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周恪微笑著點點頭。像崔耿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極會揣摩上峰心意的官油子。他會成為上峰的傳話筒,替上峰說著他不好說的話,做著上峰不好做的事。 是一把還不錯的刀,倒可以一用。 簡來寶的臉色已經非常難看了,他被逼的左右為難。甚至于他清楚的知道,即使他不檢舉,周恪一樣可以搞這個嚴打。只是他檢舉了的話,周恪的行動會更快。 “大人,若我交代了,可否放過我與簡兄的恩人?” 簡來寶大驚,看向說話的申茂。 申茂苦笑。他們已經被逼到了死角,只能當機立斷試圖向周恪請求放過他倆的恩人。 周恪嘆了口氣,他要搞嚴打,除了安撫民心之外,也是為了剿匪。 神威軍潰兵四處逃亡后,絕大部分人衣服一脫就是當地百姓。有的過慣了神威軍里的土匪日子,再難以恢復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甚至會在晉安府占地一方、落草為寇,成了當地新的山匪。 這些匪寇占據交通要道,劫掠過往商戶,只會對晉安的發展造成打擊。所以周恪無論如何,都要先清理掉這些山匪。 而有了簡來寶二人的通風報信,保不準就可以拿下流散各地的山匪,減少他麾下將士傷亡。 好處如此之多,周恪為何不做? “對于二位的恩人,若是二位能夠勸動對方主動前來府衙,并且對方身上并無血債的話,我自然能過往不咎”。 簡來寶也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恩人的命倒是保住了,奈何他他二人身上這個背棄兄弟的名頭是背定了。 第125章 有了簡來寶二人的幫助,周恪以雷霆之勢清掃了晉安府內落草為寇的山匪們,以及在成為潰兵后一路流竄,打家劫舍的神威軍殘部們。 整個晉安,風氣為之一清。 然后周恪面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人口太少。 百姓們原本就遭遇著天災的傷害,每日艱難求生?,F在神威軍又一通肆虐,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被禍害到無法生存。 周恪率人清點戶籍人口過后才發現,晉安府下轄七個縣,總人口數才不過兩萬人。 甚至于府城作為受害重災區,人口不超過四千人。這還是當時為了躲避神威軍而逃離府城后,陸陸續續返回的人口。 至于剩下的一萬余人口都是在小縣里,乃至于只是黃冊上的一個數字罷了。 也就是說,真實人口極有可能更少。 周恪為此頭痛不已。人口發展少說也要幾年時間,又不是說今天要有,明天就能迎風飛長的韭菜??善ㄔO晉安府需要大量的人口。 “大人,我有一計,或可為大人分憂”,崔耿為了升職加薪,近段時間簡直拼盡全力,日日帶著周恪的下屬泡在府衙熟悉事物。 這幾日,他除了做引路人的活兒,自然也在拼命思考自己的價值所在。思來想去,只覺得最好的法子就是憂主上之憂。 “說說看”,周恪溫聲道。 現在正是在府衙早會階段,沈游派來的行政官吏尚未到達,只能夠先由各位大隊長頂上。二堂里的椅子上坐滿了將領們。 然而由于絕大部分將領對于民政不是很感興趣,也想不出什么迅速增加人口的好辦法,或者說他們的辦法都無法迅速增長人口。什么強制從南越遷移百姓,什么收攏晉安周圍的府的災民。 前者極有可能搞得怨聲載道,后者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根本沒有百姓知道晉安已經不打仗了,沒了土匪禍害,能分到田地好好耕種。 或者說,他們也沒有那么多的人手能跑去周圍拉攏災民來晉安府安家落戶啊。 更麻煩的是,要是真的拉來了晉安府,到時候他們攻下晉安府周圍的府縣時,這些州府一樣缺人??! 眾人為此格外頭疼,一場早會根本沒有什么有效建議。只能坐在這里,屁股在椅子上挪來挪去,坐立難安。 這會子乍然聽聞崔耿要獻策,在場眾人精神一振,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廢話,可總比干坐著沉默強吧。 在場眾人目光灼灼看向崔耿,崔耿昂首挺胸,正色道,“試圖迅速增長人口,就要先明確我們要的是哪一類人口?” 好家伙,這就我們我們了,順桿子爬的還挺快! 劉三俊笑笑,倒也沒揭穿崔耿的小把戲。 至于其余的將領,紛紛覺得還挺有點意思??! 馬平泰平日里沒話都要找句話來說,更別提是現在了。 捧場王者,非他莫屬! “崔兄弟,別賣關子,快說??!” 崔耿笑笑,面對著眾人催促的目光,直言不諱,“我們需要的是壯年的勞力,尤其是壯年男女。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荒田開墾和良田復耕來吸引災民來晉安,類似的還有大災免去農賦,三年不繳稅等等”。 “這樣一來,少說也能夠吸引到在閩地艱難求生的部分災民”,崔耿志得意滿的下了論斷。 然后他發現全場鴉雀無聲。 怎么?莫不是被我的聰明才智驚住了。 馬平泰雖說話多,但心地善良,試圖在尷尬的氛圍中打圓場。 “荒田免稅這種事情是瓊州那邊的慣例了,到時候先生派來的人自然會處理好的。崔兄剛來,等待久了就知道了”。 說白了,這個提議毫無建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