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夫后的滋潤日子 第194節
武青意拉住她搭在窗垣上的手, 搖頭低聲道:“不用,仔細吵醒了小野?!?/br> 說完這句, 他又垂下眼睛,頗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家里沒事, 就是我……我們都有些掛念你?!?/br> 從前兩人雖說獨處的時間不多, 但日日對在眼前, 早就成為一種習慣。 如今雖只隔著一墻, 顧茵和顧野只兩人用飯,偶爾也會覺得冷清。 英國公府那邊人倒是不少, 還剩下四口人呢。 但少了他們母子,就是讓人覺得哪里不對勁。 連平素里最喜歡在吃飯時和孩子們閑聊的王氏,話都變少了, 每天掰著手指頭算行禮的日子。 還有個武安,晚上寫功課的時候假模假樣說遇到了難題。 “難啊, 太難了, 今日的功課怎么這般艱深?!蔽浒簿o蹙這眉頭, 邊說邊就要門邊走, 嘴里還在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道小野是不是也被難住了, 不成, 我得去和他商量商量?!?/br> 連文家老太爺和大老爺都說過他讀書方面, 是世間罕有的好苗子。 尤其是他比顧野早開蒙不少呢,他都不會的功課,問顧野, 顧野能會? 最后武安被王氏提溜著后脖領,按回了書桌前。 武安還尷尬地笑了兩聲,說:“真別說,娘這一按,還真把我按開竅了,醍醐灌頂,我會了,哈哈?!?/br> 武青意把他倆的表現一說,聽得顧茵捂著嘴笑起來。 笑完,她又偏頭去看武青意,“只娘和武安想我,就沒有旁人了?” 武青意握拳到唇邊輕咳一聲,“還有咱爹……” 說到這里,他自己止住了話頭,公爹想兒媳婦,怎么都不像好話。 他只得無奈承認道:“好吧,自然還有我?!?/br> 若是不想她,怎么會堂堂一國猛將,一入夜就鬼鬼祟祟跑來隔壁當梁上君子? 而且還是來的很有些時候了,所以才會連發梢和衣擺都被露水染濕。 顧茵反握住他的大掌,“再有三天,我就回去啦?!?/br> 武青意輕捏她的指尖,應聲道:“我省得?!?/br> 他黑沉沉的眸子似黑曜石一般,閃著動情柔軟的光芒。 兩人靜靜對視了一陣,顧茵笑著開口道:“好啦,快回吧,我也要早些睡了。不然后頭歇不好,可不好上妝?!?/br> 武青意點點頭,依依不舍地松開了她的手,走過了兩步,他又站住了腳,轉身快步回來,向她確認道:“咱們就要成婚了,你一絲的后悔猶豫都沒有,對不對?” “怎么還問這樣的話?”顧茵笑起來,但隨后還是認真地回答道:“從應承你求親的那一日,到現在,我一絲的后悔猶豫都沒有過。我很清楚,我要嫁給你,要和你共度余生??墒俏夷睦镒龅牟缓?,所以然你覺得不安?” 不等顧茵反思更多,武青意又笑起來,連忙道:“不是你的問題,是我……是我想太多了,但這幾日我總感覺不真實,生怕某天醒來,發現這只是一樁美夢?!?/br> 顧茵佯裝抬手要打他,武青意下意識地躲開。 見他退了半步,顧茵便立刻不留情面地把窗欞關上了。 “早點睡吧,愛胡思亂想的新郎官!” 窗外傳來武青意壓著嗓子的悶笑聲,隨后兩人便也不再多言,各自回去歇下。 等到顧茵復又在床上躺好,貴妃榻上的顧野眼皮一抖,掀開了一條縫兒—— 唉算了算了,看在未來meimei的面子上,就饒了叔這一回吧! ………… 七夕這日天剛亮,王氏就張羅好了人手來幫顧茵上妝更衣。 時下成婚的規矩里,上妝更衣前,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得請一個全福人來給新娘子梳頭。 所謂全福人,就是父母健在,有丈夫,兒女雙全的婦人。 希望全福人能把這份福氣帶到新娘身上。 這樣的人本就不算多,能匹配的上英國公府門楣的就更少了。 早先王氏多番打聽,打聽到了一位侯夫人,很符合這樣的情況,而且下頭不止兒女雙全,她的兒女也都過得很是不錯,兒子有出息,女兒嫁得好,孫子孫女,外孫外孫都有,是時下少有的四世同堂的人家。 只也很不巧,那位侯夫人雖樂意上門當這個全福人,但她已過五旬,在這個時代已經買入了老人的行列,近幾年酷暑時節,她身上都會有些不好,總不能帶著病痛來給新娘梳頭,那也太觸霉頭了。 所以只得推辭。 后來顧茵聽說光是一個梳頭人都讓王氏費了這么多功夫,十分心疼她,就讓她不用再那么忙活,這個梳頭人就由王氏來也成。 世間還有哪個婦人,比王氏更盼著她好呢? 而且王氏如今是超品的國公夫人,夫妻和睦,兒孫滿堂,還和顧茵這兒媳婦親如母女,誰能說她福氣不好? 王氏后來想想還是覺得不成,就是因為太盼著顧茵好了,所以王氏覺得自己配不上。 不過顧茵的話也給她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王氏轉托顧野帶了個口信給王太后,把王太后請來當全福人了。 王太后的父母和丈夫都是壽終正寢,都活到了花甲古稀之年,在這個時代絕對算是長壽了。且撇開那些不提,人家能養出一個改朝換代的新帝,和她比福氣,誰能比的過? 王太后自然愿意,前一天她們就住到烈王府來了。 顧茵這邊在梳妝臺前坐定,王太后和周皇后也過來幫忙了。 “一梳梳到頭,二梳梳到尾,三梳梳到白發已齊眉?!?/br> 王太后笑呵呵地幫顧茵梳了一遍,后頭梳新娘發髻那樣的活兒自然不用她老人動手,由梳頭娘子代勞。 梳頭之后還要上妝,不比平時簡單的妝容,新娘妝十分繁復,還得先從絞面開始,顧茵一開始還和眾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后頭坐的久了,加上王氏請的人都手腳輕快麻利,她不知道怎么就靠在王氏身上睡著了。 等到王氏輕輕把她推醒的時候,鏡子里的顧茵已經是頭梳寶髻、妝容濃艷的模樣了。 后頭她戴上赤金鑲滿東珠的珠冠,再由幾個繡娘捧出嫁衣,那火紅的嫁衣用金線繡了各色寓意吉祥的圖案,華麗得叫人睜不開眼。 顧茵已經試穿過,所以再穿這嫁衣,已經十分熟稔,不過半刻鐘就已經收拾妥當。 王氏在一旁看著她——濃艷的妝容襯得顧茵本就昳麗的面貌多了幾分艷色,而那剪裁得體、花紋精致華美的嫁衣,則更襯得她身形有致,骨rou勻停。 她不覺紅了眼眶。 這樣一個漂漂亮亮的大閨女,要不是嫁到自家來,讓她拱手嫁去別人家,真跟拿刀子挖她的心肝沒區別了。 后頭王氏親手把紅蓋頭給顧茵蓋上,而外頭武青意也帶著人來迎親了。 這時候娘家人出場的時間就到了,總不能新郎官一來,就那么輕松把人接走吧? 徐廚子一個人往門口一站,就把門給堵上了。 武青意等人早就料到這一遭,就看他們以什么出題來為難人。 考慮到武青意無甚文采,顧茵這邊的人自然不會出文縐縐的難題,只先讓他做一首催妝詩來。 武青意很快就念了首類似打油詩的催妝詩。 那詩文實在不算精妙,幾歲的孩童也能聽懂,但顯然是他自己所想,情真意切,并非是請人代勞。 所以大家就算他通過了這第一關。 后頭便是顧野出題了,他讓小廝抬了好些柴火出來,讓武青意劈柴。 畢竟他娘最愛的就是下廚,而下廚自然離不開柴火。 這種粗活是武青意做慣了,沒有二話,他就拿起了斧子。 來陪他接親的那些人也都是軍中好手,哪兒能只看他一人下場? 他們立刻讓人去隔壁英國公府找家伙什,斧子肯定是沒有那么多把的,就找來了類似鐮刀、菜刀那樣的東西,也加入劈柴的行列。 眾人熱火朝天的,沒有半句抱怨,一時間院子里就只能聽到噼里啪啦的劈柴聲。 作為陪嫁丫鬟的宋石榴在旁邊見了都有點技癢! 在眾人的幫忙下,小山似的柴火很快劈完了,且因為一眾將士都是窮苦出身,劈完還都自發自覺地碼起來了,整個庭院一點都不顯的凌亂。 總共就兩關,一關算是考文,一關算是考武,雖都放了水,但也能看出新郎官對新娘子的心意了。 眾人便都放了行。 此時日頭升起,天光大亮,也到了新娘子可以出門子的時候了。 按著規矩,新娘子是由喜娘媒婆或者娘家兄弟來背。 顧茵這邊沒有兄弟,喜娘倒是有,只是那喜娘看著比她瘦瘦弱弱,還比她矮半個頭的中年婦人,雖王氏說過,這喜娘絕對是個力氣大的,但顧茵這一聲珠冠首飾的,可絕對不輕! 察覺到她的猶豫,喜娘趕緊道:“新娘子別擔心,小婦人真是很有一把力氣的,一定把您穩穩當當地背出門?!?/br> 顧茵輕輕地道一聲謝,趴在喜娘背上剛出了門口。 忽然身子一輕,武青意已經輕飄飄地把她從喜娘背上打橫抱了起來。 她連忙松開環著喜娘的手,一手穩住自己的蓋頭,一手圈上他的脖頸。 眾人一陣哄笑,“新郎官這是急不可耐啦!” “還未行禮呢,新郎官怎么就這樣急,也不怕來日新娘子壓你一頭嗎?” 武青意不顧眾人的調笑,把顧茵放在地上,又在他前面蹲下身。 眾人都已經在笑了,顧茵也不管那么多,反正人在蓋頭底下,也沒人看到她已經羞紅了臉。 等到顧茵穩穩當當地趴下后,武青意便輕巧地站起了身。 徐廚子等人笑得越發大聲,“我師父爬到師公頭上啦!” 聽得顧茵恨不能當場啐他。 武青意一路將顧茵背到了花轎上,后頭便是眾人幫著抬出顧茵的嫁妝——一共是六十四抬,不輸給京中任何貴女的。而且不是英國公府或者烈王府庫房里的現成東西,都是王氏他們在這段時間費心另外準備的。 加上另外還有武青意給準備,前頭已經送過來的聘禮,正好湊成了一百二十八抬,說是十里紅妝也不為過。 既準備了這些,那肯定不是只從烈王府抬到隔壁英國公府這么簡單,得繞著京城走上一圈。 出發之前,武青意打馬走在花轎邊上,輕聲同她道:“你在里頭隨意一些就好,咱們要到午前才繞回來?!?/br> 婚禮的流程自然都是先詢問過顧茵意見的,所以她早就知道這些安排,便在里頭輕聲應好。 盛大熱鬧的迎親和送親隊伍就此出發,繞城一周,引來無數賀喜聲。 到了中午時分,花轎從另一頭回到了英國公府門口。 時下還有些規矩,是讓新郎踢花轎門,然后讓新娘子出來跨火盆的,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在婚前建立丈夫的威信,讓新娘子來日不敢在婆家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