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顧筱道:“嫂子,鋪子和裝潢讓大哥去弄,咱們就在家里試菜吧,這上面的菜式有點少,咱們多試幾樣?!?/br> 沈大郎又有用武之地了,裝潢他最在行,只要給張圖紙,絕對做出一模一樣的來。 除了裝潢還得訂鍋,買炭火。 煮火鍋要用碳爐子,在屋里吃,煙不能大,所以炭火要選好的,炭盆的樣子也得重做,鍋要打上沈家的字樣。 反正這些事有沈大郎沈二郎做,顧筱她們就在家里安安心心地試菜,爭取年前把火鍋店開起來。 于是這幾日,沈家一日三餐全是火鍋。 早上火鍋湯底煮面條下雞蛋,中午涮鹵菜,晚上涮各種rou類。 雞爪炸過,一層虎皮,然后下鍋鹵兩個時辰,這樣吃就很好吃了,再放辣鍋里,滋味絕佳。 鹵豬蹄軟耙,還有就是鹵肥腸。 豬大腸清洗費勁,醋,堿面,光搓就要搓半天,上面的油脂還要去掉,最難的是味道大。 陳氏皺著眉,“這玩意能好吃嗎?!?/br> 沈家最窮的時候也沒買過豬大腸吃,這東西不好清洗,家里吃都吃不飽,哪兒有糧食調料洗大腸。 不過大腸賣的倒是挺便宜。 顧筱道:“應該好吃,嫂子你想呀,豬rou好吃,把這個洗干凈,又放那么多調料,不好吃都難?!?/br> 豬大腸,豬耳朵,炸過的排骨,一起放大鍋里鹵,鹵完放涼,等著人齊了吃飯。 陳氏她們原想開火鍋店就那樣,把家里吃的擺上去,誰知道這么費事。 可一吃上,切成小段的肥腸裹了紅油,又蘸了麻醬,又香又軟。 鹵味辣味,還有一層麻醬味,在嘴里嚼呀嚼,下一筷子還是伸到鹵肥腸里去。 顧筱調了幾個蘸碟,香油碟,麻醬碟,原湯碟,里面加了好幾勺蒜泥。 香的不得了。 試菜不能光顧著吃,得挑哪兒的味道不對,要用小本子記下來。 方子配比,擺盤,一盤菜放多少東西,要忙的事情多著呢。 鹵味涮著吃味道一絕,顧筱讓她們試別的。 蝦滑毛肚。 牛rou不好買,毛肚就更少了。 不過下水不貴,買的人又少,這才讓二娃把毛肚買回來。 涮毛肚講究七上八下,這樣涮出來的口感才嫩滑爽脆。 蝦滑口感也偏脆,和家里打的蝦丸不一樣。 顧筱在家里試了幾天菜,等雪化了,火鍋店的菜單也定下來了。 鍋底有三種,清湯紅油和鴛鴦。 清湯鍋是用豬大骨,排骨,老母雞還有各種菌菇燉的。 紅油辣鍋是用清湯加上辣椒花椒牛油炒的。 鴛鴦鍋兩樣都能要,就是怕來一桌人,有人吃辣,有人不吃。 鍋底都是一兩銀子,菜分為涮菜和涼菜。 涼菜有麻醬黃瓜,罐頭,鹵牛rou。 涮菜又分兩種,鹵菜和現切的。 鹵菜有虎皮雞爪,排骨,鹵肥腸,豬耳朵。 羊羔rou,羊rou,肥牛蝦滑,酥rou滑rou,魚丸蝦丸,毛肚面條,豆皮粉條,還有各種蔬菜切盤。 酒水賣啤酒葡萄酒和果茶。 rou類價錢最貴,一盤半兩銀子,其他的菜類便宜些,一盤一兩百文不等。 兩個人過來吃,點一個鍋底,兩盤rou,兩盤菜,一份面條,就能吃得挺好。 差不多花三兩銀子 蘸碟都是不要錢的,麻醬蒜泥這些調料放在堂廳的桌子上,自拿自取。 點菜也不像以前,一桌一張菜單,想吃什么打個勾,到時小二過來對一遍。 然后上菜涮火鍋。 這幾天沈大郎沈二郎早出晚歸,還從人牙子那兒買了兩個人,食肆的活全交給他們了。 顧筱她們就忙火鍋店的事。 租鋪子,桌椅銅鍋,配套碗碟,十幾天,就下去了七百多兩銀子。 這錢是從公中出的,周氏既然同意開火鍋店的事,在錢上就不會小氣吧啦的。 只是叮囑小輩們好好干。 十一月底,顧筱坐著新馬車去城東的火鍋店。 新馬車又大又寬敞,里面擺了好幾個軟乎乎的枕頭,車座墊子是羊毛的,深藍色,上面是向日葵花紋。 從沈家到火鍋店要一刻鐘,有馬車去哪兒都方便。 火鍋店還沒開業,但里面熱熱鬧鬧的,三層的酒樓,一年要租金五百兩銀子。 一樓六張四人桌,兩張六人桌,二樓三樓是雅間,總共七間,最多能坐十個人。 火鍋店的裝潢和食肆差不多,門口掛的招旗,上面寫著沈家老火鍋。 招旗另一面是顧筱畫的火鍋樣子。 桌椅都是深木色,門上掛著厚簾子,每桌旁邊都有燈盞。 菜單就放桌上,用過一次就不能用的東西肯定不能回回手寫,顧筱刻的木板,刷上墨,想印多少印多少。 酒樓已經不見原來的樣子了,沈大郎功不可沒,廚房院子家具都新打的,庫房也收拾得干干凈凈。 “還缺什么跟我說,還有不少木料?!?/br> 陳氏瞥了他一眼,“行了,挺好的,多虧了你,不然得花不少錢?!?/br> 家里幸好有個會做木工的,不然吶,裝潢又得花幾百兩銀子。 沈大郎嘿嘿笑了兩聲,“給家里干活不要錢?!?/br> 陳氏:“行了,你功勞大,快看看哪兒還沒收拾好,明兒就開業了?!?/br> 雖然開業第一天沒幾個客人,但心里還是緊張。 顧筱轉完一圈從樓上下來,“大嫂,明天開業炭火要注意,火碰到油酒容易濺出來,菜好吃不好吃的不重要,千萬不能吃出事兒來?!?/br> 陳氏重重地點了下頭,“我都記著呢?!?/br> 火鍋里的湯是guntang的,木炭是燒紅的,碰一下了不得。 做吃食生意不能惹上官司,這千萬得小心。 在家吃火鍋熱熱鬧鬧的,家里人也不是鬧騰的,就沒想過這事兒。 開火鍋店就得什么都考慮到了。 李氏笑了笑,道:“都是來吃飯的,咱們說清楚,好好說,不會出事的?!?/br> 顧筱點點頭,明天生意還不知道怎么樣呢,安云她們都有孕了,也不好過來捧場。 吃火鍋,邊吃邊聊,少說得半個時辰,吃的慢的要一個時辰。 一天其實招待不了幾桌客人。 等收拾得差不多了,顧筱準備回去,陳氏把她叫住,“小小,咱們把分成給定了吧?!?/br> 第140章 請脈 周氏對顧筱道:“…… 火鍋店的分成和食肆不一樣, 是三三三分成,剩下一成給兩個老人。 陳氏道:“大房多做點也是應當的,那一成就給爹娘, 當孝順銀子?!?/br> 陳氏想了好幾宿,大房干的是多,沈大郎打那么多家具, 一文錢都沒要,給家里打家具時不能接別的活, 算起來還虧了錢呢。 還有大娃,每回回來都往家里帶那么多東西, 大房分四成,陳氏一點都不虛。 這是大房該拿的。 但再想想, 二房三房做的也不少,忙前忙后, 李氏試菜切菜,拿個小秤稱重。 顧筱出了多少點子, 說實話,誰拿四成都不虛。 思來想去,陳氏把這一成給了周氏。 老太太不賺錢, 只管著家里的錢,年紀大, 比她還舍不得花錢。 還有就是,老太太cao持一個家不容易,三個孩子都是她拉扯大的, 于情于理這錢都有她一份。 有了這錢,她想給誰就給誰,陳氏也不管周氏偏心哪房, 她做好她該做的就行了。 這分成誰都沒意見,就是周氏有點詫異,“我又沒干啥,咋還給我錢呢?!?/br> 陳氏向來不會說好聽的,顧筱見沒人說話,便道:“您管著十幾口人,還管帶孩子,這還叫沒做什么呀。要不是您,三郎怎么中狀元,咱們家怎么搬到盛京來?!?/br> 李氏道:“娘,這是您該拿的?!?/br> 周氏這才應了。 女人家做事,沒男人什么事兒,婆媳幾個把文書簽了,好好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去火鍋店守著。 寒冬臘月,呼出來的氣都變成白霧,出來一趟,腳底板都冒寒氣,貓冬貓冬,沒幾個人樂意出門。 今兒是陰天,烏云壓著,不知什么時候又飄起雪花。 街上沒幾個人,中午放鞭炮的時候行人駐足看了一會兒,然后拍拍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