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姜鈞這個微調,就是那1%的靈感了?!?/br> 雖說新模型只能和原有模型并行,而且后續有多少成長性也不確定,但是姜鈞的這依靠作戰本能的微調,的確很好地解決了眼下的許多問題。 “就像優秀的運動員,她沒法告訴你這個投籃為什么會中,但是出手的那一刻她就是知道會中?!?/br> “……” 類似的討論很多,基本都是在稱贊姜鈞的。那些心里不太舒服想要唱反調的人,也顧及到氣氛沒好意思開口。 不管怎么說,組委會的遮掩,已經說明姜鈞這部分工作的卓越,再費口舌去攻擊,除了讓自己難堪也不會有別的好處。 這種自知之明在主和派只中一直保持著,直有評論碰到的底線。 “這樣優秀的人才,一定要把她放進聯合軍演里?!?/br> “她現在有位置嗎?是在嚴夙的艦隊里?” “我看應該放到青年聯合隊的高層里?!?/br> 這些評論的苗頭很不好。 看來有人想要拋棄之前的約定,硬是保住姜鈞進入年后聯合軍演的資格。 這可不行。 于是主和派加入討論了,他們要壓制這種苗頭。 當然,這時候攻擊姜鈞和她的新模型貢獻是不明智的。 所以主和派還是從之前的約定,以及作戰成功率入手。 畢竟你新模型再怎么吹上天,對作戰成功率如果沒多大影響,也不會改變結果,反過來也說明這個調整模型的工作不過是無關痛癢的小細節,討論過多是舍本逐末。 想好了發言方向,主和派的代表開始發表評論了。 當然不是直接演講,而是用鄰座兩人討論的方式,這樣比較自然。 “姜鈞選手很有天賦啊,但是不知道有了新模型,對作戰會不會有什么直接幫助?” 官面上的話照例從“稱贊”開始,從“但是”進入正題。 “有沒有幫助看看成功率測算就知道了?!?/br> 這句假裝漫不經心的話收到了效果,喚醒了之前2%成功率給大家,尤其是給主戰派的人留下的憂慮。 2%的幾率,他們能保住聯合軍演中幾個青年勢力的關鍵位置。 反過來說,就是98%的幾率會失去幾個關鍵位置和關鍵人物。 真的是很慘啊。 果然,回想起這件事之后,主戰派的討論冷靜了許多。 尤其是在打開系統再次測算作戰成功率之后,2%的數字再一次打擊了主戰派的每個人,同時也提醒他們,關于軍演位置的約定早已定下,李近忠不會改變協議,主和派也不會允許他們改變協議。 說到底,還是要靠參賽選手自己了。 能把2%變成現實嗎? 就在主戰派的一些青年士官感慨的時候,忽然有人高呼了一聲。 當然,不是真的大喊大叫,不過在這樣的會堂里,用驚訝的語氣和旁人說話,就足以吸引前后幾排,甚至整場的注意,所以說是高呼也沒問題。 “成功率上升了!” 聲音是從最后幾排發出來的。和中間或者靠前的高層不同,后排觀眾的年紀稍輕,一些二十幾歲就做出成績的年輕人也有機會作為代表進入大會堂來觀看這場比賽,這些年輕的代表多少還帶著一些青年人的輕佻,再加上后三排偏安一隅沒有長輩環繞,更加重了他們的放肆。 以至于“高呼者”并沒有注意到,全場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 所以他也沒有臨時中斷自己為旁邊的好友準備的玩笑。 “你猜提高了多少?” “我猜我猜不猜?” 聽到這里,不少前輩已經皺眉頭了。心里嘀咕這倆年輕人是哪個部門的,怎么混到這里來的。 “嘿嘿,提高了一大截,100%!” “我把系統緩存清了,重算之后,現在有4%了!” “……” 不論主和派還是主戰派,心情都跟著兩人的對話坐了趟過山車。 不同的是主和派坐完松了口氣,主戰派則是嘆了口氣。 也不能說是沒機會吧。 這不是提高到4%了么,也許后邊有什么cao作,還會繼續提高呢。 主戰派只能這么安慰自己。 至少,眼下的作戰還是挺順利的。 伏擊計劃沒有暴露,他們還有機會把畢邪引出來。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畢邪為什么不在旗艦上呢? 是因為她生性多疑覺得星矢號的出現有詐?還是純粹因為巧合了不在船上? 主戰派只希望是后者,因為若是因為多疑,說明對方并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后續還免不了要斗智斗勇。 聯合艦隊4%的成功率,可經不起風浪的折騰。 “樂觀點,也許越折騰越高了呢……” ☆、第 171 章 成功率會不會越折騰越高,觀眾不知道,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聯合艦隊的計劃真的不太順利。 在嚴騰扮演李信,第一次和萬刑聯盟進行遭遇戰后,已經過去了兩天。 這兩天里,星矢號六次執行探索任務,每次都是和透明獸遭遇,然后交火引來萬刑聯盟分隊,最后邊交火邊逃離。 六次交手,萬刑旗艦出現了三次,每一次畢邪都不在艦上。 此時不止開著上帝視角的觀眾們,就連作戰參謀室內的姜鈞等人,也懷疑畢邪是不是察覺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