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好巧 第15節
第18章 攻陷 此刻她已命喪他的人手中了吧…… 月光穿過疏淡的禿柳,映落在地上交織著人影,斑駁一片。 孟婉蹲在地上,雙手圈著自己,臉埋進臂彎里縮作一團,唯有一雙青白分明的大眼睛,霜星一般,在周遭一片黑暗之中顯得尤為锃亮。 金甲軍的隊尾已完全融進了夜幕里,一點痕跡也看不見了。冬夜里,連聲蟲鳥叫都聽不到,仿佛整個漆黑不見邊際的天地間,只有她一個活物還在喘著氣。 他們僅憑三千精騎,能在兩個時辰內順利沖破俁國的第一道防線么? 后面的大軍何時到? 若是援軍遲遲不到,先頭部隊全軍覆沒,她又該怎么辦呢? …… 想著這些,孟婉的心中越發忐忑,向東北方向掃量一圈,看不到一星半點的光,大軍怕是短時間內不能到達。目光移回那去往俁國的唯一通途,亦是看不出一點端倪。 開打了么?她皺眉猜想。 方不到半個時辰,李元禎已率著他的三千金甲衛兵臨俁國城下。此時他早已棄了馬車,改而騎馬,且一馬當先的行在軍隊最前頭。 此處離城門僅有兩百余步,他突然猛勒韁繩,振臂一揮!血紅的披袍迎風獵獵,身后將士們紛紛勒緊了手中韁繩,駐足于他身后。 借著月光和城墻上的火把,李元禎可以清晰的看到俁國城墻的輪廓。 此海島上奇山極多,亂石穿空,而城墻便是依著這些奇石而建,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在此處修建了一道雄關! 李元禎心里清楚的很,若想短時間內攻下俁國,擇選陸路乃是下下之策,幾近無望??蓪Υ?,他早已想出了極為周密的一套策略。 “上滾擂!” 隨著李元禎的一聲令下,作為副將的陸銘忙調轉馬頭往后行去。不一時,便帶著一隊馬車穿插過隊列,行到了隊列的最前方。 這一隊馬車氣勢非凡,每一輛皆是由四馬相拉,而馬車內坐的卻不是人,而是一種神器。 將士們訓練有素的拆掉一側門板,將馬車內的東西卸下。只見那東西身長丈余,身重千金,有百年老槐之粗壯,遍體鐵刺。一被卸至地面,便砸出一道深深的泥痕。 這便是李元禎口中的“滾擂”,結合了滾木和擂石的優勢,乃他金甲衛獨創的神兵。 軍士們將繩索套至馬身,由四匹頸長肢勁,筋腱壯實的騮毛良駒拖拽一根滾擂,為不再增加其負擔,馬上并不坐人,只憑著一聲哨令,數十匹馬兒便向著俁國城門的方向狂奔而去! 凡是被滾擂滾過的地面,皆是一片瘡痍,振聾發聵的“隆隆”聲貼地而走,驚濤裂岸般向著俁國迅速蔓延…… 這廂金甲軍的大肆造勢,自然很快引發了俁國守軍的恐慌,眼見著城墻上寥落的數支火把增為十數支、數十支、近百支!李元禎知道,俁國人,要上鉤了。 此時那些馬兒已奔至城墻跟前,就聽陸銘一聲唿哨,它們便得了令,轉瞬調頭又往回奔! 俁國守軍的弓弩手已然就位,只是金甲軍沒有點火把,在城下望他們望得清楚,他們望城下卻只有黑天墨地一片,加之馬踏紛沓,滾擂隆隆,一時間辨認不出射擊的確切方位。 而李元禎這邊也下了第三道指令:“火炬陣!” 這時在隊尾的十數名金甲衛迅速后撤,退出隊列百步遠后,便取出火折子,吹出明火后,將早已插在石縫里的火炬點燃。百只火炬齊燃,瞬間將夜幕撕裂。 海風亂拂,不住卷高著火焰,偶爾撲上岸的水氣也被火光迅速吞噬,發出一陣陣刺啦之聲。 城下火光撩動,虛虛晃晃,俁軍看不真切那處到底有多少來襲的敵軍,只是終于能在一片墨染的混沌里鎖定目標,接著箭雨便齊刷刷地襲向那片火光處! 百支羽箭破著風聲“咻咻”而來,然而落地卻是無聲,沒換來周兵受傷后的一聲哀鳴和嘶吼…… 饒是金甲衛離著火炬陣足有百步之距,安全起見李元禎還是早早命將士們全部舉出盾牌,在頭頂連成一片密不透隙的盾陣。偶爾有走偏的流箭落在他們這邊,也盡皆被盾牌擋在了外面,并無一人受傷。 俁國守軍的第一隊弓弩手后退去換箭矢,立馬換上第二隊弓弩手,射出了第二波箭陣!反響卻是依舊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然他們卻似乎并不死心,來來回回又上了幾波密集的遠程攻勢,皆是沖著火炬陣而去。 幾個回合之后,他們突然停了下來。 李元禎明白,這是重頭戲要上了。 果不其然,城墻的垛口低凹處,很快便探出來了幾門黑洞洞的大銃銃筒,依舊瞄向著火炬陣的方向。 大銃與箭雨不同,箭支僅能傷到射中之物,而大銃威力巨大,但凡有一個炮子落得離他們近了,便能造成大面積的傷亡。是以李元禎令將士們以盾牌掩護,這回弓箭手上。 精挑細選的弓箭手們,個個皆是百步穿楊的好手,此時借著城墻上的火把照亮,他們很快便瞄準了目標。就在俁國守軍堪堪將子銃填裝進大銃之際,十數支羽箭便從城下逆風而上,直取射手的脖頸! 大銃周邊的數個射手中箭倒下,俁人守軍迅速補位上前,然而緊跟著又是一波箭陣招呼上來,直取他們面門。 一時之間子銃明明就在膛內,然卻無人能上前去將之拉響。 李元禎轉眼看了看一側的海面,此時海面尚算平靜,從這陸面露出至現在已有一個時辰了,必須速戰速決,不然再拖下去到時騎虎難下。 于是他下了另一道指令。 金甲軍們每十人聚至一根滾擂前,合力將它們推往來時的方向。因著登島的一路皆是上行,故而那滾擂在金甲軍的助推下滾動起來后,這回并不需馬兒的拉力便可一路自行向著遠方滾去。 十根滾擂同時滾動,發出巨大的聲響,遮掩了其它一切的聲音,也將俁軍的注意力皆吸引了過去。 他們只當是剛剛幾波箭雨已逼得敵軍無法靠前,此時搬出大銃來,更是讓敵軍聞風喪膽,這才屁滾尿流的沿著來路退散而去。 他們卻不知,在那滾擂的遮掩之下,金甲軍早已紛紛翻身上馬,向著城門下奔騰而來!而那馬蹄聲盡管聲勢浩大,卻湮沒在震天響的滾擂聲中,令他們無可察覺。 盡管俁人以為來襲的敵軍已然退了,他們卻也不肯輕易罷休,此時拉響大銃,“砰!砰!硤!”數聲巨響穿云裂石,震得大地都微微顫動! 李元禎似是期待這聲音已久,面色沉靜的于心下默默數著:一,二,三,四,五…… 他微微顰眉。 據探子所繪的海防圖得知,俁國統共有八門大銃,五門設在通往陸路的陸門一面,另外三門則安置在另一處由水路可入的海門要塞。 而剛剛他虛造聲勢,為的便是讓俁國人意識到此戰的威脅,迫使他們將海門的三門大銃也調過來??裳巯驴磥?,他們似乎并沒有這么做…… 正略覺不美之時,突然又有“砰!砰!砰!”三聲巨響擊至遠方!李元禎眉宇瞬間舒展開來,面上露出喜色。 大銃每發一擊,都要間隔時間幫助銃膛冷卻,之后才能再發動第二擊,故而后來的這三響并無可能是那五門大銃復填子銃后而發。這三聲巨響,證明了俁軍果然已將海門的三門大銃調來陸門! 如此,海門那側則相當于門戶大開。 李元禎給陸銘示意,陸銘立即從馬鞍袋中取出鳴鏑,搭弓后,嚆矢便拉著長長的哨聲和銀線,直直沖往天際! 待到高處,忽地當空綻開,如一把星火碎銀撒入墨池一般,將一小片夜幕染得絢爛無比…… 此時的西海海域,正有數十艘福船開足馬力,往海門方向疾航而去。 剛剛一見信號彈,作為水路總攻的吳良將軍便難掩心中興奮,照著此前滇南王擬定的作戰方案全速前進,準備登島! 由連環船打頭陣,因著體積小不易被察覺,幾艘連環船早早便埋伏在島嶼附近。此時兩船并為一體,合力往城門處投擲火球,將滿心思關切著陸門那邊局勢的海門守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因著俁軍布署在海門的三門大銃和一應火銃如今皆已移往陸門,優勢盡失,面對來襲者的火球攻勢,也僅能回以箭雨。然而海戰之中用箭本就是下下之舉,加之船是游動的,城門卻是佇立在那的死靶子,俁軍的一切對沖陷入被動,很快便落了下乘。 交戰不多時后,后面的趕繒船和三桅炮船便趕了上來!紅夷炮、佛郎機火力一開,很快便將手中已沒多少家伙什的俁國守軍擊得潰不成軍。 俁軍還來不及將海門發生之事通傳出去以便將大銃調回,就尸橫城門。 此時登島,便如探囊取物一般。 李元禎身在陸門這邊向西望,一雙如炬慧眼似能洞穿重重墻垣,直看到海門那邊所發生的一切。 今晚之戰,事無巨細皆在他意料之中。 既然明知陸路進攻乃是下下之策,他又怎會當真做此選擇? 聲東擊西,調虎離山才是目的。 由海門進攻,最大的劣勢便是俁軍的三門沖天大銃,射程遠,不待福船近島,便已被擊沉。 若取強攻,以人海戰術犧牲掉幾艘戰船,自然也能取勝,只是那樣的傷亡并非不能避免。 如今,俁國已在他的掌中,他該想想明早要呈至太極殿的奏疏如何寫了。 還有留守在岸上傻傻等待大軍的那個小子,此刻想來也已命喪他所安排之人的手中了吧…… 第19章 湮沒 她的雙手,再也劃撥不動了…… 一簇簇火苗隨風輕輕躍動,火塘旁,孟婉的面龐被染上了一層炙烈的金紅。 她抱膝坐著,緩緩自懷中掏出一封信箋——這是昨晚得知自己將要隨軍出征后,她連夜寫的家書。戰場上刀槍無眼,她怕自己未給爹娘留下只言片語,小命兒就交待上。 原想著借大軍開拔混亂之際,她悄悄將信連帶著一點跑腿費隨便交給個路人,可誰知滇南王要她同駕而行。在他眼皮子底下,她始終沒有辦法將這封家書送出去,只得就這樣揣在懷里,揣到現在,已是沒什么機會了。 現下唯有盼著戰爭早些結束,得以安然凱旋。 孟婉的目光專注的停留在那封信上,絲毫未察覺不遠處的一棵老柳樁后面,正有一雙眼睛陰惻惻地盯著她。而那人一襲黑衣,身形完美的隱蔽在曲虬的枝椏陰影下。 此人便是李元禎派來的,名叫馮小六,雖是金甲衛里面功夫較次的,卻因著目力和耳力極佳,頗適合做盯梢之事,故而在某些時候會受到李元禎的重用。 馮小六覷了覷眼,發現信封上并未具名,他越發覺得此信蹊蹺。 昨夜王爺將他喚入帳內,交待他要仔細盯緊了這個姓孟的小子,因為這人極有可能是刺史府安插在軍中的眼線。 此次王爺先斬后奏攻打俁國,若被蔡刺史提前知悉了,必會在大捷的奏折呈達朝堂將功抵過之前,搶先參上王爺一本。 而王爺有心以餌釣魚,昨日故意將攻打俁國之事透給這小子,一但抓到這小子與蔡刺史勾連的證據,便可將他就地正法。 而蔡刺史那邊,王爺也算握下了罪證:地方官員安插耳目刺探軍情,此乃圣人眼中的大忌,亦是不赦之罪。 只是昨晚他盯了整整一夜,卻不見這小子有任何異常舉動。想來是身在營中有所不便,打算在路上尋求機會。于是王爺在登島之前,特意給他留了一個大大的良機:命他獨自留守于岸上。 他若當真是眼線,必然會趁這最后的機會,將消息傳遞出去。 眼前這封信,便極有可能是他與蔡刺史勾連的罪證。王爺這一生雖殺人無數,卻從不斬冤魂,有了這封信,這小子便算是人臟并獲,死得其所了。 馮小六這樣想著,默默拔出劍來。 此時陸門的大銃炸響,緊接著鳴鏑破空,海門附近的紅夷炮聲也隨之打響!一時間西海交戰的炮火聲響徹云霄,火光也迅速染紅了半邊天,就連從未經歷過戰事的孟婉,此時也看明白了這是怎么一回事。 顯然大軍已擇取西海的海路,進攻了俁國! 可之前李元禎明明交待她大軍會打陸路經過,要她在此處接應…… 大軍這是……迷路了嗎? 孟婉傻傻的想,不過很快便自行否定了這個蠢念。陸路進攻還是海陸進攻,所備的軍資大相徑庭,豈是瞬息之間可以改變線路的?顯然一切早有預案。 她立在火塘前,怔怔的望著西海方向,心砰砰地劇烈跳動,仿佛下一刻就要從嗓子眼里跳出來,然后迅速蹦離這片戰火彌漫之地。 李元禎騙了她…… 可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孟婉想不通,也不想去細究這個問題。如她這等軍中的毫末之流,一場戰事如何運籌本就不是她該cao心的事。至于李元禎并不信任她這件事,她更是不會介懷,他只要不殺她便可,信不信任的倒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