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可是陛下,”夙全插嘴道:“這幾年的世考良莠不齊,其中卻是劣者居多?!?/br> 在武帝繼位之前,大胤的官員基本都是貴族世家出身的嫡子,要么就是皇家子弟接任,整個朝堂幾乎被嫡子之流壟斷,就導致各個家族中的庶子只能活在暗中,得不到一官半職,偏頗的厲害。 因而后來在武帝聯合世家中庶子的那一遭手段,才能獲得強烈的反響,畢竟大胤世家的庶子在多數,被磋磨的也在多數,如何能叫人甘心呢? 便是由此埋下了伏筆,武帝在繼位后身側的心腹、追隨者多半是世家庶子,所以也為此頒布了“世考”的法例,凡是世家庶子中年滿十五之人,便能參與世考,能者為官,敗者可來年再試。 當然為了平衡嫡子,也相應的做出了讓步,便是各個世家若是在有嫡子的情況下,家產、爵位便只能由嫡子繼承,像趙易安便是如此,縱然宣平侯不愿趙易安繼承自己的爵位,可是因為王法條例,他便不得不這么做。 但是世考的范圍還是太多狹窄,只能聚集在世家貴族之中,就好比這幾年的成效,新上來的庶子官員不比前幾年好,質量在一年年的下降,因而今日賀聞舟和夙全才會提出晚春世考的事情。 白渺倒是之前聽賀聞舟說過什么世考,許是想著心里的東西,他無意間說出了心里的話:“為什么不讓平民百姓參加?” 此話一出,御書房倒是安靜了片刻。 夙全輕咳一聲道:“小殿下的想法同臣不謀而合?!?/br> 涂修霆面對公事的時候,便更加正式。 他放下手中的竹板,看向自己身側的白渺,又看向夙全,“夙全,你先說說你的想法?!?/br> “是,陛下?!?/br> 夙全道:“我大胤眼下民間多是商人、農戶,但商籍低賤,便是大商大戶都恨不得傾盡家產,將自己提升做是世家之末的附庸,就是想著終有一日能擺脫商戶的賤籍,躋身世家之末,若是有子能過了世考,便是光宗耀祖的喜事;至于農戶,卻是終無翻身的機會?!?/br> 夙全侃侃而談,“但在那些被忽略的商戶子、農家子中,卻不保有各具天賦者的存在,但卻因為這家世的問題不能進入我朝,是多么可惜!或許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已經多少于大胤有用的人才流落民間、消失匿跡?” 賀聞舟點頭,“臣覺得有理?!?/br> 世家中的庶子,來來回回便是那百十來個,至少在武帝這一代,世家庶子都不會再有太多的更替,除非是到下一位皇帝。 因而世考中可供選擇的世家庶子也越來越少,最開始是從雜的里面挑優的,后邊便成了在平庸的里挑不差的,就此番情景,又如何指望大胤的未來呢? 作者閑話: 來了~ 第088章 褚家子 見屋內幾人都是比較贊同的神色,夙全才繼續道: “從平民百姓中選人才,定然少不了考試選拔,這是最優的方法,卻也不易實施?!?/br> “大胤國土廣闊,州城縣郡上至千個,選拔人才便是該從全國各地開始,可那么多人、那么多考試,組織起來便是一番費勁兒的事情,尤其人多便容易生事端,這也是其中之弊處?!?/br> 依照夙全的想法,自然是在全國各地廣開考場,在眾多的參與者中選取優秀的,但實行卻不是那么容易——世考只在皇都舉行,便是其他地方的世家庶子也是會在快到世考日子的時候入皇都,統一參加考試,而卷子都是由固定的官員親自審批。 從世考的制度定下來以后,審批卷子的官員雖然每年都會有換,可卻固定了人數。 因而就夙全的想法來看,全國各地那么多的考生,如何能審批的完? 卷子多了,其中的觀點、策論大有不同,光是幾個官員的看法,恐怕也不能一概而論,但卻也不能因為選舉人才的事情而大費周章的讓旁的臣子也參與進來,此番說不定還會因小失大! 所以,縱然是夙全心里有了從平民百姓中選拔人才的想法,但卻缺少了具體的章程。 褚燃忽然出聲,“小殿下對此有何想法?” 涂修霆聞言警告的看了一眼褚燃,手卻輕輕拍了拍白渺的肩膀,“有什么便說吧?!?/br> 白渺的聲音不大,卻夠在座的人都聽清,“或者可以試試分地區設立考試,然后從中央下放一個考試的標準,其他地方的考生就按著這個標準來篩選?!?/br> 白渺的提議其實只算平常,但是現代社會的人們卻是習慣于用某一種分數線來選拔考生,不過這樣的想法放在落后很多的大胤,卻是頭一回。 夙全一愣,面上露出笑容,“這法子好!若是從中央下放了標準,那么各地就可以按著這個標準來,倒是方便不少?!?/br> “可是,”褚燃看向白渺,一雙烏黑的眸子是一些叫白渺看不清的情緒,“這個標準該如何定論?” 賀聞舟也道:“中央下放標準確實是好的,但怎么標準卻不大好處理,畢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光是看標準論處,也難以服眾?!?/br> 白渺眨了眨眼,便知道自己的話讓幾人誤會了。在他的思維里,標準自然是分數,就像他上輩子在學校中常常流傳的一句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所以白渺所說的“標準”,便是一個限定的分數,類似于上輩子的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