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怎么著,像吧”,沈游還蠻得意。 女扮男裝第一要義,束胸。 這具身板月經都沒來過,根本就沒發育,身板平的如同飛機場,連胸都不用束,再加上個子也不高。甚至還可以充作十二三歲沒發育的小孩。 女扮男裝第二要義,丑! 沈游現在這張臉純粹是靠花黃調出來的。她稀釋了一些女子們使用的黃色調的化妝品,一點一點的往自己臉上刷。 但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蠟黃的臉色看上去有點不太自然。 不過沒關系,反正光是查找資料就要半個月。這半個月里沈游下定決心熬夜、吃橘子、暴曬。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方法讓整張臉蠟黃、發紅、暗淡。 她就不信原身能天生麗質成這樣! 人只要丑下來就會迅速無法分辨男女。 只要她言行舉止不要扭捏,嬌俏,再加上古代人思維定式,沈游基本已經可以糊弄絕大部分人了。 計劃相當的完美。 可惜了,周恪不同意。 “你昨日可沒告訴我你要出府?” “是的”,沈游收起嬉皮笑臉的樣子,認認真真的行了禮,“承蒙十九兄高義,愿意為女子們奔波,我在此多謝十九兄了?!?/br> 周恪面色古怪,“不必給我戴高帽,你想說什么?” 沈游搖了搖頭,“不是戴高帽,我是真心實意的感謝十九兄,無論如何,十九兄幫了我許多忙?!?/br> 沈游笑意盈盈的看向周恪,然后她發現周恪臉上居然泛起了一層薄紅。 沈游饒有興致的看周恪臉紅,心想周恪上輩子估計年級也不大,否則怎么一被夸獎就臉紅成這樣。 “行了,不必夸贊我”,周恪強裝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還有什么事嗎?” 沈游欣賞了一會兒美色,收起了自己嬉笑的心思,認真道:“十九兄,接下來的三月我必定時常出府,一旦被人發現,必定對你名聲有害。偏偏你我約定了婚姻,所以我希望十九兄好生考慮。若是十九兄想取消合作,我亦不會糾纏?!?/br> 沈游定定的看了周恪幾眼,轉身進了藏書閣。 藏書閣內,周恪找來的十個小廝已經開始翻找了。 按照沈游的吩咐,需要一頁一頁的快速翻閱,主要查找“裹腳”、“纏足”、“蓮步”、“玉足”等關鍵詞。 包含的內容從官方邸報到文人詩集,從理學著作到市井小說。幾乎要把整個周府藏書閣統統翻一遍。 到后來,周恪自己都過來幫忙了。不過他依然沒有告知沈游自己的決定,沈游理所當然的以為對方還在思考之中。 然而即使是快速閱讀,連上沈游、周恪共計十二人也足足翻了大半個月。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一本書是主講“纏足”的,所有關于小腳、纏足的描述或是記載全都是作者偶爾提了幾句。 沈游還得花費大量的時間按照朝代時間歸類、整理。她每天白天天不亮就出門,晚上帶著書籍回兩宜塢熬夜。 過多的心力耗費令她整個人迅速的瘦了下去,原就沒有多少rou,如今更加清減了。 一個月后,沈游面對著眼前這一疊稿件,幾乎要喜極而泣。 萬里長征終于走出了第一步。 她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整理了關于裹腳的來源、發展過程、政府在裹腳上的相關政策以及一些人對于裹腳的看法。 認真來說,裹腳起源于大趙的宣宗帝。宣宗帝有一位寵妃,擅長掌上舞。其玉足纖細玲瓏,宣宗愛之。 上行下效之下民間開始流傳裹腳。 不過這時候裹腳其實應該叫纏足。并且這時候的纏足只是把腳包裹起來,不要讓它長得太大,畢竟腳長得瘦、小,穿起鞋子來比較好看。 也就是說,這時候的纏足其實只是一種審美意義上的做法,就像沈游當時老嚷嚷著要瘦腰,要減肥。就為了穿起小裙子來更加好看。 漸漸地,皇帝們搞出了新的玩法兒,沈游總結來說就是讓女子的腳趾向上翹起,然后穿上一種特制的翹頭鞋,看上去便精巧好看,非常符合皇帝的審美了。 這時候的裹腳還是可以恢復的,尚且還不是斷骨型的裹腳。只要去除裹腳布,一段時間后腳型還可以自然恢復。 不幸的是到了大趙末年,皇帝昏聵,jian宦當道,一眾太監們為了討好皇帝,送了一位鮑夫人進宮。鮑夫人不姓鮑,而是史料訛傳,這位鮑夫人其實是叫做“抱夫人”。 由于其腳實在是太小了,根本無法獨立行走,必須被人抱來抱去,所以才會被叫做“抱夫人”。 這位大趙末代皇帝極愛鮑夫人,甚至有意將其立為皇后,還沒等圣旨頒布呢,大趙狗帶了。鮑夫人被下一個朝代大燕的皇帝搶去了。 大燕的開國皇帝由于過于好奇鮑夫人的小腳,命令鮑夫人將裹腳布打開,讓他看一看。鮑夫人不堪受辱,自盡了。 結果鮑夫人被一眾反燕復趙的人吹捧成了一代愛國志士、貞潔烈女。一眾封建士大夫們鼓勵民間學習鮑夫人,不做大燕人。 慢慢的,民間裹小腳的女子開始變多了。這時候小腳從一種審美意義轉變為了政治意義。 此時的小腳已經慢慢的發展成為了斷骨式裹法,就為了達成文人口中的三寸金蓮。 民間流行裹小腳,皇帝們卻對于裹小腳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自身就有小腳癖,有的卻極為厭惡殘害身體的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