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1192節
衛鏗作為一個在大數據中“有前科”的士兵,那還真的是要的好好監控著。 衛鏗的心里罵罵咧咧的,面帶“使命召喚”微笑,奔赴了戰場。 ……眼下這個位面時間是25世紀,衛鏗在這個世界第一場正經的戰斗是東南婭伴島…… 星海聯邦力量超時空投送非常簡單,只要平整好地面,在一片鋪設好“鋼板”的土地,建立起傳送精確坐標,然后整個鋼板下方的物質全部消失,投影傳送的基地,就會從地下緩緩升起。 位面解釋:“那個鋼板不是普通鋼板,而是空間折疊塊,看起來是只是零點三米厚的一層,但是卻是一頁一頁信息壓縮基板。 千里之外的空間傳送,就是先將一整個基地和地下礦井壓縮到同樣薄的“空間折疊塊”里,然后再傳送到目標地點,然后二維變三維的展開。 此時大勢力在前沿建設的采礦場,也可以用這種二維投射三維技術。 建好的礦井,如同聚能射流一樣,快速穿透地層,將深入地下,收集源能礦石! 這個世界特殊核能礦石能讓“氚”分子滲透到晶核間距中,降低核反應門檻,直接在兩千攝氏度,常壓,以及三個特斯塔磁場條件下進行核反應。 現在世界強權勢力,就是世界范圍內爭奪這種資源,強權的前沿基地儲備這種核能資源,通過空間打印,將武器裝備人員源源不斷的制造出來。 目前星海聯邦在東楠亞半島的軍事任務,就是與神鷹帝國爭奪八個地幔級別礦井 ……無限兵力,代表著這個世界軍事指揮非常粗糙…… “go,go,go”衛鏗被分配到三十人一組的小隊中,按照全息屏幕中綠色的指令開始行動。 “敵人在哪里,這指令怎么一會向東,一會向西,上面人把鼠標亂點把”作為有自主思維的衛鏗忍不住吐槽。 在信息頭盔中傳來了指揮部各種無意義的挪動,衛鏗被微cao亂跑。 而衛鏗想要提示“在隱蔽地帶構建陣地”,卻發現系統中自己不能自由打字。 就如同二十一世紀某些app,是不給你多余表達選項的。 此時作為星海聯邦士兵,只能發出“是的”“遵命”“我做好戰斗準備”這樣的固定回答?是的,回答多了,讓上官心煩,你個大頭兵承擔的了責任嗎? 衛老爺無法揣摩對手,就只能揣摩此時上官到底是怎么想的。 例如像眼下這種戰爭,壓根就不算打仗,隊伍以移動隊列向前行動,壓根就沒有散開,而且不能散開。 此時衛鏗一旦脫離隊伍,脫離通訊范疇,那么就會被判定為逃兵。 話說這種統合兵力方式,他喵的倒退到了封建時期,對士兵完全不信任,完全是用賽博技術來維持軍事紀律。 法國大革命時期,只有拿破侖的部隊敢采用更靈活的排組編隊戰術,而封建部隊要是采用同樣的散兵編隊戰術,第二天就開小差跑了。 衛鏗:士兵可以相信國家,國家也可以相信士兵,這樣戰爭才能打。 例如現在衛老爺,依舊在找機會開小差溜掉?,F在脖頸警報器不斷在可視界面上,勾勒這一個三公里的綠圈,提示衛鏗不能脫離三公里外,否則就會觸發報警。 ……長官不能調動基層主觀能動性,那么基層主觀能動性就在研究如何應付長官?!?/br> 隊伍就這樣以密集的隊列前進,突然間,衛鏗猛然感應到了“零點五秒,預感危機”。 衛鏗冥冥中預見到了,在自己十五米外一個倒霉隊友踩到了一地面,這個地面光學搖動,緊接著露出了一個白色的地面機械盤,再然后,熾熱火光覆蓋三十米,沖擊波如同一道墻一樣,直接沖向自己面門 衛鏗猛然端起槍械朝著一旁開始射擊,在高斯子彈的突然掃射下,所有人都嚇了一大跳,但是隨著衛鏗子彈掃射,前方四十米處,一圈白色的能量光圈自下而上的冒出來,光圈閃爍,五十米范圍內掃蕩過一切。 這是感應地雷,“先驅”(人工智能勢力)研究出來的對步兵高效殺傷武器。 第03章 科技向前,社會向后 在這個在代號為“未來風暴”的劇情位面。 穿越第六個月,衛鏗對這里的戰爭無言以對,再也唱不出歡快的曲調。并且對這個世界的低水平開反復咒罵,衛鏗:這是用最高科技武器,打一言難盡的戰爭。 大穿越時代后,隨著多條歷史線開啟,唯物歷史學家們經過總結后發現,一個現象,在某些歷史時期,隨著技術緩慢發展,戰爭組織不一定升高,文明戰爭水平會后退。 例如秦漢、羅馬這樣的古典帝國,掌握當時最高效的農耕動員體系。 而到了兩宋元明、中世紀,科技經濟發展早就不可同日而語,鐵器大幅度普及,畜力水利讓社會經濟能用更少的人力來掌握眾多農田,但是軍事組織度上卻出現了倒退。 兩宋時期,秦漢那種專業制式化部隊不見了,有戰斗力的全部變成了地方宗族塢堡武裝,以及西方騎士的武裝。漢武帝時期那種舉國大兵團作戰看不見了。 衛鏗:這是因為文明發展是一個蹺蹺板,經濟發展和軍事發展在同一個杠桿的兩頭,科技作為砝碼壓在經濟一頭時,軍事那頭變得輕。 因為當社會的發展在經濟這邊,占據經濟優勢階層,用更少資源進行更高性價比馴控制其他人,不必考慮對基層人心控制,故就弱化了國家的軍事意識。 眼下,星海聯盟,神鷹帝國之間的戰爭就是如此。 信息化的科技水平,對每個人都有電子監控,但是士官制度降低到了拿破侖之前水平,不允許基層士兵有獨立主觀戰爭思想。 此時這個位面星海聯邦的武德,相對于兩百年前原工業國,讓衛鏗不得不將其和宋朝,對比,而宋在軍事上水平差不多是戰國諸國變法前的樣子。 哦,秦齊趙魏楚變法的難點,就是要壓倒各大強國內老牌公卿。一千多年后,宋朝的士大夫階層,堪比戰國公卿們。而此時商私寡頭們富n代后的德行,也不比地主宗主好多少。 ……在這個時代,公卿士大夫們,在雅居中談笑風生,而更多人在雪夜宿山神廟…… 隨著第0345號軍事行動命令下達了,六個小時后,作為最末端執行者這的,衛鏗在死亡行軍中規避了地雷,卻逃不過奔涌而來的自爆輪胎。 頓時一大堆人都報銷了,反倒是衛鏗依托著爆炸的彈坑,讓輪胎從頭頂飛過,躲過了一劫。緊接著就是四面八方帝國榴彈兵們,以及在自己正前方三公里外那個三十米高審判者陸地戰甲,正在旋轉機械雙足上的炮塔平臺,將炮口對準自己方向。 就在衛鏗準備好“潰敗”,聽到后面傳來的讓人牙酸的咔嚓咔嚓機械足聲音,扭頭一看是大型機甲收割者。 這是一種身高五米,能夠在四百米范圍內開啟間歇空間折“屠刀級智械”, 衛鏗第一時間看到這種這種“復仇者陣營”的殺戮機器,準備裝死,但是突然記得劇情,目前,“人機融合”的復仇者陣營還沒有叛變,還屬于是聯邦的,屬于己方援兵?!獜牧硪粋€角度來說,聯邦上面指揮官,是用衛鏗這幫機槍兵趟雷,然后才將這幫造價昂貴的戰斗機械拿出來。 收割者機甲的大鐮刀,對于步兵來說是絕對噩夢。 在未來風暴中,陣亡的士兵可以復活,但是各種死亡前的痛苦不會減免。 對于步兵來說遇到這種智械后,被腰斬不是最痛苦,最痛苦的是被收割者的大鐮刀從肩膀向下斜著劈砍到了胯下。 隨著龐大收割者機甲的,沖到了自己附近,縱然知道其目標不是自己,嗡嗡的空間能量震顫下,衛鏗全身靈敏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時空預視能力再次出現,并且成功預判了機器人掄起電磁振動刃,啟動超電磁加速沖向前方帝國的坦克。 衛鏗立刻轉身,一個漂亮“靈鼠滾油鍋”滾到了機甲懷中,然后如同吸盤魚一樣貼在了機甲懷中,接下來。 衛鏗這個機槍兵如影隨形跟著機甲一起沖鋒,作為五米高智械腰間的掛件,機甲沖擊看啥,衛鏗拿著高斯步槍的掃射?!斴p便化智械和人類主觀能動性結合,這已經有些龍衛兵樣子了。 于是乎,在聯邦監控系統軍功判定中,很開注意到了這個“兩者有利結合”的特殊案例,一般復仇者智械在沖鋒三個回合后損耗率就已經高達百分之四十,而衛鏗機甲懷里,用高斯步槍進行掩護后,衛鏗掛靠的機甲,七進七出了。 注:區域智能評判系統很快確定了,衛鏗戰功,并且標定衛鏗可能完成了“未來覺醒” 四十分鐘后,衛鏗爬了下來,躲到了己方“裝甲核心”(五米的懸浮球狀態機甲)的側面,感受著剛才的“時空預感”,就在剛剛,自己的時空預感,在時間上延長了四秒,在空間上能看到三十米范圍內的目標。 衛鏗吐了一口氣:“這個世界‘源能’是時空系的?!?/br> 剛剛衛鏗完成了“溯源”一階,溯源僅僅是代表“意識”強度,“意識”在諸天各個劇情世界進行“規則扭動”產生的是“源能”,所以強大意識在不同諸天位面的“超能效果”是不同…… 三個小時后,戰斗任務結束,衛鏗被召回基地中,在基地內納米云組成的超時空平面中,平面如同一個3d打印的鏡面,衛鏗去被傳送到了基地中 衛鏗體會了一下剛剛這個空間折躍過程中,整個軀體每個分子被一維化過程中,仿佛冥冥中意識感覺到了維度夾層中“繁星” 衛鏗確定以及肯定道:自己剛剛如果愿意,可以掙脫這個位面。 現在衛鏗作為覺醒了時空預感的“精英”,已經不必走那條銹跡斑斑,充滿香煙,酒精氣味的大頭兵通道了 到了專屬位置上,衛鏗看到了那些明顯“素質”更高端的士官們,正在三三兩兩的談論著新聞?!麄兌加性跁r空中進行預感的能力。(后來衛鏗知道,這些精英只具備,危機中,微秒級別的預感,和自己的連續幾十秒的未來視是不同的。) 評判的一個社會階層的“素質”,衛鏗:當這個階層人日常細節,會減少“透支”消費 例如眼下的這些士官們,衛鏗顯然發現他們和的那些基層士兵不同,不會酗酒,抽煙, 衛鏗翻開系統后查閱資料后,感慨道,他們會更在意自己的健康和穩定度。 雖然在眼下這個時代,每個軍人也都有“時空模板”備份,但是在軍隊高層中,并不會就此將生命無盡揮霍。 因為有研究顯示,每一次死亡都會損傷,一個人在在時空“透視”能力,是的,在未來風暴位面上,物理學允許折躍,每個人理論上都有未來視,但是大部分人一次次不注重生命發展的渾渾噩噩中,丟失了這種“未來視” 衛鏗打開了這里公共介紹系統,確定:精英們現在特別注意自己意識在折躍過程中的時空靈敏度。 或許這些精英在戰場上,意識對危機的預感只是一瞬間,但是非常有用。 由于這種“時空預測”是關乎于自己的身份和位階,所以這些精英兵種自然不會隨意揮霍。 衛鏗感嘆:“這就是商私主義所謂有產者有時候比無產者素質要更高的原因,因為不同階層價值觀宣傳,高階層被宣傳重視某些價值,低的階層則會被宣傳不要重視?!?/br> 作為刁民,衛鏗最痛恨的莫過于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在沒有發展潛力的方向,需要大量投資的方向,喊著讓大家一起無私為公。仿佛是重要推動者,而真正有價值的資源,有潛力的發展方向,卻被他們根據“有能力的人”判定,進行優化分配了。 從大頭兵蛻變到了精英,是衛鏗的一小步。 衛鏗新加入兵營都是軍方二本科技兵種聚集地,例聚能坦克,波塞冬戰車,夜鶯治療飛船,魚鷹三角翼高速戰機,各種載具人員都在這里聚會。 這些大型裝備的價值要更高,所以需要有時間預感的人來謹慎cao作。 ……商私嘴上是“大家一起自由平等”但實際上,心里盤算著每個人的價值…… 在精英兵營中,衛鏗呆呆的站在大廳出口一分鐘,如果這是在原來一階兵營中,會立刻被所有人鎖定,緊接著就是下馬威。 而在這里,衛鏗站在光圈中待命,沒有人關注。 直到系統來了后,衛鏗被領到了預定報到處,開始了戰時培訓。 在全息倉中訓練考核中,衛鏗被分配到了飛行員部門,領取了一架魚鷹戰斗機。 衛鏗在六天內完成了訓練。隨著南方戰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重型裝備投入緬河戰場上。 聯邦在該地區布置的基地,在十六天后,經過了兩輪資源升級,成功確定了大型裝備折躍通道,成為了三本科技基地。 當今的星海聯邦,由于能源體系進步,逐漸裁撤了傳統的海上戰艦。轉而發展“空中戰艦”單位進行戰略投射。 因為同樣大小的數萬噸金屬載具,足以放下聚變動力能源和反重力系統,那為什么還要開發水面戰斗船舶呢?這就好比手機進步了,隨身聽,mp4,大哥大就取消了一樣。 空間打印技術,可以快速廉價生產各種大型載具,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繁榮。 ……這是一個“人”和“設備”都可以揮霍的美好商業時代?!?/br> 衛鏗在駕駛艙中看著屏幕:幾個月前,浦海城上空的閱空式中,武裝榮耀戰列艦,就從城市摩天尖塔的頂端緩緩飄過了。 長八十米,寬度三十米,中央駕駛艙是半球形水滴,當艦停泊下來,距離地面足足二十一米,這樣戰艦總噸位一千七百噸到兩千三百噸不等。 噸位上差異的,主要是看加載了什么樣戰斗模組?!械氖羌虞d了大量空中導彈,有的是為了人員安全,將逃生艙進行戰斗化改造。 以衛鏗視角來判斷,這個“榮耀級別戰列艦”還當不得戰艦一說,這只是一個大型的,沒有翅膀的戰斗機。 雖然這名字是“戰列艦”,其cao作平臺也只有傳統轟炸機那么大,只有二十平方米。 駕駛員不超過五個人。并且cao作中心,還是按照飛行員所在的流線水滴倉設計的,保障駕駛員空中觀察視角,只是稍微大了一點。 注:二十一世紀三代戰斗機水滴球座艙只有半米寬,但是轟炸機艙室有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