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籠記 第165節
曾經纏繞大量藤蔓的人類居住地廢墟,現在是被煙熏火燎,大戰破壞過的場面。為首的基因群落核心生物,原來龜縮在城市化工廠的廢水池中,長著數百條觸手,難以靠近。 但是沒問題,隨著包圍圈將周圍切割后,衛鏗這邊運來了三十多噸的鹽分,然后給小推車安裝了火箭推進器,直接讓其沖到了池子中。 這類基因上快速代謝的生物,皮膚鎖水能力是極差的,隨著鹽分滾進去后,其修復能力大大降低,且觸手的靈活度也消失了。 最終丟失了對池子外至高點的控制,被衛鏗投入大量生石灰給腌了。 …… 湛江區域算是光復,在光復的最后一天,衛鏗請來了曾林。 一來,是感謝他的機械獸在這個區域冒險,給自己提供了大量的數據。 第二呢,就是告訴他這個冒險點,自此已經沒了,這地方的基因群落被自己打下來了。 第三就是仔細談一談,自己準備去建鄴城的事項了。 …… 騎在戰斗機械狼上的曾林從街道上緩緩走過。磚瓦碎石,都是這百年來植物擴張擠出來的,現在這些植物枯死后暴露了出來。 整個城市被炸藥和子彈破壞的量非常少,少數的房屋倒塌,其實是也大型生物從中撞壞的。 收復廢墟城市內,蒸汽絞rou機正在大街邊不斷的運作,切碎的rou類被烘干,投入生石灰分裝在金屬罐頭中。 而下腳料,則是撒了味精和糖分,送到食槽中,供給小貓們生長。 一些小貓的體型明顯是比較過分了,有豹子的體型。但是曾林知道,每一個變大的貓都只會在叢林區內活動,不會在人類居住區內活動。 蒸汽壓路機正在緩緩的將街道上的路塊重新碾碎壓好,咯吱咯吱的聲音,以及從后方城市中來的司機等居民正在快活的談論,新居住點規劃出來后的生產值。 而曾林則是覺得,這一切的發生是那位給自己的警告。 …… 先前對粵地所有城邦統合戰爭時,衛鏗對曾林彰顯了工業化的生產力! 工業化的震撼,在生產鏈上隨便找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細節,都能顯示出機械超越人工兩個數量級的生產效率。 以生產鐵鏈為例,作坊生產,是鐵匠將一根根小鐵棍燒紅,敲打成了圓環,然后一個個接上。一上午差不多能生產一串鏈子吧。 然而在生產線上,隨著兩臺壓上的方塊轉軸一扭,自動將鐵桿掰彎閉合,就如同壓面條一樣,嘩啦啦的就擠出來一連串。 吉安城用來綁著大型機械獸的金屬鏈,珠新區在公共河道上掛連水泥樁子做護欄使用。 而現在,衛鏗對其展現的是全新概念的戰斗力! 這種戰斗力,在城邦統合中沒有直觀體現,統合戰爭中能看到的就是那恐怖的重炮對城墻的摧毀能力。 一位位馭獸師們在失去了城墻保護后,或許還有那么一些心理上的自我依憑,覺得自己在叢林中的冒險能力,是自己避開法律和規則的依賴。 但是現在,當著曾林的面,衛老爺當場將整個冒險地點給平了。 意思就是:“只要統伐軍有足夠的決心,絕不存在,什么躲到城市邊緣躲到山林就可以逃竄的情況?!?/br> 廢水廠的那個大型基因節點生物盤踞的地方,是曾林都不敢去深入的禁地,現在不也是被揚了嗎? …… 衛鏗找到了曾林,將這位經過了震撼教育的訓練師帶到了辦公樓中。 在湛區,原市政辦事點上,衛鏗開門見山的跟曾林正式討論了一下去建鄴的細節。 衛鏗:“關于機械戰獸訓練師,那個,建鄴,你也陪我去一趟?” 曾林盯著衛鏗,徐徐道:“行,你要去幾個?!?/br> 衛鏗:“我只派一個我過去?!?/br> 曾林頓了頓后:“只去一個?” 衛鏗仰了仰頭,看著外界熱火朝天的城市重建,由于自己的數量大增,在短期內這個重建的城市據點中,都是由自己承擔主要工作,這樣的集群生活是自己的安全區。但是自己終究是要與這個世界接觸的。 衛鏗緩緩:“是的,我是去學習的,所以正常一點,不是嗎?” 在空扭位面,衛鏗也是在獨自行走的,故,覺得可以。 …… 在另一邊,珠新區的禮堂中,一些程序正在進行。 在旗幟下,已經被選定的衛鏗個體,正在進行北行的任務宣誓:“服從組織領導,以人民群眾利益為最高。不畏困難,堅決完成任務,不會給xx和xx丟臉……” 第03章 進入長江流域 潘多拉紀元143年11月11日,在萬物肅殺的時節,衛鏗派遣的個體隨著曾林開始北上了。 這個個體代號為“真新正”,隨著曾林從韶光城北部的關卡出發后,騎著機械獸一路向北穿過贛南。這一路上,有著大片被傳統基因群落占領的荒蠻區。 這塊山區充分反映了潘多拉的詭誕生態。 有直立行走的狼,與舊時代文學作品中狼人的差別就是,這東西的兩只手是小龍蝦鉗子。 有恒溫系統,長著螞蟻頭的小狗。 還有會分泌堪比粘鼠板粘液的柳樹。 幸虧準備的彈藥很多,而且機械車輛動力十足,再加上曾林也對這塊區域熟悉,否則隊伍當真寸步難行。 “真新正”騎著機械狼,順利的穿過了這足足兩百公里的贛南蠻荒區域?!獙τ谶@塊地區,衛鏗集群只有一個評價,欠燒。 穿過贛南蠻荒區域,在贛中區域就遇到人類城邦了。 衛鏗從類似拖拉機的板車上跳了下來,想要在這里買點土特產,結果還沒走兩步就被敲了五個鋼镚,理由是,進入城門的車稅是車稅,人下車還要額外收稅。 衛鏗辯解:“我只是上個廁所!”守衛們:“上廁所的還要交衛生稅?!?/br> 好在曾林和這里的貴族們非常熟悉,亮出徽章后,為衛鏗解圍。 在晚上與該地城主見面時,這里的貴族對南邊珠江區發生變革的情況有所耳聞,對曾林的家中變故不勝唏噓。 作為變故的起源,“真新正”就沒有插嘴了。 …… 北上的貿易隊將運載機械抵押在了贛中地區的城邦后,換上了獸車,繼續向北。 緊接著就是穿過了四個軍事關卡。 這些軍事關卡修建的非常宏偉,都是厚實的鋼筋水泥的建筑。這樣的高四十米,連綿幾十公里的工事群,讓衛鏗多看了一眼。 曾林對衛鏗介紹,這是生物狂災爆發前,人類政權尚有職能時,調動鐵路,運輸了大量的水泥鋼筋,修建的贛中要塞區,用來隔斷南方山區基因群落和北邊長江基因群落之間的基因交匯。 雖說后來百分之七十都失效了,但是隨著長江人類城邦的重新興起,就再度啟用了這里,由大量的精英訓練師輪流駐守。 即使這個要塞群只是為小規模戰斗建造的軍事設施,對兩地生態的隔斷效果也是明顯的 北邊江河是水系環境,基因的優勝劣汰保持著水系生物高修復,耐饑耐餓,能鉆土里冬眠的生物特性。 南邊群山中的生物,體型較小,但是爆發力強,且保持著一定的真社會性溝通能力。 一旦兩個區域的生物基因發生交流,那么就會誕生同時具備兩地優勢基因的群落。而且這樣的基因群落還會保持遷徙特性,進而會給長江流域的城邦群帶來更大的威脅。 所以,長江流域的城邦聯盟接手這個防線雖然耗費了資金,卻保障了北邊長江下游區域人類城邦的安全發展。 真新正看著這斑駁的城墻上,雨水滴落處,生長出來的石鐘乳,確定這是非常老的建筑了。 衛鏗集群莫名感慨道:“長城,建在南方?” …… 從軍事關卡走出,道路兩側的城墻迅速由高變矮,然后消失不見了。自此開始就是長江城邦群標準寬度的道路。 在這個道路網絡上顯然是繁華了很多,走過了十公里,就看到超過三十輛草席蓋著的馱獸車輛駛過來。 隨后,跟隨曾林一起行走的南方商隊已經交貨,開始同兩人分離。他們將貨物運到這里就了事,再往北邊,就不是他們能夠行商的地盤了。 在大破滅后,商業是地域壟斷的,有些貨物你只能運到這個地域! 而曾林和衛鏗則是在九江廢墟上的一個城邦區域,改換了交通工具,開始乘坐蒸汽船,朝著南方的人類燈塔圣地——建鄴前進。 曾林展示了一塊金牌,蒸汽船的驗票員在上面劃了一道痕。 衛鏗好奇的看了一下。曾林這個金牌相當于一塊卡片的作用,里面排列著大量的一毫米左右的小格子,刮一下,相當于在長江的公共交通系統,或者是驛站系統支付了一筆錢。 雖然原始,但是說明了這片區域內經濟系統是統一的。 蒸汽船上,也有電燈甚至還有冷藏倉,這讓衛鏗集群不禁贊嘆北邊的文明系統維系舊文明時代的部分能力。 系統:“長江的水力運輸能力非常強,是在古典時代就能維系六十萬人口大城市的能力。目前建鄴為中心的人類居住群,具有的人口依舊在五百萬以上。這個人口基數能讓其保持燃氣輪、高壓變電等關鍵科技。需要四十多年后才會衰弱下去?!?/br> 真新正:“嗯,四十年后衰弱?” 系統打開了資料,這是其他穿越者在這條時間線上探查出來的,人類城邦勢力未來的命運。 …… 進入長江主干道后,真新正看到霧靄沉沉的大江,一眼望不到對岸。目光所及,上千米可視范圍的區域內,上千萬噸江水浩浩蕩蕩的統一向東涌動(長江的流量約為三萬三千立方米每秒)。自然中,如此有序的,宏大的現象,會給見到的人傳達一種豪邁的聯想。 真新正作為個體,孤軍深入來到了潘多拉世界的江淮區域,有一種懸崖邊行走的顫栗感。這是潘多拉位面進入群體化后久違的感覺了。 中午,警鈴從船頭響起, 真新正站在船舷上,瞭望周圍,不一會,發現了江面上涌動的鰭面,不由拿起了望遠鏡。數秒后,衛鏗確定這是江豚,但是又似乎不完全是,哪有江豚會體長六米,而且頭部噴口是大象的鼻子! 系統調出了資料給衛鏗科普:這就是江豚基因為主的新物種群。人類文明經歷一輪大崩潰后,潘多拉場為全球的物種提供了基因交流的網絡,以至于很多過去在人類重壓下的物種,一下子就陽光燦爛了。 陸地淡水生態位,本來就能提供超過三米的物種誕生。也就是人類這種陸地種,發明了漁網這種工具,史無前例的將食物攝取深入淡水生態位,捕殺效率完虐一切深水物種的進化,才會出現淡水生態位頂端一下子頹廢的狀態。 人類文明突然崩潰后,淡水底層一下子富饒起來,沒有絕戶網,也沒有萬噸巨輪那能打出超空泡的螺旋槳。 江豚這個物種花了一百年時間,就在潘多拉場加持下成為了該區域的一種優勢生物,內部骨骼也開始強化,能夠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季節,如同彈涂魚一樣,在大暴雨的加持下從一個水體竄到另一個水體中。 系統在衛鏗面前,羅列了江豚生物變異過程中的四種主流方向: 一個是鰻魚體型的湖水種; 一個是完全流線型,水滴形態的高速種; 還有一種是多寶魚一樣扁平,貼在岸邊玩突襲的老陰比; 最后一種完全放棄了速度,兩對前肢特化成了細細綿長的網,看起來沒啥戰斗力?嗯,直接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