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這年頭還沒有房地產商人,只有中介,沈嘉想把房地產作為官府的壟斷項目,長遠來看肯定是能賺錢的。 皇上同意了沈嘉的建議,最終與幾位大臣選定了三個往年受災最嚴重的村子當做試點。 同時,買儲備糧的事情也迫在眉睫,這部分糧食還有大作用等著它。 一番討論過了午時還沒結束,不少老臣已經累極了,沈嘉也是口干舌燥又饑寒交迫。 皇帝留了大家吃午飯,熱騰騰的香鍋子,吃完沈嘉滿血復活,感覺還可以繼續再來一場辯論。 吃飯的時候,沈嘉被一群官員圍住了,問的都是表格的事情,不僅戶部需要處理大量數據,其他衙門也都是要各自做賬,各自審核的。 沈嘉本來就沒打算藏私,但這東西也是光靠嘴巴就能說清楚的,于是準備寫一本教材,大家都是聰明人,想必很快就能學會。 午膳結束,杜總管來宣幾位內閣大臣召見,還特意點了沈嘉來做會議記錄,等事情商議結束,趙璋當著一群大臣說:“沈愛卿這次立了功,有什么想要的賞賜嗎?” 沈嘉也不客氣,直接說是:“既然如此,下官就要一副皇上寫的字畫吧,皇上的字千金難求,臣這還是賺到了?!?/br> 大臣們看沈嘉的眼神都帶著震驚和佩服,正常人聽到皇上的這句話應該都會說不要賞賜,這是自己份內之事云云,沈嘉這么不客氣直接要賞賜,實在有些過分。 而且連他們自己都沒有皇上的墨寶呢,憑什么沈大人可以有? “可以,朕答應你了?!壁w璋把其他臣子打發走,只留了沈嘉下來,說是今晚就把賞賜給他畫出來,免得沈嘉望眼欲穿。 沈嘉再一次光明正大地留宿皇宮,杜總管已經很有經驗了,先弄個替身去本該沈嘉住的地方,然后再把皇上寢宮內外排查一遍,不忠心的奴才都不敢派過去,免得出了差錯。 趙璋的字畫非常好,他們曾經開玩笑說,如果將來和家里鬧翻了,那他起碼還能賣字畫度日,足夠養活沈嘉了。 趙璋今天畫了一幅沈嘉的肖像圖,畫中,沈嘉穿著官服站在金鑾殿上,一手抬起,一手放在背后,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非常生動形象,哪怕沈嘉見識過現代各種栩栩如生的繪畫技巧,也不得不贊一聲:“畫的真好!” 趙璋提筆在畫上題了一首詩,正是當初瓊林宴上沈嘉做的那首《登科后》,詩句與畫境意外融合,讓這副畫更加完美了。 “字寫的真好,畫的更好!”沈嘉又夸贊了一句。 趙璋等畫干了卷起來遞個他,笑著說:“便宜你了,好好收藏著,勉強能當個傳家寶?!?/br> 沈嘉笑話他:“誰家的傳家寶會是自己的畫像?” 第四十三章 立后大典(上) 冬天是不宜動土的,北方的冬天,土地被凍的很硬,因此蓋房子一事也不是當下就能進行的,何況圣旨傳下去再到經辦也需要時間。 但買糧的事情立馬就能開始,權貴富商的消息本就很靈通,朝會剛結束,長安城內外的豪強們就得到消息了,起初還只是持觀望態度,等官府公布了收購的糧價,大部分家里有屯糧的豪強都愿意出售一部分糧食。 糧食是有保質期的,這幾年他們屯的糧食都沒能賣出去,再不出售也不能吃了,何況官府購糧是用于賑災,給災民吃的糧食也不計較是好是壞,不趁機把陳糧賣了還等何時? 沒過幾天,錦衣衛也傳來了好消息,說是在江浙發現了兩處蒲家的糧倉,糧倉里滿滿的糧食,怕是有上萬石。 這時候大臣們就不得不深思,蒲家屯如此多的糧食是想做什么?難道他們想造反不成?再想想潛逃在外的蒲國公,大家忍不住冒出冷汗。 看來皇上清算蒲家也未必是鳥盡弓藏,想必是得到了蒲家想要造反的證據了,也不知道太后娘娘是否知道這些。 等蒲家在西北的礦山和兵器庫也被發現時,滿朝文武已經認定了蒲家想謀逆的心,紛紛感慨:死有余辜??! “還是沒有發現蒲戰的蹤跡?”趙璋皺眉問凌靖云,蒲戰潛逃已經一個月了,如果讓他逃到天涯海角,那以后想逮捕他就更難了。 而且蒲家的產業幾乎都被挖出來了,蒲戰就算逃出去能去哪?拖著一把老骨頭又能做什么? “好幾次得到消息追過去都沒抓到人,臣以為,他身邊至少還有百人護衛,而且每次追捕都遭到死士攔截,錦衣衛損失慘重?!绷杈冈菩睦镆脖镏鴼?,他帶在身邊的錦衣衛都是心腹,都是他精心培養出來的,結果這個月連著損失了十幾個,他怎么能平靜? “往哪個方向跑了?” “最初是往西北的方向,但半途不知道為何改為南下,但沒見到本人,不確定是否中了對方的聲東擊西之計?!?/br> 趙璋沉默了一會兒,突然站起來朝杜富成吩咐說:“讓姚沾帶兩千禁衛軍去小湯山,將皇后與太后接回宮?!?/br> 杜總管愣了一下,皇上一直有意將太后隔離在小湯山,原本是想等蒲國公伏法后再接太后回來了。 不過心里就算有疑惑杜總管也不會問,迅速派人將姚統領找來,當天就清點好人手出發了。 凌靖云驚訝地問:“皇上覺得蒲戰是去小湯山找太后了?” “不無可能,如果他先去找了母后,惡人先告狀,母后說不定不會聽朕的解釋了,何況朕確實是有意將她困在小湯山?!?/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