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熱浪
果然熱在叁伏。 梅雨季到了今年是沒雨季。 那日余秋可到白老太太家時所下的午后雷陣雨彷佛是離別的眼淚。 從那時開始溫度大躍進 7月12日,上海氣溫高達華式一百零四度四。 直至七月下旬也未見降緩。 酷暑與旱荒。 奪走多條人命。 有染上時疫的、有中暑暴斃的、有不少往河里泡水消暑而溺斃身亡的,甚至還有熱到想輕生的。 兜里不缺錢的人家往外地移動,去羅浮山、莫干山、青島、北戴河……等地避暑。 與此同時,仍有大批難民為了生計而涌入繁榮的上海。 余秋可暫時不出門了。 月初時,白老太太就不讓去。 余家與白家都在法租界里,卻離得有些距離。 余家是靠上??h城這頭,而白老太太是住在整條路有法國梧桐的另一端。 何況家里沒自行車,管帳的余大太太也沒因為余秋可要出門而給過她半毛錢。 所以黃包車也好、電車也好,想都不用想。 要去白老太太那里,余秋可唯有步行一個選擇。 但是這回的叁伏天太驚人,余秋可也怕。 不是不經曬,是頂著好比九顆太陽猛烈的炙光,不用太久,皮膚會發起一種彷佛會瞬間起火燃燒的灼熱感,曬越久,痛感越重,還有暴汗浸濡衣裙,腦門發燙,那一身的活受罪,余秋可是想都不敢想。 一對比,暫時吃不到濃香可口的蛋糕也不是一件難受的事了 。 然而白老太太的好意,在余珍妮這里的解讀就不同了。 “呵,看來是被嫌棄了,我就說那老太婆再難相處也不會眼光那么低,怎么可能瞧得起一個只配在廚房幫忙的惡心人?!备糁楹?,余珍妮的聲音不大不小,就是剛剛好傳進余秋可的耳里。 余秋可自認平時相當忍讓,已夠修身養性,偏偏過于炎熱的高溫是會激發一個人的脾氣與血性。 “二、二小姐,廚房的事我來就好,你去看書喝茶?!秉S嫂想接過余秋可拿在手里的菜刀,是畏懼門外的余珍妮。 “無妨?!庇嗲锟蓳u搖頭。 “唉,都怪我,老早就讓你別來廚房幫忙,你就不聽?!?/br> 黃嫂最后這句話余秋可不愛聽。 姆媽離世后的這幾個月,黃嫂多次忙不過來。 當她主動幫忙時,黃嫂可是求之不得,巴不得她天天準時到廚房里報到。 而現在……是想撇清關系? 卻不曉得越是撇清越是有股欲蓋彌彰的味道。 余秋可反省,心里記住這次的教訓。 因為只惦記一個人的好,極可能是錯的。 而告訴她,做人要懂得感恩的姆媽肯定是最好的人,然而在待人處事上的保守不見得就是對的。 外頭的余珍妮還在說叁道四,待在廚房里頭的余秋可心里煩的很。 娃娃親的事還沒有個定論,余查雅確定是不打算嫁的;而余珍妮還在打糊涂仗。 余二姨太是想余珍妮嫁進像謝家這種家大業大的家族,畢竟樹大好乘涼,想必余珍妮也是這么想,但是她似乎對于現在的謝九懷顯得反感并嫌棄,還說沒有感情的婚姻等同被文人嫌棄的包辦婚姻。 至于余秋可是不可能找余老爺說這事。 不說,還有萬分之一的機會。 若是表達她的意愿,事情絕對會往反方向前進,不留給她任何余地。 陷入思緒里的余秋可一聲不響,還等著她反應的余珍妮很不得勁,口不擇言,“余秋可,你就該一輩子當下人、當丫鬟,跟你那賤骨頭娘一樣?!?/br> 這一刻的余珍妮還不曉得在大熱天里去激怒一個人可是會后悔的。 沒叫余珍妮失望。 余秋可握緊刀柄的手顫了兩下。 不是畏懼。 而是憤怒,還有激昂。 能說她的不是,但誰都不能污辱她的姆媽! 大菜刀本身有重量,再加上余秋可的施力一揮,重重地將鋒利的刀刃往面前的大西瓜剁去。 唏哩嘩啦—— 圓潤的西瓜瞬間四分五裂。 瓜體脆弱的像一個人的腦袋,血紅瓜rou,血紅汁液,飛賤一地。 伴隨的還有黃嫂哽在喉嚨的叫聲。 黃嫂是后怕,從沒想過向來乖巧柔順的二小姐有這么大的氣性。 同樣的,余珍妮還真沒看過余秋可發脾氣。 她還以為余秋可是個天生命賤的受氣包。 不過余珍妮到底是余二姨太寵大的,她才不相信余秋可除了拿西瓜發泄外,還能做什么大事。 “說的就是你這種沒有家教的賤人,什么母親養出什么孩子?!?/br> 余珍妮再度激怒,換來的是余秋可丟下菜刀,奔出廚房,將她撲倒。 干慣家事的雙手在此刻格外有力,巴掌是左右開弓,也許激發的還有累積多年的不滿,首次出手的余秋可打得余珍妮是無力反擊。 _ 關于老上海: 西元1934年,上海的夏天連續高溫,當時的報紙皆有報導這場熱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關鍵字「1934年、上海、夏天」就會出現相關資訊。 魯迅發表于1934年7月20日《申報.自由談》的文章同樣提到:「天氣接連的大熱了近二十天,看上海報,幾乎每天都有下河洗浴,淹死人的記載。這在水村里,是很少見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