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安槐序印象里不記得許終玄什么時候參加活動還刻意有穿正裝了,疑惑道:“這是大學時候的?” 易子曰靠門站著,手藏在身后緊抓著門把:“嗯,大一開學,她代表法學院參加學校的辯論賽?!?/br> 這是易子曰第一次拍許終玄。她當時是校報記者,負責做辯論賽專題報道,拿著相機坐在前排,一眼就注意到了許終玄,安安靜靜坐在臺上,氣質格外清冷出挑。 她按下快門,定格下當時的畫面。 大部分小說都會以此為交集,發生一連串美妙曖昧的故事,才有所謂的后來??墒撬纳?,并不像小說。 從小到大,她都是最出眾的,說是天之驕子也不為過,可她的感情卻是萬萬千千個不值得贅述的故事中,最普通的一個。 那時,她坐在觀眾席,掏出筆記下了許終玄的名字,學院,班級,預想著在辯論賽結束后找許終玄做一個小的采訪,這樣她們就可以認識了,或許還能成為朋友。 散場時她擠到前排,可許終玄卻抿著淺淺的笑容走向了臺下的另一個女孩。她還是追上前去,對許終玄說:“同學,我是校報的,能不能就辯論賽采訪一下你,只要五分鐘?!?/br> 許終玄看了看身邊的女孩,拒絕了她:“同學,我還有其他的事趕時間,你去采訪我師姐吧?!?/br> 那是許終玄第一次和她說話,那年,她十五歲,喜歡上一個從來不曾注意到她的人。后來,她努力參加大小活動,有意無意蹭法學院的課,只是為了能夠多出現在那個人的視線中。她想,等到她十八歲的時候親口向許終玄表白,哪怕她在無數次的偶遇中已經看出來,許終玄有喜歡的人了。 她總是追逐著許終玄的背影,遠遠地看著許終玄和那個女孩聊天,說笑。她一遍一遍警告自己不要心存奢望,卻怎么也無法控制自己不傾慕那個人。她心底還留著小小的念想,她想,萬一有一天,對方回頭了,也許會看到她熾烈的目光,她們就會有故事。 可是沒有,整整一個大一,許終玄的目光永遠往前,永遠落在那個叫做孟秋的女孩身上。 一次也沒有回過頭。 而她跟在許終玄身后,拍下了整整一冊的背影。 后來,還沒有等她十八歲,許終玄就出國了,走得匆忙,去向不明。 孟秋滿津城地找許終玄,而她滿世界找許終玄。 那年,她大二,十六歲。在其他同齡人正茫然于未來,忙碌于學業刷題考試時,她四處搜尋許終玄的消息,上天入地,黑道白道。她慶幸自己早早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也慶幸自己有能力去找許終玄。 她用盡一切辦法,終于在十八歲那年知道了許終玄父母在美國發生車禍的事,知道了許終玄在美國所上的大學,知道了許終玄的居所。 那年,她十八歲,帶著一腔的興奮坐上了越洋的飛機。 她看到了另一個模樣的許終玄,剛硬疏離,強勢冷淡,很熟悉也很陌生。她看到許終玄眼底的疲憊,肩上扛著的責任,像近鄉情怯的游子一樣,又一次沒有勇氣走過去打擾許終玄。 她想,她可以等,這一次她想等到許終玄處理好這邊的事,等到自己的出現不會打擾到許終玄為止,她就向許終玄告白。 她在紐約做交換生學習那兩年,她在許終玄的住處附近租下一套小房子,成為許終玄的鄰居。 可學業忙碌,她們見面的次數并不多。她最滿足的事也不過是趁著一月一次的兩天假期從紐約去芝加哥,住在與許終玄僅隔一條窄巷的小房子里,遠遠地看她一眼。 有一次,她看見許終玄獨自坐在公園外的長凳上,長發隨意綁在腦后,手里捏著一冊書看得專注,夕陽的余暉將她的黑發鍍上一層淺金色,整個人看起來安靜溫和。 那天她鼓足了勇氣走向許終玄,可是她才走到對方身后,發現許終玄捏著的書里夾著孟秋的照片,看得那么專注。 她在原地站了很久,最終轉身離開。 兩年交換生期滿,她回國后便用手里一筆錢開了一家小酒吧,用手里的人脈給人傳遞消息,生意越做越大,所得只是為了查清當年的車禍······ 今年,她二十三歲了,和許終玄連朋友都算不上······ 她做的事,也一直都師出無名。 驕傲如她,一向自視甚高,可她在后面偷偷喜歡了許終玄整整八年。 這本來是無人知道的秘密,所有的事情即將水落石出。她想,待到許終玄與所愛之人幸福相守,她就抽身而退,別無他求。 可這個保守了八年的秘密被人誤打誤撞撞破了。身上圍繞的那圈神秘光環不再,她被打入凡塵,成為庸庸眾生中最普通的那一個。 她們會怎么看待她?覺得她可憐?可笑?還是可悲? 陸林鐘走到易子曰身邊,心領神會。 那次,她第一次將許終玄帶去云頂花園,易子曰看見許終玄時,脫口而出——“她回來了?” 現在回想,易子曰當時的話暗含了太多意味。 安槐序心有觸動,不敢置信道:“你該不會是喜歡——” “是??!我就是一廂情愿喜歡她!我就是因為喜歡她才去管她的事!”易子曰拽起安槐序的胳膊把人往外拉,“看夠了嗎!看夠了就趕緊走!” 易子曰猛地把門拉上,從柜子里摸出鑰匙反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