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20節
客觀的說,這是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決定的。里面當然有超越了自己的地位的人物,但大多部分都要局限在這個階層中。新中國建立后,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就是針對這個階層的特點,想出來的應對辦法。 社會地位決定社會意識,雖然對于個體不一定正確,但對于階層不會相差太遠。社會中有這樣地位的社會階層,就必然會生出這樣的社會意識,這是符合唯物主義的。 一個社會,需要官員,需要資本家,需要工人,需要農民,需要小業主,需要小資產階級,需要小知識分子,這都是不可避免存的。既然不可避免,就要承認這些人產生出來的社會意識,同樣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紛繁復雜,社會意識同樣如此。 王宵獵前世的時候,社會變化得非???,可以明顯感覺到這種社會意識的變化。一段時間,大家都很窮,社會流行文化是賺錢,賺錢之外就是酒色財氣。社會發展起來,小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的文化開始流行。先是各種厚黑學、解構歷史、解構現實,再是國學、古玩、洋酒、俱樂部、會員等等。這些流行文化本身,就說明了社會的進步,說明了社會意識的變化。 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這個時代的一篇文章,說是呂蒙正寫的《寒窖賦》,甚至被說成是千古第一奇文。其實只要讀上幾句,就有明顯感覺,宋朝的狀元,怎么會寫這種東西?事實上,那篇托名呂蒙正的《寒窖賦》,肯定不是呂蒙正寫的。因為里面寫的,是命運無常,帶著明顯的下層知識分子印跡。這種文章流行,說明了當時的社會意識的主流,是接受這種思想的。 新中國的一切變化太快,社會意識同樣如此。王宵獵很多想法,其實帶著前世的意識,必須要自己注意,把那些明顯時代印變的東西去掉。 用這些下層文人,便是如此。不要對他們寄予過高期望,用到合適位置就可以。需要的人才,要自己用心培養,才是真正能用的。 這一個月,王宵獵不只是熟識著這個世界,同時在改變著自己的想法。讓自己的想法,適應這個世界。只有這樣,只有做得好了,才能真正改變這個世界。 韓世忠自然不能理解王宵獵的想法,說了幾句,便就岔開話題。 看太陽起來,王宵獵道:“統制,在里說話實在怠慢,還請帳房說話?!?/br> 韓世忠道:“我們是領兵打仗的人,何必在意虛禮!天氣炎熱,在這里說話正好?!?/br> 王宵獵只好同意。吩咐王忠去取果子來,與韓世忠閑談。 第43章 不如歸去 上了果子,韓世忠道:“你去我軍營多次,只是時機不巧,一直不得相見。我奉朝旨,過幾日要離開開封府,去見圣上。特帶了兩壇酒,前來拜見,謝你厚意?!?/br> 王宵獵忙道不敢。 韓世忠與其他軍隊不同。他是從龍之將,御前之軍,編制上直屬趙構,是趙構真正的親信。洛陽戰敗后,見在開封已沒意思,便想離去。跟別人不同,本來就不歸宗澤管。 這個時代的軍隊,王宵獵前世名聲最大的除了岳飛,就是韓世忠了。與岳飛不同,韓世忠是西軍出身,身材高大,性格也比較粗獷。而且地位較高,王宵獵感覺上,反而不知道應該如何相處。 岳飛和韓世忠,就是接下來的十年,歷史上的南宋戰場上打出來的名將。紹興十年議和的時候,秦檜的屠刀首先砍向了他們。只是韓世忠與趙構關系較近,避過一劫。 后世說起趙構和秦檜殺岳飛的原因,各種說法都有。而且隨著時間推移,說法越來越多,已經脫離追求事實真相的本意,成了一些人發驚人之語的場合。 其實宋金議和的時候,金人給秦檜書信,明確說了要殺大將岳飛。秦檜第一個動手的,反而是韓世忠。只是韓世忠提前知道了消息,到趙構面前鬧了一場,避過殺劫,徹底放棄了兵權。 中興四大將,劉光世先解兵權,得以善終。韓世忠、岳飛和張俊繼其后,解兵權回樞府。對主戰派的岳飛和韓世忠,秦檜毫不猶豫地打擊。殺韓世忠不成,屠刀就落到了岳飛頭上。當然,如果秦檜順利殺掉了韓世忠,岳飛很可能也逃不掉。主和的張俊,則與秦松沆瀣一氣,成了當權派。 這場冤案,就是金朝同意議和后,南宋主和派徹底掌握朝政,對主戰派官員的大清洗。除了岳飛父子和張憲被殺,受到打擊的主戰派官員不知多少,秦檜徹底掌握大權。 后世人分析,出來各種花樣。大部分是憑空想象,還有一部分是借此事隱喻其他事情。最常見的有人說宋朝崇文抑武,這是宋朝文官對武將的打壓。事實是這一場冤案,牽連的武將,比文官少得多了。韓世忠軍中的耿著被杖脊、刺配,岳飛軍中岳云和張憲陪斬,其他人受壓制。而朝中文官,凡是主戰的都被貶一空,很多人還受到了各種刑罰。 甚至還有人分析,是因為宋朝南渡,江南百姓受到的壓迫加重,所以不支持北伐。像這種就完全是憑空想象,惡意猜測當時百姓了。對于當時矢志恢復的人們,可算是一種侮辱。 對于歷史,研究應該力求追尋真相,尋找時間長河中模糊了的事實。而講故事,歷史演義,則是另一回事了。分不清兩者,對于歷史事實就容易糊涂。歷史當然需要依靠不斷發掘出的資料和文物進行各種修正,但不能憑著想象來推演。 王宵獵就是在對著現實,慢慢梳理自己記憶中混亂的事情,不要事實和演繹分不清。前世的中國就是處在那樣的時期,社會意識變化特別快。王宵獵記憶中的知識,很多是小知識子們喜歡的。他們最喜歡做驚人之論,最喜歡什么秘史,什么別人不知道的。而真正的研究流行不起來,王宵獵怎么知道? 命人開了韓世忠送的酒,端了上來,兩人同飲一碗。 王宵獵道:“統制送的酒委實好,不是市面上買的可比?!?/br> 韓世忠笑道:“這是我來開封時帶的御酒,凡酒怎么可以相比?” 王宵獵聽了,急忙恭維幾句。韓世忠是從龍之臣,對于跟趙構的關系也很自豪。 喝了幾碗酒,韓世忠看著那邊練兵的將領道:“你軍中如此認真,開封周圍再沒第二個。當日從洛陽回來,你連戰連勝,果然不是偶然?!?/br> 王宵獵道:“我不知兵。這幾位教的將領,是王彥太尉軍中借來,教我軍中兵法。戰場之上,精兵固然重要,強將也不可或缺。首先一點,便是敢戰。當日統制從洛陽到丁都巡軍中,走沒多久,就有金兵追來。其實金兵不多,只有五十游騎。丁都巡兩千大軍,接戰便就潰退。我當時留在山上,提前擋住金軍的退路。哪知金軍并不上當。他們欲退的時候,我帶人上去,竟然一舉全殲?!?/br> 韓世忠聽了點頭:“此話不錯。真正能打的軍隊,對于軍中將士都是寧缺勿濫。似丁進那等人,哪里知道這些道理?軍中魚龍混雜,一接戰,軍隊先被自己人沖垮了!對了,原來當時你在丁進軍中??上М敃r不識。不然我們把酒言歡,也是一樁雅事?!?/br> 王宵獵道:“我這幾百人,本來是阿爹在鄉募義兵勤王。阿爹不幸戰歿,一直沒有回鄉,才有了今日。鞏縣時候,又有原丁都巡屬下余歡,帶了三百人加入?!?/br> 韓世忠對丁進恨得牙癢。提了起來,便罵不絕口。 又飲幾碗酒,韓世忠道:“宗留守身體不適,看來今年渡河北伐不太可能了。到了秋天,我們不渡河,金兵也要南來了。你左右無處去,不如隨我南下,到圣上身邊?!?/br> 王宵獵搖了搖頭:“統制好意心領了。只是我這一支軍,本是家鄉募來,不好離了本土。不然我如何向鄉親交待?只能先帶他們在這里。等圣駕回京,再回鄉便了?!?/br> 韓世忠點了點頭:“如此也好。你是個顧家的人。這個時候,到圣上身邊前途容易些?!?/br> 王宵獵當然知道。說到底,宋金十幾年征戰,最后趙構還是坐穩了位子。那些一直隨在他身邊的將領官員,前途當然是最好的。但自己不會追隨趙構的,還離得遠一點好。 韓世忠南下,開封府將很快迎來動蕩。宗澤的身體不好,可能堅持不了太多時間,可能很多人都看出來了。為前途計,可能會有一陣亂子。 抓緊時間練兵,最好能在事情來臨前形成體系,是現在王宵獵最關心的。然后呢?宗澤沒了之后到哪里去?王宵獵還是有些迷茫。 突然,想起剛才自己回絕韓世忠的借口。是啊,為什么不回鄉呢?汝州正處宛洛之間,算是中原繁華之地。而且周圍多山區,利于防守。更重要的,自己記得不錯的話,接下來金軍進攻的重點,是追著趙構去。中原四戰之地,這些年月反而是安全的。以中原的富足,能夠發展幾年,接下來大有可為。 這是金軍的特點。他們完全沒有爭霸的意識,實際上他們根本不相信這個時候,能夠有勢力能抵擋金軍。南侵的目的,除了掠奪財富人口,就是要滅掉趙構,滅掉宋朝,換個自己的傀儡來統治。 第44章 家鄉 送走韓世忠,王宵獵叫來王忠。道:“阿叔,我們在外漂泊已有些日子。不知家鄉如何?” 王忠嘆了口氣:“以前官人在的時候,還經常派人回去。金兵來了,汝州遭了兵禍,我們家也無法幸免。再派人去,只剩下斷壁殘垣,家人也不知是生是死?!?/br> 王宵獵聽了,一時無語。 家中只剩下jiejie。前幾年祖父去世,因在喪期,也沒許配人家。王汝代出兵的時候,把家中一切都交給了jiejie,現在也不知道怎么樣了。 沉吟良久,王宵獵道:“今日韓統制帶兵離開,顯然覺得開封府待著沒意思了。在我看來,應該過不了多少日子,城中的人就要各尋出路了。我們能到哪里去?想來想去,還是回鄉得好。只是我們離開時間不短,也不知道家鄉如何。還是要先派人回鄉看看,適不適合回去?!?/br> 王忠聽了拱手:“小舍人說的是。此事我最合適,家中事情都知悉。其他人不便?!?/br> 王宵獵點了點頭:“若得阿叔回去,自然最好。對了,你回去之后找一找大姐,看他流落哪里?!?/br> 王忠點頭。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實屬平常。金軍南來,不知多少人家妻離子散,一家人再不得團聚。王汝代中了進士后,王家是本地大族,怎么可能逃得過兵火。 交待了一番,王忠出去,王宵獵一個人坐著發呆。自己多了一世記憶,對于這一世的家庭便就沒有那么上心了。這么久了,很少會想起父親和jiejie?,F在提起來,以前模模糊糊的記憶便浮現心間。 想了許久,嘆了口氣。真要回鄉,面對自己這一世的家族了,心情實在難言。 王忠帶了兩個士卒,扮作商人,告別王宵獵,一路向汝州行去。過了穎昌府,再經郟縣,一路沿著北汝河西行。這是一條要道,以前的繁華之地。去年遭了兵災,此時蕭條不少。 進了汝州梁縣境內,王忠看著前方,一時停住腳步。過了好一會,才對兩個士卒道:“官人莊子離著趙洛鎮不遠,也有數百畝良田,請著幾個莊客。唉,官人對我們是極好的,以前是什么好日子?自金兵來了,就一切不同了。也不知道還會不會——” 說到這里,王忠嘆了口氣。所謂近鄉情怯,到了家門口,突然多了無數的心事。王宵獵家的莊子已被毀了,王忠的家人跟王宵獵的jiejie一樣,不知去向。 感嘆良久,王忠才拽開腳步,帶著兩個士卒向莊子行去。 直到了下午,三人走得滿頭大汗,才看見自家村莊。 王忠在路口停下腳步,看著前面的村莊。這是自己生活幾十年的地方,每一個細節都清清楚楚,過去種種,恍然都在眼前??啥ň毧?,卻只見到斷屋殘垣,連一個人影都沒有。 領著兩人,王忠慢慢走到村口。只覺得腳下輕飄飄的,心中一種無法言說的感覺。 走到村中央,就見到一處大宅子。大門早已損壞,院中長滿雜草,看起來不知荒廢多久。惟有墻外一棵梧桐樹,花開得正盛,一片清香。 王忠上前,只覺得心沉了下去??谥朽溃骸斑€是沒有人。大姐哪里去了?” 兩個士卒不敢說話,只是默默隨在身后。正是夏天,一路上走得累了,滿身大汗,格外難受。 王忠到門前,摸著門框,也不說話。眼淚流下來,打濕雙眼。 正在這時,身后傳來一聲:“阿叔,你什么時候回來的?爹爹和大郎呢?” 王忠猛地回過身??粗贿h一個少女,穿著布裙,素面朝天,手中掐著一大捧谷穗,正看著自己。 擦了擦眼淚,王忠快步上前。行了個禮道:“大姐,原來你好好的!好,好,你在就好!” 王青秀點了點頭。又問:“阿爹和大郎呢?他們怎么沒有跟你一起回來?” 王忠道:“官人已經故去了。因不知家鄉如何,骨殖一直在軍中?,F在是小舍人掌軍,正在開封城里。因不知家鄉如何,特派我回來看看。剛才見庭院破敗,還以為——” 王青秀怔了一會。道:“帶兵打仗,哪有不死人?——原來阿爹已經走了——” 王忠道:“大姐不必悲傷。官人戰死疆場,為國捐軀,并不辱沒祖宗。小舍人甚是爭氣!上個月在永安勝了一場,面對金人大軍,又守住了鞏縣。開封城里多少英雄人物,都稱贊不已!” 王青秀一怔:“原來上月守鞏縣的,便是大郎嗎?我也聽人講起過,只是不知是誰?!?/br> 這種鄉下地方,能夠聽說鞏縣有一場勝利已是難得,人名只怕就說不清楚了。金兵來了,王青秀與一些鄉親躲到山里。兵災過后,家早已殘破,這幾個月不知吃了多少苦。見多了各種各樣的人間慘事,聽說了父親死訊,還能夠勉強保持鎮定。 說了幾句,王青秀道:“你們遠道而來,怎么讓你們在這里站著?你看,我也是糊涂了??炜爝M門里去,飲一碗茶,消一消暑氣?!?/br> 進了門。王忠道:“大姐拿著這些谷穗做什么?” 王青秀道:“去年遭了兵災,家里哪還有糧食?谷子快要熟了,取些來裹腹?!?/br> 王忠道:“唉,著實是苦了大姐。等小舍人回來就好了?,F在數百兵馬,也為一地之雄?!?/br> 王青秀一怔:“你們是起義軍勤王,怎么就回來了?我聽人說,自去年朝廷就有旨,讓各地勤王軍回鄉。結果沒有多久,金軍就破了京城。那時沒回來,現在就更應該與金軍作戰才是?!?/br> 王忠道:“這些事情,我也說不清楚。小舍人如此安排,必有道理?!?/br> 王青秀看看王忠:“現在大郎比以前出息了嗎?你如此聽他的。想阿爹在時,可不是這樣?!?/br> 王忠道:“大姐不知道,一個月來,小舍人每戰必沖鋒在前,連戰連勝。豈止是我?軍中數百人無不服小舍人!京西數十州,自去年金兵南來,就只有小舍人立了大功!可算少年英雄!” 王青秀又看了看王忠,顯然有些不相信。不過沒說什么,只是領著三人到了后院。到石桌邊,請三位在石凳坐了。道:“你們且坐一坐,我去倒幾碗水來?,F在不比以前了,家中連茶也沒有,阿叔莫嫌怠慢。對了,你家里嬸嬸也在村里,一會我去叫來?!?/br> “我家里安好么?謝天謝地!謝天謝地!著實上蒼垂憐!——怎么敢勞大姐?一會我自回家去看好了?!蓖踔沂峭跸C家的莊客,主仆之義,回來只想著主人的事情。聽說家人安好,喜不自勝。 王青秀道:“我們一起逃到山里,躲了不少日子。等金軍退得遠了,才敢出來。唉,嬸嬸帶著家人也吃了不少苦。這一場兵災,實在害人?!?/br> 王忠連連點頭。只要家人安全就好。等王宵獵回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隨著王青秀進屋,王忠端了幾碗水出來,讓兩位士卒喝了。想著家人,一刻也坐不住,急急告辭出來,回到自己家里。 第45章 家鄉來信 王青秀把谷粒搓下來,收拾得干凈,放到鍋里煮了。一切簡陋,有的新米吃已是難得,家里連一點葷腥都沒有。一個女人家,守住這份家業就是不易。 米熟了,香味飄出來,帶著田野的清香。 王青秀站在鍋邊,手里拿著鍋鏟,眼睛也不知看向哪里。剛才王忠的話都縈繞在她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她自小穩重,面上沒有異樣,心中卻難過異常。 想起去年阿爹帶兵出征,百姓夾道相送,一切仿如在眼前。阿爹出去,就這么去了,再也不能回來了。眼淚流下來。王青秀只是怔怔站著。 “大姐,飯熟了嗎?”王忠帶著家人進來,在院子里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