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夫后的滋潤日子 第193節
當天上完課,陸煦回永和宮用晚膳,也就把這些東西帶了回去。 馮貴妃先認出那平安扣,這東西是早先馮源中毒,差點就沒命的時候,葛珠兒特地去了軍營附近山頭上的寺廟里求回來的。 后頭馮源還真就化險為夷了,那平安扣就一直戴在他身上,算是他和葛珠兒的定情信物,后頭傳給了馮鈺。馮鈺還真就從小沒病沒災,平安長大了。 她對這東西有印象,是那會兒她剛生產完,兩個孩子都不大好,心中正難受著。 那會兒新朝還未成立,她還不是貴妃,規矩講究沒那么多,馮源和葛珠兒都一起去看她。 那時候葛珠兒就拿出過這樣東西,想送給兩個孩子,還解釋了這東西的由來,說希望能讓兩個孩子也和當初的馮源那樣,化險為夷,然后和馮鈺一樣,沒病沒災地長大。 當時馮貴妃本是想收下的,但陪在她身旁的秦氏卻嗤之以鼻,說:“這等不入流的東西,豈能配得上我外孫和外孫女?” 那會兒義軍勝券在握,馮貴妃生下的自然就是來日皇室的皇子和公主。 聽了親娘的話,馮貴妃也嫌棄那東西上不得臺面,葛珠兒就把平安扣收了起來。 沒想到經年之后,兜兜轉轉,這東西還是送到了自己跟前。 馮貴妃自小被秦氏教授的,就是人要往上爬,爬的越高,手段越狠,那么便不敢有人小瞧你,怠慢你。 她面對的境況也確實如此——從前得意時,就算宮人不肯為她辦事,那也得敬著她,奉承著她?,F在她雖同樣是貴妃,但自打正元帝下旨申斥了她,還讓她閉宮思過一遭,宮中都知道她無寵,拜高踩低的情況就越發明顯。 但似乎,天下也不盡是那種見風使舵,拜高踩低的人,也有人是始終如一的。 馮貴妃摩挲著那平安扣久久沒有言語,最后還讓人把平安扣和平安符、小玉牌一道,掛在了女兒寢殿的入口處。 或許是老天心軟,或許是顧野和馮鈺送來的東西真有效果,到了六月時,朝陽的境況就越發好了。 六月中旬,到了她和陸煦四歲生辰的時候,經過幾位御醫商討和反復思量,確定朝陽可以出現在人前了。 正元帝沒有給他們大cao大辦,只是在宮中設了一場熱鬧的家宴,連同魯國公府也一并下了帖子。 魯國公府只秦氏和馮源來了,陸沅琪并未到場。 馮貴妃久未和親娘見面了,再碰面時自然得寒暄一番,問問互相的境況。 她先問了陸沅琪,秦氏就沒好氣道:“從前看著她也是個好的,沒成想后頭才知道她是被陸家驕縱壞了的,天天在后宅里像只烏眼雞似的蹦跶,攪的整個家沒有一天安寧日子過??吹萌诵臒?,今天這種場合,自然不能帶她來?!?/br> “那娘的意思是……” 秦氏話鋒一轉,“我沒那個意思。休妻是不可能的,休妻得退還嫁妝,和離也不用想,你兄弟才和離了一次,再來一次,外頭不知道要怎么說?!?/br> 反正陸家也是這么個意思,吵歸吵,鬧歸鬧,想讓他家斷了魯國公府這們親,是不可能的! 就這么耗著唄!看誰最后耗贏了誰! 這日到底是一雙兒女的好日子,就算是娘家的糟心事,馮貴妃也不想多聽,問了一嘴也就算完事兒了。 后頭母女接著再聊,馮貴妃自然說起小女兒,說從前真的太難了,哪兒就敢想有這么一天呢?那時候正元帝還和她說過,若到了三四歲時女兒還不見好,就只能效仿前人做法,把女兒送到庵堂里出家,把孩子算做是道家或者佛家的人,來延長她的壽數。 那是時下最沒辦法的辦法了,那種境況下孩子也不一定能活。就算活下來了也算是世外之人,和塵緣不能有太深的糾葛。 說到動情處,馮貴妃不由紅了眼睛,但轉頭看到被正元帝抱在膝頭的朝陽,雖然還跟小貓崽似的瘦弱,還不怎么會說話走路,卻已經會聽會笑,滿含著生機,不再是之前那個連屋子都不能出的陶瓷娃娃,馮貴妃不由又笑了起來。 秦氏見到她這般,連忙道:“娘娘的眼界可不只該盯著眼前這一畝三分地,公主再好,那也是女兒家。能為咱家帶來什么前程?您該看重的自然還是咱家三殿下!” 馮貴妃臉上的笑容一滯,冷下臉道:“朝陽和阿煦同是我肚子里出來的,娘這話是什么意思?” 這種場合上,不知道多少宮人盯著,許多話不好細說,秦氏含糊道:“反正娘娘是該懂我意思的?!?/br> 母女倆攏共就說上了幾句話,最后還不歡而散。 宴席后,馮貴妃幫著兒女清點收到的生辰禮。 王太后和周皇后、正元帝、顧野等人,送的東西都不算價值連城,但都能看出來滿含祝福,希望兩個孩子健康長大。 尤其現在逐漸好轉的朝陽,王太后和正元帝都覺得對她有些虧欠,所以給她的生辰禮會格外講究些。 反倒是親娘秦氏送出來的兩樣東西,讓馮貴妃看著,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秦氏送給陸煦的,是一套小刀、小劍和小弓,雖都是木制的,但木料是頂好的,從價值上來說并不輸于金玉,而且打磨雕刻得十分精細,華美討喜,一個木刺也沒有,給這個年紀已經開始想舞刀弄槍的男孩子來說,最好不過。 而秦氏給朝陽的,則是一個八寶瓔珞項圈。 那項圈固然是華美貴重,馮貴妃卻依稀記得這是早前宮中之前送到魯國公府的賞賜之一。 她在項圈里摸索了一圈,果然找到了宮中特有的徽記。 顯然這不過是秦氏讓人隨意從庫房里翻找出來的東西。 后頭馮貴妃破天荒的沒聽秦氏的,一心撲在女兒身上,當然也不是說她就不關心陸煦了,只是陸煦回來的時候少,在前頭文華殿和擷芳殿那塊兒,馮貴妃也伸不過去手。 正元帝后頭看在孩子的面上,也沒再接著惱她,偶爾過來永和宮,反而夸她如今總算有了幾分母親的模樣。 馮貴妃的日子雖和前頭不同,但也過出了另外一種模式。 ……………… 六月時,天氣已經是熱的不像話了。 顧茵和武青意的婚事安排也都提上了日程,王氏待顧茵是真沒話說,雖說是再次行禮拜堂,她沒有不當回事,真就當是正經嫁女兒和娶媳婦那樣cao辦。 娶媳婦要準備的那些她都準備了,同時作為娘家人,她還給顧茵準備嫁妝。 早先買下的那些田產鋪子,她分出了一小部分給了沈寒春,剩下的那些,她就準備帶著顧茵去更名,全歸在她名下。 顧茵是真不想要,食為天酒樓就已經在她名下了,那已然是一筆價值不菲的產業。 光是靠著酒樓,她現在一個月就有一千幾百兩的進項。 賺到的銀錢王氏還從來不要,全讓她自己留著。 而其他那些田產鋪子,則更是英國公府出銀錢置辦的,和她沒有半分關系。 婆媳倆一個堅持要給,一個堅持不要。 后頭顧野知道了,就說可以把顧氏船行放到他娘名下。 那船行是早些時候正元帝賞的,可比王氏置辦的田產那些貴重多了。 那會子正元帝還未和他們說開,只說是他們該得的賞賜。 一家子彼時都還很迷茫,先記在了顧野名下,讓他和武青意一道盯著船行運作。 現在自然是知道了,那船行自然是嘉獎他們養育了流落在外的皇家嫡長子。 顧野是顧茵和王氏一起收養的,顧茵雖不想獨占功勞,但顧野確實同她最親近,這份嘉獎落到她頭上,算得上是名正言順。 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家里其他人自然都贊成無比。 小崽子送的,顧茵也就沒再推辭,和他一道去更改了契書。 好在之前起名的時候用的就是顧姓,船行也就不用更名。 時間眨眼到了七月,成婚的日子盡在眼前了。 喜帖早就派送了出去,雖這次辦的熱鬧正式,但顧茵不喜歡那些排場虛禮,所以請的都是親近之人。 文家一家,加上許氏母子,葛家老夫妻,徐廚子和倆小徒弟,還有周掌柜和葛珠兒在內的食為天一眾員工,連帶著顧野幫著請來的周皇后等,都算做娘家人來觀禮。 武青意那邊,則請的都是他和武重在軍中的同僚和部下,人數比顧茵那邊的娘家人多了數倍不止。 成婚之前,照著壩頭村那邊的規矩,顧茵和武青意就不能見面了。 還在六月底的時候,顧野就幫著他娘收拾了行禮,帶她搬到了隔壁烈王府。 到時候她就要從這里出嫁。 這幾天里,顧野就不在擷芳殿留宿了,每天上完課就回烈王府。 現在武安也正式成了陸照的伴讀,兩人一道從宮里出來,一道乘坐馬車,但是到了門口,兩人就得分開,一個進烈王府,一個進英國公府。 這幾日眾人都讓顧茵安心待嫁,加上天氣也確實炎熱,她就幾乎不怎么出門。 顧野怕她在家無聊,從宮中藏書里借出了好一些孤本食譜食單,讓顧茵慢慢參詳。 有了這些東西,顧茵自然就更待得住了,經??粗粗腿チ彝醺膹N房里試驗一番,很快就過完了一天。 顧野回來的時候,顧茵已經準備好了夕食,還都是她親手做的。 美美的用完一餐飯,兩人一道去了書房。一個寫功課,一個看食譜食單。 日子雖然和從前差不離,但就是好像多了一種只有彼此、相依為命的意味。 等到兩人都忙完,顧野還會以怕她換了個環境不習慣為由,和她同睡一個屋子。 當然了,已過了七歲生辰后,就開始注重男女大防的顧野肯定是不會上床的,就只是讓人搬了個貴妃榻到內室。 兩人晚上雖不算睡在一處,但隔著帷帳,也能說上好一會兒的話。 這天歇下后,顧野提起宮里的朝陽,說:“陸煦現在可嘚瑟了,咱們一群人里,只他一個有親meimei。每天都不忘和我們炫耀。他那小子多會吃味啊,前頭阿照剛來的時候,我對阿照多關心了幾分,他立馬不干?,F在他母妃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照顧朝陽身上,他非但一點不吃味,還只怕他母妃沒把朝陽照顧好……” 說著說著,顧野又補充道:“要是來日娘也給我生個meimei就好了。我保證能比阿煦做的更好,當一個最好的哥哥!” 顧茵正躺在床上打著扇子,聽到這話忍不住笑道:“從前也不知道是誰,三番兩次和我說,不想讓我有別的孩子呢,非得等他大一些,再大一些……” 顧野被說紅了臉,連忙坐起身爭辯道:“那人家現在就已經夠大了嘛!” 眼看著他要急眼,顧茵忙說:“行行行,你現在已然是大孩子了。不過這弟弟meimei也不是咱們說好了就算嘛,沒準兒的事兒?!?/br> 顧野復又躺下,“阿照也催著母后給他生meimei呢,娘和母后一起努努力,總歸會有的!” 這種事兒還帶一起努努力的,顧茵笑著啐他一口,讓他趕緊睡,別cao這份閑心。 顧野上了一天的課,沒多會兒就睡著了,打起了小呼嚕。 顧茵翻了個身正也準備睡下,就聽到了窗欞上突然傳來了一點響動。 烈王府的戒備比隔壁英國公府還森嚴,自然不可能有宵小鼠輩。 顧茵噙著淺笑,輕手輕腳地下了床,打開了窗子一瞧—— 窗外夜色深沉,月光皎皎,并沒有生人,只站著武青意一人。 他的發梢和衣擺處都已經讓露水浸濕,顯然已經站了許久。 第125章 見到來人是他, 顧茵唇邊的笑意又深了三分,轉頭看一眼還睡得像小豬崽似的顧野,才輕聲道:“你怎么過來了, 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嗎?” 說著她便要轉身開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