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954節
齊、王二人偏頭看向李磊。 只見李磊站起身來,道:“羅海,你的家境如何?” 羅海道:“算是殷實?!?/br> 李磊問道:“你家有多少畝田地?” 羅海道:“一百來頃?!?/br> 李磊問道:“這可不少,你家為何能夠擁有這么多田地?” 羅海道:“因為我家本就是齊州的鄉紳,后又憑借先帝恩寵,我祖父也曾在朝中為官,故此積累下不少的家業?!?/br> 他姑姑能夠嫁給徐治中這種功勛之后,肯定也不是一般家庭,只是說沒有徐家那么顯赫罷了。 李磊問道:“所以說現在你家所擁有的這一切全都是圣上給予的?!?/br> 羅海直點頭,眼中含淚道:“若無圣恩眷顧,我家豈有今日?!?/br> 坐在甬道上的趙頊,聽到這句話,頓時是氣得夠嗆,心道,既然先祖對你家這么好,你們卻還不知感恩圖報,要處處與我為敵,可真是一群貪得無厭的小人,這回你們是一個也別想逃。 但是對于趙抃而言,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個角度,謀反得有理由,吳天謀反是有正當理由的,他曾經在禁軍中蒙冤受辱,父母也因此而死,他對朝廷是刻骨銘心的恨,那么羅海謀反他圖什么? 得不償失??! 果不其然,李磊又問道:“吳天能夠給予你什么?” 羅海很是郁悶道:“我與吳天來往,真的純屬無奈,就只是避免我家的貨物被他打劫,除此之外,他還能給我什么?!?/br> 李磊又問道:“當時就你一家反對稅務司嗎?” 羅海道:“幾乎所有的鄉紳都非常反對?!?/br> 李磊道:“是嗎?他們為何都反對?” 羅海直點頭道:“這是因為之前青苗法弄得整個京東東路是怨聲載道,大家也都沒有見識過什么稅務司,這心里能不害怕嗎,所以大家都很反對。別說那些鄉紳,就連百姓都是惶恐不安?!?/br> 李磊又問道:“如果在青苗法之前,朝廷在當地建設稅務司,你還會反對嗎?” “不會!” 羅海直搖頭。 李磊道:“你憑什么這么認為?” 羅海立刻道:“要真說起來,那青苗法比稅務司更加可怕,交稅至少是根據咱的收入交稅,但是青苗法是咱去分攤青苗錢,其中還得還兩分利,我也沒有反對青苗法,我還很支持?!?/br> 王安石聽罷,好生惱火,你們說歸說,老是拿我青苗法當擋箭牌,當真我就好欺負么? 呂惠卿也有些不爽,這事情不都過去了,怎么又拿出來說,待會我們就去找幾個青州來的審。 李磊繼續問道:“可是你從青苗法中還賺得一些錢?!?/br> 羅海道:“那我也能用同樣的辦法,從稅務司手上賺點錢,只因當時當地本就比較亂,再加上外面那些謠言,我才因一時害怕,跑去資助吳天,對此我是非常后悔?!?/br> 李磊點點頭道:“我暫時沒有問題了?!?/br> 張斐站起身來,道:“羅海,你三番幾次說當時京東東路很亂,到底有多亂?” 羅海立刻道:“當時真的非常亂,人人自危。因為很多百姓還不上錢,而許多地主又欠官府的錢,官府就催逼地主,地主只能跑去催逼百姓,導致幾乎每天都有打架斗毆的事,許多衙差都受了傷。 更為可怕的是,當時百姓都公然拒絕交稅,官府也是無可奈何。不是還有很多百姓,跑來京城告狀么?!?/br> “多謝你的回答?!?/br> 張斐微笑地點點頭,然后坐了下去。 羅海眨了眨眼,還未反應過來。 王安石呵呵道:“這回是真沒得救了?!?/br> 李磊也是面露沮喪之色,沖著李國忠搖搖頭。 坐在李國忠身邊的年輕人,也未看明白,可見李磊沉默不語,于是小聲向李國忠問道:“李行首,他這,這是什么意思?” 李國忠帶著一絲絕望的語氣道:“倘若天下太平,誰能相信羅海會勾結一個草寇去謀反,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不可能成功。但是當時京東東路這么亂,如果有人要趁亂謀反,可就不好說了呀!” 李磊是想讓趙抃知道,羅海根本就沒有謀反的理由,他是既得利益者啊。 但是張斐的這番問話,就是在提醒趙抃,當時京東東路的情況嚴峻,在至高權力的誘惑下,你能保證羅海就不鋌而走險嗎? 在當時那個環境下,他是有理由謀反的,再加上他也付出了行動,得虧是稅務司贏了,要是輸了怎么辦? 那年輕人問道:“李行首的意思是,我們,我們輸了?” 李國忠道:“我們贏的可能性非常小?!?/br> “那可怎么辦?” “我?!?/br> 李國忠偏頭看向張斐,“只能想辦法請求檢察院放過?!?/br> 年輕人也偏頭看向張斐。 趙抃向李磊問道:“辯方可還有要問的?” 李磊搖搖頭。 張斐也表示沒有要問的。 羅海一看,頓時是面如死灰,心中那一點點僥幸也灰飛煙滅。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坑竟然這么大,自己會陷的這么深,心中滿是委屈,不禁當庭哭訴道:“我真的沒有想謀反,我是冤枉的?!?/br> 但沒有人理會他,趙抃只是淡淡掃他一眼,便直接宣布下午的審理暫到這里。 雖然還未宣判,但是人人都看得出,辯方頹勢盡顯,基本上已經是輸掉這才官司,只是說這人太多,又算成一個案子,要全部審完才能夠給出最終的判決。 但是剩余的那些人跟羅海的情況差不多,只不過背景沒有羅海那么硬。 如果羅海被定謀反罪,其余人也都逃不掉。 或許如李國忠所言,他們就只剩下一條路,也就是找檢察院商量,乞求檢察院放他們一條生路。 但是從張斐的態度來看,這似乎很難,不過再難,他們也是試一試。 要知道這是被公檢法允許的。 辯方可以找檢察院進行談判,看能不能輕判。 在庭審結束之后,李國忠就主動找到張斐,拱手道:“張檢控果真是司法界第一人,我等輸得心服口服??!” 張斐笑道:“官司尚未結束,談輸贏為時過早?!?/br> 李國忠道:“可事實上,我們已經輸了,如果張檢控愿意減輕我當事人的罪名,我們可以早點結束這場官司?!?/br> 張斐笑道:“我們檢察院休息了很久,多審幾日,也不打緊?!?/br> 檢察院雖有談判機制,但這個機制不是施舍,我這都已經必勝,多等幾日又何妨,還能增加檢察院的曝光度。 李國忠道:“我知道張檢控一心為公檢法和稅務司著想,但是如果真判定謀反罪,也許會逼得很多人狗急跳墻,這反而不利于公檢法和稅務司的推廣?!?/br> 張斐笑道:“李行首是熟悉我的,只要別人不針對我個人,我一般都會手下留情的,畢竟公檢法剛剛建立不久。但是李行首要知道一點,此案不是我們主動提起控訴的,而是稅務司,他們殺了稅務司那么多稅警,稅務司是再三跟我們強調,就是不要給他們留任何活路。 否則的話,稅務司會繼續提起上訴,甚至會控訴我們檢察院,以及我本人,要怪就怪他們自己不走運,惹上了稅務司,他們也必須為自己的目中無人付出代價?!?/br> 李國忠直點頭道:“我知道,這我都知道。他們的確是罪該萬死,但是謀反罪牽連甚廣,這會牽連到許多無辜的人,那到時別人會怎么看你們公檢法,又會怎么看稅務司?!?/br> 張斐道:“我們檢察院是根據證據起訴的,我沒有起訴任何一個無辜的人?!?/br> “可是根據謀反條例!” 李國忠眨了眨眼,問道:“對呀!皇庭到底有沒有權力,判決檢察院起訴之外的人?” 張斐道:“你說了?” 李國忠道:“根據公檢法的制度,皇庭是被動的,只能根據檢察院的起訴名單進行判決,這是有別于之前的司法制度,根據公檢法的制度來看,是沒有權力判之外的人有罪。 但是根據律法條例看來,若涉及謀反罪,幾乎所有人親人都將被株連?!?/br> 張斐笑著搖搖頭道:“我現在不是庭長,我的職責非常明確,我不好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只能告訴你,此案是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因為稅務司要所有人都血債血償?!?/br> 李國忠似乎還在思考別的事。 張斐又道:“若無其它事,我先告辭了?!?/br> 李國忠點點頭道:“慢走!張檢控慢走?!?/br> “告辭?!?/br> 張斐走后,李國忠站在原地,道:“原來如此,我之前猜測的并沒有錯,他還是以建設公檢法和稅務司為重?!?/br> 第六百八十一章 謀反案(終) 那些官員之所以緊張這謀反罪,就是因為謀反必連坐,且牽連甚廣。至于說羅海個人的安危,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人在乎,因為稅務司掌握他們資助吳天的確鑿證據,尤其還殺了不少稅警,就是不算謀反罪,多半也是死路一條??! 但在張斐的提醒下,李國忠突然意識到一個非常大的漏洞,就是公檢法與連坐制存在著一個非常尖銳的矛盾。 公檢法就只看證據的,但是連坐法是看血緣和人際關系的。 公檢法是不可能將雙親、鄰里全部告上皇庭的,因為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他們都參與其中。 皇庭也不能判決起訴書上不存在的人的罪名。 舊司法制度,由于是官員主審,堂內沒有與之對立的,那鞫讞二司,只是協助,或者說一種分工,鞫司負責調查,然后讞司負責依據事實檢法用條,主審官根據二者陳述,做出判決。 他們有權將很多人囊括進去。 一旦涉及連坐制,必有無辜,但是這種無辜,其實是司法所認可的,在謀反罪上,就是寧殺錯一千,也不放過一人。 但這是公檢法制度所不允許的。 目前連坐法與公檢法的制度是匹配不上的。 如果不會造成大規模牽連,就殺這些人,李國忠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呀! 不過李國忠暫時沒有聲張,這得留給后手,如果在審的過程中提出來,可能皇庭和檢察院會做出控訴調整。 這得等到判了之后,再打后手。 不過這一點,很多人都還未意識到,包括王安石、司馬光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