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1378節
當然,允許新生代犯錯,在尋求“贊美”的苛刻社會中是奢侈,太陽系內圈幼稚園中小學的教學已經完全是契合“再生者”幼年期了,在地球上人均神童的情況下,教育體系難以支撐新生代“熊”“不懂事”的成長。 故現在太陽系的新生意識中,星海田園已經占據了九成九。 土亢:星田出生的人得到開明培養,雖然在自然人一百年歲階段,相對于再生意志是不成熟,但這些皮孩子在一百歲后,有很多要比我更開朗?,F在這些青出于藍們,他們不是某些人的“紅利”,而是我的接班人。 ……當然,在所有前進時代,總有舉著旗號,濫竽充數的?!?/br> 太陽系內圈在四十世紀繁榮到來時候,愈發強調是他們“促成了維度開放”。 星田的第一代在成年后對內太陽系這類善于給自己貼金的“指導員”們戲謔:“你們這些個文化人,有幾個真正參加了太陽工業化?” 這個過程中,衛鏗混在新生代大流中默然不做聲。 第七次位面大戰,衛鏗在和玄色同盟的意志集團,咬到你死我活時。隨著玄色同盟的認慫,同時快速的收手,就是明白長江后浪推前浪,新生代們會給腐朽的舊事物,進行徹底痛擊。 然而在太陽系內圈那些幾百年前“覺醒者”看來,這一代青年人在太陽系外被“田粹主義”裹挾了。 說來或許是可笑,當整個維度上“領導主義”在七次位面大戰中被打回了主世界,——驟然激化了太陽系中“內圈”和“外圍”之間的不對付。 衛鏗:因為啊,過去是我和我那個時代的領導斗,現在是他們(衛老爺手指著星田)和這個時代想做領導的家伙們斗(手又指了指太陽系內圈),未來解放終究還是他們的。 英雄在斗爭中誕生,讓給天下一口英雄氣!就是將斗爭的路線給接班人?!幌攵窢?,想要坐享太平,哦,世上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啊。 第36章 (番外下) 有田,有渠,有炕,有娃, 3972年的星空田園。這是人類歷史上第八次工業革命了,在這次工業革命中,開始了智能信息粒子變革。 在這第八次工業革命中,星田完成了“星空工廠”,這些星空工廠加工大量“信息粒子”,并且讓多個信息粒子完成“智能糾纏”,隨后以亞光速發送,這讓現在的田園擴展速度,以指數方向擴張。 請注意,如果不考慮星際中復雜星云環境,星海田園會以球形體積'爆炸’指數增大, 但然這只是理論,星海中多變的星際氣候,任何一顆變星拋射的物質層,都會如同地球上臺風對農民傷害一樣,讓大片星田開墾血本無歸。 目前太陽系周圍這一小塊“星田”,無論是粒子的產量,還是發送的速度,都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七。 這個時代“新開的星田”擴張的速度,在過去一百年擴張了一百四十三倍,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田園的面積擴張到了一百六十七立方光年的龐大面積。 星田派總設計師:而下一個百年,田園將囊括二十三光年范圍內,所有的重要恒星。 人類已經是徹底擺脫了被傳統“自然星球”約束,物種屬性正在悄然變化,這是一個重大的生命歷史時刻。 但正如,水生動物上岸的演化過程中,在中途還有兩棲的過程,需要將卵產在水中水體中進行過渡,對水體的需求,還限制了生命的擴張。 后續進化刪不掉這個過程?;遣荒芨?。但是可以圍繞基座增加。 哺乳動物的初始發育階段,并未祛除“水環境”,它們只不過是制造了“水環境”~羊水。 星海田園的“有巢氏”計劃,經過了百年的技術探索,日趨成熟?,F在,在太陽系一百四十個天文單位外,締造了最新的“人造天體”。 最新的星巢在柯伊伯帶,整體結構直徑有一千公里,內部空間中有海洋、天空、大地。精確模擬地球環境的潮汐,日月周期,磁場波動等自然環境。 簡而言之,這里比火星,金星殖民地,更契合人類新生代人類基座的初始發育。保證了人類從依賴星球環境的碳基物種,過渡到太空物種的過程穩定。 毫無疑問,隨著人類文明持續,“有巢氏工程”功耀千秋。 ……有巢氏計劃并不是星辰人類的第一個大工程,也不是最后一個?!?/br> 38世紀后,可以正式的說,出現了星辰人類的概念。 最早的星辰人類,可以追溯到星環聯盟和玄色聯盟的時代。 那年玄色同盟對“衛中人”在太陽系外圍我行我素的行為,非常不對付,在他們施壓下,太陽系內環是派遣了一艘飛船來到太陽系外環。 這批原本奉命前來,為太陽系內環接收星田資產的人員,在到了田園和衛鏗進行交流后,有了共識。 他們看著廣袤無垠的宇宙,察覺自身的渺小,以及星田上的大有可為。于是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當時太陽系內圈的“領導主義”,還在設想多種多樣鎮壓星田的方案:例如展開粒子波動有效率的破壞田園。甚至設定了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接受衛鏗投降。 但是隨著內圈外派到星田出差的人員反水,一切空想就化為了泡影。 40世紀人嘲笑38世紀那幫領導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行動是如此愚蠢,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兩種文化理念在較量中,相互之間是存在巨大隔閡,隔閡存在就會產生錯誤理解。 正如十九世紀的大清對歐洲列強的錯誤理解,以及二十一世紀老歐白們對東方的持續錯誤執念。 38世紀,太陽系中心處于“天命昭昭,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我就在羅馬”的海洋系文明思維。忽略在另一種文化中,江山社稷對農業民族有著天然號召,“握命于天,既壽永昌?!保ㄊ诟某闪宋眨?/br> …… 40世紀隨著“星田區”對高能粒子信息加工技術進步,一簇簇智能粒子以亞光速的速度在太空中穩定轉彎圈地,形成天空田字格。值得一提是“智能粒子”最終會跑完幾個光年后,能級下降失去能量,但是星田的“作坊”對這種粒子總產量支撐的起這種消耗。 “種田”體系愈發完善。 太空對于傳統碳基生命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物質和能量極為的稀薄,無法汲取到足夠的負熵。 當然,這個問題亙古就存在,在長江黃河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獵物不夠吃了,怎么辦?經營農田,而農田產出不夠怎么辦,那就從靠天收,變成精耕細作。 農田所獲取的,就是維系生命的負熵。 中華文明一直是追求這個“負熵體系”的可利用效率。 地球上的戰國時期,六畝地可以養活一個勞動力,到了宋代時,太湖流域由于牛耕,曲犁等技術運用,一畝地可以養活一個人。 星際時代也是這個趨勢,37世紀末期第一代星田時候,柯伊伯帶外臨區,六百七十個立方天文單位的星田,能為一個碳基人類的生命活動,提供足夠的信息焓!而現在效率提升了三十倍。 田園派在這段時間中,建立起了“星際氣候學預測”,例如北斗七星是三千年一個變化,恒星和恒星之間的挪動,會讓星際風有所差異。 現在太陽系外的這一大片田園,必須去思考老天爺(宇宙星際頻率)是否賞飯吃。 一萬年前黃河先民們仰望星空,祭祀天龍座,測算四季,天人感應,現如今的星海田園仍然是在這么做的。 只是星塵中農夫不再是碳基人類,而變成了在田野中閃爍著光線,游動的“龍”。 大量智能粒子組成的發光“天龍”形體的農夫,在天文單位距離上對空間中負熵進行收割。 而除了太陽系之外,周圍的比鄰星,天狼星也有田園。 盡管這些星田還處于貧瘠,但星海的“中原”雛形已經出現。 太陽系的周圍再空曠,在星海中的背景下,勞動者也勾勒出了磚瓦、燈光、城市!當然,最重要還是“灌溉”系統。 這里,就牽涉到了和“有巢工程”平行的“禹氏計劃”。 “水”是流動,地球上的水是“氫氧分子”聚集形成的波濤,而星際中的水,則是恒星自然拋射的粒子流?!仙迫羲?。水善利萬物 禹氏計劃在3845年開始執行,現如今已經百年。主打的一個就是“調控”星際中“恒星拋射粒子”的水利。 星田派在牛郎星(十六光年外)締造了一個新的戴森環。作為“水利總閘”。 這個戴森環相對于太陽系來非常簡易,目前幾十個人造環只能維持一百年的臨時造物,其作用,是控制牛郎星的耀斑,讓其對宇宙區域噴射物質流的方向可控。 在3923年至今,這個噴射控制執行了六千八百七十次,河鼓二原本無序的耀斑放射,在戴森環控制下對準了八個天區的田園。而這八個天區的星田也都提前進行了“應對性”調整,在承載粒子流時候,自身“田基”沒有受損。 旁白:水少,田里的莊稼不長,水大了則會沖垮田埂,不大不小正正好,這得看老農伺候莊稼水平。 值得一提,這個級別的“耀斑控制”是太陽上的戴森環從未嘗試過的。首先河鼓二的質量就比太陽大,這個級別能量反應,就類似于鋼鐵熔爐和陶瓷窯洞的差別一樣。 再者,太陽周圍有地球這顆搖籃,以及復雜的內環太空資產,人類在太陽上的恒星工程也不允許進行這么劇烈的嘗試。 在計劃中,控制河鼓二的噴射,將為周圍田園提供前所未有的,充沛的信息焓。 這個信息焓規模是過去太陽系周圍田園,被動接受太陽穩定放射能量的六百倍?!@相當于19世紀后大規模機械化修建水利,化肥后,暴增的產量。 衛中人看著星空中那么一條噴射:華夏文化耕了一萬多年,路線終于回來了。 星海田園這一派在地球文明融合的一千多年后,其實這時候已經沒有傳統意義的“血統”民族了,但由于某個土亢對古老“天人對照,正相態積累”路線的執著,這使得田園這一派在文明色彩上愈發炎黃。 當河鼓二的第一批物質流,被放水進入了星際透鏡構成的“水渠”中。 整個星海播放了一首歌——“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 第37章 (番外) 貴物頻出,但——世上總有英雄降 39至40世紀是主世界的“和平世紀”,不是因為矛盾比過去少,和接下來的時間對比,這個時代值得懷念的是“和平”。人類只有在即將失去某個事物前,才會對這個事物記憶猶新。 主世界為中心的人類文明(星海和維度)都在面臨新的增長點。 在蛋糕越來越大的方向上,是沒人反對?!懊堋痹谟谌绾畏值案??!@個矛盾的爆發點,在于越來越多“做蛋糕”的勞動者不再“年輕純潔”,開始抬頭和上面人算賬了。 39世紀是星田上新生代的高峰期,在早年成長時期他們總是犯錯,不如再生意識優秀,被規訓也只是思考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尤其是在上一世代出生的人,作為攫取紅利的一代,在太陽內圈文化中心強調宣揚:是他們突破了籠罩,后續一代相對于他們“艱苦奮斗日子”是在糖水中泡著長大。 而真正長大的人,是會分辨酸甜苦辣。 四十一世紀,第一代星田出生的新生代突破三百歲。類似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00后壽命突破了二十歲。新舊思想的碰撞開始了。 這個時代中,衛鏗意識集團悄然回歸到土疙瘩中,哦,太空中土疙瘩,還是土疙瘩。 這場人類文明歷史上毫無前例的斗爭的主導權,也將全然由這個時代的青年們接手。 太陽系內圈,玄色同盟方面余孽們為了淡化自己失敗進行的歲月修改,縱然土亢能饒了他們,可新時代有了自己立場的新生代和太陽系內圈的領導主義格格不入,風將起,潮將至。 這場大潮中衛鏗悄然要淡化自己時,太陽系內圈某些自詡主神的家伙,緊盯著衛鏗準備同步行動隱居幕后。 ——衛鏗:淡化的是我非中人的部分,但你們掩蓋不了你們的丑陋嘴臉。 注:第七次位面大戰中,衛鏗出現了很多弱執念的分體,例如“察言觀色”的那個,這些都被統稱為“非中人”部分。 白靈鹿自來熟的插話:“嗯,嚴格來說這不叫淡化。人家一碗鹽撒在水中那叫淡化,你這個土混在水流中,那是泥石流,你的底色在那兒,淡化的了嗎?” 衛鏗想要無視這婆娘抬杠回顧正題:“簡而言之,兩百年前那段玄色同盟盤踞所有紅利的歷史,‘領袖’‘千古完人’的各種名詞是淡化了,但是那些丑惡手段,后續歷史繼承者們將時刻警惕?!?/br> 白靈鹿望著維度上現在主神行動痕跡,略有所感:“歷史拋開了英雄主義,后繼者們才能更直面的感覺到歷史上丑陋窒息感,如果依舊存在一個‘英雄’而且還是活著的‘英雄’,一個血脈流傳的‘英雄’,那么就相當于給后人們心理上留了一道虛妄的柵欄,認為任何災變自有英雄來承擔?!?/br> 兩人這相互不唪眼的聊著天,雙方自顧自的作為“主講”按照自己主線講下去。 白靈鹿一點都沒有紅顏知己的自覺。至少沒有維度上那些對鏗演化的女子那樣,給衛老爺那種紅顏相伴的爽利感。 衛鏗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轉了個場,獨自一人站在星空中抒情:“三百年前吾道孤,所有人都倒下了,唯我一人面對前路,那么當拿起劍,高喊一聲:騎兵連(文明),沖鋒(前進)! 衛鏗:“但眼下前進的可不止我一人,拔劍的也不是我一人!” 誦念結束后,衛鏗望了望四周,沒有白靈鹿阻礙自己裝b,滿意的點了點頭。 ……維度上,新生代拔劍。出現了一場小沖突…… 40世紀末期,在維度上整體和平環境中,出現了一次局部戰爭。發起者是玄色同盟的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