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她遞上了一封文書。 劉三俊接過了文書,正色道,“請稍等”。 說著,他轉身離去,得先去清點物資有無缺漏。 趙識看的嘖嘖稱奇。這兩人明明是上下級的關系,此刻卻好像上下顛倒了。 但這種公事公辦的態度,也不需要下跪,撐死了作揖,趙識想了想,竟然覺得還不錯。 劉三俊一走,獨留趙識一個人神思不屬、不尷不尬的站著。 沈游倒不在意趙識走神,她笑道,“這位便是趙將軍嗎?” “是”,趙識低聲道。 沈游頓時笑起來,“將軍大名鼎鼎,如雷貫耳??!” 趙識站在原地,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什么。就算沈平章很有名,但他也不習慣跟小娘子寒暄聊天。 太尷尬了! 沈游多瞥了趙識兩眼。分明看出來了,還要佯裝自己沒看見。 畢竟以后成了同僚,趙識總要習慣的。況且皂衣軍內有許多女子,難不成趙識此后成了個鋸嘴葫蘆,修一輩子閉口禪嗎?! 兩人正你問我答、一字一句的寒暄,劉三俊極快就回來了。 “先生,清點完畢,請入城吧”。 “好”,沈游牽著馬,邊走邊說,“此次入蜀,一則是為了盡快恢復民生,二來也是希望能夠拿下川蜀其余州縣”。 本來荊州方向是周恪負責的,前來川蜀的應該是他才對。 只是佘崇明一倒,意味著南方最后一個較大的勢力被消滅了。他們需要盡快消化川蜀,以及開始大規模多線作戰,以最快的速度掃平南方其余州縣。 多線作戰之下,主管之人甚至極有可能自己都要上戰場。周恪實在不想日日提心吊膽,生怕沈游受傷了。 沈游最終被他說服,兩人交換了負責范圍。她負責川蜀,周恪負責掃平剩余南方州縣。 第193章 接管川蜀其實極快,趙識在手,錦州以外的城池,由于佘崇明還未來得及更換將領,以至于鎮守的將領幾乎都是趙識的部下。 果然,十天以內,皂衣軍通過勸降、詐開城門或者強攻等各種方式,接手了川蜀其余的四州三十一縣。 與此同時,后續大量的資源源源不斷的涌入川蜀。短短半個月,川蜀各地賑災、復耕工作有效推進,大量的招工讓百姓手里終于有了幾個閑錢。 即使依然是一個銅板掰成兩半花,但必要的米油、衣物等生活用品還是需要購置的。 僅以錦州為例,各家布莊、雜貨鋪子都開起來了。偶爾路上還能見到有農人來賣雞鴨蛋、手編的篾框等。 趙識走在大街上,他剛從城外軍營出來,要去錦州府衙。 這一路上,算不上人流如織、熙熙攘攘,但破爛坑洼的道路獲得了修補,街邊還有皂衣軍執勤巡邏的小隊。他甚至還見了正在舉辦開業儀式的錦州醫館,里面全是外罩麻衣的醫科人員。 趙識一面慢吞吞的走,一面心情復雜。那場宮變對于百姓們而言,似乎毫無影響。 相反的,他們用一種極快的速度適應了皂衣軍的統治。積極的接收賑濟,踴躍的參與皂衣軍的招工,去皂衣軍開設的醫館看病…… 趙識嘆了口氣,如果沒有佘崇明,百姓的日子也過得很好,那他又為何要對佘崇明忠心耿耿呢?真的只是為了一飯之恩嗎? 趙識邊走邊想,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府衙門口了。 “趙將軍來了啊”,沈游招呼道,“請入座”。 趙識是接到通知,過來開會的。他一進二堂才發現,這地方密密麻麻坐滿了人。 沈游、劉三俊還有新上任的錦州府尹韓宏放以及新任錦州府駐軍統領耿天工。底下還坐著許多的官吏和皂衣軍的將領。 趙識面色古怪的坐下,他們這些降將才剛剛投降就能夠參與皂衣軍的內部會議,這到底是信任他們還是做做樣子,稍后還有不讓他們參加的內部小會議? 趙識忍不住胡思亂想之際,沈游已經開口了。 “今日邀請大家來,一是為了做好交接,二也是為了詢問趙將軍以及各位新加入皂衣軍的將領們的意見”。 沈游笑著解釋道,“我來此半個月,做好了先期過渡工作,剩下的就要由韓宏放和耿天工搭檔”。 這倒是題中應有之義,因為沈游是不可能一直待在這里的。川蜀后續的治理需要由府尹和駐軍將領一起完成。 韓宏放自覺的站了起來,“我接下來念到的是川蜀各個州縣的任職名單”。 “長風縣縣令,陳平;惠平縣縣令,劉琚……” 人事任職名單并不長,畢竟這上頭只有縣令的歸屬。 “其余的職位會由吏科人員公示,一會兒就貼在廊下,散會之后請諸位自行前去觀看”。 “然后是第二件事”,沈游肅然道,“關于趙識等將領的去處”。 話音剛落,眾人紛紛看向趙識、唐志學等人。敏銳些的人,基本已經感受到了這場會議的戲rou在哪里。 唐志學眼看著趙識不說話,倒也不意外。畢竟這種時候趙識作為川蜀降將的最高將領,是絕不好開口發言的。 既然趙識不說話,那就只能由他來了,“沈先生是什么意思?” 沈游就跟沒看見唐志學橫眉怒目、手握佩刀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