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夫婦掉馬日常、路過人間、重生之貴女嫡妃、侯府小公主、抱錯大腿之后、[原神] 大風紀官他終于開竅啦、豪門老公他有讀心術[穿書]、[綜漫] 審神者之子織甜作、落魄影后,在線翻身、[排球少年同人] 我跟侑互換身體后
皇宮上一次大修貌似還是先帝在時,陛下登基后還未曾修葺過。況且建州形勢不明,陛下一向愛民如子,怎能如此大修土木。 他不由得蹙眉問道:“敢問內使,這些匠人在此作何?” 內侍懶懶的看了眼,見這后生言語間頗為尊重,便也答道:“您才回來不知道,陛下下旨建造開源司,說要讓太妃太嬪們帶著宮女制衣、蠶桑,為國祈福?!?/br> 溫恪下意識松了口氣,面上也帶出些許輕松,笑著謝過內侍才離開。 作者有話說: 今天要高考了,誠摯祝賀高三學子高考順利! 忽然又想起以前我高考的時候,緊張得一晚上都沒睡著,到考場上感覺腦子一片空白,寫了啥都不知道qaq 太晚了,先睡了,字數慢慢補叭qaq 第117章 一連半個月過去, 建州周邊的幾個州縣陸續傳來積雪過厚的消息。 萬幸因為建州之事,周邊的百姓早已趁著這些時間將房屋加固,又因著禁伐令暫時被撤,也囤積了不少柴火在家??偹惆み^了大雪, 傷亡人數比之建州大大減少。 又有所謂的陛下天命所歸的傳言, 更是讓百姓們精神一振,那些消極的情緒隨之一空。百姓大多不曾讀過書, 又信神拜佛, 自是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建州雪災帶來的后果隨著賑災糧的到來漸漸消弭, 建州在同知夏貞的治理下總算恢復了一兩分生機。但建州知州吳明重傷不愈而死,也令趙鈺頗為傷感。 他才發現了吳明這個人才, 不成想人便已經去了??梢娛郎隙嗌儋t才都被埋沒,亦或是悄無聲息的離開官場,而遠在京城的帝王卻無法及時伸出援手。 幸好他的妻子夏貞還能接替他繼續擔任建州知州,否則他一時半會兒還找不到人去幫助困頓中的建州。 但這次, 趙鈺不打算直接插手, 他想知曉建州百姓的意見。 他自然屬意夏貞,畢竟他們夫妻倆是與建州當地望族打交道慣了的, 又極為熟悉建州的風土人情。如今吳明去了, 夏貞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做地方官與做京官不同,若百姓不承認這位女知州, 他貿然將她提到知州的位置上只會害了她。前些年甚至發生過貪官被百姓圍毆致死的事,后來被派去的官員再去時可謂是膽戰心驚。 一旁的柳安拿起折子在趙鈺眼前晃了晃, 笑道:“陛下怎么這樣愁眉苦臉, 眼看建州已經好多了, 這番作態不免讓人多想?!?/br> 趙鈺一把捉住柳安的手, 回過神后笑道:“正是雪災好了, 我才愁啊?!?/br> 他攤開折子,點了點夏貞的名字后說道:“夏同知做得很不錯,她又是建州同知,按理接替其亡夫的位置再合適不過。但我又怕建州百姓不喜,恐怕還要使她寒心?!?/br> 柳安聞言思索片刻,面上帶著些許沉凝道:“那陛下要如何做?都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地方上也不可一日無父母官啊?!?/br> 趙鈺揉了揉額角,半開玩笑道:“建州經此一難不少望族都損失慘重,便是松懈一些也可行。倒不如不置知州,待百姓請愿后再說?!?/br> 柳安有些無奈,思忖片刻后卻覺得趙鈺說得也有理,有些遲疑道:“百姓請愿也算是常有的事,就怕他們要的不是夏貞。夏同知為建州勞心勞力,若當真如此只怕會與百姓起隔閡?!?/br> 雖說建州路遠,他們無法得到確切的消息,但好歹有龍威衛往來傳遞。夏貞不眠不休,幾乎日日都要親自盯著那些人發放物資,還自掏腰包請了不少大夫看診,可謂是貢獻極大。又以工代賑,請百姓去處理暴露的尸骨,幾天幾夜都不曾合眼。 這些事,就連他這個旁觀者都為之動容,百姓們想來也是看進眼中。但唯有一點,夏貞是個女兒身,只憑這一點怕是就有不少百姓心里犯嘀咕。 而吳明又是夏貞的亡夫,若有人編排出些有的沒的,恐怕夏貞再也不用做人了。 趙鈺和柳安想到一處去,沉思片刻后也別無他法。建州的父母官,到底還是要看建州百姓的意愿。若他們當真不愿接納夏貞,自己將其召回京中歷練一番,過些年再外放也是一樣的。 他想著便寫了封密旨,命龍威衛傳到建州去,也好安撫一二。 喜冬悄無聲息從外面進來,接了密旨后卻不曾馬上離去,而是說道:“陛下,南安郡王府傳來消息,王妃已經派官媒與史家接觸,史家的態度有些曖昧?!?/br> 趙鈺和柳安對視一眼,兩人心中均想到:狐貍總算露出尾巴來了。 史家也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又保有軍權,再怎么想也不可能沒落到家中女眷自己制衣。更何況史家本就是勛貴,如何能做到故舊親友向他求救而巋然不動呢? 趙鈺早就覺得不對勁,柳安也多次試探家中,可愣是沒露出半點破綻。如今南安王妃入京,明眼人都恨不得離南安王府八丈遠,湊上去的也只有幾家貪圖爵位的。 唯有這史家,不第一時間拒絕,反而有意多接觸接觸,其中意味可是引人深思。 柳安揮退喜冬,壓低聲音道:“當初咱們趕著時間給兩位郡王娶妻也是防著這一遭,沒想到他們又把主意打到史家身上去了。史家畢竟還有些軍權,要不要聯系軍中故舊,好歹收回兵權?” 太上皇駕崩時,子孫除登基的陛下外都該守孝三年,可玄澤硬是頂著壓力借著百日熱孝的借口為兩位郡王倉促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