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蓁表妹,打擾了。陳初妙清清冷冷得彎了彎唇,楚蓁愣了一瞬,便引著人進屋。 作者有話要說: 新角色出現咯~ 這位也不是個簡單的~ 第69章 逃婚 陳初妙的到來讓楚蓁有些捉摸不定,她只簡單坐了會兒便借口累了去歇著了。好在明兒就是除夕,該忙的都忙得差不多了,余氏又能干,很快將府內東邊的一個小院子收拾出來,陳初妙帶著一個小丫頭、一個嬤嬤就去住下了。 即便再如何著急,楚蓁也打算過了年再派人去蜀川問問舅舅,蜀川到京中,上千里路程,陳初妙一個閨中女兒,膽子倒是大得很。 除夕這天一早,樊克之便帶著岳麒、萬山將府內前后貼上了桃符,連廊上掛滿了各式花燈,有美人執扇,金童玉女,也有四季花開,百鳥鬧春。有的底端還帶著長長的流蘇,風一吹,飄飄搖搖的,甚是好看。 楚蓁將陳嬤嬤也請了來,午膳全府的人都在,下人們辛苦一年,楚蓁讓余氏賞了兩個月的賞錢,還加了菜,熱熱鬧鬧地。楚祺沒在護國公府,卻跑到將軍府來,楚蓁略嗔怪了幾句,也讓他上了席。仔細問過他,才知道護國公府那邊根本不曉得陳初妙來了京中,楚祎年前使人往外祖家送年禮,也沒人提起這事兒。且陳初妙也怪,只說自己還沒歇過來,一直待在小院里,連楚祺來了也未曾出來相見。 此事按下不提,午膳后楚祺留在將軍府與岳麒鬧了半晌,直到咸宜縣主使了人來尋他,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楚蓁與樊克之歇了一個時辰,便起來收拾準備去永寧侯府。由于二房也會去,樊克之怕徒生事端,便讓余氏領著侍琴、侍畫寸步不離地守著楚蓁,自己只帶了丁從義跟兩個小廝。 倆人到了侯府先去瑞福堂給侯爺、老太太請安,不知為何,老太太見著他們不像以往那樣權當沒看見,反倒臉上帶了絲笑。楚蓁不敢大意,閑聊了一會兒竟比枯坐半日還要累。后頭夫妻倆便去了若水居稍作歇息,石嬤嬤自從樊克之成親,精神頭一日比一日好,將若水居上上下下打理地锃亮,十分合楚蓁心意。 嬤嬤,老太太今日瞧著心情頗好,可是府內有什么喜事?楚蓁靠在金絲軟墊上,笑著問道?;啬棠?,具體什么事兒金果那幾個丫頭嘴巴緊,打聽不出來,不過老奴倒是有點兒眉目,好像是大姑娘的婚事。石嬤嬤斟酌了一會兒,才細細回答。 樊盎的婚事?自從二房父子萬春樓一事后,原本有意的幾家也慌忙止步。過了年樊盎就十六歲了,只怕二太太該起急了??墒?,這婚事是多么美滿,才能使老太太對著樊克之也能帶著笑呢?楚蓁想破了頭,也沒想到哪家高門勛貴合適。 樊克之對這些倒不怎么在意,他將石嬤嬤好好打量了一會兒:嬤嬤,您年紀不小了,平日里多注意著些。我如今不常入府,要是哪里累著您可得使人跟我說。以他的性子,能說這么長的話,當真是極為關心石嬤嬤的。 石嬤嬤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見了:好,好,好!老奴這把老骨頭,還得替少爺好好看著侯府呢,也得幫著照顧小少爺,可得多活幾年。楚蓁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瞧著眼前倆人,心中感慨萬千。同一血脈的親人跟仇人似的,外人倒是對夫君掏心掏肺的,真是 晚膳時分,樊詔帶著二房的人也來了侯府,二太太林氏一反頹勢,興高采烈的,不顧楚蓁在場,儼然重掌侯府大權般指揮著丫鬟仆婦們擺桌椅、上茶具,忙忙乎乎。老太太身邊的曹嬤嬤笑瞇瞇地在一旁幫襯,好似楚蓁是外人。 楚蓁端著青瓷小盞,面上帶著淺淡的笑容,瞧著她們做戲不說話。倒是樊盎,全然沒有待嫁之人的羞怯,原本豐盈的臉頰還瘦了些,顴骨聳了起來,顯得眼睛大得出奇,也沒有往常那股子矯情勁兒,身邊的丫鬟將她引入座,她便呆呆地坐下,仿佛行尸走rou般。 女眷們在內廳,侯爺領著爺們兒們在前廳,待上了夜,滿院子的花燈點了起來,外頭不時有零星的煙火燃起,穿著鮮亮的丫頭們來來往往,席上眾人觥籌交錯,面上瞧著真有幾分鐘鳴鼎食人家的熱鬧勁兒。 碧春為楚蓁夾了塊兒胭脂鴨掌,楚蓁正要舉箸,便覺得一道強烈的目光射了過來,她抬眼掃去,發現樊盎的雙眼不像剛才那樣無神,正緊緊盯著自己,眼里的嫉恨、不甘、憤怒簡直要燒起來了。楚蓁覺得莫名其妙,自己今日連話都沒跟她說幾句,她這種表情,好似自己搶了她的寶貝。 楚蓁坐的這桌主座,大奶奶坐右手邊,三奶奶左手邊,樊盎坐對面。按長幼應是大奶奶寧氏坐主座,但楚蓁是朝廷親封的世子夫人,更尊貴些。大奶奶正與坐她身邊的女兒綺姐兒說著什么,二奶奶則是低頭喝湯,沒人注意到對面的樊盎。 楚蓁原本不想多事,無奈樊盎突然高聲喊了一句:有的人,放著自家人不提攜,反倒為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鋪路,殊不知人家根本沒將你放在眼里。她越說情緒越激動,瘦得只剩一層皮的手指緊緊捏著玉勺,眼里滿是血絲,恨意里偏偏帶著那么一絲期望:二嫂,你別管外家的表姐了,我 meimei!你是不是糊涂了,怎么說話顛三倒四的?大奶奶寧氏溫聲截了話頭,轉身笑著看向楚蓁:二弟妹別往心里去,meimei這幾日病著,想來還有些迷糊。說罷看了樊盎一眼,眼里的涼意讓樊盎不禁一個哆嗦,她響起了父親的警告,慢慢松開手中的哨子,滿腔的怨氣xiele,認命地低下頭,又如剛來時一樣,麻木地別人夾什么她便吃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