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066節
事業法中,唯有糧署是歸戶部。 司法改革,以及審刑院、大理寺在司法行政方面的工作全都歸于刑部,同時廢除刑部的審判權,包括復審案件的權力。 御史臺和諫院合并。 這是因為了有檢察院,就不需要他們相互監督,同時確保有一個強大監察組織,來制衡公檢法。 至于公檢法方面的改變,則是在中央設三級皇庭,采取一五一模式,第三級皇庭,相當于開封府以前的司法職權,統管整個京畿地司法,設一個大庭長,當然,下面分很多庭院,審理各種案件。 中間設五個二級皇庭,統管全國。 最高法一個,并且采納司馬光的建議,一旦打到最高法,樞密院和政事堂從二級皇庭各推薦一個庭長。 至于皇庭和檢察院的晉升制度,規定由刑部舉薦,立法會考評,一來,是為了確保政法分離,如果吏部掌控庭長的晉升,不還是政事堂控制著。 二來,依據當下的制度,皇庭的判決或者判例,都要通過立法會,其實這個制度,就是因為張斐,因為法制之法是先執行,后成文,簡單來說,就是立法會根據張斐的判例,制定相關律法,后來就成為一項制度,這由立法會來考察庭長,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刑部本就管著司法行政,這人事安排,當然是刑部更為合適。 至于立法會么,本來就是一個臨時機構,如今要政法分離,立法會也漸漸具備實權,就必須得規范,常設立法會長,于是確定由到京城輪換的庭長、警司、檢察長和國子監的學生組成,由立法會長主持,并且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臨時擔任立法會副會長。 讓刑部和御史中丞參與,目的就還是要確保,行政對立法是有所干預的。 這會議結束之后,除了皇帝外,就沒有一個人是滿意的。 光聽著,這么安排好像是很有道理,能夠提升效率,但是在王安石、司馬光這些執行者來看,這反而令事情變得更加復雜化,未來充滿著不確定。 因為之前不管是新政,還是司法改革,其實都已經做到了垂直整合,變得是非常有效率的。 但如今的話,就全部給打亂了。 能提升效率嗎? 還真是不好說??! 比如說這事業法,以前都歸制置二府條例司,如今還被拆分為二,戶部和禮部各管一部分。 禮部還得靠戶部和三司的財政來支持。 又比如公檢法,以前審刑院下面是大理寺,大理寺下面就是皇庭,司馬光是可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現在司法改革劃入刑部,但刑部跟公檢法又變成平行的。 但他們心里也都非常清楚,皇帝就是嫌他們整合的太好,長此下去,還有他皇帝什么事,不都你們說了算。 他們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王安石揣著一顆煩悶的心,去到皇庭,但見里面爭得是不可開交,而張斐那小子卻在跟一群富商在廊道上談笑風生。 片刻,那商人也發現王安石的到來,于是沖著張斐使了使眼色。 張斐回頭一看,趕緊走了過來,“王學士怎么來了?!?/br> “正巧路過?!?/br> 王安石思忖片刻,又道:“正好,我也有事找你?!?/br> 張斐忙道:“什么事?” 王安石道:“官家已經決定進行改制,之前提舉常平司,還有那糧署,你都有出主意,但是如今情況有變,比如說提舉常平司歸戶部,但轉運司還是隸屬三司,我們也得調整一下計劃?!?/br> 言語之間,夾帶著一絲不滿,只是不好明說。 張斐回頭看了眼,“但是我現在很忙?!?/br> 王安石不爽道:“忙著跟那些富商聊天?!?/br> “!” 張斐訕訕一笑。 王安石又問道:“你怎么看?” 張斐眼珠子轉了轉,突然反問道:“王學士,你可知道,方才我在跟那些商人聊什么嗎?” 王安石愣了下,擺擺手道:“我可沒興趣知道?!?/br> “是很有意思的事哦?!睆堨车?。 王安石立刻問道:“什么?” 張斐道:“就是他們都在暗示,不是他們不愿意交稅,而是因為他們這些大富商,平日里做買賣,還得去官府上下打點,這就得花不少錢,但是這里又交一筆稅,他們認為這不公平。方才關于任店的那場稅務官司,其實任店就為孟家背了一部分稅務?!?/br> 王安石哼道:“那都是他們活該,誰逼著他們上下打點?!?/br> 對于這些大jian商,他向來就是不屑一顧。 張斐道:“但是你不去上下打點,這買賣就做不好。因此我認為,如今王學士可以將新政的重心轉移到這上面來?!?/br> 王安石眉頭一皺,“此話怎講?” 張斐道:“王學士可知道河中府的情況?” 王安石點點頭。 張斐道:“河中府的成功,在于新政的政策,激活了民間的商業,使得交稅的人更多了,再通過稅務司將錢給收上來?!?/br> 王安石道:“你的意思是,圍繞著這稅收進行改革?” “正是?!?/br> 張斐道:“比如說,那農田水利法,王學士可以解釋為,讓百姓種更多的糧食,交更多的稅,國庫不就富有了嗎? 又比如說那榷酒制,王學士應該知曉河中府榷酒制改革后,這酒稅是看著往上漲,而其中的貪污腐敗,也是rou眼可見的減少,關鍵不再是被那些貪官污吏和jian商壟斷。 這都是因為如今有了稅務司。 只要王學士圍繞著稅務這個核心,哪怕就一個戶部在手,也能夠頒布出許多影響全國的政策?!?/br> 王安石眨了眨眼,情不自禁地沉眉思索起來,心道,這小子說得挺有道理,之前不敢從稅上著手,那是因為沒有稅務司,稍有動作,就會變成苛捐雜稅,又會被人彈劾。但如今又有稅務司,又有公檢法,我就可以從稅收方面著手,以此為由,繼續推動我的新政。 過得一會兒,他突然呵呵笑了起來,“說得有道理。走走走,咱們找個地方,好好談談?!?/br> 張斐訕訕道:“我這還要帶新人?!?/br> 他指了指坐在后面打下手的愣頭青。 第七百三十九章 天意弄人 關于這商稅計劃,張斐是很早很早就跟趙頊商定,但從未跟王安石提及過,因為當時王安石根本不會聽他的,他有自己的一整套理念。 也就是理財。 倒不是說王安石就是錯的,只不過他知道增稅是非常難得,關鍵還不一定收得上,如果收得上,可能是一個更糟糕的結果。 稅吏肯定會往死里弄,又會引發極大的民怨,這就給保守派提供借口。 王安石是既不敢跟權貴、士紳較勁,又不敢去增稅。 只能是理財,拐著彎將錢收上來。 但是,稅收始終是財政的重心。 一個國家財政基礎,就是稅收,無論你怎么去變。 而如今公檢法配上稅務司,這配套體系已經非常完善。 同時,王安石的權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沒了制置二府條例司,他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去推行政策。 這也令他十分沮喪。 但是在張斐看來,時機已然成熟,于是第一次跟王安石提出這個建議。 因為最終張斐還是得通過王安石去進行商稅改革,他自身可沒有這實力。 如今六部職權已經定下,也可以說,皇帝已經決心改革官制,接下來的會議,定是商談人選問題。 官員們變得異常忙碌起來,是到處走動。 文彥博應付的疲態盡顯,今日回到御史臺來喘口氣。 屋內正在審視公文的蔣之奇,見文彥博來了,立刻迎上前去,行得一禮。 等到文彥博坐下之后,蔣之奇突然道:“文公,下官最近發現一件事?!?/br> 文彥博問道:“什么事?” 蔣之奇道:“文公可知,最近檢察院正在針對逃稅漏稅的行為,向皇庭進行起訴?” 文彥博點點頭,“聽說了?!?/br> 蔣之奇道:“但是這幾天下來,全都是一些富商、地主,而不涉及到任何官員,下官以為這里面定有蹊蹺?!?/br> 文彥博瞧他一眼,道:“你的意思,官員就不能依法交稅?” 蔣之奇神情一滯,忙道:“下官并無此意,但根據下官所知,確有不少官員未有依法交稅?!?/br> 文彥博捋了捋胡須,突然呵呵道:“你先別忙著彈劾,去稅務司問問,看看有多少官員在偷偷補稅的?” 蔣之奇皺下眉頭,思忖少許,“文公的意思,因為此番改制,那些官員都害怕上庭?” “定是如此?!?/br> 文彥博點點頭道:“今年官員輪換,與以往是大不一樣,不但是要恢復六部大部分職權,同時還要撤銷許多官署,他們心里能不慌,這時候應該盡量避免節外生枝,如今恐怕也只有你在這里兢兢業業?!?/br> 蔣之奇頓時尷尬一笑,旋即拱手道:“文公過獎了,不過我們御史兢兢業業,不也是在爭取表現嗎?下官還是得去稅務司問問?!?/br> 文彥博呵呵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皇庭。 “又是完美的一天,收工?!?/br> 張斐回過頭去,向一眾見習檢控官道:“這些文案就交給你們收拾,我直接回家了?!?/br> “是?!?/br> 一眾學生齊齊點頭。 說罷,張斐便與許芷倩往皇庭外面行去。 王回瞄了眼張斐,又小聲向周正道:“周哥,張檢控一直都這么灑脫嗎?” 他們來檢察院也有些時日,但除了開會和打官司,平日里還真的很難見到張斐的影子,而且張斐打完就閃,一直都是周正帶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