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1292節
此時洱源路過大地,就能感應到暗河中的跳躍水脈,路過那些百米高樹木的時候,甚至能感應到,那些古老樹木的一圈圈年輪上,出現了類似硅基芯片的結構, 洱源:如果繼續演化,這些樹木就會有思考和行動的能力,精靈的智慧古樹或許也就是如此。 洱源在思考:這個世界,如果發展成高等的能量文明會是什么樣子呢?符文密布的太空能量戰艦? 開始遐想的洱源,靈感就如同泉涌一樣奔流出來。這是因為洱源在維度上已經相聯一個“醫療系統”,為了確保意識健康,洱源會保持著對“夢想”的實踐。 旁白:如果說注靈,相當于用動物器官植入人體,屬于應急但不能濫用的技術,洱源現在“夢想體系”就屬于對意識的日常健康鍛煉了,嗯,相當于“意識層面”的定體術。 深維度穿梭,相當于太空遠航,太空遠航需要研究維生系統,而在化石等冷位面,需要維持意識的健康…… “自我剖析自我存在的物理起源”是人類生命學進步的主脈絡。 在主世界漫長啟蒙時代,人類從一開始對自我意識存在,僅僅停留“上蒼創造器官”的認識中。 從早期醫學家剖析身體五臟六腑,再到確定意識主要所在為大腦, 到二十四世紀確定大腦中意識起源,來源于量子訊號。 以及29世紀確定了人與動物意識同源,且演化程度不同。 至于現在,洱源更加深入的鉆探到了意識中“核心”,即夢想過程中,那一抹閃光。 意識在維度上有著天然穿透性,尤其是在當意識所在的生命正處于“垂死掙扎”和“夢想實踐”的過程中。洱源在維度上的“生命學”路線,其實已經走的極高了。 眼下38世紀,主世界的意識集群們在穿越中還是使用很傳統的“宿慧”體系,通過模塊化思維(器官)來承載意識,而洱源現在已經不需要太多的模塊化的記憶了。 此時,在穿越中,一些衛鏗個體總能從初始的迷茫無知通過自我思考,明確找到自我。 ……正如宇宙大爆炸初期,光子和重子從糾纏到分離,人類文明發展,夢想和馭控也會相互斥離…… 主世界3783年,世界動蕩不安。 在恒星部門的衛鏗凝視了一下那些自己徘徊的位面,自己在大部分位面殘留的“中人”意識持續衰弱。 第六次位面大戰,星環聯盟(土、木兩顆大行星的時空中心)和玄色聯盟(地、火、金,新時空管理局)之間圍繞著幾個大型星海位面,又發動了一輪戰爭。 由于戰爭越來越極端,滅世的理由也越來越兇殘、荒誕。 部分超高科宇宙都發展出了類似“二向箔”之類的,對文明毀滅級武裝——衛鏗自己在那些世界的集群,就領略過這種正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被湮滅的絕望,這種實在是無能為力的感受。 反倒是“魔法世界”這種邊緣位面,無法發展出機械文明,科技文化,現在不在爭斗的重點上。 這讓逃到那的衛鏗難得的平和。敵人只是用西瓜刀來砍自己。 衛鏗搖了搖頭,立刻否定了:“自己這安于平和”的正確性。 所有在低發展層次位面的“平和”,都是對那些文明末路自己的犯罪。 作為生命,在看到一條路是走不通的時候,那么使命就是找到可以通向未來的方法。 維度衛鏗:“這不是平和,只是我困在更大的迷茫中,哎,眼下狀況,我沒有找到讓我戰斗的理由和目標?!?/br> 衛鏗瞅了一眼地球那邊維度井對著“a”級別疆域,傳送的“群星光芒”穿越者意識,又瞅了瞅自己所在的c類位面,這兩者的對比,就如同二十一世紀太空中能看到的發達區域和不發達區域的燈火差異。 衛鏗有些焦躁起來:“一切改變的努力,都毫無起色的世界,到底能做什么呢?” 在那些c類位面中,過去多少天才,都無法改變這個世界的文化。 縱然發展出了工業,但也很快在工業文明的墮落文化下崩塌?!@樣上限有天花板的世界,意義是什么呢? ……視角,回到魔法位面上,攀爬的洱源依舊不溫不火意識成長…… 洱源靠近了王國的腹地,聞到了工業的味道,煤礦燃燒的黑灰順著強風在空中飄散。 在北線作戰的王國已經知道了這里出現了獸人的痕跡。 所以在兩個月后,將派遣一隊矮人工匠來協助機械工坊的建造。 那些全身灰塵的矮人,吵鬧的聲音跨著街道都能聽得到,而街道中酒館數量就和四川麻將館一樣多,且永遠不缺人。 由于矮人這個工匠民族的存在,火槍和迫擊炮在這個世界也都是有的,只是鑄造工藝相當于明末時代的水準。 那種用鐵皮卷起來,略帶喇叭口的槍械,噴射的彈丸射程殺傷力只有五十步,二十多米。 火槍面對騎士這種著甲單位,那就必須抵進到二十米范圍內開火才有效。當然對空中大部分是無甲的單位來說,大概有五十米的殺傷距離! 就在洱源小心翼翼規避地上的酒瓶和嘔吐物的時候,天空上傳來了猛禽嘶吼的聲音。 這個時代的空軍呢,是敏捷輕巧的人加持了“風盾術”,再騎著龍鷹,這種大型飛行鳥類單位進行作戰,而為了減重,攜帶的武器也不是“弓箭”等有實際重量的投擲物,而是魔法錘和穿刺風刃。同時飛行高度是地球上九層住宅樓的高度。 至于在空中就不能飛得高一點,為什么要貼著地面不到五十米的高度飛?原因還是這個位面的物質相態的原因。 在地球的平地上,人爬上一座高塔,或者煙囪,只要大概離開地面到十米的位置,就能感受到不同于地面的強風。 地球上只是強風而已,在這個物質擁有各種相態的物理環境下,風、火、土、水能夠疊加出更多復雜環境。 這些高空氣流,一塊塊相態結晶的空氣塊,如同一片片硬邦邦的冰片,會劃過空中騎手,所以一旦離開近地面五十米,就無法繼續上升了 旁白:法師的風刃術,就是參考這樣的“硬”相態空氣所創造。 飛行員只有在靠近地面五十米,在大地相態磁膜一樣的保護層下,才能安然無恙。 ……這一次,洱源進入了更加宏偉的城池…… 洱源充滿興趣地看著那些純鋼底盤的馬車在石質街道上行駛。 洱源:總算在這個世界看到像模像樣的機械文明了 其實按照此世界物理規則推算,無縫鋼管是可以存在的!無縫鋼管鍛造鉆孔也可以鉆出來。 水力機械靠著一下下敲擊以及魔法對金屬結晶的淬煉,火炮也是可以做出來的。但騎士老爺們還是獨愛純鋼大劍。 畢竟,元素之力保護下的領主,炮彈轟擊對他們來說就是砸過來的水袋。炮彈侵入領主的元素場,元素相態劇變下的金屬,如鐵的熔點,一剎那間變的只有30攝氏度,鐵球變水銀了! 所以即使是矮人槍彈,面對這個世界上在輕量化符文保護下的盔甲,彈丸想要破防也難了! 洱源所在的這個魔法世界,步兵們盔甲二十公斤,騎士盔甲是五十公斤,他們行軍的時候,這些盔甲直接將質量抹消,所以都穿的和鐵王八一樣。 當然,甲不做的厚實,人族拿什么來面對食人魔、獸人這類怪物。無鋒銳符文強化的破甲長矛,怎么對巨龍,山怪等巨獸揮戈? 在四四方方的城墻上,洱源看到了矮人們的純火器部隊,這些火藥推進射擊武器上瞄準標尺是一百五十米,本就十分粗壯的槍管和炮管上還加了一圈圈的加強鋼筋。 這恐怕只有矮人有能耐提著炮開火,也多虧著“相態變化”的法術,能讓這玩意在運輸中降低重量。 洱源看著街道上中古氣息,冥冥中想到,如果28世紀的時候,首次穿越時是這樣的位面,自己該如何? ……此時,在這個位面臨近區域,夢想開始共鳴…… 洱源設置的某個監測維度,監測站,突然接收到了一股特別的訊息。 “34” “躍遷準備” “取得粒子躍遷窗口” “請根據本位面情況,進行驗證!” “等待反饋” …… 這段通訊出現的很突然,斷斷續續,而且消失的也很突然,仿佛是未確定編號的飛行器闖入不曾探索過的空域,在發出緊急通訊的請求后————就突然墜毀了。 第14章 終點沒落,尋道初始 主世界的3724年,地球,火星,金星,組成了玄色同盟。 這幾百年在小行星環帶內的這三顆行星通過太陽日珥加氫工程,在目前都有海洋,顏色為玄,故稱呼為玄色。 隨著玄色同盟建立后,木星,土星也組成了星環同盟,相較于小行星環內的大行星加氫工程,人類這幾百年在氣態大行星外圍,構建了類似太陽戴森環技術的星環帶。故,這里的人類的自稱為星環。 可以說,三十八世紀了,人類區域族群建立認同感還依舊和史前時代的人類圖騰定民族差不多。 意志集群的一個個掌權個體,在意識源上,總是攀附幾個世紀前史書上的有名個體。 所以,“秦天放”“元約”等古老穿越意識的存在,一個個在洪亮聲浪中“閃電般歸來”。就如二十一世紀中某些國家自稱羅馬或馬其頓的繼承者。因為要給現在強大的結果,找一個“因”。 視角回到現在太陽系的局勢中,太陽系內環八大行星的各大陣營之間的矛盾復雜性,堪比二十一世紀的耶路撒冷。各個星球都沒法獨善其身。 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這三個在過去五百年內,一直旁觀“地、火、木”龍頭之爭的行星,現在也浮躁起來,不再保持中立。 因為啊,這三顆行星現在上面的人有了優越感,即能對冥王星軌道外的人類勢力們強調自己內環身份。而維持優越感,就不得不要“積極表現”。而這種出于虛榮的戰略選擇,導致了自己卷入了矛盾。 哦,這種越外圍的勢力,就越來越會對更外圍強調自己中心身份。類如二十一世紀時期,非西方中心的澳洲和阿根廷,一個強調自己的西方身份,一個強調自己是白人國家。 時隔數個世紀,刁民還是刁民,刁民對“宏大敘事觀”保持警惕,總帶著一縷反骨。 例如在眼下這個時代,衛鏗耳中聽到玄色同盟所謂:“星辰大海的認同感”“向外圍開拓”,只不過是給“中心圈”造就了充滿優越感的理由。 籠罩時代結束后,狂妄時代已經到來。 水星有百分之七十的引力井,都已經已經被地球方面的政治勢力拿下了。天王星,海王星的引力井口,全部都和木星,土星鏈接同一個軌道頻率,作為副通道使用。 太陽系內的兩大時空管理局的分庭抗禮,在準備完成后,正式在廣闊疆域位面打起來。 初期交鋒就是上千類別位面,上億條時間線,多個內宇宙之間的壁壘,成為數百億個穿越者相互穿越相互滲透的“突破口”。 維度上“突破口”的概念可以歸類為這種穿越現象:一些魔法位面穿越者帶著魔法體系的掛來到修仙世界,一些的修仙世界意識帶著修煉的掛來到了星際世界,這些穿越意識本本身不曉得為什么會發生,只是在穿越中本能的活動(爽),但其實是是相互所屬內宇宙主宰,安排的滲透。) 以及對位面物理眼花繚亂的應用,這場戰爭中,可謂是將各個位面上物理體系堆疊到了登峰造極。 內宇宙統治者們,將位面上這種“最終結局”被稱呼為終結之戰。終結的意思就是,位面發展在科技意義上走到了終結,大片時間線科技發展都到達了可以跳出位面進入“維度”的末期。 ……各個內宇宙,所有位面的至高存在開始傾盡全力,籌備將第一批“走向末路”的時空代謝掉…… 內宇宙中時空末期,穿越者已經將大部分物理規則摸索透徹,似乎無所不能。 例如在反置換粒子疆域的群星位面,超級文明可以做到:從虛空汲取能量,以及制造真空毀滅。 而以時震疆域的內宇宙為例:命令與征服時空,代號為“天道”的人類組織,在科技上可以將空間分成一個個模塊,儲存不同的物質??臻g模塊可以儲存燒紅的鐵、寒冷的冰并維持不變。 神州歷史線上發展出來的“天庭”,已經能在該宇宙中存儲塌陷宇宙奇點,發展出類似“二向箔”的毀滅手段。 這些內宇宙中的終點無一例外,是在“毀滅”技術上走到了極限。 因為其內宇宙中統治意識們,在面對“我雖不適,爾等不配”的刁民們時,依舊想要維系統治權,思路就是通過提升“毀滅”的威懾,來確保自己的領導力。 按照可探索的“物理原理”深度來評判,內宇宙的位面都是“淺水區”,科技在“膚淺”目標下,同樣可以發展到終極,但主世界屬于“深水區”。 目前雖然星田已經開始在太陽系外鋪設,卻依舊有著物理堡壘等待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