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84節
直到這個時候,王宵獵才明白,自己前世小看了《實踐論》,沒有認識到這個理論的重大意義。 充分地認識《實踐論》,不是看里面寫了什么,有哪些依據,指導了哪些實踐。實際上教員寫《實踐論》的時候,有其歷史的局限性。而是要從《實踐論》中認識到實踐的作用。應該認識到,實踐應該有理論指導,但不能完全被理論所指導。完全依據理論的實踐,是失敗的實踐。 從對世界的認識來說,人的所有知識,都是對世界不完全的認識總結出來。這樣的知識,形成的理論體系,必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實。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修正理論,接近世界的真實。 前世講哲學,總是講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物質和意識誰是本源,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第二個問題是世界是否可被認知,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其實對于中國思想來說,這兩個問題并沒有什么特別重大的含義。這是文明的不同。中國文明的思想體系中,并沒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不需要針對上帝討論什么。物質第一性還是意識是第一性的?對于中國人來說,有多大重要性?可知還是不可知,不都要一點一點去認識世界?這兩個問題,價值主要體現在有沒有上帝,上帝是不是全知全能的。 對于王宵獵來說,物質第一性還是意識第一性他根本就不關心,甚至都不知道這兩者有什么重要的影響。世界是可知的還是不可知的,一樣茫無頭緒。對于人來說,對世界認識不完全是天經地義,這有什么好討論的呢?人非生而知之者,在中國,小孩子都懂。 拋棄了上帝,思想體系就完是另一個樣子。后來人對中國古代思想的評價,就不會貼上什么樸素的唯物主義、有樸素辨證法思想的唯心主義,等等這些奇怪的標簽。 人能不能認識世界?王宵獵的答案是能,也不能。能是因為實踐,可以通過實踐做到。不能是因為在實踐的過程中,是認識不到自己已經認識了的。而只能跨過這個階段回頭看,才知道自己認識了。 用前世的語言講,就是認識世界,必須通過實踐。實踐的過程中,我們向一個目標前進,永遠不知道有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但在實踐過程中,接近目標的時候,會突然進入下一個階段。這叫做量變引起質變。只有發生質變,我們回頭看,才知道大約在什么時候達到了目標。 我們平時做事情,能明確知道完成或者沒有完成,是因為設定了截止條件?;蛘哂腥?,如上級告訴你,這件事情是做完了還是沒有做完。而不是真正地完成了目標。最常見的情況其實是上級告訴你這件事情你完成了,任務結束了,你回頭看才發現自己做完了。 理論不能脫離實踐成為理論,實踐也不僅僅是理論的演繹。實踐和理論的關系,應該是在實踐開始前進行指導,在實踐過程中不斷修正。理論在被實踐修正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發生了飛躍,以量變發生質變的形式,誕生了新的理論。這個時候回過頭看,才能知道實踐已經完成。沒有新的理論,則舊理論的實踐其實就沒有結束。對于實踐中的人來說,也不知道有沒有結束。 看著陳求道與陳與義,王宵獵道:“儒家講人類社會,經常講上古是大同,之后是小康。如果不談亂世的話,我們現在就在小康之中。正常發展,我們終有一天會進入新的大同之世。那我問你們,人類能不能進入大同之世?怎樣做,到什么時候,算是進入了大同之世?” 陳求道和陳與義低頭思索。過了一會,陳求道道:“只要勤政愛民,終有一會進入的?!?/br> 王宵獵搖了搖頭:“永遠不能。只能夠說,只要人類足夠努力,會無限接近,但進入不了大同?!?/br> 見兩人一副疑惑的表情,王宵獵又道:“但能不能進入呢?其實能。只要無限接近,終有一天會發現人類文明一下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在那一個階段,我們現在孜孜以求的許多事情,成了天經地義?,F在的許多困惑,那時婦孺皆知。便如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到了那個時候,這時求之而不可得的道,成了稀松平常的東西,蒙學就會學。那時回頭看,才知道之前已經進入了大同之世。但是,這時只能夠看出來哪個階段是大同之世,卻不能夠,明確地劃出一個界限。之前是小康,之后是大同。這叫有度無界。因為劃分不同是我們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不同是人類定義的?!?/br> 看兩人神情,王宵獵不在這個問題上過多延伸。道:“今天講這些,是因為后面的工作,必須有正確的方法。以后官府做事情,除了日常工作,必須先要做計劃。這樣做要解決什么問題,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為什么這樣做。計劃做好之后,進行的過程中,必然有許多與計劃不符的地方,或者按照計劃,不可能完成?;蛘甙凑沼媱?,結果不是原來想的樣子。這個時候,就要有人或者修改計劃,或者對工作的步驟等進行更改。等到工作完成,必然跟原來的計劃不一樣。這個不一樣,能不能達到既定的要求,由誰來負責。完成之后,要形成一個報告。這個報告要由主管衙門批準,并進行存檔?!?/br> 說到這里,見陳求道和陳與義還是一臉茫然。王宵獵接著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按照這樣做事情的話,天然地分出了兩類人。衙門里的人,一部分是要對計劃與實際不符合的時候做決定的,還有一部分是嚴格按照要求做事的。前一類人,就是衙門里的官。后一類人,是衙門里的吏。官和吏,不是因為朝廷錢糧有限,養不起那么多官,才分了少花錢的吏。而是因為,做事情,天然就分官和吏?!?/br> 聽到這里,陳求道和陳與義才一起點了點頭,有些恍然大悟的樣子。其實他們有沒有真地懂,王宵獵覺得懷疑。不過大致意思應該明白了。為官府做事的人員,一是官,二是吏,還有一種是差役。為什么有這種區分,怎么管理,各自要承擔什么任務,絕大部分人其實說不清楚。但對統治者來說,不應該稀里糊涂。而是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正常治理,政治就要分出這幾種人來,進行不同管理。 地球上的人類或許有共同的祖先,但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出了許多不同樣子的文明。有的文明發展得更快一些,有的慢一些。有的這個時候先進一些,有的那個時候先進一些,都很正常。但是不管先進還是落后,發展的理論必須以自己為主。不能夠以自己為主,文明就迷失了。 一句話,文明的發展,不可能靠抄襲的??砍u,文明就不能夠正常發展。想起前世許多人對中國落后的總結,王宵獵只能笑著搖頭。找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說是原因,怎么可能對呢? 第433章 好一條大漢 說是三月底起程,等余歡和張均做好各種準備,離開襄陽,已經到了四月上旬。余歡先行,張均帶著手下,與玉奴、萍萍姐妹一起隨后。四月初十這一天,到了新野市。 看看太陽已經西垂,張均道:“我們在新野市住一天,明天早行。兩天之后到南陽縣,走魯山關入汝州。去年鎮撫司出錢,修了魯山關的路,好走許多?!?/br> 玉奴道:“為何住這里?不過鄧州了嗎?” 張均道:“走鄧州要多花一天時間,沒有必要?,F在從襄陽北上,多是過新野,到南陽縣,之后走魯山關。鄧州太過靠西,遠了一些?!?/br> 王宵獵占領襄陽、鄧州后,花大力氣重修了北上的道路,特別是到洛陽的道路。襄陽北上的目的地是洛陽的話,南陽的地位就比原先重要。在之前,北上的主要目的地是開封府,道路東移,唐州成了交通要道。唐朝的時候,目的是關中,鄧州的地位就更加重要。 隨著勢力穩固,對于北伐王宵獵有一個大致規劃。與歷史上的李橫和岳飛北伐不同,王宵獵的主要目標是洛陽。沒有穩固洛陽之前,不做進攻開封府的打算。五代和北宋做了兩百年首都,開封府的地位太過敏感,又缺少實利,而且不像洛陽利于防守,戰略地位相對不重要。 第一步,就是重修道路。襄陽北上洛陽,最便捷的道路,就是經新野到南陽縣,走魯山關,到汝州后轉洛陽?!凹磸陌蛵{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是一條重要的古道。 新野市離新建的新野軍城只有三里,兩三年時間,變得極其繁華。市內各種客棧酒家,一家挨著一家。走在路上店鋪林立,三五步就有一個酒招子。 不多遠,張均指著前方道:“看,那里就是悅來客棧,鎮撫司下的產業。有這客棧的地方,住里面準沒有錯。小廝勤快,而且收拾得干干凈凈,最是省心?!?/br> 一邊說著,幾個人到了客棧外,一個青衣青襪的小廝迎上來。幾個人登記了名字,辦了手續。小廝領著到后院,指著一排三間房子道:“三位客官便住這里。若是覺得不方便,可以讓女眷專門住旁邊的院里,那里面都是女客?!?/br> 張均道:“不必了。這里便好?!?/br> 幾人進了屋里,小廝端來了熱水給幾人洗臉。倒了洗臉水,拿了茶壺來,給幾人泡了茶。 在屋里坐了一會,看陸承把一切都收拾得妥當。張均道:“天色不早,我們吃飯去吧。新野市這里離著軍城近,客人主要是軍城里的將士,聽說吃食別具一格。今天我們歇得早,痛快飲幾碗酒?!?/br> 出了房間,叫上玉奴姐妹,幾人出了客棧。 此時客棧有兼做貨場的,但極少有提供飲食的。大多有廚房,供客人自己帶了米,從客棧買柴自己燒火做飯。不想做飯,就到外面去吃。 看看火紅的太陽趴在西山上,如同一個大火球般。萬道霞光灑下來,如夢似幻。張均道:“今天著實是個好天氣!看這太陽——” 一邊的萍萍突然道:“看那里,好精壯的漢子!” 順著萍萍指的方向看過去,就見前方路上走過來五個大漢。其中一個身長七尺有余,身上肌rou虬結,看上去如同鐵塔一般。身旁幾個人都身材高大,可以這漢子面前矮一個頭。 上下打量了幾眼,張均道:“癡長大個!似這種人,一頓飯米也要比別人多吃幾碗,卻沒有半分用處!你們這些小娘子,沒有見過世面!” 萍萍不屑地看了張均眼,哼了一聲。 玉奴不說話。別的倒罷了,以自己姐妹出身,見過的男人可多了,什么世面沒有見過。 等到幾個人走過去,張均沒有了心情。問玉奴道:“難得到新野一次,我們幾個要去飲酒。你們兩個人說,到哪里去?新野市雖小,卻什么都有?!?/br> 玉奴道:“在襄陽的時候就聽人說,新野板面甚是有名。襄陽的麥客面館,還專門從新野請了待詔去做。我在襄陽吃過,確實有味道。今日到了新野,當然要嘗一嘗這里的?!?/br> “面有什么好吃?再者在面館里,也不方便飲酒?!睆埦犃?,不由皺起眉頭?!斑@樣吧,你們兩個去吃面,我們幾個去飲酒。記住,吃過面回到客棧,早早歇了?,F在的新野市,不比從前,不但旁邊有軍城,而且正處在南來北往的大道上?!?/br> 玉奴本也不愿與張均這幾個粗豪漢子在一起,領著萍萍自去吃面。 看著兩人離去,張均道:“與女人同行著實不便。若只是我們幾個,想飲酒就飲酒,想吃rou就去吃rou,多么快活!有這兩個女人同行,多少不便!唉,不知道余歡為何要帶上她們?!?/br> 說完,與陸承、王敢和劉京三人,向不遠處的“游戲紅塵”走去。 這處攤子是沿朝水而設,面積很大。周圍一圈籬笆,里面擺了許多小竹桌竹椅??勘边叺囊幻媸堑昙业膹N房,一半燒烤架,一半旺火的爐灶,旁邊還擺了一大桌子的涼菜。 到了竹門前,張均道:“鎮撫也是有意思。襄陽的燒烤攤子叫什么人間煙火,生意極好。后來又開一家,起了個什么‘游戲紅塵’的名字。地方是好地方,只是這名字,總是有些怪怪的?!?/br> 王敢道:“統制,鎮撫是神仙樣的人物。來到這凡世間,或許正是游戲紅塵呢。我們俗人,自然理解不了其中的妙處。有什么關系?只有里面的吃食好,酒喝得痛快,那便夠了!” 張均大笑。帶著三人推開竹門,進了里面。 這里的小廝不多。進了里面之后,都是自己找位子。坐下來后,小廝才會過來招呼。 初夏的天氣,太陽剛剛落山,有一絲微風,沒有絲毫寒意,又不十分炎熱,正是最好的時候。霞光中籬笆外有蜻蜓在飛舞,幾只蝙蝠在空中快速飛過,一派靜謐和諧的樣子。 張均看了一遍,突然在靠邊的地方,發現五條大漢。其中一個漢子身材格外高,坐在那里,還比別人高出一大截。不正是剛才店門外看見的幾個? 第434章 迭代 笑了笑,張均帶著三人到五個漢子旁邊桌子坐下。對過來的小廝道:“你們這里拿手的是什么?” 小廝滿臉陪笑:“回客官,我們這里有兩樣做得格外出色。一個是大火烤鯰魚,再一個就是爆炒田雞,都是別處沒有的味道。今日來了,總是要嘗一嘗?!?/br> 張均道:“既然如此,那便每樣來一份。有上好的酒水,一起拿來?!?/br> 小廝道:“有精釀的葡萄酒,正適合此時喝?!?/br> 一邊的王敢聽了,急忙問道:“有冰么?” “有的,有的?!毙P連連點頭?!爸皇且渝X。冰過的葡萄酒,一瓶多收二十文錢,每瓶要一百文足錢。雖然價錢有些貴,酒卻是附近最好的?!?/br> 張均擺手:“那便來一瓶酒。再來十串烤羊rou,三個大腰子?!葋磉@些,吃的不夠了,我們再點就是??船F在人不多,你們上菜快一點?!?/br> 小廝連聲答應,快步去了。 轉身看了看周圍,陸承道:“雖然客人還不多,但看得出來,這里也是十分好生意。不遠處就是軍校,那些人最喜歡到這種地方來吃酒。統制,鎮撫司開了這么多家店,處處生意火爆,一年賺好多錢!” 張均不屑地道:“縱然是每天坐滿人,這樣的店鋪,一年又能賺幾個錢?鎮撫司開的生意,最頂級的酒家有清風徐來、無問西東,至于中檔的酒樓,如江邊酒家那種,更有一二十家。這種做最底層生意的地方,也有人間煙火、游戲紅塵好幾家。從最貴的,到最便宜的早餐、面館、餃子店鋪,數得上名字的就有幾十家。全部加起來,一年也不賺不了一百萬貫足錢。對于百姓來說,這自然是許多錢。但對于鎮撫司來說,一年不足百萬貫當得什么事?” 其余三人低頭想想,僅僅軍隊就十幾萬,幾十萬貫錢確實當不得大事。 陸承道:“既然賺不了許多錢,我看鎮撫卻十分在意。就連這些店鋪的名字,都是鎮撫起的?!?/br> 張均道:“我們這些人,豈能了解鎮撫的想法?我聽人說,開這些店,鎮撫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讓人看看,應該做什么生意,怎么做生意。也讓治下的百姓知道,世間原來有這么多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這叫開化民智,你又懂什么!” 陸承連連點頭:“鎮撫神仙一樣的人物,所做所為豈能被我們猜中?!?/br> 聽見幾個人的對話,旁邊桌子的客人奇怪地看了看。一個年輕的少年人更上下打量了一番,轉頭低聲道:“那邊的四個客人看來是軍官,跟我們一般,換了便裝來飲酒?!?/br> 張均聽見話聲,雖然聽不清說的什么,卻不滿地道:“幾個乳臭未干的小子,看來是軍校新招的學員了。也學著大人一般,出來飲酒!” 話聲很高,被那邊桌子上的人聽到。就有一個粗壯漢子不忿,作勢要起。被年輕人一把按住,不住勸說。聽話里的意思,年輕人把張均幾個認作軍官,不敢招惹。 軍校新開,招的學員從十五六歲到三四十歲都有。那邊坐著的,五個人中有兩個看起來年少,其余三人都二三十歲年紀。其中一個黑須很長,怕不是有四十了。張均年齡本來就小,這樣說話,讓人忍俊不禁。只是那邊的人認準了他是軍官,不敢得罪。 酒過三巡,酒勁上來,沉默了許久的五個人說話聲音又慢慢大了起來。 王中孚使勁撕了一大塊rou在口里嚼著,高聲道:“直娘賊,軍校里的日子還真是想不到!以前人說起軍中的生活,并沒有這么苦。不過是幾日一cao練,平日里并沒有太多的事。到我們了可好,天不亮睜開眼,再沒有一刻停歇!不是上課就是cao練,晚上熄燈上床,一動也不想動!” 舒繼明道:“你讀書識字,還叫什么苦?我識字不多,每天不只是訓練,還要學認字,還一定要學得會,過的是什么日子?每日里腦子沒有別的事,都快成木頭人了?!?/br> 李清深有同感,不住點頭。 孟超道:“雖然辛苦,這些日子天天學習,倒是學了不少道理?!?/br> 黑胡子的鐘默然連連點頭:“就是。我活了近三十歲,才發現世上竟有這么多道理!” 王中孚道:“什么道理?我們進了軍校,最早教的就是鎮撫的話,這世界上所有的道理,從根本來說都是錯的。既然錯了,為什么還要學?因為是有用的。鐘兄,我們學的,最重要的不是那些道理,而是先要知道這些道理都是錯的!明白了為什么是錯的我們還要去學,才是最重要的!” 鐘默然笑道:“這么拗口的話,說實在的,我想了三天三夜也沒想明白。三郎最是聰明,自然不是我等能比的。這些日子看得出來,你學東西比我們快多了?!?/br> 舒繼明道:“是啊。我與三郎天天在一起,實在是深有感觸。學一樣知識,往往我還沒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三郎已經學會了。人和人,真是不一樣!” 孟超道:“聽人說,進軍校半年之后,就要進行考較。學得好的,便就選拔出來,單獨去教。說是在軍校三年,這些學得快的人,聽說一年半就可以學成?!?/br> 舒繼明道:“三郎弓馬嫻熟,學東西又快,必然是最早學成的?!?/br> 王中孚飲了一杯點,沒有說話,心中卻有些自得。在這些人里面,王中孚沒有什么特色。其他人比如舒繼明,身高力大,是天生戰陣上的良將。鐘默然心思細膩,什么事都能講出道理來。不說這道理是對與不對,那份心思不得不服。李清膽子大,但并不魯莽。孟超則是神射手。只有王中孚不同,他沒有一樣特別出色,但樣樣都行。而且腦子聰明,學什么都比別人快。 又飲了幾杯酒。王中孚道:“這些日子,我覺得學到最深刻的道理,是指揮作戰如弈棋。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做一個優秀的棋手,而不能只成為棋子?!?/br> 舒繼明道:“怎么是棋子?怎么是棋手?這道理我想了許久,也沒有想明白?!?/br> 王中孚道:“所謂棋子,就是明白告訴你這樣做就對,不這樣做就不對。你不需要想什么,只要按照命令做就好。而棋手,要根據對手的行棋,來決定下一步怎么走。事情沒有做完之前,你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只有等事情開始了,依據對手行棋,決定自己如何行棋?!?/br> 舒繼明想了想,還是搖頭:“你的話我聽得明白,卻還是不知道說什么?!?/br> 王中孚道:“這種事情明白就明白,不明白也很難得說得你明白。多學些日子,或者有一天突然就明白了呢。咱們這位鎮撫,我覺得最了不起的是教給我們一個道理。就是以前不管學的什么,都不可能是永遠正確的,都是有限制條件的。所以做事情,不能靠著一個道理悶頭去做。而是應該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隨時思索,做的過程和結果,跟剛開始的道理或者目標相符不相符。如果相符要怎么做,不相符又要怎么做。這個過程,跟做事情的人有關。有的人一下就發現不對,有的人事情做完了還是一頭霧水。軍校教育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培養軍官的這種能力。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能夠迅速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及時更改作戰計劃,選擇合適的方案。所以所有的軍官,在獨立執行任務的時候,都有一個權力,就是不執行命令。當然不執行命令,必有許多限制,也有嚴格的審查,但卻是軍官需要的權力?!?/br> 鐘默然點了點頭:“這我知道。鎮撫還起了個名字,管這種制定計劃、執行中不斷改變計劃,從而修正理論的行為,稱為迭代。據說迭代的越迅速,進步也越快,學生受到的訓練也有效?!?/br> 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王宵獵前世看電視節目的時候,采訪一個軍官。軍官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甭牭竭@句話讓王宵獵大吃一驚。什么時候中國軍隊有了這么一個信條?如果這樣,軍隊不就成了舊軍隊的兵為將有了嗎?此時大宋軍隊中嚴格的階級法,倒是符合。后來查了查,中國軍隊果然是沒有這一條的。中國軍隊的天職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這句話可能是哪個軍事家說的,也可能是哪個皇帝說的,最可能的是歐洲的哪個國王或者將軍說的。因為歐洲國家,最流行這種莫名其妙的話,而中國一部分文人特別喜歡這種中二氣息。其實稍微了解一下世界上的現代軍隊就明白,哪支軍隊會有這種不靠譜的信條? 作為指揮官,最重要的一種素質是靈活指揮,而不是機械的執行命令。沒有辦法說明白,王宵獵借了迭代這個詞。說迭代,是因為不只是軍隊,其他官員同樣需要如此。工作中要理解命令,嚴格執行命令,也要有勇氣不執行錯誤的命令。不管是軍官還是普通官員,這都是必備的素質。不具備這種素質,也就不成其為官員,而只能是軍隊中的士,或者官府的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