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當團寵 第165節
第三百零四章 云上山村 “??!慢點,慢點,啊啊??!” 一路上張齊祥的叫聲就沒斷過。等到了目的地,他顫抖著在童浩的攙扶下坐到了一旁的竹凳上,聲音都叫得嘶啞了。 “這是怎么了?”有老鄉好奇的過來問,童浩抬頭回了一句方言,大意是說他沒坐摩托車走過山路,被嚇著了。 “莫事,莫事,灌他一碗米酒就好了?!?/br> 老鄉很熱情的去拿酒,童浩給勸住了。 “老鄉,我還有兩個朋友在山下等著,你幫我看著點他行嗎,最多一個小時我就回來?!?/br> 山上條件雖然不好,但是人淳樸,就這小子弱雞樣,山里人都不敢去碰他,生怕把人給碰壞了。 “行的哇。你去吧,我領他去廊橋那里坐,那邊好一點?!?/br> 老鄉過去拍了張齊祥一下,用一種帶有明顯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跟他交流,連比帶劃的,倒也成功把人攙走了。 童浩把摩托車后門掛著的設備行李先搬到廊橋邊上,騎著車又風馳電掣的往山下趕。 山區氣候多變,天邊已經開始有烏云積聚,說不準什么時候就要下雨。山路崎嶇,就平常的天氣都不好走了,一旦下雨危險性成倍增加。 村長知道有人要來,這會兒也讓自家兒子騎了摩托車跟著童浩去接人。 兩人到山下,發現陳怡歆跟佟月正和停車農舍的老板聊得開心。 老板還給陳怡歆看她繡的包包和裙子。 這邊的繡品都很精致,基本上個個女孩子都有一手繡活。只是她們不像漢族一樣擅長各種圖案,而是多幾何形和層層疊疊的花卉。 陳怡歆得了老板送的一個小荷包,有一條長長的背帶,能固定在腰間那種,里面可以裝點零錢鑰匙手機之類的小物件。 佟月家里本就有很多這些小玩意兒了,就專門給陳怡歆當助手,拍了很多繡品的照片。 農舍老板娘也是山上村子的人,嫁到山下來好多年了,知道他們要上山,還特意托他們幫忙給自己娘家帶了些東西上去。 緊趕慢趕,終于在山雨到來前到達了小山村。 “我們這個村子比較大,有一百七八十戶人家,人口多的時候有近一千,現在常住人口有六百多不到七百。很多人都搬到山下去了,特別是年輕人。山上的生活太苦了?!?/br> 村長的兒子在山下讀到職高畢業就回家務農了,偶爾收點山貨下山賣,一年的總收入在四千到六千的樣子。 他家除了父母和祖父母外,還有兩個弟弟一個meimei。他自己還有兩個孩子,大的十歲還沒上學,小的才三歲。 “我們這邊以前有個學校的,可以讀到初中。但是現在學生人數不多了,然后以前的老師沒了之后,也沒有新的老師愿意到山上來,所以學校辦不下去。有娃要讀書的,只能去山下的學校。得住宿,花錢好多,家里承擔不起?!?/br> 陳怡歆沒有上綱上線的說什么義務教育必須得送孩子上學,人家實際困難在這里,而且也不是說不上,只是有個先后順序。 “最小的弟弟今年讀大學了,一家的收入都要先緊著他。等他畢業,我就打算讓大丫去上學,不管怎么說,至少要識字對吧?!?/br> 領著他們四人上了自家的竹樓。 “這三樓住人的時間少,不過東西都是干凈的。我阿爸接到電話就讓我老婆給收拾過了。你們先安頓下來,看還差什么,直接跟我老婆說就是?!?/br> 推開窗子,外面淅瀝瀝下著小雨,一股混合了泥土和山林間濕氣的氣息撲面而來。 從窗戶看出去,是萬丈林海。 這里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村長家在比較高的地方,是一棟三樓一底的竹木混合結構的房子。 陳怡歆和佟月住的這間房屬于背面,從這里往下看,就是山壁另一邊的峭壁。對面張齊祥和童浩的房間看出去是村子里的小路。 “他們這個村子竹編的東西很多,大部分的器具都是跟竹子有關的。像杯子,碗什么的,也都是竹子做的?!?/br> 佟月對這個村提前做過功課,了解的比較多。 “還有繡品。你可能也看出來了,他們不管男女都喜歡黑色和深藍色。然后衣服邊緣都是手工的繡花。裙擺褲腳和衣擺一般用的方形的幾何圖案,四五種色彩的絲線配搭。衣襟的話,他們崇尚云,所以一般是采用的祥云紋?!?/br> 佟月指著另一頭專門曬衣服那兒的一套年輕女人的衣服給陳怡歆講解。 “這套衣服應該是村長兒媳婦的,那邊那套帶小裙子的是他孫女的?!?/br> 這里結婚和沒結婚的女孩子服裝是不同的。 結婚之后,女子很少穿裙子,都是粗筒直筒的褲子。那種到膝蓋的,中間夾雜了彩色條紋的小裙子是未婚女孩子的專享。 包括頭飾也是,結婚的女人整體顏色偏深色,盤頭也由房型變成圓形。 上面墜的飾品并沒有特別的限制,跟自家的家庭情況來制作的。有錢的,傳承比較多的,上面釘著的銀飾和寶石就多一些,家里沒錢的,就只有幾個簡單的墜子然后是彩色的絲絳。 雨停是黃昏時分,天邊多了一道彩虹。 原本沉靜在雨中的村子因為人員的走動多了幾分生氣。 陳怡歆聽不懂當地人的話,連佟月也聽不太明白,只會簡單的幾句打招呼的話。 村長的兒媳婦上來叫他們下去吃飯。 村長家今晚殺了一只雞一只兔子,做了一桌子的菜。 但能上桌的人就只有村長的阿爹和他的兒子,連村長阿媽跟老婆都沒有上桌的資格,而是另外留了菜在隔壁灶屋吃。 張齊祥想問來著,被陳怡歆暗中阻止了。 他們這是第一天作客,還是別多事的好??赐聘≡碌谋砬?,應該是正常情況,如果有不明白的,下來先問過再說更保險一些。 “村長,剛才佟月給我說你們這邊竹編和竹雕很出名,可以讓我們去拍攝點素材嗎?” 他們是打著了解民族文化的名頭來的,拍攝短片的要求再正常不過了。 “行,今晚時間不夠,他們晚上都不動手的。明天上午,我讓我小兒子帶你們去找他阿公。他阿公的手藝在我們這里是獨一份的?!?/br> 佟月偏頭給陳怡歆解釋,村長口中的阿公是指的他老丈人,他兒子的外公。 一頓飯吃得很開心,連張齊祥這個挑嘴的家伙吃到最后都想直接攤著不動了。 第三百零五章 精湛手藝 “他們這里并沒有特別的重男輕女。不讓家里女人上桌只是這邊的一個習俗,而且也是因為人多,桌子坐不下,所以女人們都直接在灶屋解決吃飯的問題。每年春秋兩季,村子都有大型的聚會,那時候全部的村民都在廣場那邊吃喝玩耍,男女都一樣的?!?/br> 回到房間,他們一邊擬第二天的行動計劃,一邊聽佟月給他們介紹這里的風俗人情。 “他們這邊的特色是竹編竹雕和繡品。再往西南走,也就是我們要去的第三個地方,跟他們的民族一樣,但是生活習慣有很大不同,而且擅長的也不一樣。那邊早年有銀礦,所以生活要好很多,而且大部分人都會制作銀飾。包括我們村的女孩子,要結婚生孩子,需要定制銀飾都是去他們那邊下單的?!?/br> 山間竹林氧氣充足,陳怡歆睡了一覺醒來,覺得整個人舒服極了,從內到外都洋溢著一股輕松的氣息。 “所以說人家古時候隱士都是在山上住,就這毫無污染的空氣,長年累月住下去,活個八.九十歲根本沒有問題吧?!?/br> 旁邊張齊祥也在扭胳膊扭腿,還十分浮夸的做了一個深呼吸的動作。 “那也是得有家產才行啊,如果是讓你來山上住,一輩子在這里讓你活到一百歲,什么都要自己動手,你愿意嗎?” 張齊祥認真的想了想:“那還是算了,讓我在紅塵里被污染吧,至少活得痛快?!?/br> 他這話一說出來,其他人哄的笑開。 來帶他們出去的是村長小兒子,十九歲的大小伙子一個。在山下讀完初中沒考上學校就回來了,現在跟著阿公學手藝。 他在領陳怡歆他們去找阿公的路上,經過了一處竹樓。 竹樓要比他家的矮一層,位置也要次一點,門口還有一條污水溝,雖然不至于臭氣熏天,但也絕對不好聞。 “阿云,阿云在不在?” “我姐去山上了?!币粋€七八歲的小姑娘探頭出來回答,看到陳怡歆他們后,瑟縮的往門里縮。 “阿怡啊,跟你阿姐說一聲,晚上我給她送東西過來?!?/br> 阿怡點點頭沒吭聲,目送他們離開。 “阿云是我未婚妻?!毙』镒屿t腆的笑了下,“我跟她今年過年就要結婚了?!?/br> “恭喜啊,要是方便的話,給我打個電話,我來吃喜酒?!?/br> 童浩拍了拍他肩膀:“我家不遠,你要迎親也可以叫我?!?/br> 小伙子羞澀的低頭笑,點點頭:“那到時候我給阿哥打電話?!?/br> 陳怡歆給佟月遞了個眼神,佟月抿嘴點頭微笑。 一旁的張齊祥蹦了出來,捅了捅童浩的胳膊。 “兄弟,叫我一起啊,我給你們拍婚照?!?/br> 一般來說,他們的婚禮都很少請外人參加的,張齊祥不好意思直接開口,但又特別好奇少數民族人們結婚的流程禮儀,難得遇到這樣的機會他肯定不想錯過。 陳怡歆對這些的興趣不大,她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眼前的器具上。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竹制的東西也就那樣子,拿來隨便玩玩,或者當個擺設就行了,更重要的器具是竹子不配的。 但是眼前這些做工精細,上面還有雕刻了花紋的竹制品卻不一樣,這已經能算得上是藝術品了。 “張齊祥,過來一下?!标愨ь^也沒回的叫了一聲。 張齊祥正拍外面的竹樓呢,聽到叫聲抱著他的寶貝攝像機進了屋。 “來,你是專業的,你給參謀參謀,要怎么樣拜訪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來?!?/br> 竹器雖然精致,但是擺放沒有特別設計過,就是一套一套的隨便放在一起。 “這些是才做出來,還沒有經過最后一道工序打磨的。你們要喜歡的話,我這兩天跟阿公把它們磨出來?!?/br> 陳怡歆吃了一驚,這么漂亮的東西居然還不是成品,那成品得什么樣子? “我帶你們去庫房啊。阿公有一套器具是阿公的阿公傳下來的,很漂亮,我們都舍不得用?!?/br> 等到倉庫打開,透過縫隙的光線投射進室內,空氣中沒有飛舞的塵絮,整個庫房里干凈得像是被洗滌過一般。 木架上用竹篾編制的隔板,上面擺放著成套的器具。從喝水的杯子到吃飯的碗,還有蒸飯的竹甄子,牙簽盒,煙灰缸這些很明顯是后來加進去的,包漿色澤都不一樣。 但是整個一套碗筷餐具精細到上面的雕花都惟妙惟肖。 張齊祥跟撿著寶一樣,一件件的拍過去,一根竹簽都沒漏下。 “我的天,這手藝擱外面得多值錢啊?!?/br> 他們也去過縣里的工藝品廠,那些流水線出來的東西美則美矣,卻沒有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