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061節
他必須在離開前,將這個問題處理好。 張斐思索一會兒,“警署方面,肯定是官家說了算,到底是皇家警察。檢察院是一定要獨立的,現在這樣是最好的,不需要有任何改動,畢竟檢察院只有檢察、訴訟權,不具備判決權,主要還是皇庭?!?/br> 司馬光點點頭道:“關于如何構建皇庭,也是我最為頭疼的?!?/br> 張斐謹慎地問道:“不知司馬學士有何想法?” 司馬光道:“首先一點,不能只有一位大庭長?!?/br> 靠!你這最好不是在針對我。張斐暗道一句,皇帝都已經許諾,大庭長非他莫屬。問道:“這是為什么?” 司馬光道:“雖說公檢法相互監督,但是從你在河中府的案例來看,在一些復雜的案件上,大庭長是可以左右判決的。到底律法還未有完善到,大庭長可以拿著宋刑統判決?!?/br> 張斐訕訕點了下頭。 司馬光又繼續道:“根據以前的制度來說,從來就不是一家說了算,大理寺、刑部、御史臺,審刑院,都得一一復審,如果就讓一個大庭長說了算,公檢法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張斐又點點頭,“司馬學士說得極是?!?/br> 事為之防,曲為之制,這祖宗之法已經是深入骨髓,宋朝的大臣都會講究權力制衡。 司馬光突然看向張斐,“你看,這該如何建構?” 張斐想了好一會兒,道:“其實之前審刑院、大理寺制度,也有不便之處,就是這幾個官署的地位都差不多,雖說審刑院是職權最大的,但如果御史臺不認同,一個案子可能會糾纏很久,這里面往往人為因素要大于案件本身?!?/br> 司馬光點點頭,“所以公檢法要避開這個弊端?!?/br> “正是?!?/br> 張斐道:“我還是建議先確定級別,一級一級往上訴訟,最終由最高法拍板決定?!?/br> 說到這里,他稍稍一頓,又道:“司馬學士認為設一位大庭長,是極為不妥的,我也贊同,那不如這樣,還是設一位大庭長,主持最高法的日常公務,但一般不審案。 然后在下一級,設立五位庭長,分別負責,刑事、民事、國家安全、軍事和禮法?!?/br> 司馬光眼中一亮:“禮法?” 張斐點點頭道:“不錯,類似于審理十惡中的不孝之罪,反正就是有關全民道德方面的案件?!?/br> 司馬光點點頭道:“這倒是可以?!?/br> 張斐又道:“不過有一點,這個不是道德皇庭,而是案件本身就涉及到非常嚴重的刑事犯罪或者民事犯罪,只不過同時在道德方面,有著非常惡劣的影響。簡單來說,違法是在最前面的,不違法的一些道德問題,公檢法是無權處理的?!?/br> 司馬光也表示認同,“這是當然。清官難斷家務事,一些輕微的道德問題,皇庭也不一定判得準?!?/br> 到底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完全以律法代替儒家思想,這是不現實的,還是要專門為儒家設一個皇庭,處理這種道德和法律糾葛在一起的案件。 張斐又道:“如果要訴訟到最高法,可以由官家從五位庭長中選出二位來,與大庭長一塊審理,三個庭長,如果各有看法,還能夠投票解決,不會陷入糾纏不清的境地?!?/br> 司馬光問道:“為何是官家指派庭長?” 張斐道:“這很簡單,因為要打到最高法的官司,肯定是涉及到官家,或者涉及到皇室,必須得官家親自來安排,要是官家不認同,那可怎么辦?” 司馬光點點頭道:“言之有理?!?/br> 他想了一會兒,突然問道:“對了,此次輪換,你是否希望得到升遷?” “???” 張斐先是一愣,旋即嘿嘿道:“我要想升,就能升嗎?” 司馬光呵呵道:“你從河中府立下大功回來,卻進入檢察院當然檢控官,這本就是不妥的,只是為求建設公檢法,才這么安排,更別說你今年審理的那幾樁大案,你升官,縱使有人不愿,也只能悶在心里?!?/br> 張斐想了想,“今年還是算了吧,檢察院還有一批新人要帶,雖說皇庭那邊也有新人,但到底皇庭更好適應一些?!?/br> 審判的職務,自古有之,只是在程序上有些區別,如齊恢他們出任庭長,很快就能夠適應,檢察院是一個全新的部門,經驗再豐富的官員加入檢察院,都有些無所適從。 這就是為什么,京城檢察院最初幾年,是籍籍無名。 司馬光呵呵笑道:“我也是這么想的,只是怕你有怨言,如今你也這般想的,那我就放心了?!?/br> 王安石可真沒有工夫去找張斐,聊一聊那超級事業署,以及提舉常平司與解庫鋪的合作。 這都是制置二府條例司特批的,肯定會有影響。 他現在在制置二府條例司,瘋狂的批示政令,事先完全沒有準備,這一下要撤銷,他趕緊將一些該批的政令,全給批了。 鄧綰來到制置二府條例司,一看王安石面前那堆積如山的文案,不禁道:“相公,新政未成,官家為何要急于撤銷?” 不得不說,這對于革新派士氣打擊太大了。 突然,總部給端了。 這誰受得了??! 王安石抬起頭來,又放下手中的筆,笑道:“如果司馬君實也將會從審刑院退下來,那么這番安排,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最初他跟趙頊談完,心里其實很是落寞,如今一看情況有變,司馬光也將失去對公檢法的控制,這他心里就平衡多了。 還是那句老話,不患寡而患不均??! 鄧綰卻道:“可是據說司馬相公還會在刑部繼續主持司法改革,而咱們卻要撤銷制置二府條例司,咱們還是損失慘重啊?!?/br> 王安石瞧他一眼,道:“要不是托公檢法的福,這制置二府條例司根本不可能存在這么久,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年的。 如今主要新政條例,都已經頒布,而該任命的官員,也都已經任命,按理來說,也是該撤銷了,這還換得對方一個審刑院,咱們是不虧??!” 趙頊說得是時候,他心里雖是媽賣批,但也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以他的性格,如果真的不對,他一定會說得,除非他覺得自己理虧。 原因就在于,在制置二府條例司這個問題上,他其實已經非常滿足,到底這權力太大,不但能夠制定和頒布政策,還能夠任命主要官員,等于是集樞密院、政事堂、三司權力于一身,腳趾頭都想得到,這是不可能長久,而歷史上的制置三司條例司,其實也就存在一年多。 當然,那也是因為王安石在一年之內,就將保守派的骨干全都給趕出京城,回到政事堂主持,依然是大權在握。 而如今朝廷一直都是處于均勢,王安石始終受制于公檢法,皇帝稍微放心一點,就一直沒有撤。 但年年都有人要求撤銷制置二府條例司。 因為自從設了這制置二府條例司,政事堂都快長蜘蛛網,存在感極低,再這么下去,可能就會取而代之。 如今皇帝也是各砍一截,就還是繼續保持均勢,砍去的部分,就是皇帝要接收的部分。 王安石當然也就無話可說。 鄧綰問道:“我們接下來該怎么做?” 大家都習慣了這制置二府條例司,少了它,大家都有一些不會了。 王安石沉吟少許,道:“目前來看,官家也不大可能,立刻就回到三省六部制,肯定還是一步步來。而目前我所知,司法改革會放于刑部,而太府寺、司農寺將會放入戶部,照著趨勢的話,官家應該是打算先將改革成果,全部放入六部中,三省不知會不會動,但往后肯定是通過六部繼續改革?!?/br> 鄧綰道:“也就是說,各分三部?” 王安石點點頭道:“多半是的。這戶部、工部我們是勢在必得?!?/br> 鄧綰忙道:“相公,工部只是其次,吏部才是必爭?!?/br> 王安石呵呵道:“我倒也想,但你認為,這可能嗎?如果戶部和吏部都在我們手里,對方能答應嗎?” 都想要,哪有這么好的事。 “這倒也是?!?/br> 鄧綰訕訕點了下頭,又道:“但是王相公,既然司馬相公不再主持公檢法,這我們也可以去爭一爭,如今公檢法可都是司馬光相公他們的人,我們在里面,就一個張三,還不好控制?!?/br> 王安石問道:“目前熟知公檢法的人不多,不大可能會進行輪換?!?/br> 鄧綰道:“但是據傳審刑院、大理寺都會改為皇庭,可能不止一個大庭長?!?/br> “這倒是有可能?!蓖醢彩c點頭,“若真是如此的話,目前我們就只有一個人選?!?/br> 鄧綰道:“曾相公?!?/br> 王安石點點頭。 政事堂。 富弼、文彥博、呂公著坐在里面,一邊查閱公文,一邊聊著。 “唉?!?/br> 呂公著放手中的公文來,嘆了口氣,“頭回輪換,讓人如此無所適從啊?!?/br> 文彥博、富弼默契地相視一眼,笑著搖搖頭。 事到如今,他們心里都明白,皇帝就是要親自主政,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情況。 文彥博道:“但是看情況,官家應該是打算將改革變法的成果,全部放入六部,如此一來,三省六部的職權很快就會恢復?!?/br> 改革就是權力,皇帝將改革權,植入六部,他們能不去搶嗎?那今后深化改革,就都得通過六部。 這手段,不服不行。 呂公著又問道:“不知六部會怎么安排?” 文彥博道:“戶部定是交予王介甫的人,依我之見,要么就是那呂惠卿,要么就是曾鞏,我們只能盡量拿下吏部?!?/br> 說著,他看向呂公著,“晦叔,你是最合適的人選啊?!?/br> 如果要勢在必得,就必須推薦一個足以服眾的人選。 呂公著趕忙道:“這這到時再說吧,如今什么都不知道?!?/br> 文彥博撫須笑了笑。 呂公著又問道:“政事堂又會是怎么安排?” 文彥博道:“三年前,王介甫本就要升平章事,是他自己拒絕,并且舉薦了曾公亮,這回肯定是王介甫擔任平章事,那么另一個,定是君實?!?/br> 呂公著道:“但是我聽君實說,他肯定不會出任平章事的?!?/br> 文彥博驚詫道:“為何?” 呂公著道:“因為他認為自己既然沒有什么功績,能力也不足以勝任,他只想待在刑部,繼續完成司法改革?!?/br> 富弼呵呵道:“這倒是像君實作風??!” 王安石經常諷刺司馬光優柔寡斷,其實司馬光自己也認,最初皇帝找到他,詢問改革方案,他提出完整的方案,但又拒絕擔此重任,可見他一直都認為自己不足以勝任宰相,魄力不夠。 原因就在于,他天天以史為鏡,所以他自己制定得政策,他自己就看出會有什么弊端,直接就陷入死循環。 為什么他在司法改革,又比較順利,就是因為這玩意是新得,沒法以史為鏡。 導致在很多案件上,他都是后知后覺,然后跑到找張斐發飆。 此時此刻,司馬光根本就無暇顧忌,什么三省六部,其實他是反對的,但一看趙頊的動作,就知道反對也沒用,關鍵他也拿不出一個非常有力的理由去反對,所以他全身心在計劃著構建完全獨立的公檢法。 先將自己的事務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