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東平里醫生
在后世的華夏,中醫漸漸沒落,百姓們除了迷信那些老中醫之外,那些學習中醫的年輕人很難在出頭了。 在金知蟬看來,后世的中醫在發展的過程中,完全是找錯了方向。 與西醫想比較,中醫究竟有哪些優勢呢? 金知蟬覺得,中醫起碼在兩個方面,占據著很大的優勢。 第一,骨科。 只要不是粉碎性骨折,按照西方人治療一般骨折的方式,在矯正骨折部位后,西醫是要在人體骨折的部位打鋼釘,固定住損傷的部位。等到患者痊愈之后,在將鋼釘從人體中取出來。 就算是這個西醫骨科醫生醫術再高明,醫療器械在先進,卻始終改變不了西醫這種治療一般骨折會對人體進行二次傷害的事實。 相反,中醫只需要將其骨折部位矯正,敷上藥,用夾板或者石膏將患者骨折的部位固定住,等三個月之后,骨折患者就可以自行痊愈了。當然,矯正骨折部位,對于中醫醫生的手法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在古代這種沒有各種儀器來確定骨折部位的情況,全靠人手工摸索感覺。 若是沒什么經驗的中醫醫生上手治療的話,也許會把骨折部位恢復不到原樣,讓患者的手臂出現后遺癥。 可這一點,在西醫當中其實也是無法避免的。遇到粗心的醫生,也完全有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后世,老百姓被官方帶的只迷信西醫或者老中醫,卻一點都不信任年輕的中醫大夫,而那些年輕的中醫大夫用大多數吃不了苦,不想下鄉去。這就造成了年輕的中醫大夫在城市里沒有患者,沒有患者就沒有經驗,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中醫的沒落。 第二,副作用。 西藥見效快,藥價相對便宜一些??墒?,西藥或多說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而中藥,并不能說,中藥就完全沒有副作用,只是相對于西藥來說,中藥的副作用相對要少得多而已。 隨著人口不斷增加,那些原本需要要產地野生藥材的藥,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由于華夏野生藥滿足不了民眾的需求,那些中藥企業都開始用人工種植的藥材代替野生藥材,造成的結果,就是相同的藥方,相同的劑量,卻治不了相同的疾病。 何況,中醫一向都講究對癥下藥,不同的人即便是得了相同的疾病,其所需要使用的中藥藥物的劑量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可以說,工業化間接毀了中藥的發展。 可以回想一下,在古代的西方,外科手術還沒有發明以前,哪里有什么西藥啊,西方人也是服用藥材,來治愈疾病的。 言歸正傳,金知蟬就是建議這些天賦不好,卻一心想要當個方技的里民,讓他專攻一向醫術,比如,針灸,比如,按摩,比如骨科。 而鎮中的女子這專攻婦科和兒科。 這一下,那位老鈴醫的教學效果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最終,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在金知蟬離開東平里之前,都已經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