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936節
“張檢控,司馬學士過來,可是與你商談齊州謀反一案?”齊濟略顯忐忑地問道。 張斐點點頭道:“司馬學士認為此案可能會移交到京城來?!?/br> 王鞏道:“會交給我們來審?” 張斐道:“有這可能,但是我勸司馬學士盡量不要交給我們公檢法?!?/br> 二人一愣。 齊濟一臉狐疑道:“為何?” 張斐深吸一口氣,道:“不瞞二位,其實我也想審,但此案不太好判,這事關謀反,若沾一點邊,到底算不算謀反,這真的是不好說,以往案例都不一樣,沒個具體標準,還是交給大理寺去審比較好,他們比較熟練?!?/br> “真的?你當真是這么跟司馬學士說得?”齊濟問道。 張斐點點頭道:“對??!” 二人聽罷,是長松一口氣。 張斐問道:“你們這是干嘛?” 齊濟跟張斐沒有打過太多交道,便是信得他,不禁袒露心聲道:“我們就怕你將此案也攬了下來?!?/br> 張斐笑道:“放心,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要說普通的案件,就是再怎么得罪人,其實也就那樣,大家只是爭得一時勝負。 但此案不一樣,這弄不好可就得殺頭,關鍵此案也很難秉公執法,因為很難去拿捏謀反這個尺度,審得話,還有可能影響到我們公檢法的制度?!?/br> 二人聽得是頻頻點頭。 今日他們終于明白,為什么張斐能夠混得風生水起,真是有膽有謀,進退有度,只是看上去像個莽夫。 政事堂。 “如此說來,此事倒真與張三無關?!蔽膹┎犴氀缘?。 司馬光道:“應該與他無關,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去調查流云寺通jian一案?!?/br> 說著,他又道:“在我回來的路上,遇到好些人,他們也都暗示,由審刑院或者御史臺來審理此案?!?/br> 文彥博道:“公檢法審判制度,還真不適合審理這種案件?!?/br> 司馬光道:“不如文公親自來審?” 文彥博道:“我一個也審不過來,你也跑不掉??!” 王府。 “他們這回學聰明了,不貿然上奏彈劾稅務司,而是打算支持將此案移交給御史臺、審刑院,或者大理寺來審?!?/br> “嗯?!?/br> 王安石立刻明白過來,“如果不由公檢法來審,那么他們就能夠利用庭辯去進行干預,若交給公檢法來審,他們只能干著急,這一招倒是可行?!?/br> 呂惠卿道:“鄧御史認為,此乃打擊公檢法的好機會,不管是審刑院,還是御史臺接下此案,都足以證明公檢法還是要屈居于御史臺、審刑院之下的?!?/br> 王安石暗自一嘆,成天都是這種事,他都覺得而有些累,點點頭道:“這事就讓鄧御史他們自己看著辦,我們這邊還要忙于推廣事業法,我這正打算借著事業法,去推行教育改革和科考改革?!?/br> 呂惠卿點點頭道:“學生知道了?!?/br> 有道是,吃一塹長一智,前幾回,他們都是選擇先發制人,玩死里彈劾,但往往就是彈劾的有多狠,到時在庭上打臉就有多狠。 就公檢法的審理制度,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這回雖然是震驚朝野,但并沒有掀起什么風浪,只有少數御史和諫官彈劾稅務司暴力執法,因為御史、諫官他們的職責就是要讓皇帝知道這些事。 是不是存在暴力執法,當然是存在的。 但大多數官員還是沉默的,他們還是在等到齊州官府和當地公檢法的公文,因為他們現在得知的情況,都不是來自于官方渠道。 沒有過幾日,齊州、青州官府和當地公檢法的文公,相繼傳到京城來。 不管是齊州,還是青州,都是表示,這么大的案子,這邊人手不夠,要么朝廷就派人過去給予支持,要么就將此案移交京城來。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你皇帝先批示,我們再審。 大臣們這才開始紛紛上奏,表示此事事關重大,且涉及到開國功勛之后,不可大意,建議由審刑院、御史臺、大理寺會審。 這回大家都學聰明了,都不說此案的對錯,直接先將此案給拱上去,反正拱的越高,就越輪不到公檢法來審。 這么大的事,趙頊也是立刻召開會議,商議應對之策。 垂拱殿。 趙頊上來就直接發飆:“真是豈有此理,朕都已經安排轉運司和公檢法去審理那些債務,竟然還會發生這種事?!?/br> 裴文立刻道:“陛下,此案倒是與轉運司和公檢法無關,乃是稅務司所導致的?!?/br> 趙頊問道:“裴御史認為該如何應對?” 裴文道:“臣暫不清楚緣由,也不好妄下判斷,但臣以為此案必須得盡快審理,否則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京東東路其它州縣,故此臣建議由審刑院、大理寺、御史臺會審此案?!?/br> 趙頊點點頭,又問道:“那該由誰擔任主審?” 裴文先是往前一看,見富弼今兒來都沒來,于是道:“臣建議由御史中丞主審?!?/br> 富弼之下,就是文彥博。 趙頊看去,見文彥博沉眉思索著,不禁道:“文公!” 文彥博一怔,糾結片刻,才道:“陛下,此案是由公檢法移交京城,應該由公檢法來審理此案?!?/br> 此話一出,眾人是大吃一驚。 不僅僅是革新派,就連司馬光、呂公著、劉述等人都不明所以地看著文彥博。 不是說好的嗎? 你怎么臨陣變卦? 鄧綰立刻站出來道:“文公此言差矣,雖是由公檢法移交,但正是因為此案事關重大,公檢法無能為力,想必京城公檢法亦是如此,必須由審刑院、御史臺、大理寺三者會審,亦或者其中之一來審理?!?/br> 許遵立刻道:“鄧御史言之有理?!?/br> 文彥博不理會許遵、鄧綰,直接向趙頊道:“陛下,老臣年邁,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還望陛下另擇一人。老臣舉薦王學士?!?/br> 似乎還在夢游的王安石是驚訝地看著文彥博。 趙頊問道:“王學士可愿擔任此案的主審?” 王安石猛地一怔,突然道:“陛下,臣最近忙于推廣事業法,實在是分身乏術。依臣之見,司馬學士更為適合,畢竟司馬學士掌管審刑院?!?/br> 趙頊點點頭,又看向司馬光。 司馬光先是看了眼王安石,又瞧了眼文彥博,道:“陛下,臣還得兼顧京東東路的司法改革,也是分身乏術,不如交予呂??眮韺??” 呂惠卿愣了愣,他尚未理清楚,但見大家都不干,他趕緊道:“陛下,微臣資歷尚淺,審理此案,恐難以服眾?!?/br> 司馬光又道:“不如讓樞密使來審?” 陳升之激動道:“司馬學士是認為我們樞密院很清閑嗎?這裁軍的事至今都還沒有忙完,那邊熙河戰事也尚未結束,我們樞密院哪有工夫審理此案,這種事本也是你們審刑院的職責?!?/br> 怎么回事? 鄧綰、裴文他們全都看傻了,難道此案里面還有什么玄機,讓這些宰相們都避之不及??! 不應該??! 他們已經調查的很清楚,就是稅務司設的圈套,然后給那賊寇冠以謀反的罪名,借此來對付齊州的豪紳。 就是這么簡單。 趙頊極為不爽道:“怎么?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大臣能夠審理此案嗎?” 文彥博、司馬光他們皆是垂首不語。 仿佛在默念,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趙頊突然看向裴文,道:“裴御史,既然這建議是你出的,那就由你來領御史臺審理此案??!” “臣贊成?!?/br> 文彥博立刻道。 司馬光、劉述他們紛紛附議。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裴文是急得汗都流了出來,“陛下,臣,臣哪有資格審理此案?!?/br> 他不懂,但他知道,這宰相們全都拒絕,這定不是什么好事??! 趙頊皺眉道:“是不是因為公檢法的出現,你們都閑賦慣了,竟無一人敢接?大庭長可來了?!?/br> 趙抃站出來道:“臣在?!?/br> 趙頊道:“此案還是由你們皇庭來審吧?!?/br> 趙抃都有些遲疑。 孟乾生大驚失色,趕忙站出來,“陛下!” 不等他說完,趙頊就立刻指著他道:“那就由你來審?!?/br> 孟乾生嚇得一哆嗦,趕緊退回去,拱手道:“臣臣掌審官院,此非臣的職責?!?/br> “那就不用說了?!?/br> 趙頊一揮手,龍顏大怒,“此事就這么定了?!?/br> 說罷,就起身離開了。 快! 實在是太快了! 孟乾生他們是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么一個結果,要知道會議之前,他們可是信心滿滿??! 這么大的案件,讓御史臺、大理寺來審,是合情合理的。 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到趙頊走后,孟乾生立刻沖到文彥博身前,“文公為何推辭?” 文彥博反問道:“你又為何推辭?孟知院曾在審刑院、御史臺都待過,可別說審不了此案?!?/br> “我!” 孟乾生張著嘴,他倒是愿意接下,但你們都這么唯恐避之不及,那誰還敢接??!