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起來吧,朕不需要誰跪在朕面前喊著要效忠朕,朕只看你們都做了什么?!?/br> 齊洵起身后,天子便讓他退下了,也沒說晉王府私下拉攏武將的事要不要繼續查。 齊洵走后,多福來奉茶,看到天子心情不錯,多福便大著膽子詢問了句,“皇上看著很高興?!?/br> 天子道:“朕該高興,真相就在眼前了,希望齊洵不要辜負朕的期望?!?/br> 黃雀太多,螳螂也不少,可蟬卻只有一只,現在是要爭誰能吃到那只蟬。 豈不知,蟬也不是普通的蟬,長了翅膀不說,還在等著吃黃雀。 “多福,宣晉王進宮,堂弟成了啞巴,朕也該關心關心皇叔?!?/br> 多福躬身應是,那些野心太大,想要造反的人怕是還沒看清局勢,皇上登基五年,早已站穩了腳跟,耳目遍布大禹。 誰又能逃過他的眼。 …… 正在往宮外走的齊洵也意識到,事情變得明朗了起來,又多了一個可查的方向,那就是元家與誰往來最頻繁。 他在查的事不一定會查到他想要的結果,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這個收獲會指向下一條線索,順著元家這條線摸下去,離真相就更近了。 握著線頭的人便是他要找的。 齊洵猜天子已經知道背后是什么人了,不說是因為需要證據,他所能查到的都會變成證據,這才方便天子名正言順的處置這些別有居心的人。 齊洵再次忙碌起來,每日天不亮就出門,天黑徹底了才歸家。 穆汀的酒樓已重新開門做起了生意,食客比第一日少了許多,但也不算冷清。 百姓對茶樓死人的恐懼已消散的差不多了,但因為這事一直沒結案,便成了他們的閑談,猜到底是什么人動的手,其中觀點以晉王府“監守自盜”最多。 晉王府就這么被架在了火上烤,也使得晉王每日都要進宮一趟,向天子自證清白。 天子信不信另說,京中關于晉王刺殺天子,意圖謀反的傳言越來越甚,就切切實實的在逼晉王做決定。 明明是春光暖人,可許多人瞧著,都覺得是風雨欲來,這京城要亂了啊。 齊洵查到元家與幕后之人來往的證據時,有人在朝堂上提出讓天子為太后大辦壽宴,太后這一年正,知天命。 第90章 天下第一大孝子 齊洵盯了元家好幾日, 同時安排人查元家的姻親關系,以及平日往來結交的都有些什么人,都快把元家祖宗十八代翻遍了, 才讓他發現出一點不尋常。 元家旁支一位庶女入了穆國公府給穆國公當妾。 原本這也不奇怪,旁支庶女為妾,還是給一個國公,說起來都是那位庶女高攀了。 而不尋常的地方在于晉王府也盯上了穆國公府,盯著晉王府的人發現晉王那位明面上的義子楚君玉深夜扛了一個人進府, 然后第二天晉王便喬裝去了穆國公府。 楚蘅無法再開口,對于他的那些事最清楚的,無疑只有他的好狗腿魏子櫟了。 齊洵讓人去香山寺走了一趟, 發現魏子櫟果然不見了,由此肯定那個被深夜悄悄帶進王府的人是魏子櫟,晉王從魏子櫟口中問出消息,所以去了穆國公府, 元家又與穆國公是姻親關系,這線一下就連上了。 得知幕后之人極可能是穆國公后,齊洵也吃驚不已, 畢竟在這之前誰都沒想到是他。 這位因不被天子重用, 平常不顯山不露水, 不參與任何紛爭,在朝中跟個隱形人似的, 看著也像不求上進,一心只想當個閑散國公的樣子,卻沒想到暗地里藏著這么深的心思。 有了方向,再查穆國公平日的行蹤就方便多了。 除了茶樓那日還沒明確的證據證明與楚蘅同去的人是穆國公,但平常他們兩確實有往來。 其主要目的是穆國公為討好楚蘅, 商議著如何把穆汀送給楚蘅的事,就連穆汀藏在齊家這事都是穆國公引導楚蘅發現的。 那位跟穆汀身份錯換的穆國公府真嫡長子穆邱,也不過是穆國公手中的一顆棋子罷了,前頭屢次冒出來找穆汀麻煩,后頭因穆國公一頓狠打,至此銷聲匿跡,外人誰也不知他到底如何了。 也是個連親兒子都不放過的狠毒之人,與晉王大概很合的來。 其實細想下來穆國公的所作所為透著很大的矛盾點,討好楚蘅是為了跟晉王府拉攏關系,提前站隊,好在晉王將來造反成功后憑這點關系奔一個好前程。 可如果真那么在乎前程的話,討好天子,平常表現積極點同樣可行,晉王府不是他唯一的出路,但穆國公面對天子時可連馬屁都沒拍過幾句,怎么看都不像是想要手握大權當權臣的樣子。 那討好楚蘅,也不止將來明面上看著的那點目的了。 這局是早早就布下的,逼晉王府造反是他的一步棋,如今走的差不多了。 齊洵帶著收集到的證據先回了家一趟,他要把查到的事都告訴他爹,還想問問他爹對此事的看法。 齊洵說完,齊父并沒發表看法,而是提及了早朝發生的事,“今日禮部的人提議讓皇上下令為太后娘娘大辦五十壽辰?!?/br> 太后壽辰還有兩個多月,離得不近不遠。 只是在這種剛出了事的關頭提及,就顯得有些怪異,尤其是太后當年因二子生下來便夭折一事,便開始信佛,此事眾人皆知。而現在才死了十幾個人,轉頭就要為她大肆cao辦壽宴,太后是絕不可能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