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想太多是自己嚇自己,賈政和王夫人都在心里祈禱,千萬別讓秦可卿挺過來,不明真相的眾人倒是挺難過的,賈蓉情緒就有點低落,至于賈珍,他雖然知道兒媳婦死了才是最好,心里還是難受極了,眼眶都是紅的。 賈家二房,也就是榮公這一脈探望之后就各自回去了,秦家的人來得晚些,秦邦業簡直一口氣要提不起來,人還沒死就開始哭喪,聽說這事,賈赦只是搖了搖頭。要是秦邦業情緒穩定一點,沒準還能渡過難關,他這樣,鐵定是要遭萬歲爺猜忌。 秦可卿什么身份? 養女而已,還是已經嫁了人的,沒聽說女兒死了當父親的哭得比沒了祖宗更慘,擺明就是說這里頭有貓膩。養女的身份不足以讓他如此傷心,若是公主呢?康熙理所當然的認為秦可卿是被某人托付給秦邦業的公主,得知這個反應之后,他心里就有了無數種讓秦邦業不得好死的辦法。 從消息傳出來到斷氣,也就是兩天時間,秦可卿死的那一刻,賈珍險些哭暈在房里,如喪考妣。他這個反應讓不少人心中懷疑,死個兒媳婦算什么,當公公的竟然哭成這樣,隔壁府上正兒八經的大房太太張氏死的時候,賈赦也落了淚,那時候大房兩口子感情之深大家伙都看在眼里,就那樣,大老爺也沒這樣的反應。 這不是死了兒媳婦,而是死了愛妻,死了親娘的節奏。 得知此事,史太君氣不打一處來,她直接砸了手邊的茶碗,臉色全黑。 秦可卿為什么會死? 鐵定是萬歲爺的手筆,聽說前幾日老大進過宮的,想來已經將事情解釋清楚了。他們沒接到懲罰的旨意就代表萬歲爺相信了赦兒的話,原諒了賈家的行為。 不知者無罪嘛。 本來,秦可卿一死,一切問題都解決,這蠢貨還鬧這一出,知情者明白他是和兒媳婦有染,舍不得美人離去,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同秦邦業一樣在哭前朝公主辭世呢。 賈家是漢人出身,因為投靠滿清的時間早,才能出兩位國公,有御賜的宅邸可以住漢人同滿人終究是不同的,拋出這么個引子,萬歲爺能不懷疑?寧公一脈真是沒救了,連著三代,一個道士,一個色胚,一個廢物。 對賈珍這個行為,大老爺倒是淡定,萬歲爺不會牽連二房這邊他很確定,賈珍襲下來的爵位恐怕危險。 ☆、第089章 不用腦子想都知道,寧國府做不出窩藏前朝余孽意圖造反這種事,聽賈赦通稟以后,他立刻派遣暗衛調查,結果并無二致,對于秦可卿的身份,賈家并不知情,寧府那邊忙著搜尋文昌塔,想催旺府上的科舉運,讓賈蓉中個進士或者舉人至于榮府一脈,史太君全副身心都放在了不成器的孫兒賈寶玉身上,賈政日復一日的在工部拉仇恨遭排擠,王氏則全力支持春貴人,給她捎帶各種秘方,最讓康熙意外的是賈家已經聯絡了庶妃陳氏的娘家,開出相當誘人的條件希望能把賈寶玉送進宮去給小十七做伴讀。 胤禮是三十六年生的,來年就滿六歲,正是進上書房的年紀。 陳氏的確可以舉薦伴讀人選,她畢竟是胤禮的生母,按照以往的習慣,伴讀會從妃嬪娘家選出,他們進宮之后當然不僅僅是陪皇子讀書,更要一同受賞一同受罰,寵辱與共。這是一種象征,就拿賈寶玉舉例,若他真的做了十七的伴讀,那就意味著賈家二房和陳家綁到一起。 基于對賈赦的了解,康熙根本不擔心十七阿哥能拿他做倚仗,若他有意站隊,從太子開始,那么多成年皇子可供選擇,皇宮暗衛觀察很久了,除了老三,賈赦同阿哥們關系都不錯,尤其是老大、老四、老九而這三個,根本不是同一陣營。 說到底,賈赦是皇黨,這也是康熙抬舉他的原因。 打動陳家的鐵定是賈恩候此人,兩府協議他本人應當沒摻和其中。這個事情讓康熙對庶妃陳氏有個改觀,本以為是個安分守己的,沒想到也有野心,別家不得其法,她就已經同賈家談妥條件,真是會咬人的狗不叫,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動作真夠快的。 康熙沒想著要處置陳氏,更沒有動小十七的意思,那么丁點歲數能知道什么?不就是給親娘擺布了?陳家注定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且不說他從未動過讓十七繼位的念頭,賈恩候也不是個善茬,別說是親娘,就算賈代善從墳墓里爬起來談的協議,只要他本人沒到場,那就絕對不會買賬。與其有他出手搞得血雨腥風人心惶惶,不如讓陳家嘗嘗從天上落到地下的絕望,賈寶玉這名字康熙聽過的,當初鬧得沸沸揚揚,說是銜著美玉出生,鐵定有大造化暗衛盯了榮國府幾年,報回來的消息里頭完全看不出他是天選之人,抓周拿了胭脂,房里伺候的丫鬟沒有十個也有八個,就是個女人堆里泡大的東西,陳氏想讓這人進宮來給十七做伴讀?康熙琢磨了一番,他不擔心胤禮有什么野心抱負,只怕會成為第二個賈寶玉。 這點擔憂同好奇心相比壓根不算事,康熙琢磨著要不要早些給十七選陪讀,看看陳家和賈家能找什么理由讓賈寶玉進宮,看他們怎樣哭傻在天師府大門前。 四十二年的皇帝生涯讓康熙明白,那把象征著九五之尊的椅子一旦坐上去就不能回頭,你每天被重重疊疊的危機包裹,防備著所有人,就算是婆娘和兒子都不可信。這也罷,步步小心的同時,日子簡直是枯燥乏味。早朝,批奏折,聽大臣們諫言,處理各種問題,給太后請安,和妃嬪睡覺若不找點樂子簡直不能好好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