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溫知著大體猜到原委,回道:“兒臣想問問父皇,不知您可有看完整本書?” 自然沒有。 徐振明把這本書給到他,他便將人召了過來。 溫宏毅:“朕還未看過?!?/br> 溫知著松口氣,沒看過便意味著不知他們思路,還有可商量余地,就怕知曉他們真是猜到,也要硬安罪名。 溫知著接道:“兒臣斗膽,建議父皇看看此書。這是兒臣所想,而后由霖弟、趙同學共同編撰而成。其中,我們總結了歷年復試真題規律,依其規律,大膽猜測,做出三套模擬題,如果真的命中,也是我們潛心鉆研所得,并無其他不妥行為。至于真題,我們與京兆尹合作而出,也非來歷不明,請父皇明鑒?!?/br> 溫宏毅臉色稍霽:“這么說,你們并非找考官透題?” 溫知著堅定搖頭:“絕無此事。不過父皇,兒臣想向您諫言,府試命題人著實會偷懶?!?/br> 一旁的命題人猛地抹了把汗,瞪著眼睛看她。 溫知著無懼他的目光,說道:“因為真題從無泄漏,幾年來經常出相似的題目。這不,被我們稍稍一琢磨,就猜透了規律,才給父皇帶來了煩心事?!?/br> 溫宏毅簡直要被她的無賴說辭氣笑了,問:“這么說,朕得謝謝你幫朕監工了?” 溫知著毫不謙讓:“能為父皇分憂解難,是兒臣之幸。不若父皇先看看書,此事再做定奪如何?倘若兒臣要做了不法之事,甘愿受任何懲罰?!?/br> 溫燁霖也跟著道:“父皇,您當知兒臣所學,兒臣接連半月與三姐做此事,方才有所成果。如果有和不妥,兒臣愿與三姐共受懲罰?!?/br> 溫宏毅若有所思:“你們姐弟二人,倒是關系好了?!?/br> 徐振明呈上來的共有五本書,他自看一本,其他分給徐振明等人。 “都看看吧,看看是否如著兒所說?!?/br> 御書房內,響起不間斷翻書頁的聲音。 - 上京城內,有小道消息傳出去。 “你們聽說了嗎?這回府試好像有人舞弊,好幾千人一起哪!” “太大膽了吧,舞弊是要坐牢發配的啊,他們就不怕嗎?” “聽說犯事兒的人背景了得,根本不怕,就算皇上查出來也沒事?!?/br> “什么樣的人能查出來也沒事?之前有人舞弊,不連著死了好些人?” “這回不一樣啊,好像是皇子、公主,皇上能怒極殺兒殺女嗎?” “你一說,我多半知道誰了。前幾天還有學子說,這回必中呢!” “唉,本以為是有書館押中題了,原來是舞弊啊?!?/br> 消息以極快的速度流傳,因為未出定論,只敢小聲議論。墨軒書鋪的掌柜得知此事,嘴角幾乎咧到耳朵根。 他就知道,事情沒那么簡單。 要是人人都能隨意押中題,往后學子不學習,只盼著押題就好了。 自府試結束,他向學子打聽,得知對方好像有押中題,而他們別說中了,打擦邊球都沒有。他便一直惴惴不安,害怕被人找上門,這會兒聽聞這個消息,莫名地就希望是真的。 他想了想,喚來伙計,決定對此事推波助瀾。 這事傳到很多學子耳中,尤其是那些用了模擬答案的人,頓時更慌。一時間,不少學子自發找上門,想要有書館給個交代。 學子甲:我們看了你們的書,就要背上舞弊之名,怎么辦? 學子乙:退錢,必須退錢! 學子丙:我們是無辜的,必須給我們正名。 學子?。河袝^害人不淺,賠錢也不能算了,必須給個交代。 徐春霞并未接到這件事通知,她當然不會承認書館參與舞弊,這可是重罪。 她怒斥學子:“誰要是再污蔑有書館舞弊,我們就官府見!” 學子甲氣不過:“大街小巷都在傳你們舞弊,方才能押中題!” 徐春霞:“放屁,根本沒有的事!我們要是舞弊,還用吆喝地全上京都知道?那我們怎么不被抓起來,還能等著你們來鬧事?我等下便稟告東家,看看是誰在背后敗壞書館名聲,定要找京兆尹伸冤去!” 學子們一時被她的態度震懾,也搞不清真假。 外面傳得沸沸揚揚,她卻拒不承認,讓人有些捉摸不定,只好先行離開,恐怕她下一秒便去京兆尹評理。 學子們暫時離開,但不意味著謠言就此散去。徐春霞的強勢,暫時解決了圍堵的人,但舞弊一事跟長了腿似的,呼一下傳遍大街小巷。 大家不敢明著大肆議論,私下里卻是指指點點,尤其是對當初買了有書館一書的學子。 之前退貨的人原本心有后悔,現在卻安慰慶幸。 還好還好,退了。 考不中,也比沾上舞弊強啊。 那些看了書的學子本來慶幸有題押中,盼著算著考中之日,這下誰也不敢再多言,甚至很多堅決不承認自己買過書。不少人偷偷把書找出來,或燒了或別的,以求脫離干系。 有書館以后絕不會再去了。 真是害死人。 他們恨恨想,想把有書館打砸的心都有,又不敢自個兒前去,暴露身份。 不過有的人有錢,雇了些人撒氣。 于是,近日備受歡迎的有書館門前,多了一堆臭雞蛋和爛菜葉子,辦公室門口也未能幸免。有過路人,看見其慘狀,“呸”一聲方離開。 徐春霞自知事大,忙于去找溫知著,到了辦公室方知,溫知著和溫燁霖被緊急召回宮。 她心里一慌,臉色發白,手心直冒冷汗。 難道,這是真的不成? 要完了? 第29章 放榜 再度售罄。 御書房內, 漫漫時間過去,眾人終于從書頁前抬頭。 溫宏毅問:“眾位愛卿,如何看?” 眾人頭臉上震驚未褪, 聽聞問話頭皮發麻,戰戰兢兢回答:“回皇上,好像三公主所言是真?” 聞言, 情緒最跌宕的當屬命題人。 他當然沒做不法之事,被卷進這場無端案中, 自覺冤枉又郁悶。但他看完整本書,了解其中思路, 心情復雜到了極致。 本來最無辜的他,成了最不無辜的人。 一面是承認透題舞弊;一面是承認工作敷衍懈怠, 反正總有一樣,是占了的。 如果要他選, 肯定選后者不選前者。 后者是態度問題,會被問責但性命無虞, 前者是原則問題,聽聞涉及學子眾多,弄不好要掉腦袋。 于是, 同僚一出口,他便撲通跪在地上, 向溫宏毅痛斥自己的懈怠散漫,言及自己偶有慢待,方才導致被人看透押中題。他言辭懇切, 表達強烈的懺悔之意,懇請能饒恕自己一次。 溫知著在旁聽著,也有點不忍, 畢竟是他們出教輔在先,僥幸押中考題,對方算是遭受無妄之災。 她便開口,替他說話:“這位大人,其實你不必這般自責。無論您偷懶與否,皆可能會被找到規律。但凡是人,總有偏好,這點是掩藏不了的。從您的偏好入手,自然便可推到你的思路,這其實挺簡單的?!?/br> 命題人無語凝噎。 剛說我偷懶的,不是你嗎? 但他也知她在為自己說話,朝她投去感激的目光。 溫宏毅沉默不語。 他剛剛也有看完全書,震驚于其獨特思路和用心程度,不由改變原有想法:是否真的沒有舞弊?一切只是巧合? 溫燁霖見溫宏毅不說話,決定換個方法來證明。 “父皇,您若不信,兒臣愿當場與命題大人現場出題,您看可否?” 溫宏毅:“霖兒,想如何出題呢?” 溫燁霖:“兒臣與大人同時書寫,他之后再出題,想重點考察哪本書、哪一部分,以及策論他會偏好怎樣的問題。不知父皇覺得可以嗎?” 此事目前陷入僵局,溫宏毅略一思忖,便同意了。 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許多雙眼睛看著,命題人緊張冒汗,但這似乎是眼下唯一能證明澄清的機會。他搜尋腦中記憶,按著當初構想,寫下答卷。 溫燁霖不甚緊張,比他先寫完。 兩份手稿呈到案前,溫宏毅看完,臉色并未好轉。 命題人偷摸抹了把汗,心道:難道是出了岔子? 溫燁霖也是心有不好猜測,咽了咽唾沫,生出緊張之意,不由看向溫知著。溫知著回以他安心的眼神,稍稍安撫他的情緒。 御書房內針落可聞,間或有呼吸聲交錯。 “呵?!?/br> 良久,溫宏毅發出輕笑聲,眾人的心一下被提了起來。 “振明,答卷相同者,皆不予錄取,但……不算舞弊處理?!?/br> “呼?!?/br> 溫知著幾人聞言,頓時松了口氣,暢快地吐了口濁氣。 這句話,便是給這件事定性了。 京兆尹和命題人為此皆受到小懲,他們自然無異議。 “不過……” 溫宏毅頓了頓,看向旁邊安靜立著的溫知著,準備再度開口。 觸及他深沉的目光,溫知著心有所感,立即道:“父皇,兒臣有話要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