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80節
清朝統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時間,對漢族的壓制是實實在在的。在清朝,民族壓迫,與常說的封建壓迫一樣,對于人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這種壓迫,足夠改變一個民族的外在面貌。民國幾十年,新中國幾十年,還不足以消除影響。 人們常說,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就漢族人什么都不行。實際上當人們審視中國歷史,重新挖掘漢族的傳統,突然發現,漢族才是真正能歌善舞的。因為只有漢族,從兩三千年前起,就把歌舞從聚眾而歌、聚眾而舞的單純抒發感情升華,從理論到實踐,成為祭祀、朝廷儀會的內容。 人們還說,這個民族能征善戰,那個民族能征善戰,漢族人膽小、怯懦。真正審視歷史,會發現那些所謂能征善戰的民族都被漢族人打敗了。一些人這些話說順嘴了,以為什么都可以胡說八道。出來個美女,竟然敢說,上帝撒顏的時候只有漢族人撐起了傘。腦子壞掉了。 從列強打破國門,許多仁人志士分析中國落后的原因。從文化到傳統,從政治到經濟,幾乎無所不包。中國的每樣東西都是錯的,什么都是需要改的。怎么改呢?你看這個國家這樣,那個國家那樣,最好改成他們的樣子。甚至有些人走火入魔,認為連人種最好也改掉。 影響最深遠的,是軍隊不行因為重文輕武,文化不行因為儒家。有什么鬼關系?說理由,能一二三四五說出一堆。但這些理由,真是中國落后的原因嗎? 批孔的時候,教員不只有上半句,還有下半句。改革的時候,鄧不只說必須改革開放,同樣還有下半句。不能只記住上半句,把他們的下半句忘了。 說起歷史,人們經常遺憾、痛恨,想找個借口發泄。這些發泄的借口,說得慣了,順嘴了,往往就開始偏向不好的方向。比如宋朝,因為外戰不行,被稱為大慫。這是正常的。但因為說慣了,就開始接受異族的觀點、習慣。比如說宋朝其實是三國,因為俄語稱呼中國的發音類似契丹,就說中國是契丹,這些已經走在了危險的邊緣。 中國文明,經歷了許多苦難、失敗、挫折,從泥濘中一次一次站起來。這個過程很艱難,充滿了血與淚。祖先或者抗爭,或者屈服,甚至有人助紂為虐。對于這樣的歷史,對于這樣的祖先,作為后人我們可以歌頌或者批判,但不能夠嘲笑,甚至諷刺,因為這是我們的歷史。 蘇聯的鋼鐵同志提出了歷史的五段論,實際與中國歷史和國情并不相符。新中國建立后,為了符合五斷論,對歷史的解釋有許多與事實不相符的地方。這種削足適覆的方法,會導致大量問題,這是難以避免的。不必苛責前人,他們受限于歷史條件。但作為后人,還是要尋找合適的描述。 人們聚在一起,談起歷史,談起歷史的各種變化。經常會有人說,如果中國當時是什么樣子,會如何如何。各種想法都有,有的被多數人接受,甚至成了金科玉律。 比如宋朝沒有滅亡,明朝沒有滅亡,中國會不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會不會大航海?會不會發生帝國主義戰爭?如果你回到宋朝,回到明朝,會怎么救中國? 怎么救中國,王宵獵現在只有大致的原則,無法詳細的描繪。但他知道,怎樣是錯的。 是不是要結束封建社會,走資本主義?肯定不是。中國的封建社會早就結束了,秦始皇統一六國設郡縣就結束了,你想去結束什么?新社會是要總統制、議會制還是君主立憲制?每一樣都錯。 為什么錯?因為我們是中國,我們不一樣!因為我們不一樣,不管是在英國、法國、德國還是美國、俄羅斯發生的,都不適合。最近的日本抄得自己都糊涂,更不要說了。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這三個字,必須清楚認識。沒有清楚認識,覺得別人做得好,我可以抄,那就是小孩子在過家家。孩子熱鬧一下可以,成功是不可能的。 如果設想掌權之后,怎么發展資產階級,怎么扶持資本家,怎么打擊地主,就錯上加錯。甚至想學英國搞圈地運動,讓農民失去土地,就完全是犯罪了。 為什么?因為我們不一樣。外國的歷史可以借鑒學習,但不能抄。歷史即使發生了,也并沒有把答案告訴你。不管是照抄外國的經驗,還是照抄歷史,只能夠是錯的。 這就跟小孩子做家家一樣。有小孩說,我看見哪個人這件事是這樣做的,大家都信他。如果有人質疑那樣做是錯的,會被別人嗤之以鼻。如果有人說,我認為這件事應該這樣做,不必照著大人的。那么別的小孩子會一起笑話他。怎么會有這么傻的人? 因為是孩子,因為是過家家,他們自然可以這樣。哪怕那個提出自己想法的孩子,因此而被大家打壓了,也可以一笑而過。等他們長大了,這件事情也就忘掉了。 大人不行。國家、民族、文明更加不行。 教員天生聰明,從小學習出眾。雖然在圖書館的時候,那些大人物瞧不起他,他連跟人家說句話的機會都找不到。但國共合作,教員依然出任高官。 這樣的人,建立了根據地,當中央來人的時候,依然靠邊站。他的理論,說服不了幾個人,更沒有幾個堅定的屬下。他那一套誰愿意聽呢?大家愿意聽的,是理論家講蘇俄什么什么樣,他們當年是怎么做的。只要我們照著做,迅速可以取得勝利。 實際上呢?教員靠邊站了,沒有權力了,危機也就來了。事實證明,沒有教員,其他人加在一起也擋不住校長。在教員面前,校長像個孩子一樣,毫無還手之力。但沒有教員,校長也是孩子王。 我們不一樣。這句話雖然簡單,在有的人眼里,甚至是廢話。但實際上,真正能把這句話想明白可不容易。能夠在實踐中遵行,更加不容易。教員有沒有錯誤?當然有,而且很多。但教員有最偉大的功績,把主義中國化。其實何止主義?從外國學來的知識,都面臨中國化的問題。不中國化,種下了龍種很可能養出跳蚤。只是中國化,對很多人來說太難了。 問一問周圍的人,中國應該怎么辦?如果滔滔不絕講出一大套理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就可以斷定這個人想的必然不周全。如果有人說,我認為應該像美國那樣,像日本那樣,像德國那樣,就可以認為這人完全不入門。 前一段時間,國家提出共同富裕。有一部分人興高采烈,說中國不學美國了,要學德國了,開始夸夸其談地介紹德國的經驗。很快無聲無息了。為什么?我們不一樣。 知道了歷史,如果讓你回到民國做個領袖,能不能成功?如果你的對手之中沒有教員,有可能成功。如果你的對手中有教員,你選擇了與其作對,則肯定不能成功。因為教員本身就選擇了當時最應該走的道路,在他的面前,你可能像個孩子。大人不跟你過家家。 學到了很多知識,知道歷史又如何?對于王宵獵來說,必須明白中國是中國,我們不一樣。不要說學外國,就是學新中國,照搬也一定是錯的。大人的學習,本來就不是抄。 第423章 小學和大學 看了看天色,王宵獵道:“開軍校,最難的是什么?一是要有教書的人,二是要有教材。兩年之前起意建軍校的時候,這些我們都沒有。這兩年中,軍隊中的整編、演練,還有戰爭中,各級將領都注意選拔合適的人才。到了今天,終于能把軍校真正開起來。教材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古今中外的各種兵書和陣圖。盡心收集,勉強可以用吧。還有一個,就是實際中的戰爭。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戰爭中總結戰爭。把這些經驗,收集起來,教給學員?!?/br> 停頓了一會,王宵獵才道:“這兩種教之間,有一個以什么為主的問題。這里我強調一下,以我們戰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主,兵書、陣圖為輔,不要搞錯了。有一些人,可能覺得兵書、陣圖都是長時間流傳下來,必然更有價值。它們價值如何,我不評價。但對于我們,作為軍隊,最重要的任務是勝利,而不是熟讀兵書。以我們的經驗為主,最貼近實戰?!?/br> 見許多人出現驚愕的表情,王宵獵不以為意。這個時候,王宵獵不必要考慮別人的意見,按自己的意圖安排下去即可。這就是身份的作用。別人不理解,沒有關系,照辦就可以了。 王宵獵又道:“守開封府的時候,宗留守曾經授岳飛陣圖。岳飛說: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句話很對。我一直在考慮,運用之妙,這個妙到底要怎么教。教會了這個,而不是只教你們兵法,一些軍事常識,才能真正批量培養出優秀的將領來?!?/br> 這才是軍校最重要的作用。進了軍校,是要真正成長為一個合格的軍官的,而不是只學習一些軍事知識。學了知識,更要懂得合理運用,才算是合格。 說到這里,王宵獵斟酌了一會。才道:“我們中國把學習分為小學和大學。小學是啟蒙,一般指孩童。其實不只是孩童,也有很多人好大年紀了才啟蒙。小學有一個特點,就是強調讀和背,并不要求你理解是什么意思。很多啟蒙教材,意義也說不清楚?!?/br> “但是大學就不同了。有一本書叫《大學》,記的是圣人之言,先賢之論。我們不管,我們今天講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學習的方法。我所認為的大學,跟小學是不同的。不能只是讀,只是背,只是把學的知識背得滾瓜爛熟。而應該著重于用?!?/br> 說到這里,王宵獵指著身后的姜敏道:“有人天生聰慧,看一遍就記住,過目不忘。像我身后的這位姜敏,只有十六歲年紀。他出身農家,十五歲才入學。只用三個月,把先生要教兩年的書本,背得滾瓜爛熟,讓先生教無可教。最后沒有辦法了,一上學,就讓他到外面站著,把時間混完。到了軍校,用不到半年的時間,把學的教材、陣圖,又背得爛熟。那個時候軍校怎么教,還沒個章程。沒有辦法,只好讓他到鎮撫使司做事。一邊學習,一邊實踐?!?/br> 聽到這里,身后的姜敏有些不好意思。這些日子,姜敏一直待在汪若海手下,做些雜事。由于還沒有正式的掌書記,也做些有關工作。 王宵獵道:“像這樣,算不算是學成了?當然不是的。只是學會書本,背熟了,離著能夠熟練運用還相差很遠。要我說,這就是小學的學法,不是大人之學?!?/br> “大人應該怎么學?這個問題,有許多回答。學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方法。在軍校里面,我認為,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修正理論的不足。用修正后的理論再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繼續修正。這個過程沒有終止,要一直進行下去?!?/br> “為什么?有人會說,一直在修正的理論,說明是不正確的。不正確的理論,為什么要學習呢?為什么不學習絕對正確的理論呢?我要說,這個世界不存在絕對正確的理論。所有理論都有其局限性,正確只是暫時的。學習這些理論,可以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要學習。但是,理論不是絕對正確的,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所以要一直進行修正。除非這個問題對我們已經不重要了,也就不需要學習了?!?/br> 這關系到一個根本的哲學問題。世界是不是可知的?有沒有絕對真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涉及到許多內容。比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這樣說對不對?比如歐洲哲學的理性世界,會不會真正存在?因為涉及的問題太多,不必詳細地說了。 王宵獵道:“什么是世界的真實?我們常說天道。天之道,無所不包。換句話說,天道最起碼包含絕對的真理。人能不能認識天道?我說實話,人不是天,天才知道的事情,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我們所認識的世界,總是局部的,不完全的。從這個局部世界總結出來的理論,與現實不相符,是正常的。隨著我們認識的擴展、增加,以前的理論不正確很正常??偨Y出理論,進行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理論不正確,提出更完善的理論。再次實踐,再次發現不正確,對理論再次進行修正。不斷地循環?!?/br> 在這個實踐到理論,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再到實踐中的不斷循環中,可以發現,是永遠發現不了真正正確的理論的。那么人類能不能發現真正正確的理論,或者說發現真理呢?還有一條規律,就是量變引發質變。量變的過程中,發現不了真理。但是,量變到了一定程度,會引發質變,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一個理想主義者,應該知道自己的理想永遠實現不了。但不能因為理想實現不了,就放棄了理想。理想像一顆星星,指引著人們前行?;蛟S你永遠觸摸不到那顆星星,但有星星指引,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直到走到路的盡頭,發現你的目標不是星星。這是星光之路,理想之路。不斷地走下去,不是為了到星星那里,而是量變引發質變。 王宵獵道:“我認為小學,就是讀、背一些知識。背得再熟,你不知道這些知識怎么來的,有什么用處?;蛘咧缽哪睦飦?,有什么用,還是別人告訴你的。所謂大學,必須有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檢驗和修正理論。提出新的理論,進行新的實踐。沒有實踐,說的就是小孩子過家家,當不得真的?!?/br> 人類社會是不是由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再到資本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這是鋼鐵同志依照歐洲的經驗,提出的五段論。這里面的關鍵,是歐洲的經驗,總結的是歐洲的歷史。除了歐洲,應該是不適用的。把這認為是真理,就犯了大錯。 王宵獵道:“所以軍校中的學習,應該按此進行。進軍校三個月,是小學。你們學一些軍隊中的常識,學會做一個兵。三個月后,便是大學。根據教材,根據先生教的內容,結合實踐。一邊學,一邊進行實際的演練。學會了教的知識不算合格,會打仗,能把知識實際應用,才算合格?!?/br> 看眾人的樣子有些茫然,王宵獵沒有多說。不但是他們,很多人都不理解王宵獵這么說。有什么關系呢?會有人把王宵獵的話記下來,一遍一遍地講,直到成為人們的常識。 教員的文章,有很多哲學內容。哲學內容并不復雜,實際上哲學問題都很簡單。但是簡單的問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想明白。大部分的實際錯誤,是人們背離了哲學規律。 這些問題其實不需要長篇大論。禪宗有當頭棒喝,有頓悟,大致是這個意思。 第424章 尷尬 進了襄陽城門,張均加快腳步,向家里行去。 隨在張均身后的李泰道:“進入襄陽府,觀察不先去鎮撫使司衙門,要回家嗎?” 張均猛地回頭,惡狠狠地瞪了李泰一眼。道:“有事你盡去做,不必跟著我!襄陽城里,又有誰能奈我何?在我后邊跟屁蟲一樣,惹人生厭!” 見張均神色不好,李泰再不敢多說話,只是隨在他的身旁。 不多時,到了張均家門前。張均道:“那邊有一家茶館,你去飲碗茶。離我的家門遠一些。我家里的事忙完了,自會來找你!” 說完,張均陰森森地看了看李泰和三個親兵。再不說話,向自家門走去。 李泰對三個親兵低聲道:“觀察面色不善,我們不要自尋苦頭。不管發生什么,只當看不見,也聽不見!走,去喝茶!” 四個人到了茶攤,要了一壺茶,在那里喝。只是不知道張均家里發生什么,說是不聽不看,可是哪里忍得???不時目光瞄向哪里,心里就像耗子撓一樣癢得難受。 進了門,張均停住腳步??戳丝丛鹤永?,兩棵海棠開得正艷,花朵間有蝴蝶和蜜蜂在飛舞。一只貍貓趴在陽光下,懶懶洋洋地看了自己一眼,便繼續睡覺。院子里靜悄悄的,風景正好。 張均咬了咬牙,抬腳向正房走去。 走到正房的門口,腳步聲驚醒了正在打瞌睡的小女使芍藥。一下子爬起來,打開門道:“小主人怎么今天回來了?沒有告訴家里一聲?!?/br> 張均看了看房內,沉聲道:“夫人在哪里?” 芍藥道:“正在房里面歇息。吩咐過了,不許任何人打擾?!?/br> 看芍藥驚慌失措的表情,張均冷笑了一聲。不說話,直向母親的房間走去。 芍藥嚇得都要哭了。上前拉住張均,哀求道:“觀察,夫人吩咐過了,任誰不許前去打擾!觀察這樣闖進去,夫人會打死我的!求求你了,看在我性命份上,不要過去,好不好?” 張均猛地一抖手,把芍藥撥到一邊去。怒道:“羅嗦!再來阻攔,我現在就打死了你!” 說完,快步到母親房前。在門前站住,張均的臉色變來變去。過了好久,抬起手輕輕敲了敲門。 里面傳來母親的聲音:“是芍藥嗎?有什么事情?” 張均道:“是我。今日有假,特意回家里看一看mama?!?/br> “啊——”里面傳出母親的尖叫聲。而后就聽見噼哩拍啦,有東西倒地的聲音。 張均輕輕閉上眼睛,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猛地推開房門,闖進房里。 只見床上母親拿衣衫遮著身體,可憐巴巴地看著自己。在床頭,一個粗壯漢子腦袋正鉆進柜子里面,撅著碩大的屁股,不斷地搖來搖去。 張均上前,猛地一腳踢在漢子的屁股上。怒道:“直娘賊,好大的膽子!你不知道,張某是天生的殺星!竟然敢來惹我!今日撞我手上,如何能饒你的性命!” 那漢子被踢得翻倒在地,嚇得瑟瑟發抖。作揖道:“爺爺,是小的錯了!再不敢了!” 張均冷聲道:“既然是錯了,那就死得不冤!到外面去,不要在這里污了房子!” 那漢子如何敢出去?只是跪在地上磕頭。 張均掃了旁邊的母親一眼,只覺得腦袋要炸開來。這幾年自己順風順水,在王宵獵手下做到了好大的官,前途無量。怎么就有這么個母親?為了她偷男人,自己殺過人,做過許多事,還要做什么? 心一橫,張均就從身上摸出解腕尖刀來。 看見尖刀,母親嚇得大叫。道:“大郎,你如何敢殺人?殺人要償命的!” 張均冷聲道:“殺人又怎么樣?又不是沒殺過!當年在蔡州,那個什么員外,便就殺了!今天再殺一個,又有什么區別?以后,你跟誰亂來,我就殺了誰!” 母親道:“此一時,彼一時?,F在鎮撫治下,殺人要償命的!我就只有你一個兒子,沒了你,我要怎么活?此事是我的不對,就這么算了。以我注意就是?!钡厣系臐h子聽了,急忙扣頭,連道多謝。 張均回身看了母親一眼,抬腳一腳把漢子踩在腳下。道:“mama,為了此事,你知道有多少人在笑我嗎?他們不敢在我面前說,背后議論紛紛,以為我不知道?直娘賊,我現在做到了統制,鎮撫軍中有幾個人在我之上?卻因為這種事情,被別人議論,我不要臉的嗎!” 母親道:“是我不好,一時忍不住,尋了個漢子回來,惹你被人笑。大郎,你不知道,我一個人的日子有多熬!你不在家里,我連個說活的人都沒有——” 張均腳上用力,把那漢子慘叫連連??谥械溃骸癿ama,這個人樣子粗俗,身子粗壯,你說是找來說話的?騙鬼??!我不殺人,一樣能叫他生不如死!還有,以后我找幾個排兵在門前,看哪個敢來!” 地上的漢子被踩得狠了,不斷慘叫。 母親道:“我們正經人家里,如此胡鬧,被鄰居聽見豈不閑話?你快快把人放了!” “怕人閑話?”張均睜大了眼睛?!癿ama多少檢點一些,閑話就少多少!這漢子白日公然出入,滿城里都在說閑話!我在幾百里外,都知道了!” 說完,張均猛地一拳擊在旁邊的柜子上。柜子“啪、啪、啪”地裂開口子。 地上的漢子見了,嚇得魂飛開外。 母親坐在床上,看著張均,突然哭了起來。道:“是我命蹇!嫁個丈夫,日子本來好好的,突然就來了金賊,把丈夫擄了去。多少年,生不見人,死不見尸!養個兒子,不知道我婦人的辛苦。大郎,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rou。沒了你阿爹,你知道我吃了多少苦!” 一邊說著,一邊在那里嚶嚶地哭。 張均本想說你吃了什么苦?沒有錢了,找個男人,一樣地錦衣玉食。只是想起母子相依為命的那些日是子,什么話都說不出來。一時之間,眼眶有些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