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她看著他,眼神排斥而警覺,但到底沒再阻攔。護士進去喂完藥,出來不免埋怨了她幾句,她就委屈地要掉眼淚。 “大姐,你讓蔣醫生去忙,我和你保證,護士不會到你女兒面前亂講?!弊o士長過來幫忙,“我們先替你瞞著,等她恢復好了,你自己跟她說行嗎?” “……” “蔣醫生下午還有門診,你抓著他他怎么給別人看病呀?!?/br> 張梅沒說話,慢慢松開了蔣攸寧的手。 。 于燕計劃在醫院待夠二十四小時,五點半就進了急診大廳。七點半,門診醫生上班,她在門診樓的呼吸內科待了四個小時。 前段時間的倒春寒來得又兇又猛,呼吸科的醫護人員也開啟了連軸轉模式。于燕看著顯示屏上不斷滾動更新的號碼,連座位也不敢占,只靠著過道欄桿,看著各年齡段的患者進進出出。 快到十二點,等待叫號的患者還坐了三排,于燕記下診室數量和就診人數,粗略估算,一個醫生大概要看40 ,平均六分鐘一個,專家門診掛號費貴,給患者的時間也不寬裕,人均不過十分鐘。 醫生還沒休息,她卻可以先去吃飯。她的生物鐘長久以來是晚睡晚起,規律的只有中餐和晚餐。昨天一頓火鍋吃得她心滿意足,扛餓到現在,就只點了份清淡的云吞面。 按照計劃,下午和晚上她都要在住院樓度過。她本以為院方發布通報后會放松管理,誰知今天更嚴,她拿出院辦開的臨時證明進到七樓,去護士站打聽情況,可惜開局不順。 “又來了,人家里出了事你們就這么關心嗎?這里也不是旅游觀光點,至于一批又一批嘛?!?/br> 于燕被護士一通牢sao噴得尷尬不已,又見另一個護士過來:“說不通的,怎么勸就是不簽字?!?/br> “難怪戴教授和蔣醫生那么累,跟他們講李曉玲什么病,用什么藥,第二天又忘了,她mama本來還好的,現在越來越像她爸爸了,脾氣急了喉嚨也響?!?/br> “那等蔣醫生下門診吧,她聽他的話?!?/br> “問題是太平間只催我們,又不會去催蔣醫生?!弊o士輕聲吐槽幾句,沒注意張梅不知何時跟了過來,“怎么了,有事按護士鈴?!?/br> 張梅眼里還有淚花,輕輕說了句什么。 “水果刀?”護士立刻警覺:“這兒沒有?!?/br> 張梅提高音量,著急地說出一連串方言。 “你說普通話呀?!?/br> “她問你有沒有水果刀,鞋墊和打火機?!庇谘嗾f。 “沒有,都沒有?!?/br> 張梅擺手,忽然啊一聲,坐到地上大哭,于燕過去扶她,護士們也走出來幫忙:“大姐!” 于燕扣住她不斷捶頭的手,從她囁嚅不清的語句中分辨出:“我要給國生削蘋果……五塊錢一斤他都舍不得買,不吃到怎么上路啊……” 。 蔣攸寧六點下了門診,去食堂用完飯,回到住院部天已經黑了。 他今天有通宵班,零點過后可以睡覺,但病歷沒整理完,小劉讓他幫忙改的論文還沒看,如果今晚不出狀況,他努努力,應該能在明早交差。 他回到辦公室,工位上擺了杯奶茶。 “誰過生日?” “護士給的?!蓖抡f,“病人家屬送的吧?!?/br> 他不喝飲料,拿出去放回護士站,護士忙擺手:“別呀蔣醫生,被值班長看到要說的,這杯多出來給你,我們的早就喝完毀尸滅跡了?!?/br> “那你們收家屬東西不會被說?” “不是家屬,是記者?!?/br> “記者?”他下意識擰眉,又聽她解釋,“上海來的,有院辦開的證明,她來這里搜集資料,也是李曉玲mama老鄉,巧的是她倆好像認識,說了好久的話,甚至還陪人去了太平間認遺體?!?/br> 半個多月以來,蔣攸寧沒聽說過李曉梅父母有親戚朋友,哪里來的老鄉? 他的臉色更差:“人呢?” “剛才在病房,這會兒不知走了沒……喏,過來了?!弊o士轉頭,瞧見于燕和同事正往這邊走,手里還拎著外賣盒和幾袋水果。 “這些你們分了吧,”她把水果切的袋子遞給她,“值夜班辛苦?!?/br> “不辛苦,我四點半才換班上來的?!闭f話的正是昨天那個叫她大姐的小護士,“于記者,你今晚真的要待在這兒嗎?你沒有陪護證,沒有床睡?!?/br> “我看情況?!?/br> “早點走吧,上個月電視臺來拍嵐城名醫節目,趁著中午休息,半小時不到就取完景走了,你怎么搞得跟體驗生活似的?!?/br> 小姑娘自來熟得可愛,于燕笑了笑,正要往病房去,卻聽有人叫她。 那或許并不是叫她,因為他只是誒了一聲。 但她還是回了頭。 “你哪位?”她語氣不善。 于燕第一次覺得近視是件很令人抓狂的事。她走近,瞇了瞇眼,看清他的胸牌。 于是抬頭,撞進他那雙嚴肅而深邃的眼。 “哦,蔣醫生?!彼延沂值拇右频阶笫?,從外套兜里掏出剛才的證明,“我是風相雜志的記者,我叫于燕?!?/br> 第6章 深夜 蔣攸寧看了證明上的信息,沒有接:“這里不讓隨便采訪?!?/br> “嗯,我只是來探望病人?!?/br> “李曉玲?” 于燕點頭:“我是她mama的朋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