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空春色晚(重生) 第18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對我居心不良、秦先生他又寵又撩、重生千金的復仇游戲、狂尊歸來、影帝現任是前妻、炮灰他又崩副本了!、九十年代重啟巔峰、穿越之黑蓮花復仇記、淪陷的藍調[SP 1V1]、仙君,那朵白蓮花最配你
李燕燕很想問岑驥,他有沒有銜枚夜行過,看起來像不像狗,不過終究忍住了。 她閉緊嘴巴,“唔唔”了兩聲,算是答應了。 那之后,兩人沉默地趕路,日頭早已西墜,幸而岑驥眸子銳利,夜視不在話下,他們才終于在午夜降臨前,到達了落腳處。 那是采藥人臨時歇腳的草棚,棚頂早被幾天前的雪壓爛了,岑驥在殘存的支柱上蓋上油布,勉強弄出塊能睡覺的干燥地面。 后面的幾天,無事發生,同樣在安靜而緊迫的路途中度過,有時能碰上山民的村落,有時只能在山洞和廢屋中留宿。 走著走著,道路越發平坦開闊,遠處地平線上,大大小小的村莊、田地漸次出現。 終于走出太行,已是離開龍城的第十天。 李燕燕這時滿面塵土,形容憔悴,月白的斗篷像是在泥里趟過,靴子底也掉了一塊,手掌、腳底上更是磨出了數不清的水泡,每晚睡下后稍稍長好,第二天又再度破掉,到后面已經懶得去管。 李燕燕懷疑,以她當下這副狼狽模樣,就算站到徐承意面前,他也不會相信她竟是個公主。 但除了小傷和疲憊,她幾乎算是完好無缺。臨行準備的包裹也沒太派上用場,只在留宿人家時,每天清晨出發前,李燕燕會悄悄塞幾個銅板在住家枕頭底下。出門在外,財不外露,縱是有心多給,也不敢了。 李燕燕心里明白,一路大體順利,全是拜岑驥所賜,他可太有用了! “這樣的人,在哪里都出眾,都能冒尖,要是能收歸四哥麾下就好了……既給四哥增添一員猛將,又削弱了那位‘古大哥’……”李燕燕想。 但也只是想想,相處數日,她完全看不出岑驥這樣的人會被什么誘惑,他不在乎名聲,也不貪求利祿,沒有緊密的親族,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不很放在心上。 李燕燕只得暫且擱下這個念頭。 十幾天過去,徐承意應當已經占據了王磐舊地,長安城里的第一輪廝殺恐怕也進入到了尾聲,鄭國昌將軍不知有沒有僥幸逃脫,而她……距離淮南依舊關山迢遞,不能掉以輕心。 進入到開闊的平原地段,路上行人增多,漸漸出現村鎮,李燕燕有心找人打聽打聽外面形勢,可惜岑驥全不給她機會。 在遇到第一個村莊時,岑驥將她留在村外,孤身進村,不知做了什么,出來的時候,牽著兩匹干瘦的老馬。老馬雖然駑鈍,但重新有了坐騎,行路依然加快了不少。 那之后,岑驥便只顧趕路了。 一出山,他心頭的焦急越發迫切。若不是有李燕燕,岑驥那架勢,必然要星夜趲行,奔赴定州,所以一路上他看李燕燕的眼神也愈加冰冷。 這樣的岑驥簡直像個火筒,隨時隨地要爆炸,李燕燕除非必要,也不敢再同他搭話。 事實上,即便有李燕燕這個累贅,他們還是穿過冬日瑟索的原野,趕在出山第三天,到達了定州。 定州城乃義武軍治所,雖不比龍城巍峨雄奇,但三尺高的城墻也延亙二十余里,四門均建有甕城,門樓上矗立著衛兵。 盡管看起來守備森嚴,入城盤查倒是很簡單,岑驥報上了幾個名字,守軍就放他們二人入了城。 “為什么不查公驗過所,也不看文牒?”稍稍走遠,李燕燕好奇地問。 岑驥“嗤”了一聲,“哪家的公驗,誰頒的文牒?光河朔三鎮,土皇帝就有十幾個,怎么驗?” “哦……” 原來這一帶自治已久,彼此間征戰頻繁,朝廷的戶籍制度也早就荒廢了,反而是最簡單的鄉規俗禮,深深根植于民間,這時倒顯露出了不可或缺。 一入定州城,岑驥如魚得水,領著李燕燕左拐右拐,繞過文廟,穿過塔林,經過寥落的市集,斜插進一條不起眼的窄巷。李燕燕插空瞧了眼,巷口一塊臟兮兮的木牌,上書“明光巷”。 岑驥在一座民宅前站定,推了推門,大門緊鎖,不見有人應答。 院子的石墻近一人高,不過對岑驥來說,等于沒有墻。他見四周無人,便一個縱步躍上墻頭,靈巧地翻進了院子里。 李燕燕只覺“嗖”的一陣冷風,身邊已經沒了人。 李燕燕:…… 院門是子母門,子門只用門閂閂著,岑驥從里頭打開子門,又回身來拿留在外面的行李。 李燕燕也輕手輕腳地跟了進去。 院子不大,坐北朝南三間正房,東西兩側各有廂房,院中一口井,一顆孤零零的棗樹,枝條凌亂,灑下網狀的碎影。 李燕燕正要再看,岑驥已經推開堂屋大門,將東西一放,連拖帶拉的把李燕燕也拽了進去。 “這里沒別人,干糧在包袱里。老實呆著,別亂跑!”他嚴肅叮囑。 說完,岑驥轉身,邁開步子,又出了門。 李燕燕:…… 岑驥一走,簡樸的院落頓時顯得有些空曠。 李燕燕因為他突然消失,愣了片刻。 自打從龍城驛館的馬廄出發,十幾天里,兩個人幾乎沒太分開過。這會兒他什么也不說,轉身就走,不知去哪兒,也不知何時回來,把她一個人放在這陌生的房子里…… 李燕燕忽然有種難以言表的心情,像突然被拋棄,委屈、驚訝、慌張、不敢相信…… “這是干嘛?”她捫心自問,“他又不是你什么人!他管你做什么?他、他還想劫你嫁妝呢……你管他做什么?!” 李燕燕很快平復了心緒,開始打量起所處的這座房子。 白墻烏柱,房檐低矮,廳堂兩側各一間臥房,和太行山里那些村民的房子比起來,這所宅院幾乎算得上是豪廈,只是李燕燕依然弄不清楚房子的主人該屬于何等階層。 幾個房間都是空空蕩蕩,雖然該有的物件一樣不缺,卻不見有人生活的痕跡。若說有什么特別之處,大概就是這房子實在過于干凈了些,桌案窗欞上都沒有積灰,不太像是久無人住的空屋。 李燕燕瞧不出什么特別的,又去到外面,西側廂房被隔成了幾間臥房,當中似乎還有間簡陋的書房,而院子東側的廂房,則被當作了柴房和廚房。 米缸空空蕩蕩,灶臺邊上卻堆了些干柴、火石火絨。 李燕燕盯著灶臺看了半天,沒有等到天降神通,讓她頓悟生火的訣竅,于是決定先去井里打桶水,好好洗把臉。 畢竟,打水看起來較生火更容易無師自通。 一回身,卻發現,不知何時,院子里多出了一個人。 一個中年婦人,衣著簡樸素凈,身材不高,頭發干枯,眼睛卻很有神。 婦人見到她,似乎也有些驚訝,愣了下,笑說:“哎呦,前些天寨子就傳信,說有人要過來,我等了好幾天了……怎么是個年輕娘子呀?你一個人來的?” 李燕燕心思轉得快,立刻明白過來,這座宅子恐怕是白石山匪幫在定州城的落腳點,而這婦人就是給他們照看宅子的,難怪房間保管的這樣干凈。 她想了想,上前行禮道:“不是的,有人帶我來的,他有事出門了,叫我在這兒等著。我叫溫蕊,從長安來,敢問大嬸如何稱呼?” 婦人見她乖巧規矩,立時喜笑顏開:“瞧瞧,這小模樣,真是個惹人疼的閨女……唉,我家那丫頭就不……哦,我姓田,你叫我田嬸子就好。我家就在巷子南頭第三家,山上不來人的時候,我就替他們看著這座宅子,順便打掃打掃?!?/br> 田嬸子似乎是個麻利人,見李燕燕風塵仆仆,挽起袖子就要去打水:“別光站著說話了,一路過來累壞了吧,都成泥人兒了。來,先打水洗臉,洗干凈了嬸子給你攤雞蛋吃?!?/br> 李燕燕臉一紅,忙道謝,跟過去偷偷拿眼看,把田嬸子打水的每一個動作,牢牢記住。 第22章 “田嬸子,你做的攤雞蛋,以后就是我最喜歡吃的東西了!” 李燕燕坐在胡床上,捧著碗陳茶葉梗泡的淡茶,悠閑呷了一口,不吝美言地贊嘆道。 田嬸子聽了,笑得直不起腰,憐愛道:“哎唷,這孩子,你以前過的可都是什么苦日子?” 李燕燕眨眨眼:“……也不算很苦吧。我從前呢,在貴人家里當差,規矩大,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要按時按刻,也就沒胃口了?!?/br> 李燕燕倒不是違心奉承,她打小就是難養的孩子,不愛吃飯,寧可喝補藥,讓給她喂飯的龐mamacao碎了心。長大了,面對宮里的山珍海味,亦少有大快朵頤的時刻,只覺得吃飯是負擔,要是能靠含參片度日就好了。 倒是這會兒,十多天沒正經吃過飯,被新攤好的、油汪汪金燦燦的雞蛋勾出來不少口水。 田嬸子聽了嘖嘖嘆息,說這人啊,當了官了就喜歡搞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兒,生怕自己和白丁區分不開。就像她那個女婿,小時候誰沒見過他在街上光屁股亂逛蕩,運氣好立了軍功,被提拔成了別將,幾條街的距離,現在到丈母娘家來也非得騎馬坐轎子。 “不過呀,這人毛病雖多,但對我們丫頭是真好……”田嬸子笑著說。 第三次。李燕燕想,這已經是田嬸子第三次提起女婿了,想來她對這個小時候光屁股亂跑的女婿十分滿意。 “嬸子就這一個女兒嗎?” “還有兩個小子,”田嬸子嘆了口氣,“和我那短命的冤家統共生了七個,就這三個成人了,他們兩個比丫頭小了七八歲,還都不到二十呢。早兩年,我說讓他們姐夫給活動活動,都在軍所里謀份差事,哪怕開始低點,有人提攜,慢慢也能出頭?!?/br> “可他們自己主意大,平時誰也不服,就佩服古大當家,一聽說要送他們參軍,兩個人一商量,干脆偷跑出去投奔白石山了!哎呦,那陣子可把我氣的……” “后來我也想通了,左右有女婿給我養老,他們年輕人,愛怎么折騰怎么折騰吧,我說話他們也不愛聽……” “再說,咱們這些人,誰沒受過古大當家恩惠呢?那是個熱心人,”田嬸子笑笑,“要不我也不會照看這古家老宅?!?/br> 古家?!……老宅? 李燕燕差點咬著舌頭,她、她竟然直接住進那匪首的老家了???! ……而且做山匪難道是什么很光彩的事?光天化日之下,田嬸子就這么輕松隨便地談論? 李燕燕驚得瞠目結舌,半晌,才壓低聲音問:“那個,田嬸子,白石山的事情……咱們這么不遮不掩地議論,合適嗎?” 田嬸子反而一愣,“這有什么——” “哦,我給忘了,你是外邊來的,不知道這些。白石三寨一半以上的頭領,都是古大當家從咱們定州帶出去的,家里都有親朋故舊還留在定州,所以啊,他們做道上的買賣,從來都是繞開這一帶的?!?/br> “劉使君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鬧的太難看,他不會管的?!?/br> 李燕燕這下了然。藩鎮間經常彼此爭斗,除了正兒八經的戰爭,搶錢搶東西也是必要的盤外招。對義武軍節度使劉翰文來說,白石山悍匪侵擾周邊,卻單單不動自己這塊地方,這簡直等于多了支不必供養的奇兵,他自然樂見其成,私相授受。 “原來如此啊……”李燕燕訥訥地說。 “是啊,”田嬸子接過話,“我之前聽說啊,帶你來這兒的,是從前小塔營岑家那個哥兒?他不也是咱們這兒出去的么?!?/br> 李燕燕點頭。 田嬸子熱心又健談,可李燕燕并不敢貿然相信她,所以一直沒有說出岑驥,現在看田嬸子早就知曉岑驥,便也沒有隱瞞的必要了。 “他是我表哥。長安出亂子了,我家人都不在近前,他才把我帶到這兒來的?!崩钛嘌嘟忉?。 田嬸子顯然對長安的亂子毫無興趣,倒是問了不少關于岑驥的事,李燕燕盡可能含糊過去。 末了,田嬸子突然嘆氣:“我還記得那孩子小時候,被人抬上馬車,送去長安,街坊都說‘這孩子活不長了,一動不動的,眼睛里透著死氣’,我當時就不信,說‘這孩子有韌性,等著看吧’。這不,一晃這么多年,他又回來了?!?/br> 李燕燕有心從她口里挖些陳年秘聞,附和道:“我聽說……表哥來長安前,娘和meimei都去了,他大受打擊?” “可不是么,他才幾歲?個子高,平時說話做事像大人,碰到這種事——”田嬸子擺手,“唉,整個人跟丟了魂兒一樣。幸虧有古大當家,他娘和meimei收斂下葬都是古大當家一手安排的?!?/br> “哦……” 這便是了,當初古大當家雪中送炭,岑驥想必記在了心里,日后定要回報的。 田嬸子又說:“不過,我也沒想到,他還會回定州來。原本就是高門大戶的公子,要不是他娘作孽,哪會淪落到和咱們這樣的人為伍呢?” “表哥的……娘?”李燕燕驚異,直覺聽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田嬸子往李燕燕身邊湊了湊,低聲說:“溫小娘子不知道么,這也難怪,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當初岑虞侯,岑家哥兒他爹,年紀輕輕,一表人才,他娘于氏娘子,雖不是什么大家出身,只是個鄉學先生的遺腹子,但樣貌好,性子也柔和,兩個人站在一塊兒,跟一對兒璧人一樣?!?/br> “……說遠了,說遠了。反正岑虞侯調回長安那年,兩個人不知怎么就掰了,于娘子非帶著兒子離開岑虞侯。她一個弱女子能有什么法子養家,后來還不是……唉,看著挺好的人,真想不到做出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