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書迷正在閱讀:野王誘捕器[電競]、我有一個屬性板、開局召喚一只小骷髏、神醫帝凰:誤惹邪王九千歲、一灣足矣、世界末日是你我的紐帶、帝王的寵妃是個O、從荒島開始爭霸、錯位關系(校園1v1)h、大航海之鋼鐵艦島
她聲音軟糯,雖然不像女子一般柔和,帶了些少年氣,但這樣的狠話放出來也沒什么氣勢。李軻聽得輕笑出聲。 這聲音不大,卻被梁樂耳尖聽到,又惹來了她的目光:“我在為你出氣呢!你還笑我?” “沒有?!崩钶V將她在夜風中吹得冰涼的手包進掌中,“樂弟護著我,我很開心?!?/br> · 貢院之中,數千名學子已經尋到自己的位子坐好。 僅僅一席之地,卻將決定他們未來的命運。 正如之前所說,第一日的府試考的是四書五經,分別是帖經與作八股文。 帖經實在太過簡單,這些題目會從“五經”,中經的《詩經》、《周禮》、《儀禮》,以及小經的《易經》、《尚書》、《公羊傳》與《轂梁傳》之中選取。李軻對這些熟悉至極,幾乎提筆便能答出。 除去默寫填補缺句之處,便是對其做出解釋。 當然,因為當今學子們都是抱著朱熹先生的《四書五經集注》學習,解釋義理題也甚少有人會出錯,除非是從未認真學習過的考生。 …… 作八股文則是重中之重了。 可以說,府試三場考試,決勝就是這篇八股文了。 周圍安靜的針落可聞,偶爾傳來沙沙的翻動紙聲。 李軻看著考試特制的紙張之上寫著的這句話。 ——中立而不倚,強哉矯義。 他一眼便知曉,這試題是從《中庸》之中選取。 從這道題便能看出考官并非愛刁難學子之人。 八股文選題雖然都在《四書》、“五經”之中選取,但句子只有這么多,數年無數場考試下來,那些句子總有用盡的一天。 截搭題便順應而生。 截搭題有兩種,一種是只“截斷”,另一種是“截斷后拼搭”。 前者便是將一整句話選出,只截取前一半或后一半,如《論語》中的:“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被“截下題”,也就是截掉下半句后得到的題目就是“子曰”;后者則是將兩句完全不相干的話拼接在一起,如《中庸》之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與“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兩句被“截搭”便可得到“喜、怒、哀、樂,萬物育焉”。 前者易多解其意,破題走偏;后者更是對考生要求極高的邏輯與分析能力,將毫無關聯的兩句話串聯在一起破題。 而今日這道府試的題卻不算難,它是從《中庸》中選取的一句完整的句子。 是說為人處世,君子應當有自己的堅持,不偏不倚,堅守原則。 李軻閉目,沉思許久,才提筆蘸墨。 他手腕有力,運筆自如,胸有成竹。 將自己構思好的破題寫下。 ——自古帝王之治、圣賢之道、不外一中。 接著是承題。 ——中者、舉天下萬世所宜視為標準者也。 他文思如泉涌,旁的考生還在抓耳撓腮,不知如何破題之時,整篇文章便已在他的心中,只等躍然于紙上。 這場考試雖是第一場,卻算得上最重要的一場。因為本朝重八股而輕詩詞,后兩場的策論與制賦實則在考官眼中僅有一個參考價值,真正的排名還是按照這篇八股文章的優劣評判。 另外,若是第一場就被刷下去,可是連后兩場的參考資格都要沒有的。 時間過得極快,甚至還有學子并未做完答卷,便已到黃昏時分。 雖然并未到交卷時間,但李軻已然寫完。 他不愿再在里面多待,于是拉動了身旁的鈴鐺,等來人將自己的試卷糊名,裝置好在一個木匣之中后,才有衙役領著他離開貢院。 他的神色平靜得仿佛只是在夫子家中作了篇文章一般,既無對自己作答十分滿意的喜悅之色,又沒有垂頭喪氣的失落。 修長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貢院外。 巡視的趙學政注意到這個與旁人不同的少年人,不由得多看了幾眼。雖然并不知曉他的八股文章制得如何,但這份寵辱不驚的性情倒是十分不錯。 趙學政起了好奇,吩咐人將李軻方才交上去的答卷拿來。 剛一打開,便被映入眼簾的工整館閣體字跡奪了眼球,有形亦有神,難得??! 就是不知拋開這手館閣體,這少年人能寫出何等鐵畫銀鉤的字來。 帖經沒有一絲錯處,顯然是有著十分扎實的基本功,是個勤學苦讀的學子。 再看那八股文。 “自古帝王之治、圣賢之道、不外一中……” 妙??! 題出《中庸》,言為圣賢,竟能由此寫出“帝王之治”! “……其識足以鑒別天下之是非、灼然如黑白之不可亂。其力足以措拄狂瀾之橫決、屹然如砥柱之不可搖?!?/br> 讀到這句,趙學政只覺心潮澎湃,忽地揚起了二十五歲那年考上進士,入朝為官的豪情壯志。 那時的他亦是如此,身正而不倚,要蕩清這是非黑白,希望自己將來能有挽狂瀾,扶大廈的才能! 而這文章的最后那句“故曰自勝之謂強”,在這樣的破題承題與提比之后,更是顯得氣勢萬鈞,將這篇八股文收得完整有力。 趙學政激動異常,忍不住在考場中左右踱步。 沒想到,這樣的文章,竟能在這一場小小的府試之中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