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211節
終于挨到了開春。 打與不打,就看這個季度。 結果。 遼國不但沒有大軍南下,那遼國皇帝反而突然下令,關閉所有與宋朝交往通道,包括海上,并且還嚴禁出海。 而遼國在幽州的部署,也全是以防御為主。 這。 國內的親遼派頓時是大吃一驚。 什么情況? 怎么會這樣? 這你都不開戰,那遼國皇帝是駕崩了嗎? 這應該不會是技術性調整吧。 完了! 全完了! 他們開始慌了,不再像之前那般死鴨子嘴硬,而是在大宋安全司大喊冤枉??! 他們開始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們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而王安石、司馬光他們則是欣喜若狂,他們不是反對與遼國決裂,而是認為時機不對,宋朝還需要一些時日來穩固內政,發展經濟。 如果今年不開戰,那絕對是一次完美的勝利,不管是外交,還是軍事。 但這怎么可能。 不可思議。 遼國沒有道理不打??! 于是他們跑去問張斐,但張斐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他只是大庭長,這些事不歸他管。 他們當然知道,張斐就是主謀,但張斐鑒于自己的身份,確實不好說。 他們只能是腆著臉跑去求問皇帝。 事到如今,你得告訴我們實情,我們才好做準備。 這弄得我們都迷糊了。 趙頊這才得意洋洋地將其中玄機,告知這幾位宰相,其中就包括登州邸報院的秘密。 原本邸報院發表那些文章,是想在遼國內部埋下隱患,慢慢滲透,但是沒有想到,還有意外之喜,也就是遼國重臣耶律乙辛,也在利用這些文章謀權。 正好遼兵當時入侵河東,于是趙頊和張斐就決定改變策略,收集耶律乙辛的罪證,并且還將西夏作為證據,打包在一起,等到瓦橋關大勝之后,立刻通過反對耶律乙辛的大臣,將這份完美的證據遞交給耶律洪基。 根據證據表示,對宋強勢的耶律乙辛,是希望通過發動戰爭,引發百姓的厭戰情緒,破壞耶律洪基的統治基礎,再通過宋朝來的故事,來制造民怨,從而謀權篡位。 然而,根據宋朝的探子打探來的消息,遼國國內很多大臣本就懷疑當初太子之死,以及他們皇后被賜死,都與耶律乙辛有關。 那么只要這份證據遞交上去,耶律洪基必然會先設法鏟除耶律乙辛。 事實也是如此,當耶律洪基看到那份證據時,嚇得是冷汗直流,立刻派身邊近臣耶律良暗中調查。 結果發現,還真是如此,遼國民間存在許多關于公檢法的故事,而這全都是來自于海外,并且與耶律乙辛有關。 這可將耶律洪基嚇壞了,雖然他從未經歷過這種混合戰,歷史上也沒有發生過,但是西夏那血淋漓的例子是近在咫尺啊。 為什么西夏現在是焦頭爛額,不是被宋軍打得,而是自己內部亂了套,公檢法在里面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旦開戰,要是戰事不利,陷入苦戰中,那遼國內部也極有可能會分裂。 再加上宋軍火器的威力,耶律洪基也沒有把握,能夠快速取得對宋的大勝。 哪怕就是有把握,耶律洪基也不敢出兵,因為這世上沒有什么比皇權更加寶貴。 他一定想方設法先穩住自己的統治。 這也就是為什么遼國突然選擇關閉所有與宋的來往,就是防止宋朝繼續滲透,然后著手肅清朝堂,以及清除民間那不好的思想。 而這就為宋朝爭取到最為寶貴的時間,要再過一兩年,可就不怕他遼國了。 在遼國決定不出兵后,趙頊也開始著手清除國內的親遼勢力,當然,他也是通過公檢法。 不過不是直接由大庭長主審,而是交由趙抃來審。 而根據規定,這些案件可都不是公開審理的。 經過一番審查,除那些遼國間諜外,共判處十一人死刑,八十余人發配瓊州等荒蠻之地,兩百余人被剝奪官職,貶為庶民。 這種規模在宋朝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但還算是比較仁慈的,基本上還是符合宋朝對于文人的寬容,其實張斐也從未想著去打破這個慣例,他很少判處死刑的,因為公檢法也是建立在這份寬容上,哪怕就只是對文人的寬容。 正是因為有這個理念在,才能進一步要求對百姓也寬容。 那十一人是確確實實泄露國家機密給遼國,就是純粹的帶路黨,他們在國內利益,就是遼國給予的。 必須死刑。 而那被發配的八十余人,只是說跟遼國保持友好,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是有意制造混亂,意圖來阻止朝廷廢除澶淵之盟,這其中還包括很多武將、功勛。 至于那兩百余人則是妥妥的親遼派,他們是沒有罪的,皇庭也沒有判他們有罪,因為他們就只是跟遼國一些官員有書信來往,就還是希望別打仗,保持友好。 這在以前是被允許的,因為皇帝也需要這些人來維護與遼國的關系,避免發生誤會。 但現在他們只有副作用,故此趙頊就找了這個借口,剝奪他們的官職。 而替換上去的,全都是強硬派官員,而且都是那種強調恢復漢唐雄威的官員。 至此,爭奪霸業的基調已經定下。 第八百一十一章 十年磨一劍 戰爭并沒有停止,只是腳步放緩。 遼國想要關門,但宋朝又怎會輕易讓他們如愿,必須得給耶律洪基增加難度。 皇宮。 趙頊很是興奮地向張斐道:“果真不出你所料,適才登州那邊傳來消息,當遼主宣布海禁后,那些遼國在海外的走私商,立刻就控制住桃花島,并且希望得到我們的支持?!?/br> 張斐道:“陛下,這個島我們必須拿下,因為遼國內部還是非常需求我朝的商品,如果我們控制住此島,我們不但可以繼續滲透,破壞遼主的禁令,還可以以此來與遼國北方的部族聯系上,甚至于高麗,然后從其后方進行滲透。 而遼主肯定就會采取更加強硬的手段來壓制,也必然會派人來奪桃花島,以及對北方各部族的壓制,如此我們就能牽扯住他們部分的力量。 總之,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遼國感到頭疼?!?/br> 趙頊哈哈笑道:“你與朕想的一樣,就好像北朝當初對我們一樣?!?/br> 之前宋朝稍稍對西夏有所動作,遼國就來趁火打劫,這必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張斐當然也知道,遼國背后就是女真,但現在的宋朝完全沒有懼怕女真的道理,他們將成為宋朝的棋子。 張斐道:“還有,陛下可有想過,往后我們的海商,在海外拿下一些類似于桃花島這樣的戰略要地,應該怎樣將其納入我朝版圖?!?/br> 趙頊皺眉道:“但是海外之地,可不好管控?!?/br> 張斐道:“我認為相比起民情復雜的熙河之地,那海外之地,是要更好管控。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商人而言,就更是如此,我們可以通過立法,來鼓勵海商開拓更多領土。 到時朝廷可以通過在當地建立官府,給予軍事力量的保障,從而換得當地的稅收。商人肯定也高興,而陛下也會有所得?!?/br> 趙頊問道:“那些地方能有多少稅?” 張斐道:“商人看重的地方,一定是生財之地,真的荒無人煙,商人也不會去的?!?/br> “這倒也是?!壁w頊稍稍點頭,“就按你說得辦吧?!?/br> 張斐苦笑道:“陛下,我是大庭長,此類可不管我管,我建議往后此類事,還是應該交予政事堂去處理?!?/br> 趙頊聽罷,神色微微一變,皺眉道:“關于此事,其實文公他們也都暗示過朕,但這意味著,朕可能要將大宋安全司給交出去?!?/br> 關于針對耶律乙辛的計劃,只有他們兩個知道,宰相全都蒙在鼓里,雖然取得成功時,大家都松了口氣。 可回過神來,他們發現這不對勁,于是紛紛表達對趙頊的不滿,我們才是宰相,大庭長只是掌審判,你們兩個在后面搗鼓這事,還瞞著我們,這合適嗎? 我們也無所適從,這萬一出意外,誰知道怎么應對。 趙頊最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張斐道:“陛下根本不需要將大宋安全司交出去,只需要將這些機密分成幾個等級,如今最低等級,可以交由地方來處理,而軍國大事,則是交予政事堂,三司,或者樞密院,可涉及到國家安全,尤其是謀逆的案件,則是必須先告知陛下,由陛下來全權做主?!?/br> 趙頊點點頭,問道:“那你呢?” 張斐道:“若是陛下有需要,我可以幫助陛下出謀劃策,但這些事理應交予政事堂。以前瞞著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因為他們不會答應任何破壞澶淵之盟的政策。而如今情況已經變化,我們必須眾志成城面對將會到來的戰爭,如果沒有經過政事堂的商議,有很多事也都難以處理?!?/br> 趙頊思忖少許,點點頭道:“言之有理??!” 頓了頓,他又道:“對了!誰人都知道,遼國不會善罷甘休的,戰爭還是會到來的,留給我們的時日,也不是很多,朕最近打算給予軍人更高的地位,你對此有何想法?” 張斐道:“其實我朝對于軍人的待遇不是很差,只不過這中間被武將層層剝削,以至于士兵還得幫助那些將軍干活,才能賺到基本生活費用。 以及士兵的地位太低,我在河中府審案之時,就遇到一件事,也就是使臣經過河中府時,河中府的官員為了排場,竟然調集一些士兵在隊伍前面載歌載舞,就如同小丑一般。如此軍隊,怎么可能打勝戰,而這并非是陛下所想?!?/br> 趙頊立刻點點頭,“這的確不是朕所愿意見到的?!?/br> 張斐道:“要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必須要通過立法,來保障士兵的權益,不能再像以前那般草率,我可以幫陛下擬定一份保護軍人權益法案,然后由陛下交由立法會頒布。 這么一來,士兵們自然會對陛下感恩戴德,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力,如果士兵遭受到任何不公的待遇,馬上就能夠公檢法起訴,如此還能夠限制住那些武將擁兵自重?!?/br> 趙頊點點頭道:“你盡可擬寫好這份法案,正好近日朝廷也要對于那些立下軍功的士兵,進行犒賞?!?/br> “是?!?/br> 隨著遼國因內政,轉入戰略防守階段,原本準備聯合遼國蓄力一擊的西夏,也被迫轉入戰略防守。 不過,遼國也并未放棄西夏,并且還在加大援助,在宋朝撕毀澶淵之盟后,遼國立刻與西夏簽訂同盟協議,那遼主就是再昏庸無道,這點戰略意識還是有得,畢竟這個三國游戲他們都已經玩了幾十年。 這消息也是第一時間傳到京城。 垂拱殿。 文彥博道:“雖然目前我們是占據優勢,尤其是在國力上,因為不管是西夏,還是遼國現在都處于內耗之中,而我們的國力是在蒸蒸日上,但這國力還不能全部轉為軍事力量,也還不足以同時正面與他們兩國抗衡。我們暫時還拿遼國沒有辦法,只能在這期間,盡力削弱西夏,決不能讓西夏緩過這口氣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