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觀察筆記 第44節
“我說這個話,誠不是為了刺大人的心,是我真心悔過,我的確是自以為是,該受懲治,但我希望你能把我的話聽進去,我今日在刑場下聽到那一句‘愿吾血rou落地,為后世人鋪良道,愿吾骨成樹,為后繼者撐庇冠,我實是……” 她說至此處,聲滯難出。 她不得已咳了幾聲,“我實在不忍看到他們白死?!?/br> 她說完,紅著眼看向楊倫,“也許我和鄧瑛,都會因為我說出的話遭報應,但我現在顧不上,我想幫鄧瑛,也想幫你們?!?/br> 楊倫聞話搖頭。 他心疼了。 “你為什么要說這樣的話,你是我的meimei,天大的事有哥哥在前面替你擋著,你只要好生陪著娘娘,在宮里安分守己,等你年歲到了,哥哥就接你回家,一定挑天下最好的夫婿給你,你為什么要跟著那個非人非鬼……”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說的是鄧瑛,又一看楊婉通紅的眼睛,便把聲音收住了。 “你要明白,有哥哥在,沒有人能傷你,張洛也不能!” 楊婉心下清寒。 在這個時代,能夠傷到她的從來都不是哪一個對她不好的人。張洛厭棄她,她根本不難過,易瑯責難她,她也想得開。真正傷她的,反而在晦暗的政治環境中,那些熠熠生輝的精神,以及像鄧瑛那樣,不肯放棄的人。 于是她想說,試試看吧,試試看去幫鄧瑛。 這種想法在她自己看來有些中二,就像是賭上幾代人的研究成果,賭上后來的科學辯證法,賭上唯物主義歷史觀,賭上她身為一個明史研究者的十年修煉,去以卵擊石,想想,還真有些悲壯。 “我知道你一直都很想保護你的meimei,讓她過好,是我令你失望了?!?/br> “楊婉!” 楊倫有些忍不住了,“你還記得你小時候的事嗎?” 楊婉低頭沉默,良久方道:“很多都忘了?!?/br> 楊倫在馬下失語,過了好久才從后鼻腔中呼出一口又潮又酸的氣。 “難怪?!?/br> 他長嘆一聲,“是我還把你當成個小姑娘?!?/br> 說著聳肩笑笑,頭偏向一邊,輕聲道:“算了……” 楊婉在這一聲“算了”里聽出了失落,還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洞明。 “哥……” 她剛吐了第一個字,楊倫便擺手打斷了她,“你說的話。我會回去仔細地想一想?!?/br> 楊婉聽他這樣說,終于在馬背上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 她閉著眼沒有再說話,沉默一陣之后,又抿著唇回頭朝刑場的方向看了一眼。 已經有人在收斂周叢山等人的尸體。 亡人之聲尤在,隔著六百年的光陰,聲聲泣血,卻在告訴她這個后世人,不要害怕。 楊婉望著刑臺上的人,松開抿緊的嘴唇,回頭又道: “還有,陛下要啟用東廠,應該還差一個話口,桐嘉書案這件事,你與白閣老,與其向陛下請罪,不如上一道為桐嘉書院其余學生求情的文書,給陛下這個話口?!?/br> 楊倫點頭,“此事我想到了,但是鄧瑛的事,我一個人做不了決定,我還要和老師他們商量?!?/br> “好?!?/br> 楊婉說著就要下馬。 楊倫伸手扶住她的胳膊,讓她踩在自己的膝蓋上下來,其間壓低聲道:“婉兒,無論如何,不能把娘娘和小殿下牽扯進來?!?/br> 楊婉輕聲應道:“你放心,我一定會護好他們?!?/br> 楊倫不禁笑了一聲,“傻丫頭,你以為你是誰啊,只有娘娘和小殿下護著你的?!?/br> 楊婉挽了挽耳發,“是啊,我又在哥哥面前自以為是了?!?/br> —— 二人雖各有真情之言,但也不能在東華門前久站。 兩三句后話別,楊婉獨自走進宮門。 此時離申時尚有一段時間,她想著之前向尚儀局告假,還落了好些事務,幾乎都丟給了宋云輕,便準備回五所換身衣裳,去找宋云輕。正走到仁壽宮,竟看見護城河對岸,司禮監的太監們步履匆匆地往萬歲山的方向走。 楊婉原本沒在意,誰知剛走回五所,宋云輕便一把拽住她道:“還好我等著,不然就錯過了?!?/br> 楊婉抽出手腕,見她神情不好。 “怎么了,我還說換身衣裳,去尚儀局找你來著?!?/br> 宋云輕道:“你來的時候,沒看到司禮監值房的人,都往司禮監去了嗎?” 楊婉點了點頭,“出什么事了嗎?” 宋云輕抿了抿唇,“何掌印要杖鄧少監四十,命司禮監正八品以上的內監都去觀刑。 “什么?” 楊婉下意識地轉身,宋云輕忙拽住她,“我們女官不便過去,姜尚儀就是怕你情急,才叫我來尋你的?!?/br> 楊婉頓住腳步,“他犯的是什么過錯,現下知道嗎?” 宋云輕搖了搖頭,“聽說是誤了內學堂的值,但這一聽就是個虛名頭,我讓李魚試著去問他的干爹,有了消息就回來跟你說?;蛘叩蓉熈P完了,你親自去問問他?!?/br> “我怎么開得了口?!?/br> 楊婉捏著袖子,聲音有些抖。 宋云輕忙再次拉住楊婉的衣袖,走到楊婉面前,認真看著她道:“楊婉,這是司禮監內部的責罰,他本來也是司禮監的人,沒有人能干涉,你再心疼也要忍著?!?/br> 第39章 瀾里浮萍(一) 這四十杖何嘗不是救贖…… 整個司禮監正八品以上的內監都聚集到了司禮監門前。 這些人平時很少見鄧瑛,只知道他總領太和殿重建工程,又與楊倫這些人一樣,在內學堂做講學,是冒犯不得的謫仙人。今日老祖宗陡然要杖責他,便各自有各自的心思,有的人抱著看熱鬧的態度伸長了脖子,有的人因人度己,面有狐悲之色。 鄭月嘉背著手走到慎行司的掌刑人身邊,抬手在他的手背上點了點。 掌刑的王太監忙躬身道:“老祖宗是什么意思?!?/br> 他說著,看向垂手立在刑凳前的鄧瑛。 他穿著一件長衫,并沒有穿官服外袍,看起來像是被從直房里直接帶過來的。 鄭月嘉知道,太和殿的工期之所以可以提前完工,靠的是鄧瑛的自損。 竣工后連著很多日,鄧瑛大多時間都在值房內休息,即便如此,面目還是有些憔悴。 王太監見鄭月嘉不說話,便看了看鄧瑛的氣色,拿捏了一陣道:“聽說他身子不是很好,四十杖嘛……生門活門都有,給他哪個門啊?!?/br> 鄭月嘉道:“太和殿竣工,陛下今日在養心殿將才賞賜了他,死門能給嗎?” 王太監應道:“是……是是,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我臨出來的時候,瞧了眼老祖宗的腳尖兒……那是要我們著實打呀?!?/br> 鄭月嘉轉過身道:“司禮監觀刑,這是為了讓下面人有個警醒,你們是會這些門道的,不論看起來怎么嚇人都行,不能傷了他的根骨?!?/br> 王太監聽鄭月嘉這樣說,忙道:“是,跟您說這幾句,我們就有底了?!?/br> 說完,忍不住又嘆了一聲,“說實話,我看他也是可恨又可憐,咱們又不是外面那些酸老爺,被掀翻在午門了,還要頂著自個的硬骨頭,以前老祖宗打下面這些人,那就是生氣,氣底下人不知好歹,實際上心慈著呢,看著孩子們在他面前跪著哭得可憐,哪回真叫咱們下過狠手,懲戒懲戒就罷了,可他這……哎喲?!?/br> 他一面說一面嘆了口氣:“不愧是跟著白閣老讀過書的,做不得子孫啊?!?/br> 他感慨的這一聲,并沒有收著,說得在場很多人都聽到了。 鄧瑛立在刑凳前,彎腰輕咳了一聲。 其實旁觀者清,楊倫那些人不肯說出口的話,被這個太監說出來了。而這句話對鄧瑛來說,絕對不是羞辱,反而是開解,很是難得。 他想著,低頭朝那張血跡斑斑的刑凳望去,要說恐懼,并不是沒有,但鄧瑛想把它從心里逼出去。以前,他一直想不通,為什么朝廷要這樣對待他,但是自從張展春和桐嘉書院的人慘死以后,他便覺得,那些想不通的事,逐漸變得微不足道了。 就像楊婉說的,他不能讓他們就白白的死了,不論他自己變成什么樣子,作為他們的后繼者,他都要好好地活下去。 —— 秋風從護城河上刮過來,似乎帶著淡淡的血腥氣。 眾人抬起頭,見天色已經有些發暗了,今日午門殺人,新魂似乎收去了所有的陽氣,風借魂寒,吹得人頭破發麻。 監衙的門忽被推開,胡襄叉著腰從監衙里走了出來。 他之前在趙員外家的喜堂上被六科那些人打過一回,額頭上留了一個老大的疤,如今時不時地就要拿手去揉揉。 他按著額頭先看了一眼鄧瑛,又掃了遍在場的眾人,轉身問鄭月嘉,“人齊了?” 鄭月嘉道:“齊了?!?/br> 胡襄覺得額頭上的疤此時竟比平日還要膈手,憋了幾個月的邪火此時像是終于找到了宣泄口,“那還等什么,打唄?!?/br> “是?!?/br> 王太監朝前走了一步,“把他摁上去綁起來?!?/br> “欸欸欸?” 胡襄抬起手,“這什么規矩啊,就這么打,這些人能知恥?” 他說完低頭嫌惡地看了鄧瑛一眼,“留這層底下的體面干什么,我們挨打的時候,鄭秉筆忘了,老祖宗教咱們規矩的時候,也沒留情面。把底下給他剝了,什么玩樣兒呀?!?/br> 鄧瑛閉上眼睛,一聲未吭。 鄭月嘉眼看著有人上前去解鄧瑛的汗巾,忙道:“等等?!?/br> 胡襄回過頭,“鄭月嘉,你不是第一次維護這個人了?!?/br> 鄭月嘉走到胡襄面前,“我替他求個情?!?/br> 胡襄笑了笑,“呵,忘了,你以前也是差點考科舉的人,怎么?看著他可憐?!?/br> “是,請胡秉筆可憐可憐他?!?/br> 胡襄看著鄧瑛的脊背,“也是,年紀輕,長得也好,能耐又確實大……” 他說著話鋒一轉,“你我伺候老祖宗這么久,難道不知道,他老人家最恨的能耐過于大的人。你要求情,去求老祖宗,我在這兒,是定要替老祖宗出了今日在養心殿上的氣?!?/br> 鄭月嘉抹了一把額頭的汗,“他是應該責罰,我不敢去求情,只是你我得想想,陛下今日才因為太和殿完工的事,對他大加贊賞,若是知道,我們今日在這里把人打得太難看,必會覺得,我們這些奴婢,不能體諒他老人家的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