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 俄國人仿佛受到了感染,哪怕軍官們用手槍,用手里的馬鞭,也無法驅趕這些俄國兵重新回到戰場上。 樓逍猛的一拽韁繩,戰馬嘶鳴,手中的馬刀每揮下一次,便能帶起一片血雨,“殺!” “殺!殺!殺!” 所有的華夏軍人,都殺紅了眼。 這是一場屠殺。 毫無爭議。 一個美國記者在發回國內的電報中這樣寫道:“華夏的軍人,像是驅趕成群的鴨子一樣,將俄國人一直趕回了他們的老家。俄國人的無能和怯懦,在這場戰斗中暴露無遺?!?/br> 可惜的是,出于一些原因,這篇報道并沒有被刊登出去。報社的主編甚至斥責他在胡說八道。 “你以為你看到的是騎在馬上的凱撒?” 如果這個記者知道,在幾年后,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也會和他說出同樣的話,并且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不知會作何感想。 俄國人一直沒有停下逃跑的腳步,他們手中的槍沒有了子彈,他們的炮也在華夏人的炮擊中損失大半,他們用刺刀和拳頭同華夏人拼命,可無濟于事。他們只能逃跑。 諷刺的是,就在不久之前,華夏人用刺刀和拳頭打退了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攻擊。 “少帥,再往前,就進入俄國了!” “那又如何?”樓逍的聲音冷冷的傳來:“我說過,早晚,打過去!” 騎兵營長愣了一下,隨即,胸腔里一陣沸騰,打過去?打到老毛子那邊去? 華夏人,在近百年來,被壓迫得太久了,祖先的榮耀,似乎已經離他們很遠,泱泱大國,甚至被一個彈丸小國欺負!簽下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樓逍的一句話,給了這些華夏軍人一個宣泄憤怒的出口。 打過去! 所有的華夏軍人同時高呼:“打過去!” 沒有人能再欺負他們,蔑視他們,侮辱他們,沒有人! 做了錯事,就必須付出代價! 步兵們正在打掃戰場,卻發現騎兵們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連帶著一些步兵也舉著槍跟在騎兵后邊沖了上去。一師的一個團長連忙向錢伯喜報告,錢伯喜當時就愣住了,轉向旁邊的二師師長杜豫章,說道:“老杜,少帥追著老毛子打進俄國去了……” “什么?!” 杜豫章驚得下巴掉在了地上。 樓逍率領著騎兵一路追擊,前面逃跑的俄國人壓根沒想到,這些華夏軍人竟然會一路追在他們身后,根本沒有停下的意思。就連邊境軍總指揮米哈洛夫也以為,回到國內就安全了,可誰能想到這群膽大包天的華夏人,竟然跨過了邊境,一直追到了俄國國內! 馬蹄聲越來越近,米哈洛夫感到一陣絕望,跑在最后的俄國士兵一個接著一個倒下,終于,有人在馬刀揮下之前,跪倒在地上,舉著雙臂,大叫:“我投降!不要殺我!” 或許華夏軍人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但舉起雙手跪地投降的動作,卻再明白不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俄國人發現這樣做的士兵都能逃過一劫時,紛紛跪倒在地,做出了同樣的動作。 米哈洛夫無暇去管這些投降的士兵,他不想死,更不想投降,作為伯爵家族的繼承人,如果被華夏人抓住,將是家族永遠無法洗刷的恥辱! 謝苗諾夫對投降的俄國步兵十分鄙夷:“一群懦夫!” 跑在他身旁的哥薩克騎兵,腦子里同時閃過了一句話:“您不是也在逃跑嗎?” 終于,在大部分俄國人跑過后貝加爾后,樓逍下令停止了追擊。 騎兵們收攏隊伍,這才發現,一路上竟然俘虜了超過五百名俘虜!這些俄國人似乎被嚇破了膽,即便沒有人看守,也沒有一個逃跑。 等樓少帥的騎兵將這些俄國俘虜押回滿洲里之后,又一次引起了轟動。 戍邊軍的團長廖習武撐著受傷的身子,不顧軍醫的阻攔,硬是跑到軍營前,看著一群舉著雙頭,蹲在地上的俄國人,這個東北漢子,忍不住嚎啕一聲,淚流滿面,“兄弟啊,兄弟們??!你們在天上可以閉眼了!” 沒有一個人笑話他,周圍的許多人,都紅了眼眶。 一千多戍邊軍,如今只剩下包括廖習武在內的二十多人……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哭得就像是個孩子。 樓逍下了馬,走到廖習武跟前,拍了拍廖習武的肩膀,沒有說話,廖習武卻撲通一聲,給樓逍跪下了,砰砰砰連磕了三個響頭:“少帥,這是我替死去的兄弟們給您磕的!從今天開始,我廖習武這一百多斤,就交給您了!” “男兒膝下有黃金?!睒清械皖^看向廖習武:“起來?!?/br> “少帥,”廖習武眼眶發紅:“我廖習武是個粗人,我不會說話,我!” “起來?!睒清械哪抗庀袷莾砂牙麆?,刺在了廖習武的身上,也刺進了在場每個華夏軍人的心里:“傷好了,去砍敵人的腦袋!” “是!” 廖習武倏地從地上站起,啪的立正,敬了個軍禮。 錢伯喜和杜豫章看到這一幕,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從今天開始,這廖習武和剩下的那二十幾個戍邊軍的命,都是少帥的了。 只要廖習武還在戍邊軍,只要他不死,戍邊軍,就是樓少帥的。誰也撼動不了。 事后,錢伯喜和杜豫章都說樓逍有些魯莽,不該孤軍深入,若是有個萬一,他們沒辦法和樓大帥交代。 樓逍用馬鞭頂了一下軍帽,“要想盡早結束戰事,必須這么做?!?/br> 錢伯喜和杜豫章同時一愣:“少帥,你是說?” 樓逍放下馬鞭,摘下染血的手套:“被打疼了,才知道挨揍的滋味?!?/br> “滿洲里大捷!滿洲里大捷!” 打了勝仗的消息,就像是是長了翅膀一樣,傳回國內。 國人聞聽消息,無不歡欣鼓舞,北方政府當即發下表彰,另撥付軍費二十萬元。南方政府也發了通電,對樓大帥和北六省的軍隊大加贊揚。 樓大帥的聲望再一次水漲船高。不過,此刻的樓大帥卻笑不起來,看著站在他面前的展長青,樓大帥的臉色有些發苦:“妹夫,真這么嚴重?” 展長青點點頭,將手中整理的報告放到樓大帥的面前:“迄今為止,滿洲里戰事軍費開支已經達到兩千萬銀圓,如果不能盡早結束戰事,軍政府的財政,會出現問題?!?/br> 事實上,展長青的話已經算是客氣了,何止是出現問題,簡直就是“破產”。 若不能盡早結束戰事,軍政府的財政赤字會高到一個可怕的程度,為了維持開支,只能增加稅收或者是大量發行錢幣。這極有可能引起通貨膨脹,政局動蕩。 樓大帥對經濟方面了解的不多,但他卻知道,老百姓買不起糧,吃不飽飯,是要出事的。 “我知道了?!睒谴髱淈c點頭,想起樓少帥之前發來的那封電報,不得不感嘆,自己到底是老了,這個天下,早晚是年輕人的?!懊梅?,你再想想辦法,只要能撐過這幾天,咱們就有錢了?!?/br> 樓大帥話說到后來,已經有點咬牙切齒的味道,老毛子這回敢啪啪扇他樓盛豐巴掌,打滿洲里的主意,也該他們出點血了。 就在樓大帥和樓少帥通過電報商量,該如何盡早結束戰事,順便在老毛子身上割下幾塊rou時,李謹言已經和美國洋行談妥了購買縫紉機的事情。 二十世紀初的縫紉機市場,幾乎被美國的勝家公司壟斷。李謹言要想買到質量好的縫紉機,就得和美國人打交道,價格,也是對方說了算。 不過,哪怕他手里現在有錢了,也不會隨便亂花。和洋行里的大班你來我往,討價還價下來,終于定下了雙方都還算滿意的價位。 “二十臺腳踏縫紉機?!?/br> 李謹言的第一筆單子并不大,洋行的人卻清楚他的身份,知道這筆生意做成了,今后還會有更大的生意等著他們。為了更大了利益,暫時少賺點,并不是問題。 無商不jian。 李謹言撇了撇嘴。 在此之前,李謹言和李秉以及布莊的掌柜們商量過,除了保留兩個布莊,繼續販賣土布以外,其他的布莊全部關停,布莊里工作的師傅和伙計,如果愿意,可以繼續在改營后的被服廠工作,薪資比照之前,增加一到兩個大洋。 除了李秉,布莊掌柜們并不是太樂意。但如今他們在三少爺手底下干活,吃三少爺的飯,三少爺發話了,也只能聽著。不是沒人起倚老賣老的心思,李謹言下手干脆利落,直接給那位掌柜發了兩百塊大洋,請他回家頤養天年。這之后,再沒一個掌柜出聲了。 “被服廠先期主要供應軍需。后期根據經營狀況,會增加其他的項目?!?/br> 李謹言將擬好的章程交給李秉,分發給下邊的掌柜們看,“諸位都是我的長輩,但在商言商,等到被服廠建成,我會根據能力安排職位。當然,我手下的工廠絕不會只此一家,凡是有能力的,我李謹言絕對不會虧待?!?/br> 換句話說,沒有能力的,就痛快點,拿上養老金,回家吧。 李三少的算盤打得精,不是他不講人情,而是他已經沒時間講人情了。在薩拉熱窩的槍聲響起來之前,他必須積累足夠的資本。歐洲打成一團的那四年,才是他大展手腳,賺得盆滿盈缽的最佳時機! 歷史上的美國和日本,不就是利用一戰大發橫財,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嗎? 這樣的好時機錯過了,可就再沒有了! 第三十三章 1912年1月下旬,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亞歷山德拉,以及他們的四個女兒和最小的兒子皇太子阿里克謝,從莫斯科返回圣彼得堡。 馬車剛抵達冬宮,尼古拉二世便得到了俄國邊境軍戰敗,華夏軍隊進入了俄國邊境的消息。邊境軍總指揮米哈洛夫毫無作為,他和他手下的士兵,就像一群喪家之犬,被華夏人從滿洲里一直趕回了老家! 尼古拉二世暴跳如雷,聲稱要絞死米哈洛夫,皇后亞歷山德拉冷眼旁觀,她的置身事外讓宮廷中的人都感到奇怪。 “必須增兵!給華夏人一個教訓!” 以德米特里大公和沙皇的叔叔尼古拉大公為代表的一派堅持繼續往邊境派兵,而外交大臣沙查諾夫和陸軍大臣蘇霍姆利諾夫則持反對意見。外交大臣沙查諾夫更是指出,俄國不該將主要精力放在毫無進展的滿洲里,應該更加關注歐洲局勢。 “他只是個軍閥,”外交大臣沙查諾夫露出了一個古怪的笑容:“他并不是華夏的統治者?!?/br> 一個手握重兵并且得到人民擁護的軍閥,必然會遭到統治者的猜忌。 德米特里大公和尼古拉大公對外交大臣的話嗤之以鼻,一個懦弱的,毫無作為的北方政府,真的能管束一個野心勃勃的軍閥? 宮廷內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德米特里大公和尼古拉大公的意見,應該繼續向邊境增兵,而另一派則站在了外交大臣沙查諾夫和陸軍大臣蘇霍姆利夫一邊,他們堅持,必須盡早停止與華夏人的邊境沖突,將更多的精力轉向歐洲。 “戰爭無法得到利益,為什么還要繼續下去?” 兩派的意見僵持不下,這場爭論與其說是為了俄國的利益,不如說是皇室成員同大臣們的權力之爭。 俄國杜馬的意見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自從被斯托雷平解散之后,再召集起的杜馬成員,都是一些見風使舵,懦弱無能的老好人。 無論是皇室的大公,還是宮廷大臣,這些老好人都不愿意得罪。只能模棱兩可的打擦邊球。 尼古拉二世性格中的負面因素在此時表露無遺,他的想法總是會在下一刻動搖。尼古拉大公是尼古拉二世的親叔叔,他了解自己的侄子,德米特里大公是沙皇的堂弟,哪怕因為之前的謠言讓他失去了沙皇的信任,他在宮廷以及國事上的發言權,卻不會減少半分。 兩位皇室成員一次又一次的向沙皇闡述增兵的重要性,最關鍵的是,如果日本人看到俄國在一個華夏軍閥面前的懦弱表現,這些島國猴子,肯定會想方設法排擠俄國在華夏北方的勢力! “陛下,必須盡早做出決定!” 尼古拉二世貌似被說服了,可是,就在德米特里大公和尼古拉大公離開后不久,外交大臣覲見尼古拉二世,沙皇剛下定的決心,又開始動搖。 皇太后瑪麗娜對這件事也表示了關注,隨著瑪麗娜的插手,皇后亞歷山德拉也不甘寂寞起來。 拉斯普京再一次向皇后進言:“絕不能讓德米特里大公再掌握權力,這會是皇室的災難!” 皇后聽進去了拉斯普京的話,她站在了德米特里大公的對立面。這對主戰一方,是個沉重的打擊。 就在俄國宮廷對是戰是和搖擺不定時,在滿洲里的一師和二師,卻有了新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