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好兇猛 第577節
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 選鋒軍健銳奪下東城門樓后,先控制住東城門內側的軍營、宅院;天光乍現時,清濛濛的晨曦將籠罩淮川城的夜暮揭去的那一刻,通過云梯、登城道進入東城門內側稍作整飭的千余靖勝軍甲卒,就沿著連接東西城門、橫貫整個淮川城的長街往城中縣衙方向推進。 守軍以及收編潰兵都沒有什么斗志,最大的障礙還是支屈明所部五百鎮戍軍抵抗意志很強。 在得知高騰安、石富鵬等被劫持之后,虜將支屈明就第一時間集結所部精銳,往東城門殺來,但迎頭撞上已經奪下東城門樓的選鋒軍健銳。激斗片晌,見無法沖開選鋒軍的防御,而越來越多的靖勝軍甲卒快速進入城中,支屈明被迫率部往縣衙退去,想著占據縣衙這一中心點,以便更從容組織城中的守軍。 不過,鎮戍軍駐守地方,雖然有監視地方之責,但一般不干擾漢軍內部的事務。除了高騰安、石富鵬等少數幾人外,支屈明對淮川守軍大部分軍將武吏都不熟悉,對那些潰逃進淮川、互不統屬的指揮使、都將們,更是連面孔都認不得。 東城門失守后,城中一片驚惶混亂,稍有些心思的,即便想著妻兒家小都在許昌、宛丘,想到被俘也沒有好果子吃,輕易不敢投降,也只是滿心想著突圍逃離淮川。 支屈明著人傳令指揮使、百夫長以上的將領到縣衙過來集結,應者卻是寥寥。 京襄這邊,除了靖勝軍組織精銳,快速往縣衙方向推進,還有數路人馬越過東城城垣,沿著東大街兩翼的巷道,將攻勢往淮川城縱深延伸。 天光大亮后,絕大部分守軍這才發現京襄對淮川城四面的包圍越發密不透風,之前倉皇出城逃亡的人馬都被堅決的攔截住,或斃或俘,這時候守軍才想到要響應支屈明的召喚負隅頑抗。 不過,以選鋒軍、靖勝軍為首的攻城兵馬,已經差不多占領整個東城,形成對淮川縣衙以及其他三城的扇形鋒線。 親自坐鎮東城門樓指揮攻城作戰的孫延觀,沒有急于發起總攻,而是下令諸部在巷道間修筑壁壘穩固陣腳,在城中形成新的防線,遏制守軍反撲。 經過數百輜兵馬不停蹄的清理,午后將堵塞城門洞的磚石扒出來運走,徹底將東城門打通——此外還在東城區域拆屋破墻,清理出大片的空場地,方便將一輛輛投石弩車拉入城中,甚至還在城中架起十數座重型石炮…… 當世城門都較為狹窄,為進一步方便人馬、戰械及物資進城,輜兵還在東城墻幾處坍塌的缺口處運土石堆出三條進出城的坡道。 即便將淮川城團團圍死,不留一點缺口,京西漢軍也沒有多強負隅頑抗的意志,面對散石彈與火油罐的覆蓋攻擊紛紛投降。 除了首惡之敵,司空府對都將、營指揮使一級的敵將并沒有非格殺不可的指令,甚至還允許原屬歸德軍的武將率部投誠。 支屈明所部據縣衙負隅頑抗不降,也孤木難支。 縣衙不足兩百步見方,在攻城器械、石彈、泥丸彈充足供給的靖勝軍面前,就算再固若金湯又算得了什么? 孫延觀下令將縣衙圍死之后,從城中各處搜集木料、薪柴,統統投擲到縣衙大院之中,然后將數百只火油罐點燃分批擲入縱火。 煙熏火烤,大火足足燒了一天,孫延觀才下令將院墻扒開來。這時候院子里已經沒有一個活口,要么是燒成焦炭的尸體,要么熏窒而亡,都成了熟人,真正的熟人。 淮川乃是京西敵軍于淮河中游北岸最為重點守御的城池,雖說沒有第一時間趁潰殺入城中,以破竹之勢拿下,但從圍城算起,也就用了半個月稍多一些的時間,可以說是出乎想象的順利、快速。 這主要也是搶灘作戰第一天就擊潰兩倍于己的京西敵眾,令敵軍沒有機會從容有序的撤入淮川城中。 要不然的話,真要叫近兩萬組織嚴密、指揮體系完善的敵軍守在淮川城里,三五個月打不下來都是極正常的事情——以岳海樓、仲長卿等降將為首,京西漢軍投靠赤扈人這些年雙手沾滿漢人的血,整體上較為頑固。 更何況靖勝軍、選鋒軍在汝潁之間,在總的兵力上完全不占據優勢。 時間拖延下去,等到鎮南宗王府組織大規模的援軍往焦陂、泉河一帶集結,司空府就沒有辦法再從容不迫的去組織圍城、攻城。 現在僅耗時半個多月就能攻下淮川,除了物資消耗頗巨外,傷亡也控制千余人左右,當然可以說是順利之極。 自身傷亡少,直接格斃敵軍數量也就較為有限,僅兩千余眾,但俘虜京西漢軍總計一萬七千余眾。 而到這時,才算得上完整的渡淮初戰,戰果也足以稱得上傲人了。 占領淮川之后,申州行營可以將之前分散于信陽、羅山、楚山以及青衣嶺營城的防線,往前推汝河下游沿岸,將申光兩州合并成一個戰區,于汝埠、廣埠等寨及淮川城駐以精銳,就能將申光兩州及淮河中上游沿岸十一縣屏蔽于內線。 不過,整個司空府這一刻的視野已經不僅僅再局限于將申光戰區的防線推進到汝水下游沿岸了。 徹底攻陷淮川城的次日,徐懷與陳子簫、韓圭、劉師望、周景等人渡淮來到北岸大營。 雖說除了兩千余敵兵被擊斃外,總計還俘虜逾一萬七千余敵眾,但對淮川城的包圍封鎖卻沒有解除,甚至逾加嚴密——除了進一步加固外圍的連營外,還征調數千輜兵連夜修復淮川城墻。 “罪將唐淵、虞謨,拜見司空大人!” 除了唐淵之外,在淮川還有一名歸德軍的營指揮使虞謨在城陷之前早就秘密為軍情參謀司效力,其率部在陣前起義,也是最終能快速瓦解守軍斗志、全殲(俘虜)淮川守軍的關鍵,他們二人在周景、柳湖亭的引領下,進入帥帳參見徐懷。 “你們早年落草,乃為生計所迫,后為孫彥舟、胡蕩舟等賊酋裹脅投敵,卻潔身自好,不與賊虜同流合污,甚至能為軍情司臥薪嘗膽,繼續潛伏賊虜之中,今日終為收復淮川立下奇功,何罪之有???” 徐懷走到堂前,將唐淵、虞謨二人攙扶起來,請他們坐下說話, “對你們的職務安排,司馬院擬定兩條方案,我覺得還是要尊重你們的意見,找你們過來問一問……” 唐淵、虞謨早就接受策反,除了這次立下奇功外,之前就一直為軍情參謀司搜集情報,可以當作司空府的嫡系一員看待。 對唐淵、虞謨兩人接下來的安排,一個方案是對他們所部補充更多的武吏及精銳兵馬進行加強,作為營指揮使直接編入靖勝軍參與后續的作戰。 一個方案是他們編入軍情參謀司,作為參謀武吏任用,他們的部眾與其他歸德軍降兵則一起打散后接受統一的整訓、改編。 當然,唐淵、虞謨部下有一些基層武吏很早就明確有南歸意愿,他們也可以直接推薦進行營戰區的中級軍事指揮學堂修習,享受投誠將吏的待遇。 在過來的路上,周景、柳湖亭就將相關安排給唐淵、虞謨二人解釋過,他們當即又離座行禮道:“末將才薄智淺,以往統領三五百烏合之眾,就倍感費力,愿入軍情參謀司效力,若能偶得司空教誨,畢生大幸也!” “……”徐懷哈哈一笑,說道,“你們都加入軍情參謀司甚好,接下來戰事要怎么打,我正好要問你們的意見呢!” 唐淵、虞謨這樣的將領,在歸德軍就以武勇著稱,底子很好,徐懷當然也是希望他們先進入軍情參謀司熟悉情況,之后再找適應的時間,進入高級軍情指揮學堂正規修習一段時間。 之后無論是再回到軍情參謀司擔任高級武吏,或者編入戰兵擔任中高級指揮武將,都要更合適一些,更有利他們個人的發展。 之所以給出另外的選擇,也是考慮到當世將領大多有兵為私有的慣性思維,暴亂的農民軍在這方面更為顯著,倘若唐、虞二人不能一下子克服這樣的思維,也會讓他們先統領其部進行過渡。 唐淵、虞謨還以為徐懷說接下來戰事如何打要聽取他們的意見只是體現虛懷若谷的客套話,連忙說道:“末將哪敢在司空與諸位大人面前班門弄斧?” “司空府往后但凡大的戰事,皆軍情參謀司擬定戰策,小的戰事,諸軍主將也要與參謀軍事商議,你們既入軍情參謀司任事,想偷懶可是不行,”徐懷笑著說道,“能如此順利攻陷淮川,軍中有人覺得接下來是直接攻取汝陰的良機,你們覺得接下來這一戰,我們應該怎么打才更好?” “???”唐淵、虞謨都愣在那里,他們對接下來司空府的作戰安排也有猜測,但怎么都沒有想到司空府的下一個目標,這么快就輪到潁州治汝陰城,還是孫彥舟、胡蕩舟率降虜歸德軍主力駐守的汝陰城…… 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 唐淵、虞謨很早就秘密加入軍情司為京襄效力,除了不甘淪為胡虜走狗,為虎作倀,不甘與孫彥舟、胡蕩舟之流同流合污外,當然也跟他們對形勢有著更為清醒的認識有關;文韜武略也非歸德軍普通降將能及。 汝陰作為潁州治,西接陳蔡、東接亳宿,乃潁水下游重鎮,地位之重要,唐淵、虞謨二將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不過,汝陰位于潁水左岸(北岸),右岸(南岸)有泉河、焦陂等城寨作為屏護,其下游的潁水河口位置還有潁上這座頗為重要的城池封鎖潁水河道。 在他們二人看來,司空府應先出兵拿下潁上,在徹底控制淮河中游河道之后,再著手清理掉潁水河口的障礙及封鎖,以便水軍戰船能夠沿潁水而上直逼汝陰城下,將汝陰與泉河、焦陂的聯絡切斷開來。 這樣才初步具備攻奪汝陰的條件。 現在司空府沒有奪下潁上,也沒有控制潁水河口,倘若劍指汝陰,就要從陸路進軍,相當于直接放棄司空府賴以為傲的水軍優勢。更關鍵是除了京西漢軍在泉河、焦陂一帶集結重兵準備接援淮川外,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的騎兵部隊也都在快速往汝陰、焦陂、泉河等地的外圍進行集結,而且規模巨大。 司空府這是打算放棄水軍優勢,直接在汝陰、焦陂、泉河一帶,與赤扈人占據優勢的步騎主力進行會戰嗎? 目前淮河以北天氣已經冷了下來,很多湖泊洼地以及一些小型的溪河都已經開始結冰;這樣的嚴寒天氣再持續六七天,潁水、汝河都將會封凍住,到時候將是赤扈騎兵在河淮平原之上最是鋒芒畢露的時刻,司空府真有能力在泉河-焦陂-汝陰會戰中取得決定性的優勢? 徐懷還有要事與諸將臣商議,著柳湖亭領著唐淵、虞謨二人前往軍情參謀司熟悉情況,這時候唐淵、虞謨才了解到司空府沿淮河兩岸的軍事部署以及戰略意圖…… …… …… 徐懷所住的地方,乃是淮川城北面的一座地主莊園,宅院頗廣,但受戰事摧殘得厲害,此時只是粗略修繕、收拾了一番使用,門窗都還是漏風的,只是現在不是講究這些的時候。 議事大廳里簡單擺了一些矮幾、蒲席,角落里擺放幾只火盆取暖。 西墻壁懸掛一副巨型的沿淮堪輿圖,標識出最新的敵我動向來。 徐懷站在堪輿圖前,凝望良久;陳子簫、韓圭、劉師望、姜燮、周景、張雄山以及范宗奇、史琥、陳縉、鄔散榮、蔣昂、孫延觀等人都摒息寧神站在一旁,等候徐懷做最好的決定。 天雄軍主力及選鋒軍左鎮在王憲、唐盤、殷鵬、韓奇、烏敕海、蕭泫等將的統領下,需要鎮戍淅川、汝州、蔡州等地,借助堅固的壁塞,防范關陜、河洛及許昌等地數倍于己的敵軍,但同樣將曹師雄所部河洛漢軍以及岳海樓所部相當一部分的京西漢軍主力牽制在西線,無法兼顧到潁州境內的戰事。 鎮南宗王府入冬以后主要是從汴梁及懷衛澤潞等地抽調援兵南下,增援潁水下游的潁州地區。 不過,司空府正式渡淮北上才剛剛半個多月,鎮南宗王府即便第一時間接到岳海樓的信報調派援兵,大部分援兵都還在路上。 目前已經抵達泉河、焦陂及汝陰等地的敵援,主要是從汴梁等地增援過來的赤扈及諸色目蕃騎,約有萬騎。 此外除了岳海樓所部京西漢軍兩萬余眾,主要駐守潁水右岸(南岸)的泉河、焦陂等城外,孫彥舟、胡蕩舟所部在投降赤扈人后,也編入京西兵馬都總管府轄下,其中約五千余眾駐扎潁口(潁上),約兩萬眾主要駐守潁州治汝陰。 相比較而言,司空府在淮河以北已集結選鋒軍右鎮及靖勝軍第二、第三、第四鎮主力,總計四萬精銳;此外還調集諸路輪戍兵馬兩萬兵馬渡淮北上參與作戰,還有靖勝軍第一鎮在南岸潢川修整,還有天雄軍第五鎮徐心庵部在羅山、確山等地待命,短時間內他們相對京西之敵在兵力上已經占據優勢。 當然,這主要也是取決于快速而順利的攻陷淮川,幾乎第一時間就全部俘虜淮川近兩萬守軍。 倘若按照既定的計劃,他們應該先取潁口(潁上),然后清理潁口障礙物及封鎖,再考慮進攻泉河、焦陂及汝陰的事情,但真要拖上十天半個月,指不定到時候有多少敵援趕到焦陂、汝陰,他們很可能就會喪失奪取汝陰及這個冬季就收復整個潁州的良機。 更為關鍵的,拖延十天半個月,他們攻陷淮川的細節很可能就會傳入岳海樓、孫彥舟、胡蕩舟等人的耳中,很可能就會引起敵軍對司空府潛伏人員及策反將領的警惕。拖延十天半個月再想著進攻汝陰,潛伏及策反人員不僅難以發揮大的作用,甚至還有可能會遭到京西兵馬都總管府的清洗。 預計潁水再有五六天就會徹底冰封住,軍情參謀司新擬的方案,乃是他們暫時放過潁口不攻,集結主力兵馬繞過岳海樓親自統兵駐守的焦陂、泉河等城寨,直接跨過潁水進攻孫彥舟、胡蕩舟所部主力駐守的汝陰城,趕在趁敵援主力趕到之前,攻下汝陰城。 當然,這個方案風險極大。 一是就算有潛伏及策反人員的配合,什么時候能攻下汝陰城,也是沒有辦法提前預料的;甚至潁水會不會在五六天后就凍結實,現在還不能百分百預料。 萬一天氣突然轉暖呢? 又由于他們暫時要放棄潁口不打,要從岳海樓親自駐守、有上萬赤扈騎兵增援加強的泉河、焦陂等城寨繞過去,不僅無法攜帶重型攻城器械,攜帶輕型戰械以及少量的糧秣補給,大約也只能支撐半個月時間。 這決定了他們倘若不能在半個月內(行軍時間計算在內)攻陷汝陰,就極有可能會遭到難以想象的重挫。 其次,他們就算成功攻陷汝陰城,也不意味著他們就能取得第一次渡淮會戰的決定性勝利。 泉河、焦陂以及特別是封鎖潁水河口的潁上還沒有攻陷,還在敵軍的手里,到時候又有大規模的敵軍從四面八方增援過來,將重新占據兵力上的優勢,特別是數以萬計的赤扈騎兵在徹底冰封的河淮平原上縱橫馳騁,有能力切斷他們進占汝陰兵馬的退路,反過來會將他們包圍在汝陰城中。 此時也完全可以預料,一旦汝陰城失陷,平燕宗王府也一定會從徐宿等地調派大量的精銳兵馬增援過來。 這也注定了在汝陰附近,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是不可避免的。 司空府唯有擊退乃至擊潰包括京西漢軍以及大規模敵援在內的敵軍主力,才有可能真正占領汝陰、收復潁州。 當然了,相比較他們先奪取潁上、再往焦陂、汝陰進軍,按部就班的組織會戰,此時選擇直接突襲汝陰,最大的好處就是迫使敵軍無法在會戰前進行充分的準備,而他們此時就可以進行更全面、更徹底的軍事動員。 這實際也將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徐懷從堪輿圖走回到長案前,將一疊令函從桌角拿到眼前,看向站在案前的陳子簫、韓圭、劉師望、周景等人,笑著說道:“有機會還是要干把大的!” 然后就在韓圭、姜燮等人的協助下,在一封封提前草擬好的令函簽署姓名,然而打開印匣,取出樞密使及司空大印在這些令函上一一加蓋,再進行封漆,裝入信匣之中…… …… …… 一隊隊信騎在渡過淮河后,快馬加鞭往淮源、舞陽、梁縣、泌陽、襄陽等地馳去;與此同時,數艘戰船也從淮川城南碼頭揚帆啟航,往下游壽春、濠州等地而去。 司空府署一早就侍衛林立。 史軫作為長史以及徐武磧作為留府司馬、王舉作為留府軍師祭酒,乃是坐鎮泌陽最為重要的三員人物,徐懷統兵出征期間,司空府但凡大小事務,史軫、徐武磧、王舉三人皆可議決。 清晨信騎策馬入城,隨即史軫、徐武磧、王舉三人同時出現在司空府署大堂,召集留府將臣商議要事,大家都清楚發生大事了,或者有大事要發生。 議事時也是大門緊閉,堂前廊下不許站人,史軫出示徐懷手令給眾人傳閱,說道: “昨日凌晨先遣兵馬已經徹底攻陷淮川城,擊斃俘虜敵卒逾一萬九千余眾,此捷暫秘不外傳,使相決意提前在焦陂、泉河及汝陰一帶,迫使虜兵主力不得不與我軍主力會戰。使相特令泌陽、云陽、舞陽、淮源等地十萬預備役及輜重兵馬,即刻轉為現役開拔往確山、羅山、淮川等地集結;特令選鋒軍左鎮諸部從襄城、召陵、梁縣開拔,前往淮川集結——荊州、襄陽等地預備役及輜兵,選二征一轉為現役,填入泌陽、舞陽、淅川、淮源等地加強防御;特令荊南、荊北、江東、江西及浙西五路,新一批輪戍兵馬,于一個月之前于壽春、潢川等地完成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