陶榮和離之后就回了娘家,璐王又承諾要給她尋個夫婿。 親王做媒,對于皇商人家來說,自然是格外有體面的,田父感恩戴德的應了,沒敢對外聲張,回到家對著老妻偷著樂,說女兒有福氣,以后備不住能當官太太呢! 田夫人無奈道:“可別往外說,萬一王爺就是隨口一提,轉眼就忘了呢?到時候被人笑話的,可是咱們女兒!” 田父笑道:“我知道我知道,這不是跟王府管事搭上線了嗎?這陣子我就時不時的找他喝喝酒,送送禮,即便王爺忘了,他假做不經意的那么一提,王爺也就想起來了?!?/br> 田夫人又喜又憂,喜的是王爺說媒,著實體面,憂的是王爺不把這當回事,隨隨便便指個人過來,再誤女兒一回。 婦人和離改嫁是尋常,再改嫁第二次,那可就不尋常了! 再說,王爺主的婚,再怎么不和睦,也不敢鬧崩??! 璐王被迎入京城的消息傳出,田父驚得半天沒回過神來,回到家關上門之后,方才喜不自勝的同妻子道:“那咱們家大姐兒豈不就成天子賜婚了?陛下金口玉言,可不能隨隨便便找個人就把咱們姐兒給打發了吧?” 田夫人有些意動,忙道:“那個管事,還一直聯系著嗎?” 田父道:“熱絡著呢,稱兄道弟的!” 田大姑娘聽母親提了這事,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是你的總是你的,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這事兒咱們記掛著不成,到底得陛下記掛著才成呢!” 田夫人不樂意了:“我女兒正當妙齡,人又聰慧,配個好后生也使得!” 又吩咐人幫女兒裁制衣衫,保養容顏:“人靠衣裝馬靠鞍,陛下要真是賜婚,見了面你第一眼就得把他鎮住,用什么鎮?當然是臉!男人么,我還不知道?呵!” 田大姑娘:“……” 約莫過了半個多月,京城來使接準皇后入京待嫁,又因為藺家無人,便請項老太太cao持諸事,項家眾人隨從,最后,又有人去請田家姑娘。 田父一聽人說京城來的使臣已經進了藺家的門,就趕忙回家去等待消息,沒過多久,送信的人果然來了。 “說是請田大姑娘也一起入京,陛下言出必踐,一言九鼎?!?/br> 田父一陣連環彩虹屁吹了出去,直把皇帝說成了堯舜在世,文王復生。 行李都是早就準備好的,全家人一塊過去,既是往京城去長長見識,也別叫未來女婿覺得田家沒人,輕看了自己女兒。 藺蘭頤知道此事,隱約也能猜到幾分朱元璋的用意,出行之后,便時常叫田大姑娘前去陪伴,兩人皆是靈透之人,倒是分外投緣。 等到了京城之后,藺蘭頤和項家人便被迎往禮部專程準備好的府邸,田家則往此前購置的府邸中去棲身。 大婚之前,循例是不方便見面的,朱元璋出宮去,隔著簾子同藺蘭頤說了會兒話,便被禮官恭敬的請了出去,悵然若失良久之后,倒想起自己許下的說親之事來,差人往田家和那小將府上送個信兒,叫約個時間見上一面。 皇帝賜婚,又是登基之后第一次賜婚,男女雙方都知道這所謂的見一面基本上就得定下來了。 田父聽說對方是個青年俊彥,年紀輕輕,便做了正五品將軍,欣喜之余,又有些憂愁:“萬一嫌棄我們是商戶人家……” 田大姑娘對鏡梳妝,反倒自若:“這是陛下賜婚,他不敢?!?/br> 小將身邊也有人嘀咕:“怎么是個商戶?且還是二嫁的……” 小將也很看得開:“本朝選后妃,都不重門第呢,更別說這是陛下賜婚,天大殊榮,為臣者豈敢違逆?就算她貌若無鹽,也得娶,還得高高興興的娶!” 到了地方一看,那姑娘正當桃李之年,嫵媚鮮艷,著實好顏色,他臉就慢慢漲紅了,結結巴巴的說不出什么話來。 田父躲在一邊,瞅見他這舉動,竊喜道:“肯定成了!” 田夫人冷笑:“男人,呵!” …… 后世人考察到這段歷史時,會發現這時候出了一位田姓的奇女子。 商戶出身,又是二嫁,卻得景泰帝賜婚,嫁入官宦人家,又得皇后看重,親賜誥命,丈夫爭氣,屢立軍功,得封崇信侯,自己兒女雙全,夫妻恩愛長壽,殊無遺憾。 “我的媽呀,這就是傳說中的一把爛牌打出了王炸?!” “不算爛牌啦,起碼人家有錢,嫁妝給了一百臺!” “那個時候重農輕商的啊,一個二嫁過的女人被皇帝賜婚,與皇后交好,跟丈夫感情好,還做了侯夫人?這是什么神仙劇情!導演和編劇呢,拍它拍它拍它?。?!” 不只是后世,即便是當時,也有不少人私底下議論紛紛。 連田氏養在身邊的小孫女,也曾經在年幼不諳世事時,眨巴著一雙大眼睛,充滿憧憬的看著她:“祖母年輕的時候一定智謀超群,比說書先生口中的諸葛孔明還厲害,還付出了很大很大的努力,不然怎么能過得這么好,被那么多人羨慕?!” 田氏坐在搖椅上笑:“夫妻感情須得經營,這是真的,他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努力是有的,但是真的說起來,我的努力卻沒起到什么太大作用……” 小孫女不解道:“那到底是因為什么?” 田氏笑瞇瞇道:“本來我只是一個和離了的普通商戶女,那時候當今天子還是璐王,他覺得我有幾分血性,便說要幫我尋個夫婿?!?/br> 小孫女茫然道:“然后呢?” “后來呀,我什么都沒做,”田氏笑著摸了摸孫女頭頂的小揪揪,低聲道:“但是璐王很努力,當了皇帝,坐穩了皇位?!?/br> 小孫女:“……” 還有這種cao作?! 跪求皇帝陛下也帶我飛一把! 第173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23 藺蘭頤既到了北京,婚事又是早就訂好了的,賜婚的圣旨降下,不幾日,便以衛國公于謙為正使、永嘉侯兼禮部尚書胡濙為副使,持節往藺府去行納彩問名之禮。 三日之后,又以平寧侯兼吏部尚書王直為正使、內閣學士陳循為副使,持節再次往藺家行納吉、納徽和告期禮。 藺家人丁單薄,這時候就剩下藺蘭頤一個獨苗,好在外祖家得力,全程陪同,項老太太和幾個兒媳婦一道張羅著各項瑣事,同禮部等官署往來交涉。 項家雖也是官宦人家,但跟這些個宰輔重臣打交道,卻還是頭一遭。 項二太太由衷咋舌,大開眼界:“當初在洛陽時,過六禮已經足夠隆重奢華,到了京城之后,才知道當初不過爾爾!” 項大太太笑道:“藩王王妃跟正宮皇后,那能一樣嗎?” 又過了半月,先前持節往藺家去的幾位使臣率領儀仗大樂和文武百官,往藺家去行奉迎禮,文武百官與內外命婦向皇后叩首,藺蘭頤身著翟衣、頭戴鳳冠,正式被迎入宮中,母儀天下。 朱元璋在宮中等候,自打能聽見禮樂之聲開始,咧開的嘴角就沒能下去過。 空間里皇帝們唏噓感慨,又不無好笑:“老朱,恭喜!” 朱元璋嘿嘿的笑:“同喜同喜!” 行完各類儀典,再拜祭過太廟,新婚夫妻二人真正能坐下來說說話時,外邊暮色已深。 宮人們掌了燈,又送了膳食與合巹酒來,嬤嬤們笑瞇瞇的說了幾句吉祥話,便悄悄退了出去,叫帝后二人說幾句知心話。 朱元璋今日喝的不少,人也有些醉了,手臂支在桌子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面前姑娘。 紅燭搖曳,燈火迷離,她的臉龐也紅撲撲的,可真是好看。 藺蘭頤被他看得有些窘然,微微垂眼,咳嗽一聲,輕輕喚了句:“陛下?!?/br> 朱元璋就笑了,又去拿剖成兩半的匏瓜,只是醉的厲害,手一抖,險些跌下暖炕去。 藺蘭頤忍不住笑了,倒找回幾分從前相處時候的熟悉感,手疾眼快將他扶住,失笑道:“喝的這么醉,就別再喝酒了,明日再補上也一樣?!?/br> “不行,要喝的!” 朱元璋搖頭,左手持住自己那半邊兒匏瓜,又將另一半遞給她,紅線牽連在中間,兩人各執一側。 藺蘭頤怔怔的看著面前人。 他醉的有些厲害,手倒還很穩,執了酒壺為兩半匏瓜斟酒,到半滿時方才停下,又抬眼看她,神情專注而誠摯:“愿我與夫人白頭偕老,生生世世相伴!” 藺蘭頤心頭猛震,不知為何,眼眶竟有些濕了。 良久之后,她輕輕道:“愿我與夫君白頭偕老,生生世世相伴!” 四目相對,二人眸光里似乎都蕩漾著什么,舉酒共飲,相視而笑。 …… 帝后新婚之后,皇后照例要去向皇太后和太上皇后請安,錢皇后那兒朱元璋不擔心,只是怕皇太后作妖,知道自己媳婦老實,也不問她,只悄悄問皇后身邊的女官:“今日可還順利?” 女官恭敬道:“太上皇后在殿中吃齋念佛,很是和藹,皇太后訓誡了皇后幾句,賜了見面禮,便讓皇后回宮來了?!?/br> 訓誡幾句…… 這話聽著可就意味深長了。 朱元璋眼睛一瞇,第一個想法就是找個時間把皇太后收拾了,轉念一想,不成啊,她再怎么不得勢,那也是皇太后,真要是沒了,自己肯定是要守孝的,耽誤兒子出生,多虧! 當下暫時忍下那口氣,道:“沒事別去見她也便是了,你們也警醒些,若真是出了什么事,第一時間告知于朕,朕來收拾她!” 藺皇后打外邊進來,聽了幾句,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干什么呢,皇太后還能吃了我?你只管去顧及朝堂上的事情,后宮諸事,都有我呢!” 朱元璋冷哼一聲,傲然道:“你懂什么,這叫關心則亂!”說完,趾高氣揚的出去了。 藺皇后聽得臉上發臊,羞窘之余,又難免感動。 項家人眼瞧著外孫女穩穩當當嫁入宮中,做了皇后,不幾日,項老太太便帶著幾個兒媳婦入宮來向皇后辭別,準備返回老家去,問起新婚夫妻倆相處如何時,藺皇后只是笑,神情恬靜,難掩幸福:“只兩個字,很好?!?/br> 項老太太笑著拍了拍她的手:“你這孩子啊,有后福!” …… 帝后大婚沒多久,各地勤王部隊紛紛抵達北京,而瓦剌方面也很識時務。 也先帶著一眾親隨和朱祁鎮狼狽逃到紫荊關,脫脫不花聞訊之后便上表求和,為先前南侵之事向大明致歉,聲稱此事皆為太師也先主張,與自己無關,好一朵純潔的白蓮花。 朱元璋:你洗尼瑪呢,脫脫不花! 這話說的你自己信嗎?! 北征之事是他早就定好了的,從前也先大軍圍城時他這么想,這時候各地勤王部隊到了,反倒沒了膽氣? 開什么玩笑! 是年十一月,朱元璋令于謙監國,胡濙、王直佐之,自己則帶了石亨、范廣、吳瑾等一干中青將領,欽點精兵十萬,御駕親征。 先前朱祁鎮御駕親征時,滿朝文武都給他跪下了,原因無他,知道皇帝菜,那就別踏馬出去送了。 這時候朱元璋御駕親征,愣是沒人敢說二話,本事在那兒擺著,誰敢嘰嘰歪歪? 藺皇后見他心意已決,也不勸阻,只是叮囑萬事小心,又去幫他準備衣衫與一干用物。 朱元璋歪在床上,笑瞇瞇的看著她,跟老伙計們感慨:“又找到當年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