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夫婦掉馬日常、路過人間、重生之貴女嫡妃、侯府小公主、抱錯大腿之后、[原神] 大風紀官他終于開竅啦、豪門老公他有讀心術[穿書]、[綜漫] 審神者之子織甜作、落魄影后,在線翻身、[排球少年同人] 我跟侑互換身體后
隱隱被人孤立的賈元春也松了口氣,總算能緩過神來。這幾日針對她和陸檢校的風言風語可不少,若再這樣下去她怕是也忍不住告病。 陸檢校還好些,因著手上正管著葭州的事,一時也沒人想把她打下臺。自己管著羊毛司,恐怕不少大人們都覺得誰都行,說不得還想把她拉下馬。 趙鈺面色平靜的看著下方大臣們激動熱切的神情,內心卻有些心疼自己的銀子。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是一場無人能戳破的騙局,也無人清楚那些全是用真金白銀換來的。 不過這些稻米棉花最后還是用在百姓身上,勉強讓趙鈺有些安慰。 眾人再度恭賀過后便漸漸平靜下來。若單論陰陽不和,自然如政治未協一般只是套話??杀菹略谧锛涸t中著意提出君臣陰陽不合,對他們明顯也是有些不滿的。 自古以來,君為陽,臣為陰。陰陽不和自然并非陛下有錯,而是指臣子僭越禮制、玩忽職守、上下勾結等。 只是不知陛下這所謂的“陰陽不和”指的是誰了。 謝寧面不改色的站在前列,只當不曾察覺身后催促的目光。見四位閣臣都不曾說話,便有忍不住的人跳出來。 趙鈺看過去,只見那人二話不說便下拜道:“臣有要事啟奏?!?/br> “講?!?/br> 趙鈺微微瞇了下眼,發現并未有什么印象,不免看向一旁的劉康。劉康隨即低聲附耳道:“這是都察院的蕭御史,前些日子才巡查回來?!?/br> “臣彈劾內務府司丞賈元春,戶部檢校陸頤,以女子之身入朝,擾亂朝綱以至延誤政事?!?/br> 蕭御史梗著脖子彈劾,不少相熟的人都默默挪開視線裝作不認識他。上一個在大殿上和陛下這么說的已經告老還鄉了,還有個梅翰林因為狎妓被按律處置丟盡了臉面。 聽說那梅翰林的兒子原都要與薛家二房的姑娘定親了,因為這事也都黃了。 蕭御史倒也有一二好友相勸,只是他自視甚高慣了,自然不聽勸。再說,先前不敢說,現在趁著雪災把人趕出朝堂還是極有機會的。 趙鈺神情不變,沉聲道:“不知蕭御史此言何解?” 蕭御史面帶得色道:“朝中上下均為男子,男女授受不親,女子本應安守內宅才是。如今公然出現在朝堂上,自然惹得男子心思浮動無心做事?!?/br> 趙鈺:“...可是有女官蓄意勾引朝臣?” 蕭御史道:“御史聞風奏事,臣便大膽直言。內務府紡織司司丞意欲為獨子求娶賈司丞,已然鬧得沸沸揚揚。兩位司丞不和,想必兩司亦然無心做事?!?/br> 趙鈺有些不悅道:“怎么?你是覺得若賈司丞不在內務府事情便可平息?” 這樣的情報龍威衛自然也有上報,只是看賈元春能自行處理,他便也未曾插手。況且當初她來求了一道自由婚配的圣旨,他既然知曉她無意嫁人,便不會多管閑事。 他不想去聽蕭御史的回答,不免有些懷疑什么時候這樣沒腦子的也能入朝為官。這樣的事顯然是怪紡織司司丞糾纏不休,如何就牽扯到要賈元春辭官才行。 他蹙眉看向謝寧質疑道:“此人是哪科哪年入朝的?” 謝寧作為一朝首輔自然不會記得一個小御史的出身。只是這姓蕭的往常便有些怪異,被他尋個由頭外放,因此還有些印象。 “蕭御史并非科甲出身,乃受其父蔭庇而得以為官?!?/br> 蕭御史一向以御史的身份為傲,聽了這話當即漲紅了面龐。但他才回京不久,不敢再得罪首輔,便勉強笑道:“臣父在任上仙逝,吏部尚書大人便將小臣提拔入都察院?!?/br> 趙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揚聲道:“紡織司司丞為何人?” 從末端顫巍巍走出一人,俯身拜道:“臣封蒿參見陛下?!?/br> 作者有話說: 古代確實有類似婦女互助會的,主旨就是互幫互助。也有一些是詩社,類似大觀園的海棠詩社。 第112章 趙鈺看著他顫巍巍的模樣, 肅聲道:“蕭御史所言可為實情?” 殿內一時間安靜下來,任誰都看出陛下心情不好。語氣雖平淡,然封蒿聽了心下膽寒,連忙深深拜下道:“望陛下明鑒, 并無此事。小臣不過是因賈元...賈司丞與臣分掌紡織等事才略有來往, 只有同僚之情而已?!?/br> 趙鈺的目光挪到一旁的賈元春身上,見她神色淡淡一時不知她的想法。思忖女子的名節要緊, 便打算順著封蒿的話說。 誰知賈元春忽然出列, 拜道:“臣賈元春有事啟奏?!?/br> 清脆悅耳的女聲在殿上響起, 陸頤同為女子,敏銳的察覺到什么一般往那邊看去。 如今雖說身在官場, 早已并非尋常閨閣女子,可世人并不會這樣想。出入官場已然并非女子所為,就連自己也不過仗著三十歲的年紀才敢這般,而賈元春不過年方二十的在室女, 若再傳出些許謠言怕是真的嫁不出去了。 陸頤的目光有些復雜, 不愧是將門出身的姑娘,夠果決。 她十六出嫁, 滿心以為能與夫君共同研學, 不成想那人腹內空空?;楹蟮挂矟馇槊垡饬艘欢螘r間,可隨后接二連三抬進來的姨娘把她磨得沒了脾氣, 但總不能剛出嫁就和離,總想著還能挽回一二。 就這么拖拖拉拉過了三年, 直到那人馬上風后才趁勢回了娘家??伤拿曇矇牧? 從此再不提改嫁的事。若當初她有賈元春的果斷, 稟報父親和離回家, 也不至于被磋磨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